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711章 生產建設兵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1章 生產建設兵團

第711章 生產建設兵團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7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以東部的上海、天津等城市為例,上海全部稅收的四分之三要交國家財政,而新疆的比例卻是只上交全部收入的三成,而且他們還要收到國家許多政策性的補貼,別人可能是不知道,但是作為省一級的領導,他們卻都是知道的非常的清楚的,很多地方的領導都提出了,五年以后把自己的收入翻一番,新疆知道自己的基數是非常低的,他們也得出了要翻一番的口號。

李振華對此表示了擔心,但是庫爾班和阿凡提卻是說道:“不,皇上,我們是有信心完成的,我們的克拉瑪依油田就可以保證我們一半的收入了,另外我們現在有大量的農、牧業產品運往了內地,還有阿勒泰地區的黃金,給我們五年的時間,我們足夠完成國家交給我們的任務的。”

看到兩位少數民族的領導如此有信心,李振華放心了,連他們都能夠看的出來,那一定是可以的了,以后還要繼續向這里移民的,這里的漢族人最少要達到三比一才行的,也就是三個漢族人一個少數民族的人,絕對是要以漢族人為主,才能讓新疆穩定下來。

很快就到了傍晚,三個人要為李振華特地安排吃飯,李振華卻是對他們說道:“特地就算了,我今天想到大街上去吃一下,你們也就別跟著我們了,讓我們自己下去看一下不好嗎?”

看到皇上如此堅持,三個人沒有辦法。只好是答應讓他們自己出去吃晚飯。三個人走了以后,李振華和蘇珊小姐一起出來了,他們的身后有五六個警衛員遠遠地跟在了后面,肖鐵臣看到李振華出去了。他馬上就通知了自己手下的一個警衛,讓他找十幾個好手遠遠地跟在了他們的后面,有事就上去幫助一下,沒事也就算了,決不能讓皇上在自己這里出事的,無論怎么說這里也是不如內地穩定的,自己小心一些這決沒有錯的。

向人們打聽了一下,說不遠處就有一家專門賣吃喝的。于是他們就慢慢地向那里走去了,李振華現在想吃一下民間的飯,現在來說已經不容易了,在北京根本就不可能。一出來總是前呼后擁,就是穿了便衣,人們也會認的出來的,所以到了這里,李振華就提出要自己在外面吃上一頓飯。體會一下民間老百姓的情況。

果然前面走了不遠,就有一家維吾爾族人開的一家飯店,李振華和蘇珊一直向那里走去了,遠遠的就已經聞到了羊肉的味道。這讓李振華和蘇珊都很高興,這可是真正的維吾爾族風味的。

倆人進了店里。后面的幾個警衛員也自己找到了一處地方坐下,對李振華的位置形成了包圍的狀態。蘇珊興沖沖地老板說道:“我們是兩個人,請給我們來一份羊肉吧。”他們早就看到這里經營的主要就是手扒羊肉,老板看他們像是有身份的人,急忙給他們上了一份手扒肉。

好大的一個盆子,里面滿滿的一下子羊肉,李振華一看也真的高興了,馬上就和蘇珊一起吃了起來,老板又給他們上了兩張馕餅,這是典型的維吾爾族風味的,兩人高興地吃了一頓民間的飯食,在飯店里喝著茶水,可以聽到些老百姓們在一起說閑話,老百姓們的談話也都很實在,基本上對這里的官員們還是滿意的,對政府的各種政策也滿意。

大部分都是在說自己去年收入的不少,今年一定會更多的,另外也有幾個人,像是剛剛轉業到地方上的那些軍人們,他們也在說著,皇上很惦記他們,讓他們在這里的生活,比在原籍要好多了收入多,生活好,工作雖然累一些,但是收入還是要多的多了,有一個人還在說,自己在家鄉的老婆要來了,領導上很照顧,已經提前給把房子都準備好了。

聽到老百姓們的議論聲,李振華還是滿意的,李振華悄悄地對蘇珊說道:“這些維吾爾族人是非常的好客的,我們明天到一處不熟悉的地方去看一下,看他們是真的那樣好客嗎,怎么樣?有興趣嗎?”

