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國外傳 涿郡重建得民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重生>> 狼行三國 >>狼行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外傳 涿郡重建得民心

外傳 涿郡重建得民心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05日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分類: 重生爭霸種田穿越 | 諸葛不要太亮 | 狼行三國 


一萬兩千人馬在空地之上列好了兩個方陣,左邊白馬義從,右邊則是幽州步卒,經過幾天調整他們的身體逐漸恢復過來,精神狀態看上去也不算差,至少那隊伍是整整齊齊!此中就不得不言并州軍中那些督導宣導及訓導的作用,這些宣傳教育是劉毅親自抓的,大漢士卒也多半都是貧苦百姓出生,因此幾日下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討逆將軍到!”隨著大龍大壯的一聲大喝,朗生在眾將的簇擁之下登上了高臺,而兩隊幽州士卒聞言亦是不由自主的身軀一正,此時劉郎無敵便是大漢軍隊崇拜的偶像,相鄰的幽州受影響更深,說實話對那些士卒而言,敗在劉郎的金狼軍手上并非不能接受。

“幽州軍兄弟們,這兩日可有吃不飽睡不好的?”來到臺前劉毅的開場白也是別出心裁,一不抖威風二不擺傲氣,是實實在在的問候。

降卒們聽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微微頷首,幾日以來在戰俘營中金狼士卒對他們沒有半點虐待之處,吃飯吃的一樣,覺也睡得不差,每日還要正常列隊出操,一旦有傷病更有醫者前來探視,比之以往的日子還好過。但此時肖郎相問,一時卻無人敢出言回答。

“張世平,劉雙喜,秦平出列。”見無人回答劉毅卻是點起了名,訓導督導們的工作做得很是細致,戰俘營中有著詳細的名單和傷病情況,劉毅喊得這三人則是曾經在清河一戰之中并肩作戰過的。

三人聞言都是昂首挺胸來到臺前,身經百戰的他們依然保有著強軍勁卒的傲氣,而且能被討逆將軍記得亦是一種榮耀。

“這幾日可曾吃飽睡好?可有人欺負你等?”劉毅又再問道。

“回將軍,我等吃得飽睡得好,沒有兄弟受欺負。”三人之中劉雙喜大聲回答道,看著眼前的討逆將軍亦很難生出恨意。

“好,都給劉某抬起頭來,你們是打了敗仗,可錯不在各位兄弟,你們已然盡力戰到最后一刻,都是好樣的……”劉毅朗聲出言聲震全場,幽州軍聽了亦是振作起來,能得討逆將軍一贊并不容易。

“錯在誰?錯在公孫伯圭,錯在統軍將領,更錯在你們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兄弟們想想看,當年我們在邊疆并肩作戰,抗擊異族,那都是能將后背交給對方的同袍,是也不是?”

“是!”在劉毅的高聲喝問之下,那些曾經與烏桓匈奴血戰的士卒們也都是高聲應道,一股豪氣陡然升起,氣氛也為之一變。

“可為何我們這些曾同生共死的戰友要在涿縣手足相殘?那些兄弟若不死死于內斗又能擊殺多少異族,又能掃平大漢多少逆賊?對你們下手劉某縱勝也沒有得意之情,有的只是心痛……”

“可不打行嗎?公孫瓚不再是以前那個威震匈奴的大漢名將,他勸劉刺史自立為帝,帶著你們去打一同討伐逆賊董卓的同袍,此舉便是我大漢之逆臣!毅又豈能坐視不理?這里都是頂天立地的男兒丈夫,就該是非分明,毅再問各位一次,不打行嗎?”

這一回幽州士卒并沒有齊聲回答,但看他們的神情顯然已經被劉毅的慷慨言辭所感染,不少人都在微微點頭。從邊疆到中原,從異族到蛾賊再到董卓,討逆將軍討伐逆賊哪一次不是一馬當先?

