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863章 看望兒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863章 看望兒子

第863章 看望兒子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9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二卷發展

本站公告


馮國璋馬上就向林志明交待任務,讓他開始進行準備,自己和工業、農業、軍隊、商業、科技方面聯系,把各行業中的優秀人員由各行業選擇出他們的先進人物來北京上觀禮臺。

李振華通知國防部、總參謀部來北海,和他一起商議關于舉行國慶閱兵式的事情,很快地段琪瑞率領著幾位上將過來了,李振華把情況一說他們也很高興,我們這是要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一下我們的軍威了。

三天以后,馮國璋和國防部長段琪瑞上將、北京市長林志明、外交部長李經方一起來到了北海皇宮里,商議有關十年大慶的慶典問題。

其它方面的人很好說,工業部長嚴伯玉、農業部長孫文、商業部長羅漢等人,科技方面,體育方面、部隊方面給出了名額,然后讓他們各自安排上觀禮臺的人員就可以了,但是關于閱兵式和流行的問題,李振華容易的就說出了需要的有關情節,就好像他經過了多少次似的,那就繼續和李振華來商議了。

李振華也不能再說自己如何如何了,他就把閱兵式需要的程序說了一下,他在紙上列出了隊列的順序,最前面是軍旗,一名旗手兩名護旗戰士,正好用陸、海、空三軍的各一名戰士,后面則是步兵方陣,海軍、空軍、陸軍、女子衛生兵、民兵、預備役部隊等級方隊,后面就是汽車運輸兵。裝甲部隊、坦克部隊、炮兵。

游行的隊伍,可以分為工人、農民、商業、學生、體育、鐵道、煤礦、等方陣。李振華隨手就把那些隊列一一的寫了出來,這幾個人的心里都是非常的服氣,要不怎么人家就是皇上呢,別人還不太明白呢,他那里就已經把所有的問題都考慮好了,就連大概的順序都有了。

任務說出來了。下面就是細節問題了,外交人員如何安排?李振華馬上就說道:“讓他們一律上城樓上去觀看。”

馮國璋馬上就又提出來問題:“我們的有關人員大約有三四百人了,這城樓已經不能上那么多的人了。”

李振華一拍自己的腦袋說道:“這個問題我忘記了。從城樓的兩側再接出去一部分,那里可以安排上一兩千人的。”他馬上又在一張紙上畫了一張草圖當中畫上了城樓,再兩側又加上了兩部分。作為觀禮臺,這辦法不錯,行,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

外交方面還有就是,每個國家安排多少人?李振華就問李經方道:“一般情況下他們在這種場面他們要來多少人?”

李以方答道:“這種情況下,一般要有大使夫婦、武官、加上兩個隨員也就可以了。”

“那就每個國家安排五個席位,不過也只能是在觀禮臺上,主樓上他們就不要去了。”

“還考慮不考慮我們和對方的關系問題?”李經方又問道。

“一般的也就不用考慮了,但是各國如果要是專門來給我們進行慶祝的高層領導要是來了,那就不能讓人家在觀禮臺上了。那就是上主樓了。”

李經方一看自己沒有什么問題了他就對李振華說道:“現在沒有我的事情了那我就先告退了。我回去要進行準備的。”

李振華說道:“那你就先走吧,我們只是通知,但是沒有邀請,讓他們自己看著辦去吧。”

李經方走了,下面就是林志明的事情了。李振華對他說道:“你的工作也很簡單,主要就是組織工作,另外讓一些大企業搞一些花車。”他又開始畫起了圖來,花車的形式,游行隊列中的一些標語、文字、圖表等都作了一下介紹。

現有就是廣場上要有參加集會的群眾,這人數可不能少了。最少得要有十萬人吧。林志明把事情一一記住了,他也明白自己應該如何去作了,于是林志明也告辭走了。

現在就只是剩下馮國璋和段琪瑞兩個軍人了,上一次的閱兵式,三個人都是參加過的,但是那時的我軍還沒有什么威名,現在卻是不同的,這一次的閱兵式,要充分地體現出我們的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的精神面貌來。

三個人在一起商議最后決定,參加檢閱的部隊要讓那些功勛部隊參加,讓紀律嚴明的部隊參加、軍事學院也要參加,還有一些細節問題像原來由于北京的街道比較窄小,參加檢閱的部隊只能是一行二十四人,現在要增加到五十人,原來騎兵是一大亮點,但是這一次卻沒有了。

