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764章 關于民主的想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4章 關于民主的想法

第764章 關于民主的想法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7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搜小說:


第764章關于迷nzhǔ的想法

李振華對自己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的,現在他們把一些圖紙拿了出來,他就有些不知道怎么辦了,于是他就把一些問題了解了一下,比如對于橋墩的問題。

李振華努力地想了一下后世有關大橋的一些情況,當時中國方面提出的辦法就是用的高壓氣箱方法,但是蘇聯專家卻是提出了用空心管柱法,結果就采用了空心管柱法,而且這時間上卻是省了很多,后來經過測試大橋可以使用一百年以上,這也是一個關鍵的地方。

于是李振華就和他們在一起商議起來,先他問了一下,用高壓沉箱法如何施工,詹天佑和鐵磊就和李振華說了一下,如果要是用這種方法肯定工期要長,水下的潛水員每天只能工作兩小時,其實在水下的時間也就只有十幾分鐘,時間長了人根本就不行,時間長了以后,人就會得一種病,那人也就廢了。同時這種施工還要在長江的枯水期進行,這就要出現等候的時間了。

而用空心管柱法,則是省時了,先是用管柱在江底下的巖石上打進去,然后從管中向下面打孔,注入凝土,讓管柱牢牢地固定在下面的巖石上,然后再從管柱的周圍建造大橋的橋墩,現在他們設計的圖上就有這種方法,這種方法在世界上也是流行的。

其它國家的設計中也有人提出了這種方法,三個人在一起經過比較最后定下來用管柱法固定大橋的橋墩,李振華當時就提出了,集中全世界的技術,集中全國的力量進行施工。一定要保證大橋的質量,此時李振華提出了“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要求,因此這一句話就成為了以后各種施工單位的一個座右銘。

對于選擇在武昌的蛇山和漢陽的龜山上這也沒有什么,這是一個常識問題,一是此處江面比較狹窄,可以節省一點主橋面,再有就是兩處比較高,可以省掉許多提升橋面的工作。而且在現在的鐵路設計上,詹天佑早已經預先留出了通往龜山上的線路,可見他對于大橋的早已經有所準備了,

聽到詹天佑說鐵磊一著急。他就連飯也不吃了于是李振華就說道:“我們在一起簡單的吃一點吧。我們把馮總理也請過來。還有盛宣懷,這兩天他說有事要找我,咱們都是老人了,就在一起聊一下。”

于是李振華就給馮國璋和盛宣懷分別打了電話,請兩位過來在一起談一下。很快兩個人就過來了,沒有什么別的事情,幾個人就坐在了院子里的大樹下的陰涼處,幾個人在一起聊了起來。

對于修建長江大橋,兩人也早已經有了想法,現在鐵路方面的兩位提出來了,那就開始修建吧,這是一件大好事,造福子孫后代的事情。他們都是同意的,現在國家的財力也是可以的,以后還要在其它的地方繼續修建長江大橋,其它地方的大橋就要比這里長一些了,也可以為以后的建設積累經驗,和培養技術人才。于是馮國璋建議在現在的基礎上,新建立一個專門的修建大橋的工程單位,于是盛宣懷就建議新建一個大橋建設局,同時也要有相應的一些橋梁工廠出現,那就全部歸到大橋局的下面,這樣一來以后也便于他們自己的管理。

盛宣懷此時向李振華和馮國璋提出了他要辭去政務院職務的請求:“皇上、總理,現在我的年事已高,我考慮了一段時間了,我想要辭去政務院的職務,給年輕人讓出地方來。”

李振華說道:“你現在并沒有影響工作啊,你有其他的什么想法嗎?”

“也沒有什么其它的想法,我就是想以后多作一些慈善事業,終老一生也就可以了。”

馮國璋想了一下說道:“要不這樣吧,你就給咱們專門負責以后的紅十字會的工作,這樣你就可以專注于作一些慈善事業了。”

盛宣懷很高興地說道:“如此最好,我也正有此意,那我們就這樣不行嗎?皇上您也表個態吧。”

“那就依你們吧,不過這政務院少一個人,要盡快地補充上來,要不能老馮那里也是太累了。這樣吧,你們就先提出幾個候選人來,然后我們再定一下。”

李振華現在對這個帝制一直是有著自己的看法的,這不能顯示出迷nzhǔ的意愿,這種制度是不會長久的,現在要慢慢地讓他們有一個迷nzhǔ的風氣出現,那就要從現在開始下手了。

