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國第七百零八章 坐立難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重生>> 狼行三國 >>狼行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零八章 坐立難安

第七百零八章 坐立難安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31日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分類: 重生爭霸種田穿越 | 諸葛不要太亮 | 狼行三國 
››


目錄:

諸葛不要太亮

網站:

(感謝“亞歷山大熊”書友投出的寶貴月票,將軍本月也是驚雷三殺手了,將軍威武!本月初小諸葛的心愿應該可以實現了。(一住本站跟著我一起來讀money錢ren人moneyren有錢人,記住本站,你就是有錢人。)

與劉備當年任命魏延不同,親衛營中沒有人會去質疑燕王的決定,徐公明將軍之語還音猶在耳,劉毅看人的眼光是絕不會錯的,他們只會對這個年青人感到十分的好奇,也更想一見他可以令燕王欣賞之處,這無疑使得魏延在心存感激的同時背負上了巨大的壓力,倘若他不能證明自己,不光難以服眾還會對燕王的聲譽有所影響!他絕不想成為那個例外,因此唯有拼命努力去在軍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既然是將才,就要壓上重擔,在與魏延一番交談之后劉毅便做出了這個決定,他相信史書的記載卻更為相信自己的眼光,眼前的魏文長不單有著成為大將的潛質更有著堅忍不拔的意志,壓力只會讓其奮進,當然這其中還需要自己加以提點,使其迅速成長。

讓史書上所載的那些戰將發出更為璀璨的光芒對劉毅而言是一件極有成就感的事情,自起兵以來便樂此不彼,亦是卓有成效,二位義弟就是最大的例證,此時在劉毅以及天下眾人的心中,甘寧趙云絕對是幽州軍不可或缺的大將之才,便拋開他們的身份不論其統軍之能與彪炳的戰功也絕不在徐晃張合之下,而若是按照史書的記載,除了武勇與膽略之外二人還是無法與曹孟德的五子良將相提并論的。

其余的例子還有更多,太史慈、周倉、裴元紹、管亥,他們比之另一個時空也有著極大的進步,劉毅深信魏延也絕不會例外,甚至比之前者還會有著更大的提升空間。當然對于那著名的反骨言論他心中也是頗為好奇,只是極為細致的觀察之后卻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之處,難不成孔明的雙眼還帶有透視功能?抑或是羅大大的故弄玄虛。

大漢建安元年八月十五,今日乃是中秋佳節,此時月餅與團圓飯的習俗已經成為了民間慣例,都市之中人們在院中歡聚飲宴同賞明月,鄉村田野之間農民們亦會在家門前的空地之上吃上一次豐盛的晚餐,除了美麗的月色之外,農田中那些茁壯的作物也會使的他們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可說在此時,大漢子民都在享受著歡暢。

陽平關之南兩百八十七里便是漢中城的所在,滿月的光芒之下,這座廣闊的都市被披上了一層光暈,靜謐之中帶著祥和,城中雖不及北平的帝王之氣卻也是一派穩定富足的景象,自黃巾亂起張魯受益州刺史劉焉之命來此平亂已經過了十余個年頭,在他精心的治理之下漢中之富絕不在徐州以及荊襄之下,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更使得此地易守難攻,便在劉焉在世之時張魯已經是漢中實際上的主人了。

作為一地的最高軍政長官,張公祺在百姓及軍中的聲望幾乎可以與燕王劉毅相提并論,除了優秀的治政才能之外,五斗米教天師的身份就是他最大的依仗,當一個宗教在某處深入人心得到百姓的信仰之后,他們隨時都能爆發出難以想象的力量,這亦是張魯有別于其他的漢末群雄之處,便在劉毅心中對此地用兵也只是下策。

此刻的漢中太守府中,張魯卻是一人在堂中獨坐,家中的歡宴剛剛散去,而在家人離開之后他的神色便發生的改變,滿臉的歡笑消失不見,待之而起的則是一種沉肅!就在三日之前,朝廷的使臣崔琰到達了漢中與之相見,將燕王之意盡數告知。當聽他說道燕王要讓自己遣子入朝的時候,張魯一瞬間竟有拔劍的沖動,就算你劉毅如今權傾天下,也太不把我張公祺放在眼中了吧,當然他沒有如此沖動,反而是厚待崔琰,將之好生安置在驛館之中,直言茲事體大,自己尚需時間斟酌等等,因為他一時之間還沒有相透劉毅此舉的用意!

倘若是在一年之前,恐怕他絕不會這樣的冷靜,但司州之戰數萬精銳的喪失讓他不得不考慮與劉毅徹底反臉之后會帶來的后果!當日他同意出兵固然有受曹操極其親弟張衛挑唆的因素,但實則在他心中還是有著一份雄心壯志的存在的,倘若能夠順利拿下司州,他就可得到西涼士卒的支援而對益州用兵,即使劉毅想要報復前方卻還有韓遂擋著,再若不濟他們還有涵谷與陽平這樣的雄關作為屏障,劉璋暗弱無能,自己若得益州之地便可坐看中原群雄鏖戰而從中得利。

心中的這個如意算盤打得頗響,也對種種結局做出了一定的預測,可唯一沒有想到的便是劉毅的應對來的如此迅捷,在那種劣勢之下他卻能通過異族騎軍這奇兵突發的一招穩定住司州的局勢,并在數月的對峙之中將聯軍的優勢一點點的蠶食而盡,最后更是以雷霆之勢將二十余萬聯軍士卒盡數殲滅在司州境內,這一點恐怕在戰前沒有人能夠想到,可劉毅卻真的做到了,觀其用兵當真可說翻云覆雨!

這一戰讓張魯真正了解到了劉郎生為何會有百戰不殆之名,也從此對其產生的敬畏之心,得到聯軍被殲,親弟被斬的消息,張魯心中只有悔恨,七萬精銳,足足七萬精銳的損失對漢中而言至少需要五年才能將之消化,可誰又會給他五年養精蓄銳的時間?劉毅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就是趕盡殺絕!可連張魯自己都有點意外自己竟然難以對劉毅生出仇恨之心,除了悔恨自己的貪欲之外他的仇恨卻用在了曹操與天戮的身上,若非此二者,自己哪里會有今日之局?

劉毅軍大將張遼攻陷涵谷的消息讓他坐立不安,此處一下,長安在幽州軍的面前便似不設防一般的虛弱,衛將軍馬騰之子馬超的存在以及西涼精銳在司州之戰中的損失也令得涼州再無可抗劉毅之力,自從起兵以來,劉郎生便是攻無不克,司州如此形勢尚能被他反轉,函谷關更是輕松的失而復得,那險峻的陽平關已經不能給張魯帶來任何安全的感覺,在崔琰來前的那段時日他可說是坐立不安,生怕哪一天就會接到前方傳來的軍情,劉毅親率大軍來取漢中!

大漢天子的駕崩張魯稍加分析就知道此事最大的得利者便是劉毅,甚至都在心中認定了此乃他之所為,可便是事實如此又能如何呢?燕王的實力已經到了不懼流言的地步,況且其時劉毅還在司州大戰,他有無數的理由可以輕松推脫此事,想要以此得利無異于癡人說夢!在崔琰說出燕王心意的時候,張魯雖是心中憤怒卻也有著一點輕松的感覺,畢竟這個結局比之其親率大軍前來要好的多了。

負手在堂前來回踱步數圈,張魯的眼光又落在了案幾之上的那方白絹之上,那正是劉毅親筆與他的手書!

精彩推薦:


上一章  |  狼行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