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766章 沙盤推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6章 沙盤推演

第766章 沙盤推演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7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在回去的路上,兩位德國將軍都沒有說話,他們都在自己的心中考慮著,自己那個東西充其量也就只是一個計劃,換句話說也就是一個賭博,行不行還在兩可之間,但是他們卻是在對俄羅斯的戰爭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那些俄羅斯人在他的手中就沒有一次能得到一點的便宜。

自從普法戰爭以后,德國就沒有再進行過什么大的戰爭了,而中華帝國在近些年里他們卻是在不停地進行著戰爭,先是日本人后來又是俄羅斯人,不過這兩個原來不可一世的國家,在對上他們的時候卻沒有一個能計得了好去的,中華帝國的皇帝陛下他在對外的戰爭中,就從來沒有過失敗的紀錄。

這讓人不能不佩服他,這位皇帝雖然年輕,但是他在對上俄羅斯的軍隊從來都是以少勝多,幾十萬的俄羅斯軍隊在他的眼中那也只能是一盤涼拌沙拉,在他的面前根本就沒有什么戰斗力可言,別說是他們了,就連經過他們的手訓練出來的波斯帝國的軍隊,俄羅斯的軍隊遇到他們時也是沒有一點的辦法。

在這兩天的時間里,德國海軍大臣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斯將軍所擔心的是他的海軍問題,但是實際上德國最主要的問題卻是來自于陸上,而前參謀總長阿爾弗雷德格拉夫馮施里芬將軍卻是正在為這一方面在著急,他又重新地對自己的計劃進行了仔細地思考,可是他的結論也只能是有一多半的成功率,可是他們看那中華帝國的皇帝的眼神,卻是有一種必勝的把握。

就光是看他輕松地分析歐洲的局勢,就能夠知道,他的心中必然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法,對了用中華帝國的一句俗話說,這叫作“當局者迷”。看來自己是應該和他好好地進行討教了。

第三天到了,兩位德國將軍又來到了李振華的皇宮里。這兩天李振華沒有干什么別的事情,他只是讓自己手下的參謀們搞了一個沙盤,德國與法國邊境地區的一個沙盤。又把蔡鍔和蔣方震叫過來對他們說了一下。

兩位德國將軍一進門,施里芬將軍就以為自己又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一塊巨大的法國全境和德國邊境地區的沙盤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兩位少將軍銜的參謀站在了那里,看到兩位德國的將軍以后他們馬上就向他們敬禮。

而兩位將軍卻是要先向李振華敬禮的。然后才是對他們二人回禮,沒有客套,施里芬將軍上來就問:“皇帝陛下,我們這一次是來請教的,請您能告訴我們如何解決歐洲的困難。”

李振華馬上就笑了起來。他對兩位德國將軍說道:“那就讓我們的蔡鍔參謀和您進行一下這沙盤上的推演吧。”

室內所有的人都站到了沙盤的前面,大家在一邊看著蔡鍔,蔡鍔先是尊敬地向施里芬說道:“將軍,請問您想作為哪一方?”

施里芬考慮了一下說道:“我作為法軍吧,就請您指揮我們的德意志陸軍。”

蔡鍔說道:“好吧,那我們就開始吧,您是防守的一方,請您先作好準備。然后我就開始進攻了。”

于是施里芬將軍就以沿著一百五十英里法、德邊界的四個城市為中心。構筑了一系列堡壘。東南從瑞士的堅不可摧的屏障阿爾卑斯山開始,堅固的混凝土堡壘從貝耳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伸展開來。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設計了一個寬闊的缺口,作為準備敵人進入的巨大陷阱,然后用從掩護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體中,可以對進攻的德隊發射交叉火力加以殲滅。凡爾登以北約二十英里,就是盧森堡、比利時和崎嶇的阿登森林。

他把法國人修建的防御工事原封不動地搬了上來。他要看一下中華帝國方面的參謀是如何進攻法國的。

蔡鍔拿起了手中的八面小旗子,這代表著德隊八個集團軍。他把一個集團軍放在了漫長的法、德國邊境上,然后用七面小旗子放在了比利時那里。施里芬大吃一驚,這不就是自己多年來搞的那個計劃嗎,怎么中華帝國的參謀們會想到這一手呢?不過他很快就又想到:“中華帝國有句古語說:‘英雄所見略同’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既然我能想到,他們也會想到的。”他可不知道自己的這一計劃在后世,所有的軍人都要學習的,有這一位“剽竊專家”在世,剽竊者卻是在剽竊自己的作品。

