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國補傳 陽謀方為眼前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重生>> 狼行三國 >>狼行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補傳 陽謀方為眼前道

補傳 陽謀方為眼前道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05日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分類: 重生爭霸種田穿越 | 諸葛不要太亮 | 狼行三國 


“哦,卻不知奉孝心中屬意何人?”賈詡卻是問道,一段時間下來鬼才毒士是極為相得的,二人都是智謀高遠,往往一人之言另外一人便能接出下語,省卻了很多猜測的時間。就像此刻一般,賈詡之問看似毫無章法,但他知道郭嘉一定可以明白自己的意思。

“黃巾之中,善于統軍之人莫過于波才,張燕,白帆三人,但若論謀略武略,后二者還要差之少許,黑山之處乃戰略要地,我軍進退自如可攻可守,非三軍之帥不能當也,如今我軍兩大名將文遠敬方二將軍坐鎮司隸以對國賊,那么能當此任者便是主公之弟周瑜周公瑾,單單在幽州練兵可是委屈他的帥才了。”郭嘉聞弦歌而知雅意立刻答道,賈詡的意思就是借黑山獨特的戰略地位來做文章,那么有著三軍帥才的周瑜則會是最好的人選。

“奉孝如此一說詡當更無所疑,主公,可讓周公瑾前往黑山坐鎮,燕云軍亦可調往此處,加上張燕將軍的黑山軍馬,再有白帆殘部加入,那袁本初便算有所異動便還需仔細斟酌才是。”賈詡聞言欣然道,和聰明人說話就是輕松愉快,郭嘉對軍中諸將也是更加熟悉。

“文和兄,奉孝,主公奉迎天子與晉陽,眼下國賊董卓尚在,倘若主公不興兵討之必會授人以柄,如今讓二將軍領燕云軍進駐黑山的確有針對袁紹之效,但是否又會為人所用?”戲志才又是言道,所言亦十分誠懇,如今董卓的存在亦是對劉毅最大的牽制。

“志才,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無論兵家還是權謀都很少會有萬全之法,我等為主公所計,當要得大于失,董卓此人太過專橫暴虐,或可猖狂一時但很難長久。如今天子已然不在他掌控之中,函谷雄關又在我軍手中,靜觀其變因勢利導方是我軍上策所在,強要討之變落與下乘。那袁紹曹操二人則不同,無論才具還是用人以及名聲,二者久后必在董卓之上,此刻不加以限制日后便更難為之,至于朝中你我還需再謀對策才是。”沒有等賈詡出言,郭嘉已然正色言道,在此事的考慮上他和文和是一致的,對付董卓從長計議方為上策。

“朝中之局,眼下觀之雖有人對主公居心叵測,但身在并州只需我等謹慎以對他們也休想翻起什么風浪,文和奉孝之言我看可行,既然躲之不過又一時無法解決便不如暫時放下,有肖公與三位中郎之助,主公在朝中絕不會居于下風,況且楊太尉如今當也有傾向于主公之勢,公瑾領燕云軍主力進駐黑山,當可行之。”張虎也是言道,所謂天下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與其尋找不存在的完全之法,正視困難隨機應變不失為最好的對策。

“子才兄也有此言公無異議,不過朝中之事必須給予壓制,如今天子已然成年,當要思清明吏治,關注民生,與之相比武力之事倒并非當務之急!”陳宮聞言微微沉吟便頷首道,如今這四大智囊在議事之時已然有了一定的規律,無論是何謀略都必須有人站在相反的角度去加以問詢,再經討論才能盡善盡美,而志才往往就是擔當那質詢之人的。

“文和奉孝之言是也,二弟近年來統軍為人都是日漸成熟,以其之才也到了給他壓擔子的時候了,沒有獨擋一面始終難成大氣,志才,今日便可給興霸下令,讓他立刻率領燕云軍所部前往黑山……”劉毅頷首道,當年三大中郎謀破黃巾之法,盧中郎便讓自己鎮守清河壓上千斤重擔,但不得不言清河守城一戰在劉毅的成長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如今朗生也是依樣畫葫蘆,他對甘寧信心十足,這位三軍之帥一定不會令自己失望。

“子才所言亦是當務之急,看來咱們得在幽州書院做一番文章了。”稍稍一頓朗生又是言道,戲志才的意思也很明確,說簡單一些就是大漢的主流輿論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先對付董卓而是靜觀其變此時已然成為眾人的共識,但光是他們確認還不夠,朝中軍中都需要統一認識,如此作為大漢言論最為昌明的南山書院就會成為先鋒。

