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694章 收獲都不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4章 收獲都不小

第694章 收獲都不小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

本站公告


很快就有一批部隊換下來的迫擊炮,出口到了俄羅斯,價格嗎?只是比廢鐵的價錢高了不少,不給了他們也就是回爐的廢鐵,結果賣了個不錯的價錢,俄羅斯人可是非常的高興的,他們這個價錢也只能是在歐洲買到三分之一的東西,這讓俄羅斯的上上下下都覺得這中華帝國的人,是不是腦子里出了什么毛病?前幾天雙方還在拼命,怎么這才兩天就比親兄弟還近了嗎?

他們不知道李振華的眼睛,可是一直在盯著俄羅斯的錢口袋呢。好容易你們有了花錢的地方,那我一定會拿到手的,現在的俄羅斯要是花個錢那還真的不容易,這也為以后他們向中華帝國采購物資,留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你們以后再進口什么東西一定會先考慮我們的,現在我們的產品可是豐富的很呢,一定要開拓對外銷售的市場,如果沒有外貿出口,我們的經濟很快就會停止的,那可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這一次在北京搞世界級的科技大會,其中還有另外的一個目的,那同樣也是在為銷售我們的產品在作宣傳,到了最后中華帝國的高層領導們才想到,自己的這個時間定的并不好,因為12月的25日是圣誕節,很多的外國人是要在自己的家中過節的,不過看情況好像來的人也不會少的,這才讓他們把心放下了。

不過也有精明的商人。那些浙江的一些個體的老板們。竟然搞出了不少的新花樣,他們制作了許多的圣誕小禮品,準備送給那些前來參加會議的老外們。

中華帝國方面的準備工作作的很到位,前來參加會議的人一到北京,馬上就有人進行接待。然后按學科分配到了各個住地,數學、物理方面的人員住到了北京飯店,化學、醫藥方面的人員住進了興華賓館,生物、植物方面的人員在金龍飯店等,而自己國內的人員,卻是按地區分開分別入住的。

12月1日那天。大會正式開始了,參加會議的中外科學家們達到了四千五百多人,李振華親自到會,并且在會上講話歡迎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齊聚北京。并且祝愿大會能開的圓滿成功。

大會就在新落成的大會堂里面進行,整個大會堂可以容納一萬人開會,對于這一座大會堂,讓各國的科學家們很是驚嘆,巨大的中心會堂里面各種設施一應俱全,召開會議時的音響,進行宴會時的各種餐桌等。

會議進行了五天,前三天由那些人進行科技產品的介紹,來自世界各國的科技人員進行了大量的產品展示,然后就是進行評選。主要是看對社會的有益程度,像比較有名的美國的愛迪生,他對直流電的執著追求等。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先生的相對論,在這里再次得到了一些專業人士的稱贊。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先生果然在開會討論以前,就到了北京,他專門去參見了皇帝陛下,具體的事情李振華說不上什么來,但是他卻是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先生說道:“你可以到我們的中華帝國來嗎?我們可以給你一個試驗室,讓你的研究工作可以順利地進行,同時還有強大的資金對你進行。”

這樣一來的話從別人的口中說出來沒有什么。但是要從一個最大國家的皇帝口中說出來,那分量就不一樣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先生有些吃驚地看著這位年輕皇上,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用心,但是就憑他對于猶太人的一片誠心。這就是一個可信的人,于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先生沒有一點的猶豫就答應了下來。他要在中華帝國進行工作了,一直到二戰時他才發現自己的決定有多么的正確,不過要是沒有這位偉大的皇帝陛下,自己的命運就會和其它的猶太人一樣了。

另外還有十幾位在世界上有名望的科學家,也都受到了情報人員的招攬,加入了中華帝國的國籍,成為了中華帝國的公民,他們的工作是由他們自己進行選擇的,有的去了大學教書,有的進了某個研究所去工作了。

但是中華帝國的那位科學大師尼古拉特斯拉并沒有出現,這讓中華帝國的高層們很是奇怪,明明我們的許多東西都是尼古拉特斯拉設計出來的,怎么他會沒有表示呢?李振華把事情記下來,他要親自過問這個問題,他覺得一定是有些地方上的領導干部,他們冒犯了這位大師級的人物,讓他不高興了,所以他沒有來北京。

