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國銀絲耀眼人憔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重生>> 狼行三國 >>狼行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銀絲耀眼人憔悴

銀絲耀眼人憔悴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04日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分類: 重生爭霸種田穿越 | 諸葛不要太亮 | 狼行三國 


孫觀張平等人聽了張牛角之言也是連連稱是,身為當年黃巾軍中將才僅次于波才得戰將,張牛角在黃衫軍之中的威望并不在張燕之下。ranen此時不是什么客套的時候,所有人都在抓緊最后的時間盡量完善防御計劃,二十里對于周瑜大軍而言也就是一個時辰不到,必須要爭分奪秒。

“先生,此戰我黃衫軍兩萬將士誓在此處擋住周瑜,敵軍畢竟有十余萬之數,戰死沙場馬革裹尸乃我將兵之責,先生乃是陛下的股肱之臣,深得器重,還請先生跟隨末將之親衛退往于村。”安排好一切孫觀等人立刻前往執行,張牛角則是來到荀攸身旁言道,接下來的阻擊戰刀對刀槍對槍沒有半點花巧,這樣的決死之戰打響之前謀士是肯定要先行撤離的。

“將軍不必如此,攸絕非手無縛雞之力得文弱之人,此次之行乃是攸向陛下提出,既然隨軍前來哪有退縮的道理?將軍與一眾士卒不懼生死攸又豈能落后?當與黃衫軍共存亡,誓不讓周瑜過一兵一卒。”荀攸聞言微微一笑卻是慨然言道,自從向劉毅請命跟隨黃衫軍前來之時他就做好了準備。

“好,既然如此牛角也不強迫先生,還請保重,先生之為令人欽佩。”張牛角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也爽朗的笑道,并躬身給荀攸行禮。

見主將如此后者自然伸手相扶,誰知此時張牛角搭著對方的雙手卻是猛然往懷中一帶,右手成刀就直劈荀攸的頸項之處。這一戰他決死之意已定,更不會讓軍師在此冒險,既然他不愿走張牛角就存了將之打暈帶走的想法,至于以后他就不用多想了,說不定自己根本就沒有解釋的機會。

論武藝當年張牛角與管亥周倉就同列黃巾前四將,加上這些年的苦練他的身手就算稱不上頂尖也足可進入一流,只不過漢軍之中猛將實在太多掩蓋了他的鋒芒罷了。這一下蓄勢待發又是出其不意可謂快如閃電,心道對付荀軍師這樣一個文士還不是手到擒來?當然此時他手上的力道還是有所把握的,拿捏的極有分寸,可令人驚訝的是這一擊竟然落空了。

“哈哈哈,將軍已經考驗過了,攸亦足有自保之能,此戰當隨將軍左右。”那天在帥帳之中戲志才與郭嘉都曾經言及荀攸的劍術還要在徐庶之上,這絕非溢美之詞。后者當年為友報仇殺死惡霸可是面對三四條壯漢,由此亦可見荀攸身手的高超,就算張牛角手下留力可他躲得如此從容也足以稱得上文武雙全了,之后的笑言也是將對方出手的用意一帶而過了。

“呵呵,先生真是真人不露相,難怪陛下會派先生來此!既如此時不我待,先生請。”張牛角看了荀攸片刻,便微微一笑慨然說道,對方的身手和所為讓他更加佩服,此刻一點時間都是好的,他也不愿多加糾纏。

二人相視一笑盡在不言,張牛角一片心意荀攸又豈能不知?心中亦有感激之意,遇見生死之戰能夠絲毫不加猶豫,不給自己留任何退路,張牛角的擔當絕不在一眾名將之下,開元皇帝有下如此豈能不百戰百勝?

天色漸漸暗淡了下來,可荊南士卒長長的行軍隊列卻還在加快著速度,夷陵外一場大戰,他們對漢軍各部的速度已經有了充分的領教,此時敵軍必然緊隨在后開展追擊,他們的腳步慢上一步就可能多倒下幾位負責阻擊的同袍,現在再如何勞累也不能松下那口氣,到了祁口才能喘息。

一襲白袍的周瑜策騎著自己的愛馬奔馳在隊列中段,遠遠看上去依舊是豐神俊朗挺拔不凡,可靠近一看他的兩鬢已經有了花白之色,黑發之中的那一根根銀絲是那般的顯眼,濃眉緊皺的周郎此時足可用憔悴形容。

公瑾今年不過三十四歲,正是男兒最為年富力強之時,能在軍中為將他的身體也是極為強壯的,原本此時白發是絕對和他扯不上關系的,可面對劉毅的百萬大軍他承受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穩守之策只是坐以待斃,可靜心謀劃的殊死一搏最后也以失敗而告終,此刻荊南軍在漢軍面前已經失去了所有的主動,隨時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當年伍子胥為了思考過關之策愁的一夜白頭,周郎現在也是一般,只不過前者的白頭卻是解決了問題,而他卻是再也不會有戰勝劉毅的機會,那種絕望更加令人崩潰!

