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611章 不打無準備之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1章 不打無準備之仗

第611章 不打無準備之仗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搜小說:»»»第一部起步第一部起步

第章不打無準備之仗

第章不打無準備之仗

李振華知道俄軍退回了雙城子和海參崴以后,他讓王士珍停止了對俄軍的軍事行動,下面要想對俄軍動手,那就要進行攻堅戰,這一手是自己最不愿意打的了,但是經過這一次戰役以后,我們中華帝國的國土上是不會再有侵略者的,就是攻堅戰也是必須要打的,不過那自己就一定得要作好準備才能打的,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無準備之仗,這是自己的軍事學校最起碼的常識。

很快地李振華率領王士珍、張作霖與李彪、劉銘傳碰到了一起,他們的地址就在雙城子的北面,現在這里是對俄軍海參崴的前線了。

大家先是在雙城子和海參崴的周邊看了一下,在這里雙城子還好說一些,但是俄軍在海參崴經營了多年,他們已經把海參崴建設就像是一座軍營了,陸上地區,他們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大部分都是永久性的工事,全是用鋼筋混凝土修建的,表面上可看到的就是俄軍已經修建了三道防線,在第一道防線與第二道防線之間,他們還修建了六座碉堡。

在李振華的眼中,這就像是后世rì本鬼子在華北地區修建的那種炮樓,一共三層有個十來米高,它的周圍全是射擊孔。以它為中心周圍五百米半徑范圍內,都是它的火力覆蓋圈,進攻第一道防線,應該先把這幾顆釘子給拔掉。

面前的這三道防御工事之間,都有交通壕互相連接,幾年來他們在這里投入了大量的物資,重機槍在別的地方他們是緊缺貨,但是在這里他們卻是裝備了很多。除了那些步兵炮以外還把海軍一些艦艇上的大炮拆了下來搬到了陸地上,成為防守用的大炮。

總兵力他們的陸軍大約為十萬人,海軍的艦隊有不到兩萬人,還有就是把大約三四萬的當地居民也武裝了起來,發給他們武器,使他們也成了軍人,整個的海參崴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城”。不管有用的沒用的,他們的防守兵力,已經達到目前的十五萬多人了。

由于長時間的準備,他們在這里儲備了可以讓部隊使用一年以上的各種軍用物資,包括軍火、糧食藥品、清潔的水源等。

南部的對海部分,他們除了留下了一條水道以外,別的地方根本不能通行船只了,大量的水雷已經把整個的海港封閉起來,沒有布雷圖是不用想進入這里的港口的。海軍在急切地盼望著他們的太平洋分艦隊的到來,如果他們能夠來到,那整個的海參崴由海、陸軍聯合進行防守,中華帝隊的進攻就更加的困難了。

太平洋艦隊司令是施塔克將軍,參謀長威特赫夫特將軍,而太平洋艦隊的母港就是海參崴,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這里的指揮權是歸俄軍遠東總司令庫羅帕特金庫羅帕特金上將的,而現在這里就是由施塔克將軍來統一指揮的了。

一些外國的軍事專家們參觀過這里以后,他們一致認為,要是中華帝國的軍隊想把這里攻下來,那最少得用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行。

情報部門、空軍的偵察、再加上陸軍部隊的偵察,幾方面匯總的情報集合到了一起,他們已經把俄軍的所有布防情況,全部記錄在了地圖上,現在的總指揮部里面就掛著這樣的一張大地圖。

蔡鍔把情報方面的信息向全體參與會議的人們進行講解,聽著蔡鍔的解說,人們的眉頭逐漸地皺了起來,他們的防守也真是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程度了。

但是在說道俄軍的指揮人員問題上,各位軍官才有些放松的樣子。原來這個施塔克將軍只是一個海軍的將領,他對于陸地上的戰爭,并不清楚,庫羅帕特金上將的下課,才讓他以軍銜最高而得到了指揮權。

李彪說道:“如此說來,他是一個不太稱職的指揮官了?”

蔡鍔笑著說道:“只能說他不善于進行陸地上的戰爭。”

劉銘傳也說了一句:“不過也不能小看了他,他能當上這個司令,也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現在他們之間的海、陸軍之間是有一些茅盾的。”

張作霖說道:“看他們如此多的永備工事,我們的炮兵是顯得有些弱了,他們的海岸大炮能不能對我們的進攻造成威脅?”

“這一點不用大家顧慮,他們的大炮轉向角度很小,就是在海面上,他們也有打不到的地方。”

“這樣一來就好多了,現在我們大家分析一下,我們的優勢地方在哪里,我們如何發揮出我們的優勢來。”王士珍說道:“皇上,您看這樣如何呀?”

