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380章 讓我們送他們,門都沒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0章 讓我們送他們,門都沒有

第380章 讓我們送他們,門都沒有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380章讓我們送他們,mén都沒有

第380章讓我們送他們,mén都沒有

但是他們的行動雖然對大清朝庭觸動不大,但是也讓那些“保守派”的人,對他們產生了警惕,朝堂上兩派的爭斗不斷地加據,他們原來在朝中的領袖人物就是翁同和,但是現在覺得翁師父已經臭了,他們也就不打算再打他的旗號了。{小shuoyd/文字}

但是由于翁師父在光緒皇上的面前還是有用的,他們也一時不能完全的把翁師父給甩開了,這一次他們派出梁啟超和譚嗣同,到東北去摸李振華的底,但是李振華由于沒有明確的表態,讓他們對李振華失去了信心,他們覺得李振華是保守派一邊的,盡管他的許多作法是洋務派的,他無非也就是在為舊制度效力,康有為也就對他不抱什么幻想了。

不過康有為們也不想想,你們所提出來的那些什么維新變法的主張,人家李振華早就已經在進行了,只不過李振華是在辦實事,而是在口頭上向光緒皇上在進行建議,而他們這些建議者卻還看不上這些真正干事的,卻被他們說成了保守派。

到了四月康有為和梁啟超發起,在北京成立了“保國會”為維新變法作了直接的準備。公車上書沒有什么效果,之后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又創辦《萬國公報》,通過介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情況,繼續宣傳維新變法。不久,他們聯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組織“強學會”,定期集會演講。隨后,他們又把《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作為強學會的機關報發行。維新派的政治團體逐步形成了。

光緒皇帝雖然在1887年十七歲時已在名義上親政,但實權實際上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光緒面對世界上列強瓜分的危險,對內大權不在自己這個皇上的手中,面對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的維新變法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他在1898年(戊戌年)向慈禧要求實際的權力,讓他進行朝政的改革。

此時的慈禧太后,對維新變法是支持的,他對光緒皇上有一些談話可以證實:據費行簡《慈禧太后傳信錄》載,早在變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對光緒帝說:“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以圖富強也。”“茍可致富強者,兒自為之,吾不內制也。”光緒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坦lù心跡,抑郁頓釋,也就在幾個書生的簇擁下放膽行動起來,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務在一個禮拜之內便大功告成。

1898年6月8日,徐致靖上書《請明定國是疏》(康有為代擬)請求光緒帝正式改變舊法,實施新政。上書后第三天6月11日,光緒頒布《定國是詔》,表明變更體制的決心,這亦是實際上的百日維新的開始。之后光緒召見康有為,調任他為章京行走,作為變法的智囊。其后又用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等人,協助進行維新變法。

北京城里的“書生”們在鬧騰,就先不說了,這邊俄羅斯的談判代表洛巴諾夫和維特也到了天津,匯合了俄羅斯駐華公使喀西尼,他們一了解才知道,原來那位李振華還在東北呢,依他們的意思就是要在北京進行談判,但是喀西尼告訴他們,大清帝國早就有了話了,和誰談也沒用,只有和李振華一人談才行的。

到了天津的直隸總督衙mén見了榮祿,榮祿倒是很客氣,把他們迎進了大堂,但是一提到談判的地點問題,榮祿馬上就說了,此事朝庭早就有了旨意,讓俄羅斯的使臣到奉天去和李振華將軍去談判,俄羅斯的外交大臣洛巴諾夫馬上就說了,談判應該在大清國的首都北京進行談判,為什么要到奉天去談呢?

榮祿也是個有見識的官員,馬上就對他們說道:“要是我說呢,就是應該在奉天談判,一是戰爭是在那里打的,二來嘛,你們不應該就機會去看一下你們的那些戰俘嗎,你們的西伯利亞總督阿歷克謝耶夫上將,可是很想念你們的呀。”

說完榮祿舉起了手中的茶杯,站在一邊的戈什哈,馬上在一邊大聲地喊道:“送客”幾個戈什哈馬上走上前來對他們客氣地把手一伸,把他們請了出去。

幾個人出來以后,只好決定到奉天去,就是不在那里談判,也得到那里去,因為沙皇早就說了,讓他們一定要見到阿歷克謝耶夫總督的,現在倒是省事了,只是去奉天就可以把事情全部解決,省了去北京了,要說這些中國人可是很會辦事的。

維特說道:“用中國人的話說這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四十年前我們的遠東總督,穆拉維約夫上將就曾經對中國人說過:‘中國人要想解決邊境問題,就只能是讓他們找我,找別人沒用的’,現在我們也在走這條路啊。”

雖然京奉鐵路已經開通了,但是由于現在的火車只是在試運行,根本就沒有人給他們安排火車,他們只好讓人到市面上去顧車馬,然而一聽說是俄羅斯人要租借車馬,那些天津衛的老鄉們就火了:“嘛玩,讓我們送他們去奉天?mén都沒有。”

“我說天津衛的老少爺們,誰要是送俄國老máo子去奉天,那可是沒有中國人味了啊,誰要是去了,那可就缺了八輩子德了啊。”

對不起,那些天津腳行的中國人沒有一個去的,他們馬上在全體腳行都通知了,不管給多少銀子,就是不能shì候俄羅斯老máo子,誰讓他們跑到中國的地方來撒野的,現在他們打敗了,想用我們的車馬,到奉天去和李將軍談判,我們可是豬八戒摔耙子——不shì候(猴)。

后來這些俄國人還是通過法國人幫助,才給他們租了車馬,他們這才上了路。一路上,他們仔細地看著中國的一些變化,在山海關那里,一條鐵路直接就從城mén里穿過,直接向北方去了,維特感嘆道:“中國的變化不小啊,從這些筑路工人的精神上就可以看出來了,他們不像是在給那些外國人在干活,尤其是那些大清的民工們,你看他們的工作多么的積極主動啊。”

喀西尼回答說:“這里的工人和士兵,都是屬于那個李將軍管轄的,他不知道是給他們吃了什么yào了,干活就像是瘋了一樣,這在這個國家是從來沒有過的。”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