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643章 火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3章 火攻

第643章 火攻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吃飯以后的時候,有兩個人出現在了那一棵白樺樹下,一個本身就是俄羅斯族人,另一個則是漢族人,兩個人都是穿著一件皮大氅,白色的毛在外面,離遠了根本就看不清楚。在這一帶,都是這樣的衣服出現,漢族人和俄羅斯族人共同居住,他們的關系相處的很好。

兩人仔細地查看了一下白樺樹,門前的那一塊大石頭和分布在四周的四塊石頭,看了一下沒有問題以后,他們正要向北面的那一處房子走去,就見那里的門一響,一個人已經出現在門前,手中是一支,一只獵犬在他的身邊。

就聽他用俄語壓低聲音說道:“什么人?”

“沒什么,我們是過路的。”

“大黑天的,過什么路?一定不是什么好人。”

“我們可是好人,我們是遠路而來的好人。是來收皮子的。”

“收什么皮?”

“熊皮、虎皮什么皮也要。”

“什么價?”

“價錢好商量。”幾句話就把暗號對上了。

“進來。”那人說道。

那人把外面的兩個人讓進了門,然后警惕地向四周看了一下,自己也進了門,然后把門關上,對那一只獵犬說道:“給我看好了門,有人來了叫一聲。”然后他大步向前跟上了二人,把他們領進了自己的屋子里,點亮了桌子上的燈以后。才對他們說道:“隨便坐,到了這兒就算是到了家了。”

還沒等人坐下呢,他又急切地問道:“兄弟,我們的軍隊到了哪兒了?”

“同志。咱們的隊伍就在城外的山上,這些年來你們辛苦了,這赤塔馬上就要成為我們的地方了。”

“太好了,那那我們的任務是什么?”

“別著急大哥,我們就是想了解一下俄軍在這里的布防情況。”

“這好說,他們的布防都在咱們的心里裝著呢,”

“咱們在赤塔的人有多少?”

“咱們這里一共有七個人,另外有我們發展的人一百多人。聽到命令隨時可以出發。”

那個人從一處隱蔽的地方拿出了一張紙,對蔡鍔說道:“所有的東西全在這里了,明天我們到山上去一下,有些具體的情況。我們明天再說,我們的另一位安東尼同志掌握的要全面一些,我只是知道一部分。”

“我們想了解的主要是敵人的后勤倉庫情況,那我們明天在山上等候你們的到來。”

蔡鍔給他畫了一下自己現在所在的位置,他點點頭表示記住了。蔡鍔二人就從他那里出來了,一到門外,那只獵犬搖動了一下尾巴,蔡鍔說道:“你的這只狗挺老實的。”

“它可不老實。聽到我的命令,它敢向狗熊攻擊。四五頭狼也打不過它。”

“好樣的,真了不起。它可以幫你的大忙的。”

蔡鍔倆人到了外面,穿戴好自己的滑雪板,向聯絡員招下了手,快速地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上午,兩個化裝成獵手的戰士,領著三個人上了山,聯絡員一看到蔡鍔就向他介紹自己的幾個同志,他們的領導人是安東尼,一個女同志名叫瓦佳,他自己名叫安德列,當然了這都是他們的化名。

李彪和蔡鍔、蔣方震三個人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來到了帳蓬里,他們一眼就看到了帳蓬當中的那一張巨大的沙盤,三個人圍了上來,向李彪三人指出了俄軍的主要布防情況,而他們了解的主要是俄軍的后勤倉庫的情況。

很快地幾個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車站,那里有俄軍的一處最大的物資倉庫,占地大約三百多畝,這里集中了俄軍的大部分物資,現在由于鐵路已經被我們給切斷了,他們的物資供應緊張了起來,所有的物資已經全部集中到了司令部進行統一管理,所有的物資實行配給制度,每天憑司令部的批條,到那里去領取各部隊的給養。

這一處倉庫很大,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用于儲存俄軍的草料的,那里可都是一些易燃易爆的東西,看到這里,李彪、蔡鍔和蔣方震的眼睛都亮了起來,先不說中國歷史上那一位最喜歡用火攻的諸葛亮,就是馮國璋和李彪在甲午年對日本的那一把火,也是后來中華帝校當中的經典戰例。

雖然地面上有雪,但是那風卻是比遼東地區大多了,真要是一著起火來,根本就沒有水可以用來滅火,地上全是冰,往哪里去找水呀,只要是把俄軍的倉庫一把火給燒了,那他們就根本沒有地方可以取得補充,這幾十萬人軍隊也就全部交待在這兒了,到時候東、西兩方面的軍隊一過來,他們根本就沒有一點抵抗的能力了。

這時候那三位情報人員也明白了過來,他們這是要用火攻的戰術了。幾個人都笑了起來,這樣最好了,可以減少許多的犧牲,也可以達到破壞敵人后勤補給的任務了。

李彪看到大家的意見都一致了,馬上對外面說了一聲:“馬上準備午飯,我們請三位同志好好的吃上一頓,他們在這里可是受了苦了。”外面的警衛員答應一聲馬上跑去安排去了。

李彪對三位情報人員說道:“好了,基本方案我們定下來了,現在請你們幾位說一下,如果要是火一著起來,對老百姓們有什么影響沒有?我們不能光是圖為了對付俄軍,而讓老百姓們跟著遭殃。”

看到這位指揮官對老百姓非常關心,大家的心里都十分的敬佩,要是不考慮老百姓的話,那死的人可就多了去了。

安東尼馬上說道:“按現在的風向說,對老百姓們根本就沒有影響了。”

“噢,那是為什么?請你說一下。”

“要是原來可不行,這車站的東南方向,全是老百姓們的住房,現在由于伯力方面的俄軍撤退到了這里,他們為了方便,就全部駐扎在了車站的東南面方向了,原來那里的老百姓們全被俄軍給趕到了東面去了,而且距離都要在兩公里以上。”

“不過現在俄軍在那里的防備可是很嚴的,他們固定的崗哨和流動哨,還有定時經過的巡邏隊,對那里的保護可是非常的嚴的那可是他們的命根子。”

蔡鍔馬上就問道:“固定的巡邏隊?大約多長時間一次?”

“大約是半小時一次。”安東尼回答說。

一聽安東尼的回答,人們都松了一口氣,半小時的時間,是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的,這一回俄軍可是死定了。(。。)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