臺上戲志才張虎相視一眼也是微微頷首,主公就是有著一種能抓住士卒內心的魄力,且他行得正坐得端更加令人敬服,道理很多人都懂,但眼前這般也唯有劉毅做得到,換一個人絕無如此效果。

“我們在這里手足相殘,那些大漢逆臣卻在一邊看的喜笑顏開,也罷,劉某就讓他們看這一回笑話,不過我的笑話可不是那么好看的!總有一天要叫他們十倍奉還!自今日起你們就全是我劉毅的兵,我會帶著你們殺盡天下亂臣賊子,為大漢除殘去穢!如果有不愿意在劉某手下當兵的,現在就可以站出來,給你們路費回家與親人團聚!”站在臺上慨然出言劉毅亦在察言觀色,眼下就是一錘定音的時候。

等了片刻并無一人站出,劉毅微微一笑又道:“兄弟們也不用不好意思,不愿當兵在家好好種地,按時交稅交糧依舊是好樣的,絕不會有人瞧不起你們,劉某治下也絕沒有人敢欺負你們!這樣吧,愿意在劉某手下當兵的全給我退到百步之后!”

這一回幽州軍果然有了動靜,絕大部分的士卒選擇了退后,只有一千多人留在了原地,這其中還有不少是被公孫瓚強征而來的壯丁!幽州與并州相鄰,那里的情況士卒們也大略都有耳聞,討逆將軍治軍待民有口皆碑,更別提那些和他并肩作戰過的士卒。

“哈哈哈哈,好,白馬義從的兄弟們仍舊編為白馬營,由嚴綱將軍統領,剩下的步軍兄弟自成一軍,毅當親領之,名為幽燕軍!這些愿意回家的同袍則會有專人安排……”劉毅見狀一陣大笑,笑聲之中亦極有舒暢之意,幽州軍的底子在那里擺著,再加苦練換裝他就又能多出一支強軍!

而無論白馬義從還是幽州步卒聞言面上亦有興奮之色,尤其后者,能夠被討逆將軍親領對誰而言都是面上有光。

涿郡涿縣,半個月前張虎在這里一把大火燒掉了白馬將軍公孫瓚的數萬大軍,其本人亦**而亡!并州軍取得了一場輝煌的大勝,但與之同時涿縣縣城也被付之一炬,城中房屋盡毀,一片殘垣斷壁滿目瘡痍!

之前簡雍竭盡全力相助張虎用計,將縣中萬余百姓妥善安置,到了戰后大軍可以松一口氣他卻要繼續操勞。燒掉的涿縣還要重新建設,并州軍絕不能為所過之處皆焦土之事,此戰一了涿郡就會成為主公治下,生產發展才是最大的主題,如此又豈能讓縣中百姓無家可歸?

于是乎自大戰結束第二日開始,簡雍已然調集了一萬兩千名民夫投入到涿縣的重建之中。原本張虎還要令各軍工兵營相助,卻都被簡雍拒絕,大戰未了,北平未下,此刻正是主力休整的時機,豈能為此分心?專才專用一向是將軍所提倡,他手下的民夫隊亦經過針對性的訓練。

當年劉毅被任命為燕郡郡守之時,曾經下了很大一番功夫去做人口販子,流民,苦役,戰俘等等是來者不拒,僅僅一年的時間在眾人努力之下就增加了十余萬的人口。正是這些人的努力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雁門飛速發展,而今簡雍手中的民夫便是當時的熟手。

說是民夫,可他們多半都是軍人出身,平時還要接受一定的軍事訓練,論戰力只會在其余各州郡國之上。這幾年來從開荒到水利,從建筑到修路民夫隊也不知做了多少,就是各軍工兵營也有很多來自與此。

涿縣與上黨善無相比規模小了很多,對民夫隊而言更是輕車熟路,除去那些工藝極為熟練的工人之外,在民夫隊里還有著規劃工和設計工等各個技術工種,亦有著豐富的經驗。其實就眼下而言民夫隊這個稱號已經不太合適了,劉毅心中也有了兩個名字,一個營繕軍,一個工程軍。

當那些被疏散的百姓得到消息拖家帶口來到涿縣之時,他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整個縣城都成了一個大工地,無數的并州士卒正在忙碌著,可謂是熱火朝天!雖然眼前還只是一些框架,可比之他們以前的房屋卻要強的太多了,一時間很多人對宣傳的訊息產生了懷疑。

