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861章 座談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861章 座談會

第861章 座談會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9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一畝地多收二百斤,那就是二十萬斤啊,要是全國都能多收上一百斤,那也是天文數字了,李振華今天聽到的好消息是一個連一個啊,有了大批的糧食,以糧食為原料的企業就會活起來,糧食的深入加工,又可以讓農民多收入一些,農民們富裕了,那國家就穩定了。

李振華高興地對大家說道:“鄉親們,今天你們給了我最好的消息,我感謝你們啊,明年就像你們所說的,帶動更多的人和你們一起富裕起來,這就是我們農民的希望。”

大家在一起高興地談著,李振華把總理馮國璋也請了過來,馮國璋一看到這么多的鄉親,他對大家高興地說道:“各位鄉親,我也是咱們河間人啊,你們的生活富裕起來了,我的心里高興啊,以后我也就不用老是惦記你們了。”

李振華和馮國璋商量了一下,留下了一些老鄉們送來的東西,其余的讓警衛戰士們把那些東西全給送到商場里去了。

中午到了,李振華留下河間縣的鄉親們在一起吃飯,李振華舉起了酒杯對大家說道:“鄉親們感謝你們一年來的辛苦勞動,有了這么好的收獲,我非常地高興,在這里我敬大家一杯。”

人們一起把酒杯舉了起來,一起和皇上干了一杯,隨后馮國璋也和鄉親們一起喝了一杯,看到鄉親們吃的高興,李振華和馮國璋也高興地笑了。

河間的人們回去了。他們不知道商場里的經理,一聽說是皇上親自送來的東西,他們馬上就在商場的門前掛上了一條紅色的條幅,上面寫上了“皇上親自送的禮品”,旁邊還有一張大紅紙上寫著,這些商品都是河間的老百姓們送給皇上的禮品,現在皇上沒有收。而是要讓全體人民都要品嘗一下,很快地那些送來的商品都被搶購一空了。

經理們把收入的錢送到了市政府,這錢他們可不能收啊。這是皇上的錢,林志明一看這事不好處理了,他就和皇上聯系了一下。說商場里把錢送到我這里來了,我怎么辦哪?

李振華想了一下說道:“那錢你就給了河間吧,反正東西是他們的,不行就送給些東西也行。”

于是那錢就回到了商場里,經理們選購了一批日用品送到了河間,然后與河間定了一個采購合同,以后他們的農產品,多長的時間送一次,建立了一個產地與銷售的渠道。

很快地其它的縣也先后到北京來進行了匯報,馮三勝來了。人是自己來的,他也給皇上和總理帶來了一汽車的東西,他們是半山區,生產的特色和平原地區不一樣,他們在山區動員老百姓們種上了果樹。許多的地方特產很快就開始長滿了山上,板栗、山楂,蘑菇、藥材等。

各地前前后后來了大約有一百多位縣級的領導,有東南沿海的有內地的,還有那些新區的,各人都有自己的出手的地方。四川酉陽的劉小山也來了,對于皇上的指示那是一個服從,對于皇上的號召,他是堅決執行的,上面的孫敬軒自然也是高看劉小山一眼的,把皇上的意思仔細地和劉小山說了一下以后,劉小山馬上就開始了自己的工作,這里是山區,那就要在山上想辦法了。

幾年下來劉小山在這里也是人都熟悉了,對這里的情況也清楚,他又找了一些當地的老農,和當地的能人們,同時也在全縣的范圍內進行了走訪,和他們在一起進行研究,對于山區的建設有了一些想法,既然自己已經有了一個藥廠,他就和藥廠的那些技術人員在一起進行了溝通,讓他們也提出一些建議,他要在山區大量地種植藥材。

相對來說,這藥材的收入要高于糧食的,特別是一些山上的少數民族,他們根本就沒有種地的經驗,可是要是讓他們種植藥材,那就可以省些事了,另外在烏江邊上的一些盆地也可以種莊稼,劉小山知道無論是種什么那得要讓它們能換成錢才行的,守著藥廠就種藥材這是一個財路,能種地的地方也要考慮種地,讓老百姓們有飯吃,有錢花那才行的。

于是經過了一年的努力他的收入也的確是增長了許多,孫敬軒還在成都平原上開始了大農機的耕種,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蒙古地區的邊青山,他的成績也不小,這里既然是牧區那就在畜牧業上下功夫,他和有關的大學進行了溝通,請來了一些專業的畜牧業的專家學者和學者,請他們幫助牧民們進行牲畜的改良,解決了許多的牲畜容易生病的問題,另外還給一些地方提供了良種羊和馬匹。

