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262章 中、朝、日三國天津條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2章 中、朝、日三國天津條約

第262章 中、朝、日三國天津條約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二天朝鮮派出的代表團來了,第三天日本方面的人也來了,日本方面來的人是,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務大臣陸奧宗光、日本駐華公使小村壽太郎三個人,看到三方的談判代表都到了,李鴻章就通知他們于第二天開始進行談判。

談判地點就選在了天津塘沽的那座小樓里,東道主的主要官員們端坐在上面,李鴻章和李振華坐在了當中,所有的人都是清朝的服飾,幾位大臣都是穿的朝服,sè彩鮮明那可是很好看地,只有李振華是一身自己設計的一套華服,頭上沒有辮子,日本方面的幾個人沒有見過李振華,這第一次見面他們算是認識了這個人,二十多的歲數,對人是一付和氣的樣子,就是這樣一個人,就是他打敗了日本的幾萬精銳軍隊嗎?

參加談判的每個人前面是一套蓋杯,里面的茶順發出了濃濃的清香,幾位談判代表的臉上都是一副淡淡地笑意。

朝鮮方面的代表來了,他們客氣地向自己的宗主國代表,彎腰致意,李鴻章等人笑著向他們拱手,然后由幾個衛兵把他們領向側面的一處坐席,然后有人給他們也是上了茶。

最后來的日本方面的幾個人,一進入談判大廳,他們先是向在場的清國官員和朝鮮官員們鞠躬,李鴻章用手一指,他們才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衛兵們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故意的反正是連茶水也沒有上,李振華笑了笑,對一個衛士示意了一下,他們才把茶水上來了,李振華心中笑道,可別太小氣了,人家可是要拿巨款來買這水喝的呀。

在談判處的外面負責保衛的是那些身穿mí彩服,頭上戴鋼盔的戰士們,別說是日本人了,就連那些朝鮮人都感覺到了他們身上的那一股殺氣。

朝鮮方面原想要求日本割讓長崎給他們,但是看到中國方面沒有對日本提出領土要求,他們也就沒有再提此事。只是同意了中國方面的提議,要求讓日本方面賠款三百萬兩白銀。

日本方面看了中國方面提出的條件,他們認為是不能接受的(這是討價還價的手法而已,其實他們原以為中國方面是要和他們要很高的價格的。),但是李振華的觀點非常明確,你們不答應那就戰場上見,但是日本已經沒有再戰的能力了,而且在來的時候天皇已經告訴他們,只能是接受中國停戰的條件,因為他們已經不能再打下去了。

日本方面的三個人馬上表示要請示國內,李振華宣布停止談判三天,三天以后繼續談判,伊藤博文和國內幾次交流以后,才定下了和中國人談判的底線。

現在情況已經和原來的歷史完全相反了,原來李鴻章代表清政fǔ與日本人在馬關的帆樓談判,那當時的李鴻章可是狼狽到了極點了,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長驅直入,慈禧太后和光緒皇上天天催促李鴻章,盡快和日本人先行簽定一個停戰協定。清政fǔ一開始指定的是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來談判,但是日本人根本就不讓他們來,點名要李鴻章來談判。

李鴻章自己的軍艦沒有了,只好是乘座日本人的軍艦到了馬關,李鴻章這里是心急如火,但是日本人卻是要拖延時間,想要取得更大的利益,他們又先后占領了臺灣、澎湖列島以后才想要坐下來談判,但是他們居然有人出來打李鴻章的黑槍,不過幸虧是李鴻章挨了黑槍,他們怕李鴻章因此回去,他們這才坐下來談判,而談判的條件卻是他們早就已經定好了的,只是要讓李鴻章在上面簽字而已。

對于他們提的條件,李鴻章多次的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上溝通,但是日本人對于他們之間如何溝通,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來往的電報日本人比李鴻章知道的還早呢,李鴻章住房的mén外就是日本人的崗哨,手下的人出去,那就要有日本人名義上的保護。

在這里李鴻章和兒子李經方等人,想說個話都不方便,就這樣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上的授意下,李鴻章代表清政fǔ簽定了這一讓中國人永遠抬不起頭來的“馬關條約”,向日本割讓臺灣、澎湖列島、遼東地區,同時向日本人賠償軍費兩億兩白銀。因此李鴻章也就成了一個大賣國賊,孰不知要是沒有慈禧太后光緒皇上的首肯,嚇死他,李鴻章也不敢簽定這樣的一個條約的。

現在作為戰敗的日本,和當時的李鴻章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是不會挨黑槍的,但是他們的身邊都是中國人在守衛,出去發電報也是有中國人的保護的,當然了他們與國內的聯系,中國方面的談判代表也是非常的清楚的。

他們在堅持幾件事情,一是中國方面對日本的戰犯進行審判問題,他們經過詢問以后,詢問以后會對野津貫等人如何處理,李振華直接就對他們說道:“屠城這是國際上所不允許的,因此他們將會判處死刑。”