“幽州書院?主公所言極是。”張虎稍稍沉吟便是接道,自從設立書院以來,為并幽二州輸送了不少的人才,且從效果上來看是極為令人滿意,那些學子們學以致用,對二州以及河東二郡的發展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更讓南山書院之名深入人心,倘若能在此處統一認識,那么由書院發出的聲音就有足夠的資格成為當下的主流。

“那四位近來可要多往書院走上幾趟,尤其是子才奉孝,可有不少學子都以你們為榜樣學之,子才奉孝一言足可抵旁人長篇大論了。”劉毅欣然道,作為南山書院的客座教習,郭嘉和張虎是極受歡迎的,從一個白身寒門學子到如今身居九卿之位,這原本就是一個傳奇!況且鬼才的灑脫不羈和張虎的從容瀟灑都是學子們向往的氣質,劉毅此言可沒有半點的夸大。

“說到此處,嘉豈能與主公相比,既然主公有言,這段時日橫豎無事,便多走上幾回亦是不差。”郭嘉聞言一笑謙道,他的經歷固然勵志,但和燕侯相比就還要稍遜一籌了,每次劉毅前往書院,來的學子都能站在走廊里聽他講課,若論學識淵博在奉孝心中更是無人能勝得過主公,況且劉毅永遠都會有層出不窮的新鮮話語,令人出乎意料。

“奉孝謬贊,你我在這互相吹捧可不是君子所為。”劉毅莞爾道。

“以書院之言制朝中之論,此法可也,主公,牽制袁紹二將軍前往黑山可為其一,那北海太守孔融乃圣人之后,聲名著與四海,為人又是寬正方直,對漢室忠心耿耿,可為天下儒者之楷模!似此之人朝廷豈能不加重用?以忠之見,便是擔當一州刺史也毫不為過,相信一心讓賢的韓大人當也不會反對。”張虎一笑之后又是目視劉毅言道。

“恩,子才此言可是不假,孔北海不但是圣人之后,更是忠君愛國人臣楷模,無論名聲地位,由孔太守擔當冀州刺史都足以相稱,韓刺史既然要讓賢,這賢才便在眼前。”劉毅聞言雙眼一亮,原來日前便有冀州刺史韓馥與天子上書,言道他才具不足,如今更是精力不濟,再占據刺史之位不過是尸位素餐,當要讓賢與有能之士才是,比如說渤海袁紹!

大漢興平元年,公元一九三年四月,朝廷頒下旨意,加曹操征西將軍青州刺史,袁紹則進位征東將軍,不過冀州刺史的人選卻是一直懸而未決,之前韓馥上表請辭,推薦袁本初接替其位,朝中對此還是比較認可的。畢竟袁家的名聲擺在那里,當年司空袁愧一家百余口還在諸侯討董之時為董卓所殺,在情在理這個推薦都不過分,但月前卻有士子聯名上書推舉另外一人。

此人為誰?恰是北海太守孔融,圣人之后又有大名聲與世間,加上不俗的儀表與文采,孔北海在士子之中還是有著極高的地位的,由他出任冀州刺史無論人望還是才具都很少有人會加以懷疑。也正是這個人選的出現,讓朝中大臣們也開始猶豫不決起來,而這個局面也正是劉毅所希望看見的。或者可以說是他一手造成了眼前的局面,袁紹實力的增長必須要收到限制。

發展自己,同朝中之人斗智的同時肖毅需要確定自己下一步打擊的目標,就算一時不能動武或者說缺少足夠的理由動武亦要加以限制,這個目標不是董卓,恰恰就是袁紹,倘若劉毅能夠擊敗袁本初得到冀州之地,那么幽州,冀州,并州加上東都洛陽就能對曹操的兗州行成夾擊之勢!那么目前拉一個,打一個就是眾人商量出來的結果,拉的是曹,打得是袁。

這個打字并非一味是武力征討,也會包含各種形式的打擊,在朗生與幾位軍師的討論之中,袁紹擔任冀州刺史怕是很難逆轉,畢竟袁家四世三公在朝中還有著很深的積淀。可捧出孔融與之競爭至少可以延緩他上位的腳步拖慢其發展的時間,那么此消彼長之下形式對肖毅就會更為有利。

那么以曹操的眼光及二荀程昱等人之智會看不破肖毅的手腕?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可賈詡一句話說得好,他看出來又能如何?除非眼下,曹孟德不想發展自己的勢力,至于他和袁紹聯手對付肖毅可能性也并不大,恒之不是董卓,天子在他手中假以時日還將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就好比兗州刺史這個職位就是曹操目前最為需要的,就算看破他們也拒絕不了利益。有的時候陽謀比之陰謀更為有效!

新書、、、、、、、、、、、


上一章  |  狼行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