同時他又經過努力讓一些牧民們能夠定居下來,不再繼續游牧了,那游牧的生活可是很苦的,另外對草場也進行了改良,讓人們換了新的品種,經過這逐步的努力,草原上的牲畜有了很大的改觀,他又讓牧民們把草場上的草進行收割,作為冬天的儲備,防止到了牲畜沒有草而餓死。

他又大量地給牧民們貸款,讓他們的牲畜多了起來,到了時候又組織人員到下面去收購,讓牧民手中的錢多了起來。

在一些比較大的城市建立了奶制品廠,把牛、羊奶進行處理,把奶運送到城市里去,讓城里人也能喝上新鮮的牛奶和羊奶。更多的奶卻是把它們加工成奶制品,送到城市里去。

另外他們還組織人把一些傳統的皮毛加工也干了起來,這里的皮毛是非常多的,原來的俄羅斯進入我們這里,就是在皮毛的吸引下進來的,現在我們自己不會不利用起來的。

北部的林區,把人們組織起來的工作就更好說了,這是單槍匹馬是不能干的,一定要組織起來才行的,馬上就有專門的伐木公司出現了,留下了一批木材在當地生產用,一些膠合板廠、木材加工廠、鉛筆廠等,其余大量地木材會送往內地的,終究內地的需求量要大的多的。

張作霖他們還在搞多種經營,他發動了一些人,開始飼養一些野生動物,像梅花鹿、野豬等,即可以肉食,又可以取鹿茸,還可以得到了一些皮毛。

帝國的高層經過了統計和分析,這一百多位的縣長們都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第一步先把這一百個縣定為了全國百強縣,同時也對一些干部的政績進行了考核,其中的大部分是要提拔一下了,像是河間縣的周彬縣長,原來就想提拔的,但是由于老百姓們的阻攔,留下了他,這一次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人家的能力是可以多管一些的。

于是政務院經過安排,把河間縣周圍幾個縣都放到了河間縣的名下,北面的任丘縣、南面的獻縣、西北面的高陽縣,繞陽縣還有蠡縣,讓那里成為了一個地級的城市,就叫河間市吧。

那個周彬在這里即沒有離開河間,而又可以讓河間穩定地進行提高,先進經驗也可以繼續進行下去,原來可是有這種情況的由于主要的領導走了,而那里的工作馬上就下來了,現在不能讓那種情況繼續發生,一定不能讓試點的經驗半途而廢,那就要留下這樣的好干部,這同時又可以讓他把經驗向更多的地方進行傳播,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其實這和軍隊是一樣的,你原來連長當的好,提拔你當了營長,原來的連隊還在你的手下,這也是李振華的主意,不過這變更地方的事情有時是不好辦的,它影響的地方太多了。要是這周彬能力還應該提升,難道還要給他再劃出一些地方來嗎?這顯然不是一個太好的主意,不過這李振華也就這樣辦了,以后遇到事情再說吧。

這樣的干部提拔了幾十人,明年就是各省的省長們不努力,下面的這些試點也會變成幾百個試點縣出來的,全國兩千多個縣,明年就可以是一個很大的比例了,有上那么幾年,我們的農業生產就會上一個臺階的,用不了二十年我們的農業產業結構,就會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糧食自給自足,而且還能大批量地出口,和進行深加工了,農民的生產、生活就會發生一個質的變化。

人們再不會去說種地不掙錢,不愿意干,還有種地成本高利潤低了,農業工人的出現也是一個重大的改革,他們以后就會和其它的工人一樣,下班以后就可去干一些自己的事情去了,他們沒事了可以一起跳跳舞,進行一下娛樂,作一下養生保健什么的。

你就是有再高的文化水平在農業上也會有用武之地,再也不會被別人看不起了。中華帝國人的排列順序也不會再有士、農、工、商的區別,大家都是一樣的人了,是遠遠高于其它國家生活水平的人。而這一切則是李振華的最終目的。

周彬從北京回來以后,很快他就接到了新的任命,他現在已經是河間市的市長了,他先是召集附近的那些縣長們來開了一個會,把最近在皇上那里的情況和大家說了一下,詢問了一下各縣的農業發展情況,人們說的有些工作是很好的,但是總體上來說,都比河間的動靜要小的多。(……)更多舉報錯誤和落后的章節是對來書最大的幫助。本月來書小說推薦榜

小說分類排行榜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