大松博文說道:“那就讓他們剖腹自殺吧,這是我們日本大和民族的習慣。”對于這個問題,幾個參加談判的官員覺得沒有什么不可以的,反正是死,具體怎么去死那就無所謂了,但是李振華卻是不同意他們的提案,堅決地否決了他們的提議,為什么?李振華在談判桌上沒有說,他只是堅持一定要用中國人的處理方式,砍頭。

幾個日本人原以為李振華會說到用“剮”的辦法,但是李振華卻是說道:“不能用那個辦法,那未免太殘忍了,但是我們會砍掉他們的腦袋。”一聽這位將軍用這樣殘忍的辦法,他還認為是多么仁慈的行為,這讓大松博文在心里狠狠地罵了李振華一頓“殘忍”。

會談休息時,伍庭芳悄悄地問李振華:“大人,您為什么不答應日本人提出的讓他們剖腹自殺,而非要砍了他們呢。”

“伍大人,你應該很好的了解一下日本的風俗習慣,”看到伍庭芳的臉紅了,李振華接著說道:“伍大人,我這不是在說你孤陋寡聞,日本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當他們犯下不可饒恕的大罪時,他們會用剖腹的辦法謝罪,這樣他們會得到很多人的原諒和尊重,他們會被后人供奉起來;再一點日本人的風俗是,死后要保留完整的尸體,才會進入天堂的,要是不能得到完整的尸體,那就會成為一個孤魂野鬼,到處漂流,他們在我國犯下如此大的罪行,我們是不能讓他們這樣安穩的去死的,我就是要讓他們永遠不得超生。”

李振華本來是一個無神論者,現在他又成了一個信神的了,但是那李鴻章幾位官員一聽,卻說什么也不讓他們能夠得到超生了。

李鴻章說道:“這些日本人,可謂心思不正,戰犯就是死罪,他們還想讓他們體面一些,我們要是讓他們的愿望得逞,我們豈不被國人辱罵?”

薛福成說道:“若非李大人提醒,我們豈不是又著了日本人的道了,這些日本人真是可恨”

日本人終于在條約上簽了字。這一條約被人們以后稱之為《中、朝、日三國天津條約》。具體條約如左:(文字是豎排的,按習慣是從右向左書寫,所以叫如左,和現在的如下是一個意思。)

中、朝、日天津條約

甲、廢除以前中國和朝鮮與日本之間簽定的所有的不平等條約;

乙、軍事上以后日本只能保留十五萬人的軍隊,不能再增加新的軍隊,如果形勢需要,那就必須取得中國政fǔ的同意之后才可以。另外可以存在負責國家治安方面的警察部隊;

丙、日本要在中國方面的監督下,拆除所有的軍港改為民用港口,以后不得在生產和擁有三千噸以上的軍艦,原來用于軍事生產的企業和工廠拆除,所有的生產設備近期處理完畢,由中國方面派出人員進行監督執行;

丁、經濟上對中國開放馬關、佐世保、長崎、神戶、函館等港口;各港口實行協定關稅,由中、日雙方相商,日本海關由中國人任總負責人,在以上港口城市各劃出一塊地方,作為租界,租界內中國人享有領事裁判權,中國人可以在日本各地自由行動;

戊、日本以后對任何第三方國家的活動,包括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需要征得中國政fǔ的同意;

已、關于戰爭賠款問題:日本向中國賠償戰爭損失白銀二千八百萬兩,分五年之內還清,年息四分。賠償朝鮮白銀四百萬兩,五年內還清;

庚、中國方面對日本提供中國沿海港口進行貿易,釋放全部在押俘虜(有不愿意回國的不在此例。)但是日本方面要向中國方面交付戰俘管理費五百萬兩。

辛、中隊全部從朝鮮撤軍(這里沒有說中隊從日本撤軍)。

附件有二,一是中、朝、日三國間友好貿易協定,二是中國在日本駐軍的有關協定,附件于后。

文本用中、朝、日三種文字書寫各三份,共一式九份,三方各執三種文字文本一份

立約人:

大學士李鴻章

云南將軍李振華

朝鮮國

日本國

日本國總理大臣大松博文

日本國外務大臣陸奧宗光

日本國駐華公使小村壽太郎

一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中日友好通商條約

附件二:關于在日本駐軍的有關協定

這是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中國沒有向外人割地賠款,這讓朝野之間都非常高興。談判結束了,李振華終于松了一口氣,從1840年到現在,只有這一次,我們是真正以戰勝國的姿態去和別人談判的,李鴻章激動的熱淚盈眶,那三個人也是流下了熱淚。

李鴻章馬上把談判結果上報朝庭,李振華卻是讓記者們在報紙上,全文登載了這個《中、朝、日天津條約》,他要讓全軍、全國人民都知道這一大好消息,他要借這個機會讓國人更加團結、讓人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讓更多的軍人投入到保衛國家的戰斗中來。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