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942章 戰役總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942章 戰役總結

第942章 戰役總結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30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二卷發展

書名:


第二天9月6日的凌晨,法軍發起了全面的反擊,法第6集團軍繼續和克拉克的第一集團軍在奧爾奎河上激戰,正在退卻的法第5集團軍也掉轉頭來,變退卻為進攻,同他們的老對手德軍第一集團軍拼殺,同時他們也與德第二集團軍交火,法第4和第9集團軍則截住德軍的第三和第四集團軍,這樣一來就使德軍的第一和第二集團軍陷入孤立。伍九文學書友上傳

9月8日,善于投機取巧的英國人,看到德國人就要頂不住了,他們也終于出動了,弗倫奇將軍命令英軍的三個軍悄悄地進入了德軍的第一和第二集團軍當中的間隙,將德軍克拉克的第一集團軍和比洛大將的第二集團軍分隔開來,使他們二人面臨著被分割、包圍的危險。

于是,馮比洛大將不得不在9月9日下令他的第2集團軍撤退。當時克盧克的第1集團軍雖暫時擊敗了毛奴里的法第6集團軍,可此時他也處于孤立的境地,不得不于同一天也向后撤退。至9月11日,德軍所有的軍團都后撤了。至此,馬恩河會戰結束。協約粉碎了德軍的速戰速決的計劃,保住了巴黎,遂使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西線戰場形成了膠著狀態。這場會戰的戰略性結果十分巨大,德國人喪失了其優先擊敗法國再轉過身來對付俄國的唯一機會。

這時候小毛奇卻是親自來到了部隊,不過他已經是正月十五。貼門神晚了半個月了,此時他就是有再大的能力也不能力挽狂瀾,等待他的只能是下崗了。

9月14日,軍事內閣首腦馮呂克爾侯爵大將告訴他,說皇帝陛下認為他“繼續指揮作戰對他來說將是一件過于痛苦的事”。接任他的將是戰爭部長馮法爾肯海因中將。上述兩位人物在毛奇眼里都是不受歡迎的人,現在,毛奇要進行自我防衛。他與法爾肯海因一起晉見皇帝并向皇帝進言,在經過一次失敗后便更換總參謀長,這將給世人留下一種不好的印象。威廉二世皇帝便說。“那就讓法爾肯海因行使軍需總監的職責吧。”性格粗暴的馮法爾肯海因當即提出異議:他只有在掌握全部行動自主權時才能指揮作戰。毛奇表示同意,也正是在這一周,他的膽病再次發作。后來毛奇將這一周稱為“殉難周”。1916年6月18日,一戰尚未結束,這位陸軍大將便抑郁而死。

要說在德國當一個軍事觀察員那可是一份美差,但是蔡鍔將軍和他的夫人,卻是很忙的,他們只是感到時間的緊張,倆人原來都沒有怎么學過德語,在這一年中他們認真地學習德語,而他的夫人林娟,原來是一位軍醫。這是李振華特意給他介紹的,為的是讓林娟能時時在照顧蔡鍔的身體,而現在則還要當他的密電碼的譯電員,這個工作是不能讓其它的人插手的,只能是自己動手干。

在這一年的時間里蔡鍔將軍與小毛奇將軍也算是處的相當好的朋友了。雖然在軍事上蔡鍔給他提了不少的建議,但是德軍方面那嚴謹、刻板的工作態度,卻是讓許多靈活機動的主張不能得到真正的實行。

小毛奇允許蔡鍔把正在進攻中的德軍形勢圖逐步地發給了國內,甚至于德軍總參謀部的一些命令也全部記載了下來,而在法國的情報人員也把法軍的形勢圖發了回來。皇上北海的辦公室就成了一個歐洲西線戰場上的一個作戰室了,在一個巨大的沙盤上。每天都有人把雙方軍隊的進展情況進行移動,帝國所有的高級將領每天都要對戰場上的形勢進行點評、分析和預測。李振華就是要讓手下的高級將領們知道,戰場上的形勢那可是瞬息萬變的。

讓他們對于德國的西線戰場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對于每個人的預測,第二天都進行評判,最后對于德軍的失敗,大家進行了認真地分析,到9月5日以前德國還在大唱勝利的贊歌,可是幾天以后事情就急轉直下,到11日局面就不可收拾了,為什么?我們從當中應該吸取的教訓是什么?要是由我來指揮應該我應該怎么辦?

全軍團以上的干部都要參加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除非是你不打算在軍隊中服役了的人,海軍中的將領們也參加討論,他們則是要求少校以上軍銜的干部參加,空軍則也是一樣,軍事學校的討論到了每一個學員班。一些大的軍區司令部那學習就是以科室為單位進行討論和研究。

大部分個人寫的資料,都要通過學習集體的審議,對這一份答案進行評估,也就是你能得多少分?對于比較好的文章則要送交到上一級的部門,進行下一輪的評比,因此一些好的論文形式的文章就出現了,這當然都是一些比較年輕的干部寫的。

大部分的干部都是從自己的角度來寫的,有的是從指揮系統,有的是從參謀的角度,有的是后勤工作,有的是通訊部分。

李振華親自出馬組織的研究討論班那當然是最高級別的了,總參的少將以上軍官,各大軍區的主官和參謀長,坐在最前面的是幾位上將,后面則是一群中將,再后面則是更多的少將了。一些允許進來的校官們,那只能是在后邊站著了。

高級將領們紛紛地發表了自己的的見解,這樣好的教材,可是沒地方去找去,現在送上門來了那還不得好好地研究一下嗎?作為總參謀長的李彪把自己的一些看法說了出來博得了人們的掌聲。

李彪主要是從指揮系統來說明情況的,對于威廉二世他也進行了批評,對下面過多的干涉,也是失敗的一大原因,龐大的一百六十萬部隊沒有一個良好的上通下達的渠道,他說就是讓自己去指揮也是不行的。

而一些軍官的信口開河也是要不得地,如塔彭中校等人,到了下面胡說八道那就應該砍了他。軍官的不聽命令,如第6集團軍司令巴伐利亞王儲魯普雷希特瑪利亞柳特波德斐迪南將軍,及其參謀長克拉夫特馮德爾門辛根將軍,第一集團軍的司令官亞歷山大馮克拉克將軍,這些人都應該槍斃。(。。)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