“里正,我們真的能在原地得到房屋田地?哪有那么好的事情,這不是天上掉餡餅嗎?咱能保住一條命已經不錯了……”居民們不禁就對帶隊的里正詢問起來,雖然家園被毀,可在這些樸實百姓的心中討逆將軍待他們已經極好了,沒有任何劫掠和殺戮,甚至還安排他們的食宿。而再見眼前一幕就似做夢一般,應該說就算做夢都做不到這般美妙的境界。

“簡雍大人和各位大人說的清清楚楚,應,應該不會錯吧……”里正們是知道涿縣修繕的詳情的,可見了眼前一幕連他們都懷疑起來。

“哈哈哈,當然不會錯,我們將軍是什么人,那是一言千金,你們有聽說過將軍會失言嗎?”此時就輪到訓導營的士卒們發揮了,這般安民的經驗他們也有不少,而討逆將軍在他們心中就是天神一般的存在。

“不信是吧,不信我給你們問問……”說起劉毅百姓的心落下了一些,誰不知大漢討逆將軍言出必踐?不過終究還有些踹踹,那士卒又是笑道。

“張大哥,你們修的房子是哪一家的?”士卒走上前去對一個正在揮動大錘打樁的大漢問道,此人雄壯非常,揮動大錘是一身的汗珠。

“哦,是涿縣趙狗剩家的房子,他家六口人,老爹老娘加夫妻倆和兩個女兒,因此是三間房。”大漢聞言停止了揮錘的動作高聲言道,此處早有上官做過交代,身為一什之首他自然清楚,這邊說完那邊便再度揮錘。

“大哥大哥,你說什么,這真的是俺家的房子?”人群之中忽然走出一個男子來到了工地面前,揉了揉自己的雙眼方才用顫抖的聲音問道。

“你叫趙狗剩?你爹趙凌,妻子趙方氏?”大漢錘也不停問道。

“對對對,俺叫趙狗剩,婆娘娘家姓方。”男子聞言頭點的猶如撥浪鼓。

“那就是你家的房子,別愣著發傻,快來幫忙和泥,早點干完你們早點有房子住。”大漢咧嘴一笑高聲說道,手中大錘揮的更加有力。

“真是我家的。”男子聞言一臉幸福的笑容,對著人群就是一聲大喊:“爹,娘,媳婦,大妮二妮快來幫忙,并州的大哥們給我們蓋房子了。”

“多謝大哥,多謝大哥,小的給你作揖,不,給你磕頭。”喊完家人男子說著話就跪倒在地給大漢磕頭,看那樣子絕對是真心實意,隨即人群中少婦攙著婆婆,老漢帶著兩個孫女也來到趙狗剩身邊一起下跪。

“使不得使不得,俺當不起,快起來快起來……俺們都是奉將軍之命為老鄉們干活的,你們要謝得謝我們將軍,不是我吹,似將軍這般為人行事的你放眼大漢也找不出第二個,鄉親們,你們以后有福了。”大漢見狀急忙停下手中活計,和兄弟們一起上前攙扶,口中則是傲然言道。

“大哥說的對,該給討逆將軍磕頭,求老天保佑他老人家長命百歲,多福多壽!”趙狗剩聞言一本正經的言道,而他的舉動也帶動了所有的百姓,皆是向天為討逆將軍祝禱,而此刻在涿縣城中也盡是這般景象。

“我們將軍才二十五,可不是老人家。”訓導士卒的話被淹沒在祝禱聲中。

涿縣重建,令得討逆將軍本來就極好的名聲更加深入人心,口口相傳又有天耳刻意為之,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涿郡全郡,然后波及到整個幽州……討逆將軍仁愛之名再度高漲。

劉毅要的也就是這個結果,哪怕在涿縣虧上一些可得到的名聲完全可以彌補。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可若要爭霸天下此亦是必不可缺,倘若有一天大漢所有百姓待他都能猶如并燕郡一般,那……

新書、、、、、、、、、、、


上一章  |  狼行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