蘇珊馬上高興地說道:“好啊,我們就到草原上去看一下,隨便找一個放牧的氈包去進去看。”

“好就這么定了。”

倆人一看戰士們也吃好了,正在等候他們,于是二人也就出來了,走在大街上,這里的天氣和內地不一樣,日夜的溫差比較大,白天要到十幾度到了晚上也就只有幾度了,李振華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披到蘇珊的身上,和她走在了一起。

此時的蘇珊她沒有感覺到冷,她是從英國長大的,這里的氣候只是有些發干,但是卻并不太冷,但是李振華把給她把自己的衣服披上,她從而感覺到心上人對她的一片情義,她感覺到自己從心里都是熱的,她知道自己的一生,也只能是容下這一個人了,她們現在在一起,她從心里感覺到幸福,她根本就不去考慮其它的問題,盡管身邊的這個人他已經有了另外有四位夫人,而她要按順序已經是第五了,但是她不在乎,她現在的心里只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幸福。

第二天,他們去了那些集體轉業官兵們的營地,李振華和那里叫建設兵團,他們在一些荒廢的土地上開始種植農田,已經六年了,他們培育的各種糧食作物已經開始收獲了,從前世他就佩服這些到邊疆的老兵和支邊的青年們,現在他知道這里的生活很艱苦,因此他很是佩服他們,因此到了這里是一定要到建設兵團來看一下的,這一次他選擇的是農墾一師的三團。

原來這里是大片的戈壁灘,只有幾株小草在寒風中抖動著,遠近上千里也沒有什么人煙,現在這一片戈壁灘已經變成了良田,內地種植的所有作物都在這里扎下了根,它們就和這些農墾戰士一樣,已經適應了這里的氣候條件。

玉米、大豆、水稻、棉花、花生都在他們的展覽廳里面放著,尤其是他們培育的大棗,那個頭要比內地的大多了,而且要比內地的甜的多了,棗子長的就和雞蛋一樣的大小,讓人忍不住就要品嘗一下。

雖然已經到了春天,但是現在這里還不能進行生產,但是戰士們已經開始進行準備了,眾多的農業機械已經開始在進行檢修,他們就連履帶式拖拉機的履帶上都上了油,一個從山東過來的戰士對李振華說道:“首長,我現在愛護它,以后它要是工作起來,它會發揮出最大的能力,這里所有的機械就數我保養的最好了,工作起來以后,他們都不是我的對手。”

當旁邊的三團首長對他說:這是我們的皇上時,那個戰士急忙站了起來對李振華敬禮,李振華上去把他的手拉住了,緊緊地握住他的手對對他說道:“小兄弟,我們曾經是戰友,你不要對我客氣了,現在你繼續工作在這里,為保衛我們的祖國進行工作,我謝謝你,我謝謝我們的全體戰友們。”

三團里沒有特地給他們準備飯,李振華的要求是就在連隊的大伙房里吃大鍋飯,三團長沒辦法只好是答應了他的要求,中午吃飯的號聲響了,戰士們一起到伙房里來打飯,李振華也和大家一起排隊等候炊事員給盛飯和菜,午飯很簡單,一些已經成家了官兵,已經自己回家去吃去了,只有很少的軍官和一些戰士。

雖然簡單,但是伙食卻是不錯的,看來這個團的首長們是關愛他們的官兵們的,李振華一邊吃一邊和戰士們在一起說著話,在說話當中他知道一會團里要組織一場文藝表演,李振華對他們說道:“節目如何,你們都愛看嗎?”

戰士們七嘴八舌地回答,大家都愛看,不過就是節目少一些,還有很多的節目都是看過的,不過氣氛不錯,都演的我們自己的事情,大家也喜歡看。李振華高興地對他們說道:“那好啊,一會我也會去看的。”

戰士們說道:“你是新來的,一定會喜歡我們的節目的。”

李振華把事情記在了自己的心上,戰士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業余生活又很貧乏,這樣可不好,以后要想辦法豐富一下戰士們的業余生活,他知道原來的兵團文藝演出,那可是水平很高的,他們自己當年還創作了一首全國人民都會唱的歌曲《邊疆處處賽江南》。

下午隨著集合的號聲,戰士們一起來到了團部的大操場上,這里原來就有一個臺子,那些演員們已經把幕布都已經掛好,下面的各個連隊已經帶隊入場了,大家一坐下就開始拉起了歌,很快地各個連隊大家就開始唱了起來。大部份都是一些軍營歌曲,官兵們也都會唱,前面指揮的那些官兵頭上很快就出了汗,氣氛非常的熱烈。

很快大幕拉開了,一個女報幕員走到了臺前,先是向臺下所有的官兵們敬禮,然后開始報幕,隨著演出就開始了。

節目真的不錯,大部分都是說的自己這些人的事情,節目式樣很多,相聲、快板書,戲曲、獨唱、合唱、說書、舞蹈等,演出一直進行了兩個多小時,最后三團長走到了臺上對大家說道:“下面我們請一位首長給大家唱一段,大家都喜歡聽的歌曲《駿馬奔馳保邊疆》,大家說好不好?”(。。)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