再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步伐應該是什么樣的,李振華笑了起來:“最少俄羅斯的那種步伐不可取,上身不動,手也不動,只是高抬腿那不好看,被人稱為“鴨子步”。英國人的行進間的立定,那也不好看,就用我們自己的姿勢吧,很有氣勢,特別是我們的正步走,那可是很有看頭的。”

再有就是軍樂隊,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下規模,人太少也不行,在慶典的那一天還要選擇一些歌曲,這都是要以進行曲的速度才行的,在這里要是出現民歌的旋律,那也就不合適了。

最后把一些事情全部搞定,他們才開始分頭工作。

很快在全國的范圍內開始了國慶十周年慶典的準備工作,和老百姓們貼的最近的那就是要在他們的當中,選拔出最優秀的勞動模范去參加國慶觀禮,很快地活動就在全國開始起來了。

無論是在首都北京,還是邊遠地區,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議論著同一個話題,人人爭當勞動模范,人人學習勞動模范,各級的新聞媒體也在大量地進行著這一方面的宣傳,這在國內掀起了一個學習勞動模范的的。

經過兩個多月的選拔,終于選擇出了一批勞動模范,其中有些那都是可以上吉尼斯的紀錄了,一位自行車廠的工人師傅,他居然可以在五分鐘內把一個自行車圈的輻條全部上好。

一些地方官員也有幸成為了觀禮的佳賓,以周彬為首的百強縣的縣長們,也在入選的名單之內了。

這地方上的競爭非常的激烈,那軍隊里的競爭也是非常的激烈的,各地的軍隊一把手都希望自己的部隊能夠入選閱兵式的隊列,這讓總參謀部可是費了不少的勁,才選擇出了合適的部隊,甚至還有一些部隊的首長,非要到北京去找總司令去給評理,結果是讓段琪瑞給罵了一頓,這才讓他們自己泄了火。

參加檢閱的部隊是要集中到北京來進行集訓的,但是也有的地方卻是輕易地就取得了檢閱的席位,一是保定的軍事學院,他們很容易就上了榜,為什么因為他們平時的訓練極其的嚴格,每一個軍隊的高層都對他們有一種好感,那他們自己也就入選了。

還有就是天津的海軍學院,一是他們本身就是海軍的心尖子,二是他們也和保定軍校一樣也是全軍的訓練尖兵,人們自己也是會選上他們的。這讓兩個學校的領導十分地高興,他們對學生們說道:“這是我們學院的榮譽,同時也是我們刻苦訓練的結果,我們要繼續發揚下去,成為我們學校的一項傳統。”

但是參加檢閱的隊形和自己原來訓練的隊形是不一樣的,首先來說自己如果要是十個人一排,他們會走的非常的標準的,但是如果是五十人一排,那就不好說了,從旁邊一看那就是一條龍了。

于是官兵們從頭開始,他們認真時重新規定動作,重新設計了自己的步伐,步子的速度、長度,原來是沒有配樂的,現在要配合樂隊進行,走齊步還好說一些,但是到了走正步那就更加的嚴格了,踢出去的腳面,要求距離地面的距離是一樣的,從側面看那就是一條線,手臂,后腳跟全是在一條線上。

嚴寒的冬天雖然北風不停地吹著,但是是他們卻是練的頭上冒出了汗水,雖然有許多的人手腳都已經凍了,但是他們依然是堅持著嚴格的訓練,參加檢閱的部隊沒有一個官兵會叫苦,他們知道自己能夠參加這一次的大閱兵,是非常的難得的。

王欣在路過保定的時候她到軍校去了一趟,她想看一下兒子了,但是到了學校的門前,執勤的哨兵卻是對他說道:“對不起,夫人,我們學校的大部分官兵已經到北京去了,他們有任務,不方便告訴您,您還是請回吧。”

王欣只好是回了北京,她和雅琪一說,雅琪也是很生氣,她說道:“這小子,到北京來出任務,也不知道到家里來看一下,這也太不像話了。”

王欣也說道:“看他回來我一定要好好地教訓他一下,連他的爹娘都忘記了這還行啊。”

兩人正在說著呢,李振華進來了,看到倆人的神色,李振華就問道:“怎么回事啊?你們都氣鼓鼓的?”

王欣于是對李振華說道:“建國這孩子也太不像話了,我從保定路過,去看了一下,人家那里說他們到北京有任務,已經來了一個多月了,可他也不知道回家來看一下,這工作有那么忙嗎?”(。。)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