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25章 “三寸金蓮”這里不歡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章 “三寸金蓮”這里不歡迎

第125章 “三寸金蓮”這里不歡迎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4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一卷起步

由于南中國海上護航的軍艦明顯的少了,他們又收編了一些真心投靠自己的海盜隊伍,讓他們也參加護航工作,另外對一些商船也進行了改裝,使他們的商船也有了一定能力來對付海盜,在船上加裝了幾門法國的三十七毫米射炮和馬克沁重機槍,還有船員們手中的步槍。由于自己船隊的強大火力,現在那些海盜們一看到那高高飄揚的龍旗就跑的遠遠的了。

東營這附近沒有煤礦,最近也得到山東的兗州一帶去運輸,李振華早就和技術人員進行過商議,然后定下了以原油和渣油作為燃料來電,這樣的電廠雖然小一點,二期的擴建工程也已經開始了,到二期工程完工以后,這個用電問題就可以解決了。現在只是保證人們的晚上用電照明還是可以的,但是那些搞技術的人們一定要保證他們的用電,保證他們的取暖不出問題,電廠的二期工程只能到明年才能完工了。

現在電剩余的熱能已經充分的利用起來了,通過眾多的管道把熱量輸送到了辦公場所的所有職工們的宿舍里去了,這樣一來冬天人們就可以不用再受嚴寒之苦了。

李振華留下了市長林志明和那些建設者們在東營,他同時也安排一些南方的工人們回南方去了,這樣一來基本上就沒有在帳蓬中住的人了,就是在簡易房子中住的人也不多了。這個冬天的防寒問題已經全部解決了。

軍隊卻是在這時候開始了他們艱苦的適應訓練,讓他們到北方來的目的,不是單純的為了建設,主要還是為了讓他們能夠適應北方的氣候的,要不然一但與日本軍隊冬天在威海和遼東地區相遇,吃虧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每天早上,天剛剛露出魚肚白,嘹亮的軍號聲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營房里的戰士們急忙起床,快收拾一下自己的衣服和武器,幾分鐘之內就沖出了自己的宿舍,來到了操場上,每天都是全副武裝五公里的急行軍,就連炊事班的戰士們都要輪流出去訓練。

每五天還要有一次是十五公里,每十天就要有一次武裝越野行軍,那些營長以下的基層軍官們,都是跑在了隊伍的最前頭,就連李彪這師長一級的干部自己也要加強訓練,你想連李彪都出去了,其它的人還有不動的嗎?李振華只要是有時間就和戰士們一起跑,雅琦有時候也參加,但是她要少得多,因為李振華覺得她沒有必要這樣去跑的,但是進行必要的鍛煉還是應該的。

早操以后各單位把部隊帶回去進行早餐,早飯以后,各部隊根據自己部隊的情況進行訓練,戰士們在雪地里摸、爬、滾、打,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訓練,他們很快就會適應北方的氣候,不就是冷一點嗎?防城那里早就給大家送來了棉衣,棉鞋、棉帽,的,一些北方的戰士們說道:“自己長這么大,還從來沒有穿過新衣服呢,這一下可好了,里外全新啊。”

北方的那些戰士和工人們抽時間給自己照了像片,把剛剛的工資和照片寄回了老家去,自己的親人們那可是讓一個村子里的人都看遍了,這可是讓村里的姑娘們眼紅了一把。

村里的那些小腳的媒婆們可是忙了起來,紛紛到那些到東營去的人們家里去說媒,那些孩子們在東營的父母和親友們,他們可是端起了架子,他們要認真在考慮一下的,孩子們現在全是接觸的新鮮事,他們經常往家里寫信的,經常在介紹他們在工作中的情況,就連他們的父母親也開始接受了一些新事物,他們對于孩子們的近況不了解,他們只是推托需要等孩子回來才能定下來,自己當老人的不好說的,嘴上是這么說的,可是心里還是樂開了花呀,原來自己的孩子可是從來沒有這么適興過的的啊,現在好了,一到東營去這身份就往上長了啊。

此時有一件事情正在慢慢地進入人們的世界,那就是在東營那里的工作,不要小腳的女人,這一下子,可讓那些不愿意裹腳的姑娘們高興了,再加上那些工人和保安的家屬們都說了,自己的孩子以后結婚是一定要大腳的,所以在山東和直隸的一些地方,姑娘們都不愿意再裹腳了,原來是大腳的姑娘嫁不出去,現在已經反過來了,那些小腳的姑娘不好嫁了。

北方的漢子們和南方的戰士們一樣,他們同樣是可以吃苦耐勞的,別說給人們了新的棉衣,就是沒有這些他們還是要堅持過冬的。不光是這些,那些作為狙擊手的人,他們的衣服質量要遠遠地高于普通的戰士,他們的身皮制的,棉衣的外面是皮外套,皮手套、皮帽子,皮靴子,就是他們那一套行頭,可就是得值上不少銀子的。

這樣的待遇他們可是從來沒有想到的,他們的心里早就憋足了一把勁,在以后的訓練中他們每個人都是揮出了自己的全部熱情,幾個月下來他們的變化可是非常大的,一是他們的射擊水平大地提高了,二是他們的隱蔽技能有時就連專業的人也根本就現不了的,就連李振華對他們也是稱贊有加的。

普通部隊在那些軍官和士官們的帶領下,已經成為了正式的軍人,,他們沒有正式的軍裝,他們的身上就全是迷彩服,一開始人們還看不上它,但是后來在訓練中,人們現了這身衣服的好處,那就是人離的遠了根本就現不了。

隊列的操練原來是他們最反感的,剛一進入軍隊時,他們就連左右都分不清,但是他們用一切辦法來克服自己的弱點,他們在自己的身上作了記號,便于區分,原來都是帶大襟的衣服,扣子也工制作的疙瘩袢,可是現在他們的衣服全是中開縫的,中間五只扣子,腰間一條武裝帶,子彈帶斜背在左肩上,一直到右邊的腰間,步槍那全是自己在防城生產的,仿德國毛瑟式,但是李振華已經把它們給改進了,彈倉內可以裝五子彈,上面還有一支可以折疊的刺刀,左邊挎著一只手榴彈袋,里面是四枚手榴彈,后面還背著一只鋼盔。這就是他們步兵的全部裝備了

當然了要是迫擊炮兵他們還要負責攜帶那一門小炮,重機槍手是四個人,一個射手一個副射手,兩個彈藥手。彈藥手也要是背一條步槍的。

現在東營已經是一個師的部隊了,師長是從打法國人起就跟著李振華的李彪,就是原來的衛隊長,他的工作現在已經交給了一個名叫孫飛虎的小伙子,這個小伙子本來就身手很好,又經過李振華和李彪的一番調教,現在有個十個、八個的也上不了他的前。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