“這樣很好,我們先分析一下總的情況,提出問題,然后再進行解決,反正我們是不能讓他們再賴在我們的國土上了,這一仗以后只有我們去占別人的地盤,別人是誰也別想到我們的國土上再橫行霸道了。”

眾人都一起笑了起來,這是大家心里的一句話,皇上說了出來,以后誰也別想再到我們的國土上來了,再想和原來一樣沒門。

現在我們最有利的武器:一是飛機,二是裝甲部隊,現在別人還沒有,不過那種“雌性”的坦克就不行了,他們沒有大炮,對付敵人的永備工事那就有些力不從心了,機槍子彈打在敵人的鋼筋混凝土澆鑄的工事上,那是沒有一點用的。就是一五零毫米的大炮,也是要打在那些物體的上面才有用的。

要是用飛機投彈對他們進行轟炸,那準確率又有問題,那我們應該怎么辦?才能解決掉敵人的工事問題,我們現在和其它的部隊不一樣,我們的宗旨是以不犧牲或者是少犧牲戰士的生命,去取得戰爭的勝利。

“要是用我們軍艦上的大炮來打怎么樣?”王士珍又提出來了一個新的建議。

“那就要看用哪種大炮了,最少要用二百毫米以上的艦炮才行的。”蔡鍔補充說道。

對于這些問題,李振華早就自己想過很多遍了,用什么武器?坦克當然是最好的了,平射武器直接就可以對準它們開火,但是一是坦克還比較少,再有就是,坦克炮口徑也小了一些,全是一些三七口徑的小炮,要是能用一百五十毫米的炮就行了,那就可以很好地對敵人進行打擊了。

突然李振華想了起來,自己曾經和上海軍工廠說過關于自行火炮的問題,就是不知道他們現在搞了沒有,想到這里,李振華對蔡鍔招了一下手,蔡鍔到了他的身邊,李振華對他說道:“你給上海軍工廠打一個電話問一下,他們是不是在搞一種自行火炮?順便了解一下他們的進展情況。”

蔡鍔點點頭出去了,其它的軍官們只是在一邊考慮著,他們現在都沒有太好的辦法,不過皇上總是能有一些別人想不到的招數使出來,但愿這一次皇上又能有新的招數出現才好,那自己也不用再這么上愁了。

李振華一看大家這樣,就對他們說了一聲:“大家先休息一下,清醒一下腦子,回來我們在接著研究。”

幾個人出去了,王士珍對李振華說道:“皇上,我們還有一件武器,剛才沒有考慮進去。”

“什么武器?”

“列車大炮啊。”

“對呀,我怎么給忘記了呢?那上面可是有著一些大口徑大炮的啊。”李振華一聽馬上就興奮了起來,怎么把這一件攻城的利器給忘記了呢?不應該呀。可是這里并沒有鐵路啊,這可怎么辦呢?

這時候蔡鍔進來了,他高興地對李振華說道:“皇上,上海方面說他們已經搞了十幾輛樣炮,口徑是一百五十毫米的,可以用于攻城。他們只是進行了自己的測試,不過還沒有交給軍方進行測試呢。”

“那就讓他們全部運過來,我們在這里進行測試,沒有比這里再好的測試場地了。”

“那就這樣,我馬上去通知他們運到這里,在戰場上進行測試好了。”蔡鍔高興地跑了出去。王士珍和李振華再次為沒有鐵路在考慮辦法。

出去透了一下風的軍官們又都回來了,李振華對他們說道:“我們現在有了兩種武器,就是自行火炮和列車大炮,但是問題是我們現在沒有好的辦法,讓它們進入眼前的戰場,大家想一下,有什么好的辦法沒有,都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聽到有了武器裝備,室內的氣氛馬上就開始熱烈起來。人們七嘴八舌地說著,但是還是沒有好的辦法能夠解決這個運輸的問題。

劉銘傳考慮了一會兒,他對李振華說道:“皇上,我們何不學習一下蒙古方面軍的辦法,馬上就修建一條鐵路。”劉銘傳走到了墻壁上的大地圖前面用手指著牡丹江、綏芬河說道,“我們就從這里開始修過來,和俄羅斯的鐵路連接上不就行了嗎?”。

所有的人都對劉銘傳的建議叫好,但是李振華卻是把嘴咧了開來,他是知道的,俄羅斯的鐵道軌距,要比中華帝國的軌距寬一些,不能通用,具體的數字是多少記不清了,這樣一來就使得中華帝國的火車,不能在俄羅斯的鐵路上行駛。

劉銘傳也突然明白了過來,原來自己在臺灣修建的鐵路也是窄軌的,和大陸上的也不一樣,而這一次自己在庫頁島上的鐵路就已經與國內的鐵路一樣了。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