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953章 俄、德坦南堡戰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953章 俄、德坦南堡戰斗

第953章 俄、德坦南堡戰斗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30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一部起步

本站公告

俄、德坦南堡戰斗

在這個問題上,李振華已經提前和她說好了,對于戰爭最好是不要打,誰如果打了那倒霉的一定就會是誰,因此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是一定會聽李振華的,但是她手下的那些人卻是不愿意就這樣等下去,現在的德國把兵力集中到了法國,在東線他們只有一個團軍,也就是十幾萬人,而自己已經在邊境地區有了幾十萬人的軍隊,那要是進攻德國一定會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的。[rnΝ.nT.][]

現在機會來了還能等嗎,那只能是抓住機會,狠狠地給德國人來上一下了。對于向西方發展那可是俄羅斯人多年以來的夢想啊,而且各國也都有自己的計劃,像德國人就有自己的“施利芬計劃”,而法國人也有自己的“十七號計劃”,作為一個軍事大國,俄羅斯族自然也有自己的計劃,在法國人的幫助下制訂的俄事計劃,為兩種可能性作好了戰爭的準備。如果德國先進攻法國,俄國就同時打東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加利西亞。另一個計劃純粹是防御性的,適用于德國最初向俄國強行推進。

東普魯士由堡壘地帶拱衛,意在防止俄軍越過波蘭邊境前進。沿著維斯瓦河上游和省會柯尼斯堡周圍構筑了堅強的據點。穿過東部邊境就是五十英里寬的馬祖里湖,成為嚴格限制俄國進犯道路的天然障礙。

為了保證戰爭的順利進行,德國的鐵路系統包括十七條通向東普魯士的路線。可以每天行駛五百列列車;這樣的系統可以在短時期運送一支龐大的軍隊。多條支線從干線分叉到許多邊境地區,以迅速調動部隊應付突然事件。[]

為了攔阻來自西面的入侵,俄國鐵路的軌距比德國所用的軌距寬。[歡迎來到到閱讀小說.nt]邊境地帶故意讓它成為被森林和灌木叢隔斷的半荒蕪荒地,未鋪砌的道路下大雨時就變成一片泥漿。由此而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當俄軍走近這些邊境地區時,它的運動慢得象運貨馬車的速度那樣。這種運輸系統使已經轉動不靈的軍事機器無限的緊張。當沒有準備的俄軍經法國人的堅決要求,他們的大軍輕率侵入東普魯士。以減少德國對西線的壓力時,事情就將更糟了。

一直到1913年都擔任俄國參謀總長并將統率參戰軍隊的伊凡吉林斯基將軍,向法國方面作出了保證。動員后兩星期,八十萬俄軍就會作好戰斗準備。到了8月中旬,有六十五萬多人已經準備就緒。這一業績使德國人感到驚愕和擔心。于是小毛奇就從西東線調集了兩個步兵軍和一個騎兵師對東線進行支援。

初期德國在西線的勝利,引起法國人連續懇求俄國打擊敵人以減輕自己的壓力。戰爭爆發后僅兩天,法國大使莫里斯帕萊奧洛格就敦促他們的盟友在東普魯士發動攻勢。

尼古拉二世的伯父、總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羅曼諾夫尼古拉斯大公,是一位專心致志的親法者,他向大使保證說,“我甚至可以不等我的幾個軍全部集合。我一感到足夠強大,我就進攻。”可是,這位熱心的俄國人,忽視了為他們的軍隊準備充分的食物、補給或運輸工具。伊凡吉林斯基將軍的兵力共計三十個步兵師和八個騎兵師,分成兩個集團軍。由亞歷山大薩姆索諾夫將軍和帕維爾連年坎普夫將軍統率。連年坎普夫將軍統率第一(維爾納)集團軍,薩姆索諾夫將軍統率第二(華沙)集團軍,都以他們的城市基地命名。新.nT葉

為了侵入東普魯士,這兩個集團軍都必須走馬祖里湖區域兩邊的固定路線,連年坎普夫沿著北部邊界前進。于8月17日越過邊境,薩姆索諾夫則預定兩天后前進,取道南部邊緣地區。早些年代施里芬在馬祖里湖花了很多時間,在考慮對付這種類型調動的最有效措施。

最后施里芬命令,集中充分兵力對付最先出現的俄軍,然后進攻另一支軍隊。這一戰術十分出色地簡單。但在東普魯士統率德國團軍的馬克斯馮普里特維茨將軍,他害怕作出決定。本人的懦怯加上情報不準確,使他錯誤地分散兵力,然后對連年坎普夫的團軍進行正面攻擊而不是進行側翼攻擊。

