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90章 進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0章 進京

第190章 進京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5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他們這樣的軍隊只能是用來作作樣子嚇唬一下老百姓的,真要上了戰場那就完了。最起碼你也要問一下呀,結果他們是什么也不問就給了地圖了。”

幾個人也不管他們了,他們只是繼續向城里開去,一邊走二人一邊研究車站建在哪兒比較好,第一是方便人們乘座火車出行,第二是便于各種商家的貨物運輸,第三是方便各地軍隊的調動使用,別人不知道,可李振華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在一戰和二戰時德國利用他們方便的鐵路網,把東線和西線的部隊來回進行調動,那可是讓整個的世界都是嘆為觀止啊。一個方便的鐵路網,它可以讓軍隊增加百分之八十的力量,就不說那快捷方便的物資運輸了。

前世時李振華沒少到北京,但是那里的北京都已經是現代建筑了,而此時的北京基本上還是元大都時的影子,實際上現在的北京還不叫北京,清朝在這里建都以后,按中國其它朝代的習慣把首都,也就是天子腳下的城市稱為應天府,北京的現在的名稱就是應天府,本地的官員為應天知府,本書中為了方便,一直是在稱呼北京的,這里有巍峨的宮殿,雄偉的寺廟,美麗的園圃,寬敞的街道……

這些規模宏偉的建筑都是元末時遺留下來的,燕王朱棣和以后的清政府并未在這中心地區大興土木。北京這座大城市,是元朝開國功臣劉秉忠規劃設計的,就連大元這個國號,也是當時劉秉忠以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取名,獻與忽必烈,受其采納而定的。

在那看不見的地下,供水和排水設施則是由大元都水監,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地理、水利學家郭守敬設計的,城內主要水道有兩條,一條是由高梁河、通惠河(運河)構成的漕運系統;一條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構成的宮苑用水系統。居民用水則主要是打井水。城內還有完整的排水設施,使得整座大城整潔、氣派。

駐北京的情報處,他們有自己的地方,因為需要保密,他們沒有讓李振華到他們那里去,而是給他安排了一個地方,他們找了一家寬敞一些的客棧,請李振華在那里休息,這是一個獨立的小院子,警衛們很快就作好了保衛措施。

李振華和詹天佑實地考察研究了一番,覺得北京市區的車站應該以行人和小件貨運為主,那就要把客車開進來,貨車就讓它們停在外面,軍隊的使用也在外面,比如豐臺站、通州站就可以了。

車站就選在外城的外面,這樣就便于普通百姓們的出行了。以后的鐵路通往兩個方向,即以后的天津方向和廣州方向,這樣一來就比以后八國聯軍的那一條線路向南一些了,也就是以前門和東便門為一條直線,在這條直線的南面來修建車站。正好以城墻作為車站北面的屏障,那就又少了建設圍墻的錢了,但是考慮到以后的環保問題,在又在那里讓出一百米的一片綠化帶,這也是為了安全起見。

這樣一來倆人就都覺得比較滿意了,李振華對詹天佑說道:“你就辛苦一下,把設計方案搞出來,我讓雅琦去和她們娘倆去要地去。”

“兩天后我把設計方案交給你,以后就是你的事情了。”詹天佑笑道。

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北京情報處的人已經在等著他了,他們先是向李振華匯報了阮小二到日本去開餐館的情況,李振華說道:“不要太黑了,差不多的時候就要收手,賺錢要有夠,差不多就把總店也倒出去,讓他們日本人自己去經營,讓那個阮小二只給他們提供‘調料’就行。”

這就是為什么阮小二以后會把他的總店,讓別人霸占去的根本原因,要是自己不想讓,光是憑一些日本黑道上的人是不能把他趕走的。

然后他們又說了一下到英國去的情況,他們到英國去利用的是倫敦黑道上的勢力,他們選擇子一個小一些黑幫勢力,十幾個武藝高強的特工,很快就把那些當地的小混混們給收拾了,然后給了他們一些藥品,讓他們到那些“紅燈”區進行推銷,讓那些低層的人先上了癮,然后再發展到中產階級,再逐漸發展到高層,同時他們用藥品控制了一批ji女,讓她們去推銷藥品,同時也讓她們去搜集有關政治方面、軍事方面、科技方面和經濟方面的情報。

那些特工們很有一套,他們先是給的是低純度的藥物,不讓她們那么快上癮,以后再慢慢地給她們高純度的藥品,實際上那也就是一些沒有什么用的人了。

李振華對他們的工作表示滿意,但是讓他們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問題,把那些情報人員送走以后,李振華又看了一會文件,海軍方面要在海南島的南亞修建一座軍事港口,以便于對南海的控制,李振華同意了,南亞控制南海應該是最方便的了,是應該在那里有一些投資的,但是在周邊地區要考慮一下有關橡膠的種植問題。

這種在南美被稱為“會流淚的樹”,就是橡膠樹,這橡膠可是以后工業上的一種重要的原料,現在的防城汽車廠用的是從巴西進口的橡膠,但是中國開始種植橡膠樹卻是到了1904年,才由刀安仁先生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購買8000余株巴西橡膠實生苗,引種到云南省盈江縣新城鳳凰山。1906年何麟書先生從馬來西亞引進橡膠實生苗4000株,植于海南樂會(瓊海)合上灣,創立瓊安墾務有限公司。

到了1911年劉杰生等人從新加坡購買膠苗2萬株,才開始在在海南那大建華僑的植膠園。李振華現在就想種植了,他讓下面通知一下防城海軍,讓他們從新加坡或者是從南美、巴西進口大批樹苗,進行種植,提前把這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在自己的地方上早日出現,一但國際上有事,自己就不會受制于人了。

橡膠樹只要是種上時不死,以后也就不容易死了,那就要大面積的進行推廣,南部的幾個省都要種植,廣西、廣東、云南、四川、福建等地都要種,同時安南、及印尼等地自己控制的地方,也要大面積的種植,一定要把產量搞上去,以后自己用的地方多著呢。

第二天沒有什么事情,李振華和雅琦決定到大街上去轉一轉,當時北京最繁華的地方要數前門外大柵欄了(讀音是大石辣),于是他們就開車到那里去了。在大街上行人不少,但是坐轎子的和坐人力車的很多,但是坐轎車和騎自行車的人卻不多,別說和防城東營那里比了,就是同上海、天津比都不行。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