荊南四郡加上半個交州,要和劉毅的十州之力抗衡,這根本就是一場懸殊極大的不公平對抗,費盡心力才能七拼八湊出二十余萬大軍已經對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劉毅一出手就是兩路大軍近七十萬!無論是戰力還是經驗荊南軍還要遜于對手,這簡直就是一場無法勝利的戰斗。

夷陵之外周瑜已經把自己能夠做到的一切做到了極致,也終于造成了荊南軍的局部優勢,二十萬對五萬,還是沒有任何城池作為屏障的野戰,恐怕在漢末任何一位軍事家的眼中這樣的戰役人數占優的一方都是必勝無疑!周瑜更是將張遼燕云軍的戰力還做了最大的估計。

可事實證明只要沒有經過實戰,一切的預測或是猜度不管你自己是否覺得已經足夠重視對方但還是屬于紙上談兵。純熟無比的陣型運用,時機精巧的變化轉換,高昂至極的士卒士氣以及超越了估計的團隊戰力發揮,再加上主將張遼恰到好處的沉穩指揮,即使周瑜也不得不承認當生死之戰來臨之際,漢軍能發揮出的實力已經遠遠超出了他能做出的預計!

五倍與敵的圍攻一個時辰才能突破燕云軍最外圍的陣營,三個時辰之后方才取的較大的進展,荊南軍與漢軍之間的差距已經不僅僅是在實戰上了,無論是訓練還是戰術,意志或是堅持,兩軍絕不在一條水平線上,那是質的差別,也難怪張遼這樣的名將在明顯敵眾吾寡強弱懸殊的條件下依然敢于輕軍直進,換了自己對形勢有著如此的判讀怕也會這么做吧,畢竟冒著自己被殲滅的風險代價是抓住對方全部主力,那么絕對值得冒險!

當雙方開始犬牙交錯短兵相接進入戰斗之時,周瑜已經將殲滅張遼燕云軍的預計時間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調整,七個時辰,他至少需要七個時辰才能將對手完全擊潰。可問題在于漢軍其余各部會給自己那么長的時間嗎?就算給了他花費巨大傷亡擊破燕云軍就能扭轉戰局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啃一個燕云軍已經如此費力,更別說接下來的西路軍了。

不過事到如今周瑜已是騎虎難下了,仗打到這個份上他要是主動撤軍就等于自尋死路,他可以肯定張遼若是見自己如此就會義無反顧的撲上來!橫豎都是一般,殲滅燕云軍就算是最佳的結局了。

不過就是最低的目標周瑜也未能實現,漢軍的后援來的太快,太猛,郝昭的一營士卒還只是騷擾,但隨后而來臧霸卻在燕云軍最為艱難的時候給了張遼最大的助力!六千余人,在數十萬大軍的糾纏之中這并不是一個起眼的數字,可來的是號稱天下第一強軍的飛虎軍。臧霸擊破了當面阻擊他的兩萬荊南軍士卒,付出的代價是一半的傷亡,也就是說這六千多人還有一半帶傷,但兩軍聯合起來的威力卻讓他們頂住了對手最強的沖擊。

等到張繡的益州營再度趕到戰場的時候周瑜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任何一絲的機會了,漢軍各部將領之間那種不需言傳的默契合作更讓他震撼,雖然益州營趕來之時也是風塵仆仆疲勞不堪,但荊南軍也沒有實力將對手三軍士卒盡數吃下。敵軍的騎兵哪里去了?按照漢軍的編制三軍士卒就是一萬多騎兵,這一萬多精銳沒有一個出現在戰場上。

張遼會有排兵布陣上的失誤?周瑜是絕對不會這么認為的,那些騎兵要么就是穿插在自己的左右意圖截斷荊南軍的歸路,要么就是在不遠處潛伏著等待機會,等待能將荊南軍主力一舉擊破的機會。而無論是哪一種可能性都是現在的周瑜所不能接受的,那將意味著全軍覆沒!

退,周瑜不想卻不能不做出這個痛苦的決定,再戰下去哪怕多一刻荊南軍全軍覆沒的可能就會增大幾分,他不能看到這樣的結果,反敗為勝的希望現在看起來已經是極為渺茫甚至不復存在,但只有把主力保存下來他才能去爭取那一絲的希望,奇跡,現在也只有指望奇跡出現了。

周瑜撤軍之時張遼終于深深的出了一口長氣,但隨即他就率領殘余已是筋疲力竭的士卒對對方展開了反追擊,沖上去纏住對手,為后繼的友軍創造最為有利的局面成了張遼臧霸張繡三人最大的信念。

新書、、、、、、、、、、、


上一章  |  狼行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