晚清崛起第1028章 一戰中的美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8章 一戰中的美國

第1028章 一戰中的美國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30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到了4月8日,德國總參謀部向威廉皇帝報告稱:“列寧已經順利回到俄國。他干的確如我們所愿。”7年夏季就有英,法、俄反間諜機構探明這個情況。臨時政府掌握了這個動態,但是沒能力立即予以處理。

4月16日列寧一回到俄國便發布了其著名的“四月提綱”,其中宣布俄國第一階段的資產階級已經結束,現在的任務是立即做好向的第二階段社會主義的過度做好準備,也就是要從資產階級的手中把政權再次奪回來,這就和中國那些黑道上的火并一樣,他要來個“黑吃黑”了。

對于德國方面來說,他們少了一個東方的敵人,至少是在一戰中,不過那得看他們的代理人如何的表演了,看他能不能真正的把政權拿到自己的手中了。

不過威廉二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代理人不是不喜歡權力,現在他沒有拿到手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完蛋的太快了。不過這也不錯,既然是“黑吃黑”那就更好說了,讓“臨時政府”的人把所有的權力集中到一起,我們到時再一下子就把給它拿到了自己的手中來了。不過“黑吃黑”也要有水平才行的,那得要讓對方把東西放到一起時才能下手的,否則你不是鴨子孵雞白忙活嗎

列寧積極地準備著他的奪取政權的行動,他手下的一些人也走到了前臺來了,像是斯大林、托洛斯基、莫洛托夫等人,也站在他的身邊,

現在我們的目光從歐洲越過大西洋看一下美國。始于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年底,交戰雙方依然勢均力敵難分難解。但到了7年,一直保持“中立”的美國政府卻是改變了立場,直接參加協約國方面對同盟國的作戰。美國為何會改變“中立”立場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遠在歐洲,但對美國南方的生活也產生了很大影響,戰爭爆發時,南方經濟急轉直下,由于英國對中歐列強的封鎖,使美國南方的棉花無法進入歐洲大陸市場,南方農業的相對繁榮時期就此告一段落,致使南方人對協約國表示強烈的不滿。

甚至在美國即將宣戰時,南方的許多知名人士還力諫威爾遜總統保持中立,這種態度并非完全出自地方偏狹主義和對經濟的考慮,它還直接反映了南方人強烈的反托拉斯沖動,國會議員克勞德基欽和參議員詹姆士瓦爾達曼都認為美國沒有必要卷入這場戰爭。

只有那些大型的商業財團,他們才會急于要發戰爭財,南方的一些議員反對總統的戰備計劃,甚至投票反對宣戰,瓦爾達曼就是由于抨擊戰爭而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南方人雖然對這場外邦戰爭持懷疑態度,但最終還是參與了這場戰爭,無論在文化上還是在露n理上,南方的白人都與大不列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英國就是利用了這種聯系,他們從南方購買了大量棉花,為美國的參戰作出了一些貢獻,從傳統上來說南方具有悠久的軍事歷史,是一個好戰的“地區”。7年的戰爭號角又一次在南方掀起了愛國主義熱潮,田納西州自愿應征入伍的戰士阿爾汶c約克,他就具體代表了南方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所持的態度。

戰爭初期他從宗教的角度反對戰爭和要求推遲戰爭,但后來卻成為美國最出色的戰斗員,由于南方人傳統上對聯邦中央集權和大公司經濟壟斷的不信任,他們想方設法讓南方在政治經濟方面不受戰爭的危害。

在基欽的領導下,南方議員們制定了一項稅收政策,向高薪階層課收重稅,他們說服聯邦政府把大多數軍事訓練營地建在南方,與海軍簽署合同,給南方的造船業帶來生機,他們還居然在由政府控制商品價格的時代里,使棉花擺脫政府的控制大漲其價,促進了南方經濟的暫時繁榮。

聯邦政府還出資在南方建造炸咬,化學品廠,硝酸鹽廠和堤壩等,間接促進了戰后南方水電業和化工業的發展,從而加速改變了南方的經濟結構,這種局部的經濟繁榮孕育了戰時的樂觀主義,人們開始對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最貧窮地區的南方刮目相看。

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影響到南方的人際關系,數千名南方人離開狄克西到外域服役,數千名外地人來到南方接受訓練,這種人員調動雖然削弱了南方的地方偏狹主義,但也造成一種新型的人際關系,尤其是種族關系的緊張,戰爭期間私刑頻頻發生,大批黑人從南方鄉村遷至北方城市,即本世紀著名的黑人大遷移。歐洲移民的中止和兵役制的實行,造成北方工業廉價勞動力短缺,到1920年大約有100萬南方黑人移居北方開創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變遷,南方婦女也在政治上獲得了選舉權,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后果之一

既然美國的人民反對戰爭,那美國為什么還要參加戰爭呢,但是政治家卻是為美國參加戰爭準備了充足的理由,不過總的來說就是以下幾點:

首先的理由就是密電事件:7年3月1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公布了一份德國外交大臣發給德國駐墨西哥公使的密電,這份密電被英國截獲并破譯后,轉交美國,內容是yin墨西哥參戰,如果美國由于潛艇戰而對德宣戰,墨西哥就與德國結成反美聯盟,作為參戰的報酬,德國答應幫助墨西哥奪回新墨西哥等三州。密電公布后,美國輿論大嘩,反德情緒驟然升溫。

其次就是經濟利益,自19世紀莫始,美、英之間的矛盾逐漸緩和,而美、德之間的矛盾則日益增長。德國是美國在拉丁美洲擴張的主要競爭對手。到4年,美國在拉美的投資為17億美元,德國為9億美元,直追美國。()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