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503章 水電站招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3章 水電站招標

第503章 水電站招標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收費章節(8點)



關于在酉陽這里開辦制藥廠的議題,是早已經定下的事情,上海藥物研究所已經來人了,青城山那邊玉真道長也已經回來,他也帶事了一些多年留下來的古方、秘方,和一些療效明顯的普通藥方。!

藥物研究所他們要在這里生產的主要藥品,就是磺胺類的藥物,就是一種主要的抗病毒藥物。在青霉素出現以前,這可是能夠挽救大量受傷戰士生命的特效抗病毒藥,在原來的歷史上在到1908年才出現的東西,現在已經在中華帝國出現了。經過動物試驗、臨床檢驗,是一種非常可靠的抗病毒藥物,由于研究所只是一個科研單位,不具備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條件,他們現在也急于找一個生產廠家來生產。

而現在四川方面提出了要求,那里又有著得天獨厚的藥材來源,而且他們也主動地要求協作,還有青城山的道長們也愿意在四川進行生產,于是這幾方面的積極性到了一起,也就水到渠成了。資金方面也是不是什么問題,更何況作為長江上的水運巨頭沈保祥,也正在到處找項目投資呢,這樣一來,正中下懷也就定了下來。

藥物研究所以技術入股占了百分之三十股份,青城山的道士們只是要了百分之十的股份,沈保祥出資四百萬銀元,約合四千萬華元,占了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酉陽地方以地皮、房產占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就這樣一個股份制的企業就成形了。

主管工業的張謇親自主持了四方的合作簽字儀式:他們的名稱叫作“川東制藥公司”,來自上海藥物研究所的鄺新民任總經理,張謇對他們說道:“一個人辦一縣事,要有一個省的目光,辦一省事要有全國的目光,辦一國的事要有全世界的目光,今天我們這個‘川東制藥公司’要把我們的目光看向世界,以‘人無我有’這一有利的利器,面對世界。”

鄺新民馬上就提出,只要產品一開始銷售,我們馬上就在世界上對產品進行專利注冊,牢牢地把這個法寶抓在自己的手中。

孫敬軒馬上就說道:“我們已經給制藥廠選擇好了三處地方,會后就請大家去實地看一下,我們要選擇最好的地方。”

這一幫子人那都是工作狂,說動就動馬上出發,他們甚至于連皇上的專車都動用了,最后鄺新民從生產、排污、保衛、環境等方面全盤考慮,先定在烏江邊的一處地方,這里附近有三百多畝地,用在一個制藥廠那是沒有一點的問題,孫敬軒馬上就開始讓人準備動工,先是進行清理,去除原來的民房、墳墓,對那些人家進行經濟補償,一個小型的奠基儀式以后,藥廠就開始動工了。

這里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制藥廠了,從設備,占地面積,管理層到工人的數量,這都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李振華知道還會是世界最掙錢的制藥企業,只要是自己有最先進的抗病毒藥出現,那些洋人們會高舉著黃金、白銀來購買的,就怕你不賣給他們,別說八塊銀元一支,就是八十元一支、八百元一支也是會有人要的。

下面跟著就是招聘工人,先要進行很長時間的一段培訓,然后才能進入崗位上崗的,一個電報發到了上海,讓藥物研究所的人同上海的各國洋行進行洽談,訂購幾套制藥設備,要世界上最先進的制藥設備,同時還要在烏江邊先建設一座水力發電站。

其它的各方面人開始了自己的工作,詹天佑帶著自己的人去了成都,他要在成都平原上修建一條鐵路,首先就是成都到chóngqìng的鐵路,然后以成都作為中心向各方面進行輻射。

盛宣懷是和張謇一起去的,他們要在那里修建電報線路,張謇要在那里搞一些民生方面的小型企業。

地質方面的人也開始了工作,他們要對一些地方進行勘測,看一下四川這里在有什么可以進行開采的地下礦藏。

招聘工人和征集水電建設的消息發布出去,馬上就有幾家國外的企業來了,他們要求修建烏江上的水電站,來的有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還有比利時人,他們是來進行水電站投標的,負責這件事的竟然是劉小山,看來這一般辦事員,也成了主力隊員了,誰讓孫敬軒手下沒人呢,把標賣給了那些老外們,劉小山就對他們說道:“各位可以到現場去看一下。”

那些老外們一看急忙跟著劉小山到現場去,外面幾輛汽車已經停放在那里了,一陣風一樣的就到了烏江的邊上,各國的技術人員在現場仔細地察看著,中國人真的有些怪,在這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修什么水電站啊,

等到他們轉過一座小山以后,他們發現那里有一片二、三百畝大的地方,正在大興土木,地面正在進行平整,那巨大的推土機轟鳴著正在把土推走,碰到石頭,就進行爆破,炸出的石頭就用來砌墻用,場地上堆滿了石頭、水泥、鋼筋、木料等建筑材料,這里是要建設一座大型的工廠啊,這些水利建設的專家們并不外行,自己所要建設的水電站就是在為它服務的。

由于是四個國家的人喘進行競爭,倒也不怕他們串通好了一塊抬價,反正自己這里也可以造出預算,要是成本差的太多了那就不用他們了。不過相對來說,還是美國人報的價格要低一些,但是德國人也有他們自己的優勢,他們以嚴格認真的態度,也得到了劉小山等人的贊賞,

招標工作也不是單純地看誰的價格低,就用誰的,而要進行綜合性的評估,選擇最佳的方案進行認定,經過對比,劉小山還是選擇了德國公司的水電機組,而用比利時人的技術來進行建設。

在招標中失利的英國人、法國人和美國人他們看到了中華帝國zhèngfǔ,要在四川進行大規模建設的意圖,他們三個國家駐中華帝國公使、大使館的商務參贊們,都在酉陽這里住了下來,他們不走了,他們要在中華帝國其它的方面,爭取得到一項投資合作的工程,就是沒有工程,能夠得到一些其它方面的經濟情報也是好的。(。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