李振華讓蘇珊把事情記下來,會后他一定要親自去看望一下這位科學巨人,不能讓他在一個不舒暢的環境中工作,其它的那些領導們不知道他的作用有多大,他們只是在憑自己的感覺在工作,那可是不行的,自己是不會讓尼古拉特斯拉先生不高興的。

李振華重視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廣泛應用于社會的科技成果,這些也是很多的,包括農業、工業、化學、醫藥、氣象等方面,這些實用科學在中華帝國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和應用,當然是也有很多的科學技術成果,根本就不能面世,那是需要保密的,這也占了很大的部分,其中就有軍事方面的火箭炮,飛機由將要采用的的渦輪式發動機等。

一批水稻品種的研制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產量已經明顯的增加了一倍,玉米、紅署、棉花等項目也全都有人在進行研究,有些雖然還沒有取得成果,但是他們的方向是對的,雖然他們并沒有到北京前來參加會議,但是他們因此也都得到了鼓勵。

一個農業大國,沒有這樣的一批為了農業而努力工作的人是不行的,以農業為主是傳統的方式,現在雖然已經在向工業化社會轉移,但是這五億人口的吃飯就是個大問題,不能不把它列到國計民生的首要任務上去。

對這些土生土長年的農業技術人員的獎勵,分了幾種形式,大部分的都給予了資金,有的則是給予了名譽獎勵,有的卻是給他們增加了農業專業的學生,在他們的基礎上,和他們一起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爭取以后取得更好的成果。

李振華親筆給這些人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李振華代表國家對這些人表示了感謝,感謝他們多年來為國家作出的貢獻,希望他們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厲,作出優異的成績,信中附上了一筆匯款,并邀請他們有時間一定到北京來游玩,我一定會高興地接待你們的。

會議結束以后,帝國的有關人又忙了一段時間才把這個事情放下了,不過這一次的收獲可是不小的,那些國外來的科學家們領到的獎金,那全是我們的華元,他們是要在中華帝國進行消費的,帶回去以后有的地方可以用,有的地方也就不能用了,所以他們是一定要在這里消費的,再有中華帝國大量的工藝制品還有各種商品,在他們的國家那是不可能買得到的。

會議結束以后那些老外們,在北京轉了好多天,他們才回去繼續他們的工作去,他們的收獲都很大,中華帝國把那些論文分門別類地出了幾本論文集,同時新出版了兩本刊物,中文版的《世界科技博覽》,這以后要在全世界范圍內發行的。同時也用其它的一些文字進行了出版。上面登載了大量的新論文,那些人知道,以后自己的東西也可以在這上面登載的,這是一本在全世界發行的刊物,自己在這上面一登載,那自己的知名度一定會增加的。

那些人們每人都購買了許多本回去,同時也把這一本刊物定了幾份,學校和工作室、研究室或者是實驗室是一定會用的到的。

與此同時,國內也出了一本刊物,名字叫《中華新科技》,這是只在中國發行的,但是這一本刊物也有許多的外國人定閱了,光是第一期就加印了一次,這才滿足了大家的需要。

有了這兩本刊物,以后也會吸引一些人到這里的,另外李振華還設立了一個“皇家科技基金”目的就是把那些科技人員的心聚攏到一起,讓他們有勁可以有地方去使,有想法可以在這里說,有問題可以在這里進行交流,有了問題可以在這里得到解決。

中華帝國在這期間還成立了一個“科技委員會”,他自己親自擔任了主席一職,這些委員們可都是重量級的,最年輕的竟然是那位二十多歲的飛機設計師馮如,這也真正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了。

李振華把這里的事情忙完了以后,他正要到上海去見尼古拉特斯拉,可沒想到的是那位尼古拉特斯拉卻是找上門來了,原本依著尼古拉特斯拉是不會來的,但是他的夫人卻是死活不愿意,一定把他給拉到了北京。(。。)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