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55章 茶絲之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5章 茶絲之議

第155章 茶絲之議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5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幾個人先后來到,大家在一起合計起來,大家先是對茶葉一事先進行了分析:

晚清時期也就是19世紀下半期,是中國茶葉出口貿易的繁榮期,當時上海是全國最大的茶葉集散地,而徽州地區則是最大的茶葉供應地。徽州茶葉素負盛名,以款縣的綠茶著稱,祁門以紅茶得名,至于產量,則首推款縣,年出口量在千噸以上。徽州外銷綠茶始于咸豐、同治、光緒年間,由于受茶葉出口貿易增長的刺激,交通方便的屯溪,迅速成了徽州各縣綠茶拼配、集散基地。

有一首竹枝詞說道:“新安土物盡堪夸,摘了春茶又子茶,最是屯溪商賈集,年年算得小繁華”。安徽茶莊因銷路不同,分為本莊和洋莊兩類,本莊茶客俗稱“山東客”,蓋北方茶商大多系山東人,每到立夏后紛紛來徽,攜帶現款辦貨。所辦茶葉都用竹簍裝置交由漁梁,過載行(即船行)由水道運至杭州,再運往北方目的地交貨。

洋莊客多本地商人,設有茶號,用木箱裝運,每箱凈茶40斤左右,以漁梁、深渡為茶號集合地,茶葉裝箱由水道從九江至上海,或由水道運至杭州,再經上海轉運海外。“其運至上海之茶,皆歸茶棧,發小樣于買茶各洋行,由茶師看定,再由通事與茶商定盤,然后發大樣,評判、發大幫、過磅,然后行銷俄國占多數,英、美次之”。外銷茶類分熙春、眉茶二大類,熙春專銷俄國,眉茶有珍眉、蕊眉、鳳眉、針眉等數種。以粗細不同而分。

這就是茶葉的大體情況了,而絲商一行則主要是在浙江湖州的南潯鎮:

這個誕生于古鎮南潯的中國近代最大的絲商群體如果說茶葉、瓷器和絲綢,讓西方世界的人們近距離地認識了中國,那么以經營絲綢而富甲江南的湖州市南潯鎮,卻讓人們見識了一個中國近代史上罕見的巨富集聚之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黃狗”就是當時人們一句用來形容這個因蠶絲業,而發家的富豪階層的民間諺語

“一般認為“象”是指擁有財產一百萬兩白銀以上的豪富;五十萬到一百萬兩的巨富被稱為“牛”;三十萬到五十萬兩的大富被稱為“狗”。其中“四象”說的是劉、張、龐、顧四家。據說光是劉家一家的財產就達二千萬兩白銀。而“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黃狗”加起來的財產總額,應該在六千萬到八千萬兩白銀。

南潯絲商興起之時,正是中國的清朝末年。此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只有在七千萬兩白銀左右,可見這些絲商是多么的富有了。

聽下面這幾位如此一說,這還真讓李振華有些暈了,這些人如此有錢,還直應該搞一次平分了,要是把這些人的資產分給那些窮苦人家這要養活多少人啊。看來自己還真的要在這一行業去下手了。

幾個人在一起商議之后,決定今年就要介入這兩行之中了,那就先讓盛宣懷到湖州的南潯去一下,先和那些富商們了解一下關于絲的行情,然后想辦法進入這一行業,朱保三則是到安徽的新安一帶,去了解茶葉的情況。

李振華和他們說的主要一點就是,你們下去自己搞,一切由你們自己作主,我就不再介入了,有什么困難,你們再和我打招呼。

李振華本身也沒什么其它的事情,他決定也和盛宣懷一起到浙江湖州的南潯去一下,這一次就由王欣陪同他們去了,由上海到南潯要是開汽車去那可就麻煩了,走上幾里或者是十幾里那你就得又去找橋了,到處都是河網密布,根本就沒有什么路可走的,最好的辦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坐船去。

正好沈保祥對那一帶的地形比較熟悉,那就讓他帶上幾個人一起去了,正好上海總公司剛剛給上海道生產了一條小快艇,他們是用來巡邏黃浦江用的,那就先自己先用一下了,要是用人力搖著去那就得兩三天的時間,要是有了小火輪那可就快多了。

從上海到南潯的直線距離也就是二百大幾十里路,要是走水路那就不止三百里了,不過那條小快艇的速度不慢也就是每小時三十多里的樣子,就是這樣一來算來,也要走上一天的。

不過那條小快艇的設計不錯,雖然說是準備用于巡江用的,但是要是用于長途遠航,那就需要把幾間艙屋修改一下,專門用于乘客出遠門的臥室,那可就好多了,于是船廠又重新安置了一下,弄出了幾間臥室,他們還特地給李振華和王欣設計了一張大床,他們這一重新設計不要緊,沒想到又讓上海總公司又大地收入了一筆。

李振華一聽說他們要重新改裝,干脆就和他們說,干脆你們就搞成一條游艇吧,那里富豪比較多,而且他們的出行主要還是依靠水路,那我們的游艇可能就要有一個很好的銷路了。

高強一聽馬上行動起來,先是召集那些技術工人在一起商議一下,大家認為沒有什么問題,大家又跑到黃浦江上去看了一眼外國的游艇,馬上他們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又經過幾天的緊張工作,一艘現代版的游艇出現了。

不過李振華看了以后覺得就有些不倫不類了,原來那上面居然還有兩門三七炮在上面,這是那些警衛從頭要求的,首長要出門,他還不愿意帶過多的警衛人員,他們只好是在上面又了兩門速射炮。

看到他們是一片好心,李振華就沒有讓他們拆除了,整個的快艇是灰白色的,下面一層底艙,上面一層玻璃窗戶,在水線以上,上面是一層臥艙,一排窗戶,可以很好地對外面進行觀察,最上面一層不是用于住人的,但是在那上面的四周搞了一圈的欄桿,上面搞了一層防雨層,當中放了一些椅子,既可以觀賞風景,又可以在上面用餐,既然是游艇,那就要讓上面的那些客人們白天在船上看風景,看風景那就不能雨淋,同樣也不能日曬,再說了那些富翁們出來都是穿的干干凈凈的,那些灰塵落在身上也不好,這樣有了一個頂棚,那也干凈一些了不是。另外什么衛生間、廚房等設施一應俱有。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