很快蔡鍔就完成了對巴黎的包圍,至此這一場戰役的勝負就已經出來了。施里芬將軍請皇帝陛下對這一次的推演進行一下講評,李振華對大家說道:“事情很明顯,對面施里芬將軍的防守如此的嚴密,我不能拿著士兵們的生命隨意去作無謂的犧牲,我只能是讓開敵人的防守正面,而去攻擊敵人的不設防地區,這樣當大批的我軍出現在敵人的側面和后面時,敵人的防守自然也就失去了意義。”

這一下讓施里芬將軍更加地堅定了自己的信心,回去以后一定會向小毛奇再次說明,現在世界上最出色的軍事家,中華帝國的皇帝陛下也完全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進攻法國人,而且在沙盤推演中他們同樣也獲得了勝利。

但是蔡鍔將軍此時卻是說了一句,有兩點是非常的‘遺憾“的。施里芬將軍馬上把眼睛看向了蔡鍔將軍,蔡鍔說道:“主要一點就是德隊的武器還不盡如人意,其次是比利時的列日要塞,我們對于他們的防守力量到底有多強?我們還是不太熟悉的。”

這一句話就像是兩把重拳狠狠地打在了施里芬的心頭上,他自認為自己的已經是十分的完美了,可是這位年輕的將軍卻是又提出來了問題,而且問題照樣是提的十分的尖銳,他竟然說自己的毛瑟槍不行,這毛瑟槍是世界上最好的步槍之一,他卻認為是不滿意的,還有列日要塞的問題,憑著我們德意志帝國巨大的炮兵火力,應該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他們的。

一番思考之后,施里芬對蔡鍔問道:“將軍,請問您對我們的毛瑟步槍不滿意,難道世界上還有更好的步槍嗎?”

“當然。”

“哪一種步槍?”

“我們的半自動步槍就要好的多了。”

“為什么?”

“將軍可以想像一下,假如德隊在北線要放上一百萬軍隊的話,那我們的中華帝隊只需要三十萬人,最多不超過五十萬部隊就可以了。”

“請將軍繼續說下去。”

“很明顯,我們的步槍射速要遠遠地高于毛瑟步槍,我們打完五發子彈,而毛瑟步槍最多會是不過是兩發到三發。在戰場上,這節省下來的幾十秒,那在有些時候是會決定戰爭的勝負的。”

“可我們的毛瑟步槍。是世界上公認最好的步槍啊。”

“那要看是干什么,比如說兩個士兵在四百米之外對射,那毛瑟步槍,我相信它會是有很大的優勢的。,但是如果是在戰場上,一般情況下是很少有超過兩百米的對面射擊距離的,我們的子彈雖然射程近一些,但是這已經足夠了,而且當雙方都是大兵團作戰的話,那射擊速度快的一方,肯定是要占據優勢了,將軍,我說的不對嗎?”

這位年輕將軍的話,讓施里芬將軍陷入了思考之中,他說的是很有道理的,當上百萬的兩支軍隊相遇時,那射擊速度快的一方,肯定是要占據優勢的,看來中華帝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他們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占了武器的便宜。

想到這里,施里芬的腦子中就覺得一亮,看來他們的武器的確是比我們的毛瑟槍好啊,我們是要改進一下武器了,而最快的辦法則是向中華帝國進口這種步槍,讓西線的部隊盡快地換上新式的武器。那我們取勝的把握就更大了。

可是關于列日要塞問題,那就不好說了,對于防守一方來說,武器、工事、士氣,士兵們的個人戰斗能力這都要影響到的。不過無論怎么說那個比利時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國家,他們的抵抗能力是不會強到那里去的。

看到施里芬正在頗感興趣地思考著,海軍大臣提爾皮茨將軍開始問自己的問題了:“陛下,我們的海軍怎么樣才能在與英國皇家海軍的戰斗中取得勝利呢?”

“那要看你們想怎樣打了?”李振華答道。

“當然我們是要以實力對抗了,現在講究的就是巨艦大炮,我們是一定要超過他們的。”

李振華搖了搖頭說道:“那很困難,現在的英國皇家海軍,他們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人才,他們的艦隊遍布世界的每一個地方,你們要想在海軍的實力上超過他們那是不可能的,你們生產一艘戰列艦,以他們的能力就可以生產兩艘,你們要想在實力上追上他們,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你們一但是出現那樣的情況,只能是引起雙方的軍事裝備的一個競賽,雙方必然會讓自己的經濟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這是不可取的。”(。。)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