1914年8月17日,俄羅斯團軍和團軍侵入東普照魯士地區。俄軍成功地進入德國,直至到德國團軍在8月20日開始反擊。這一戰役于8月20日在貢賓南(現在的古謝夫)附近展開,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的團軍顯然不適合立即投入戰斗。當薩姆索諾夫的部隊和他們筋疲力盡的情況被報告給普里特維茨時,他不可理解地疑慮重重。

那一天晚些時候,他告訴自己的兩位部下:“先生們,我想,你們從南方前線得知這個新消息的嗎?我們的軍隊正在脫離戰斗,退到維斯瓦河后面去。”雖然有人力陳勝利是肯定的,也沒有用處。普里特維茨將軍厲聲說:“這是最后的決定。”他說完就走了。

與此同時,馬克斯馮霍夫曼上校草擬了一個進攻計劃給普里特維茨的參謀長瓦爾德澤伯爵,即打擊薩姆索諾夫的左側翼。三個師將從貢賓南撤出,以加強當地部隊。在動員的第一天就被指派為團軍作戰軍官的霍夫曼,明顯地比他的同僚要高明的多。

馬克斯馮霍夫曼上校是總參謀部的俄國問題專家,他講、讀俄語都很流利。多年來他積累了關于他的敵人的豐富知識,特別是連年坎普夫和薩姆索諾夫倆人之間的對立。在中、俄戰爭期間,霍夫曼曾以官方觀察員的身份在場,那時他無意中目睹了一場難忘的吵架。在中華帝國東部的一處地方,兩位怒目相視的俄國中級指揮官,正在互相破口大罵。突然間,他們揮拳打了起來,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打倒在地。

勝利者薩姆索諾夫引起的這一次的爭斗。當他們打得筋疲力盡的時候,西伯利亞哥薩克人被迫放棄一座有價值的煤礦給中華帝隊時,連年坎普夫一再不顧要他以騎兵師去支援的命令。霍夫曼上校猜測,連年坎普夫又將拒絕去援助薩姆索諾夫的命令,這次他將在貢賓南地區逗留不前。

而關于俄國人正在傳送非密碼電訊的報告,卻是受到德國高層軍官的深切懷疑。只有霍夫曼上校相信這不是一項策略,他在中、俄戰爭中看夠了俄國人的散漫情況。在一位已死了的吉林斯基的參謀人員,俄官身上發現的件中,所透露的設計路線和部署,和被截獲的這類電訊相一致。俄國野戰軍隊是沒有密碼或密碼人員的。俄國高級統帥部似乎也沒有想到過需要訓練擔任這種任務的報務員。數小時后,普里特維茨回來了,他這一次倒是認真地聽取和批準了霍夫曼上校的計劃;他把退卻到維斯瓦河后面的命令已經遺忘了。

這個宮廷寵臣的好吃的習慣要比他的軍事才能有名得多,曾因此得到“胖家伙”的綽號。普里特維茨東線總指揮的高位,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給這個擅于講故事和淫穢閑談的人的獎賞。在宮庭里他經常會因為一些淫穢的說笑,把威廉二世逗的捧腹大笑,這樣的一個活寶級的人物,威廉二世居然讓他來當東結的總指揮,這也真是夠滑稽的了。

不過他的好運也到了頭了,產、小毛奇早就看他不順眼了,于是一封電報過來,免除了他的職務,與此同時他的參謀長瓦爾德澤伯爵也一起被免除了職務,隨后又通知他們直接退役了。而接替他們的二人們的則是大名鼎鼎的新的總司令,保羅馮興登堡將軍和參謀長埃里希魯登道夫將軍。

魯登道夫被選擇接替瓦爾德澤為團軍參謀長,是賞識他在列日轉敗為勝的作為。他在8月22日得悉他的升遷,那時他正在那幕爾附近比洛的團軍中,自從列日失守后那慕爾是比利時的最堅強的堡壘城市。德國最高統帥部在一封對他的感謝電中告訴他:“你或許能夠挽救東線的形勢。我不知道哪一個人曾得到我這樣的完全信賴。皇帝陛下也完全的信任你。當然,你無須對東線已經發生的情況負責。”

埃里希魯登道夫接到命令,他立即坐了一輛參謀部的汽車,向科布倫次統帥部疾馳而去。埃里希魯登道夫受到了威廉二世和小毛奇的接見。

三小時后,埃里希魯登道夫乘坐了一列專車開往東線。預定只在一個地方停車,就是在漢諾威,團軍的新指揮官將在那里和他會合。保羅馮興登堡將軍在六十八歲時退役后再復役,他的年齡和其他現役指揮官的年齡相仿佛。(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58xs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