反正是不能和以前歷朝歷代一樣,還有東面的那個小國家,搞什么世襲制度,誰也別說就是自己家的孩子強,那是老百姓們之間說的話,“地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但是這要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那可就不行,在這樣大的一個國家,只能是要選擇最有能力的人來擔任這個國家領導人,要是像那個棒子一樣,只能是罐子里頭養王八——越養越抽搐了。

李振華知道雖然自己現在能夠保證,可以任命最合適的人員來擔任國家的領導人,但是以后會怎樣?那就不好說了,自己行,那兒子行嗎?孫子呢,以后呢?這時間長了以后,肯定全出現像原來的清朝時一樣的后果了,不光是清,以前的朝代不都是這樣嗎?開國之君是可以勵精圖治的,但是以后就沒準了。

所以從歷史經驗來看,這世襲制度是最不可取的,盡管有些人還是在堅持,但是他們早晚要吃到這種制度的苦果的,所以為了整個的中華帝國、為了整個的中華民族,李振華一定要采取一個合適的方法,保證自己的國家能夠長久地領先于世界各國,那就一定要有一個迷nzhǔ的制度出來,那最高領導人一定要是一個最有能力的人來擔任。

看到李振華有些走神了,幾個人迅速地吃了飯,一起回去各自去忙自己的工作去了。李振華一看人們都走了,他也不再想事兒了,他要到后面去看一下自己的夫人去了。

來到阿芙娜艾比爾的屋子里,阿芙娜艾比爾聽從了李振華的建議,她沒有跟自己的代表團回去,留了下來,她早已經說了就是國家丟了也不要緊,李振華會給她再奪回來的,再說了那兩位文武大臣,一定會給她有看好家的,一定不會出現什么意外的情況的。

阿芙娜艾比爾也快要臨產了,再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預產期就到了,李振華每天工作之余都要來陪一下她,這讓阿芙娜艾比爾感覺真的很幸福,自從他們成為夫妻以來,他們還真沒有怎么在一起過,現在能這樣每天都看到李振華,她的心里感覺很好,看到阿芙娜艾比爾能高興地在自己的家中,所有的人都非常的高興,幾位夫人天天想著法的在為阿芙娜艾比爾想,怎么能讓她補的強壯一些,這樣一來對她和孩子都有好處的。

蘇珊的兩個孩子也很好,尤其是哥哥向東,和自己的爸爸就是有緣分,不管他有多么哭鬧,只要是李振華一出現,他馬上就不再鬧了,他好像對這個皇上很是敬畏,弄的夫人們都有些吃醋了,她們一起對李振華說道:“以后還是由你來看孩子吧,這么小的人就知道喜歡他的爸爸了。”

李振華只好是笑笑說道:“我不行還是夫人們行啊,你們就多費費心吧。”

“長,有兩位德人前來拜訪,他們當中的一位叫提爾皮茨,德國的海軍大臣,他說和您是老朋友了。另一位是施里芬伯爵,德意志的參謀總長,好像是將軍的軍銜。”

李振華馬上笑了起來,這位提爾皮茨還真是有過一面之緣的:“請他們進來吧”。

李振華的腦子快速地轉起來,施里芬伯爵,將軍軍銜,那一定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施里芬計劃”的制作者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伯爵、陸軍將軍。另一位則是在青島駐防過的原德國遠東艦隊司令,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將軍了,他曾經到沈陽去找過自己一次,給自己送了一把自己早已經完成了剽竊的,而讓他們的面子有些不好看。

一陣皮鞋聲響起,兩位德國的高級軍官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伯爵和提爾皮茨將軍一起向李振華敬禮。李振華向來對軍人是尊重的馬上向他們回禮,把他們讓進了自己的會客室。

賓主落座,服務員禮貌地問了一句:“兩位要茶,還是咖啡?”

兩位都是要的咖啡,他們倆都是德國的貴族,姓名中都有一個“馮”字,而且他們的姓都是阿爾弗雷德,李振華覺得他們之間,是不是和中國人一樣他們是一家子。

海軍大臣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將軍對李振華說道:“尊敬的中華帝國皇帝陛下,我受我們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陛下的委托,給您送來了他的親筆信。”說完他從自己身邊的皮包里把一封信拿了出來,雙手舉著送到了李振華的面前,

“”快速找到我們/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