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407章 一生勤奮的大才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7章 一生勤奮的大才子

第407章 一生勤奮的大才子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薛福成在外交方面的能力,那也是沒的說的,再說了在一般的中國人眼中,那也不是一個什么好差事,一個人在英國倫敦,面對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英國人,他楞是有理有據和他們進行談判,取得了在西南方向的勝利,自己還差一點給累死。

中央的辦事機構基本就是這樣了,下面還要搞全國的各級人事任免等項事務,李振華心中說道:真不應該答應他們自己來當這個國家的一把手,要是讓別人去當,自己就可以偷偷懶了,可現在自己那一件事不得親歷親為呀,可那些老狐貍們晃會干的。

下面的各省巡撫先改變名稱為省長,布政使兼管財政收支、工業、農業和商業,按察使兼管治安、刑獄,學政管教育,同時設立一些必要的廳或者局來對應中央的那些領導部mén。

撤銷原有的一些府和州的衙mén,留下了一些作為地區一級的中間管理結構,名稱好說有現代的在哪兒,年輕干部豐呢拿來就用,就可以了。撤銷的府、州主官,一部分上升到省一級去作具體的事務,一些就到地區一級去當主官,其余的人就分到各層面上去了。

取消科舉制度,由各省先進行招考各有關單位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現在的考試當然不能只考試文科,也要考試算學、政治、科技等方面。對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員也可以進行直接聘任。

對于最高層的安排,大部分的人都高興地接受了,只有梁啟超沒有接受,很多人都認為他也太不給李振華面子了,李振華也覺得很奇怪,于是他決定到梁啟家中去一趟,和他談談了解一下,李振華很想知道他為什么不接受這個任命。

第二天李振華換上便衣,領著幾個警衛員出去了,這一段時間他忙于國家制度和人事問題,他很少到大街上來,在車上他看到人們已經基本上都安定了,戰爭引起的húnluàn,已經基本上沒有了,人們都在進行著自己的工作,從人們的面部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來,大部分人都已經是安居樂業了。

各種商業mén店正常營業,大街上那些游手好閑的人少了,人們走路的頻率也快多了,不像原來那樣,饑民遍地,一些滿族的紈绔子弟,托鳥架鷹,游手好閑的,滿大街皆是,現在那些人少多了,不過這些人要有一個好的處理辦法才行的,要不以后也是個問題。

梁啟超的家在北溝沿胡同,就是現在的東城區北新橋地區,在東直mén南小街以西。胡同自北向南溝通大菊胡同和東四十四條,長300多米。明代,稱“學房胡同”;清乾隆時稱“官學胡同”,宣統時稱“北溝沿”,因胡同臨近水溝而得名;

很快李振華就到了梁啟超的府上,警衛員一叫mén,馬上就有一個女人的聲音說道:“誰呀?等一下,馬上就來了。”

就聽mén一響,一位身穿旗裝的fù女開了大mén,只見她長的還算清秀,一看到是一些當兵的而且是新軍,她的臉上lù出了驚慌的神sè,李振華馬上對她道:“你好,我們是來找梁大人的,他可在家?”

聽到李振華客氣地說話,她平靜了很多:“在家的,快請進吧。”說完打開了大mén,李振華走進了院子,一看顯然院子不大,但是收拾的很整潔,這時,就見梁啟超已經從里屋出來了,他一看到李振華大吃一驚,他想不到李振華會到他的家中來。

“卓如先生,自從奉天一別,已有數月未見,近來可好啊?”一見到梁啟超出來了,李振華馬上就熱情地問道。

“慚愧,慚愧,本無顏再見將軍,沒想到將軍卻親到寒舍來了,這讓在下不知如何是好了。”梁啟超的一口廣東話,再加上見到李振華有些激動,說的快了一些,讓李振華也有些聽不明白了。

旁邊的梁夫人馬上就對李振華把他的話再說了一遍,李振華馬上笑了起來:“先生大才,我是應該前來拜訪的。”

李振華知道梁啟超在光緒皇上的眼中,因為他的一口廣東話讓他的前程大打折扣,因此他也不愿意多用口舌來表示,他寫了很多的作品,梁啟超于學術研究涉獵廣泛,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lun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以史學研究成績最顯著。

梁啟超一生勤奮,著述宏富,在將近36年而政治活動又占去大量時間的情況下,每年平均寫作達39萬字之多,各種著述達1400多萬字。

他有多種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飲冰室合集》較完備。《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

他的夫人李蕙仙,也是很有文才的一個女子,平時她是作為他的翻譯出現的,任務就是幫助他“以漢譯漢”,李振華心道就是這樣的一位大才子,光緒皇上居然不肯用他,這也是大清朝庭的一種悲哀吧。如果我們再不用他,那豈不是和光緒一樣的水平了。

幾人來到了屋里,李蕙仙給他們上了茶,她就坐在了一邊,準備還是作她的翻譯工作,其實李振華是用不著她的,本來自己在南方呆了多年,再者在前世時,他就經常以能夠聽懂各地的語言而驕傲,一般的語言還是難不住他的。

于是他們就交談了起來,他們之間談的很多,涉及到了很多的地方。

但是他的賦稅思想卻是讓李振華很有啟發,他主張賦稅的征收必須以便民為原則,實行輕稅、平稅政策,而反對與民爭利的“固民所急而稅”的傳統觀點。指出“西人于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稅以便民。中國則乘民之急而重征之,如鹽政之類是也。亦有西人良法美意,為便民而起,而中國視為助帑之計,行之而sāo擾滋甚者,如今之郵政之類是也。”他提出應仿效英國實行平稅政策,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強。這是一種把經濟發展放在首位,財政稅收放在其基礎之上的觀點,對當時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