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紀第十四章 革除積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皇紀 >>秦皇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革除積弊

第十四章 革除積弊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24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秦皇紀 
這火熱只持續了極短時間,緊接著,一眾商賈就是大搖其頭,一臉的惋惜。//百度78//[本文來自]

“你們是不是在想,這四條直道工程浩大,你們吃不下,是吧?”秦異人把他們的惋惜樣兒看在眼里,笑道。

秦異人說對了,他們就是為此而惋惜。這四條直道,長達數千里,其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了,即使清夫人、猗頓氏、白氏、卓氏和田氏這天下五大商賈也是覺得很吃力。

明明有賺大錢的機會,卻是因為自己的實力不夠,而無法賺到錢,誰能不惋惜?

“朕給你們一個建議,一家吃不下,可以數家,甚至十數家,數十家,上百年家聯合起來,共同發財嘛。”秦異人早就想過這事了,為他們想到一個好主意。

“聯合?”一片驚呼聲響起,這些商賈臉上的惋惜之色蕩然無存,代之而起來的就是一臉的興奮。

真要把拿下這四條直道的話,他們就會賺得盆滿缽滿,會發大財的,誰能不歡喜?即使是從中分一杯羹,也是厚利啊。

“謝陛下。”一眾商賈齊聲致謝。

秦異人的提議是解決他們眼前困境的好辦法,誰都得服氣。

“陛下,若是把這四條直道交給我等來修,那大秦又做什么呢?”齊地田氏出了一個田單這樣的大才,其眼光不凡,立時問了一個很緊要的問題。

一眾商賈的眼睛盯著秦異人,豎起耳朵,生怕錯過一個細節。

“你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也是你們最擔心的問題,是吧?你們擔心大秦是利用你們,甚至出辣手。把你們的家財奪了。”秦異人右手一揮,很是大氣的道:“你們盡可以放心,大秦絕不會做這等事。大秦把這些浩大的工程交給你們來修,大秦只需要做三件事:提要求、監管、驗收。”

提要求,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提出標準,這些商賈得按照官方的要求來修,這是必須的。

監管,更不用說了,要是不監管的話。這些唯利是圖的商賈還不以次充好?還不偷工減料?真要如此的話,那直道就是品質低劣了。

驗收,也是必然之舉。這些商賈所修的直道質量怎么樣,得由驗收來說話。

“善!”秦異人提的這三點是天經地義,一點也不過份。商賈們都能接受,無不稱善。

“陛下,真要如此的話,我等愿意修直道。”一眾商賈大為興奮,齊聲叫嚷起來,如同雷鳴似的。

“甚好!甚好!”秦異人微微頷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不改徭役法。會令國人庶民吃足苦頭,甚至會逼人造反,徭役法是不得不改。可是,修改了徭役法。秦朝又失去了很多民夫,那些必須要修的工程又難修了,這事很為難。

秦異人思來索去,這才想到商賈。可以與他們合作。

商賈是唯利是圖,滿身銅臭。可是,并非一無是處,要是用得好的話,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正如現代經濟學創始人亞當斯密所說的那樣,是由一只“看不見的手”在主導。

現代社會,可以讓商人參與國防建議,這也沒什么問題,只需要監管好便成。

與商賈合作,既可以修成直道,還不擾民,這是兩全之道。

同時,還可以發展商業。在戰國大爭之世,秦國抑止商業,這沒有錯,因為商賈的流動性太大了,不太容易賠養出“愛國熱情”,抑止商業,獎勵農耕,就是必然舉措。

如今,天下歸一了,商賈再流動性大,也是在秦朝的疆域內流動,不用再擔心不能賠養出“愛國熱情”了,因為他是華夏人,愛華夏是必然的結局。

是以,發展商業就成了必然。唯有如此,方能周流貨匯,販有市無,促進經濟的發展,令國人庶民能有更豐富的物質,日子過得更好。

可以說,秦異人這一手是一舉數得。

“敢問陛下,不知大秦有何要求?”猗頓氏問道。

這問題不明了,是不是接下直道很難斷定,商賈們個個伸長了脖子。

秦異人并沒有說話,而是沖蔡澤一點頭,蔡澤立時命令一些吏員拿來一些羊皮紙,上面寫著秦國的要求,一人一張,任由他們傳看。

這些要求寫得明明白白,雖是要求很高,幾近苛刻,卻是并非做不到,還能接受,一眾商賈更加歡喜了。

“這些要求,你們能做到嗎?”秦異人掃視一眾商賈問道。

“能!”一眾商賈信心十足。

“你們如何做,大秦不干預,你們若是有好的技巧,不妨使用。只要你們達到大秦的要求便可。”秦異人深知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就能促進技術的發展,當然不會規定得很死。

“太好了。”這可是給了商賈們自由,只要達到要求便成,至于使用何種技術,秦朝是不會干預的,他們就可以自由發揮了。

接下來的事兒就是這些商賈找人合作了,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所費不過三天,這些商賈就聯合起來了,向官方報價,提出方案。

秦異人命人篩選,選擇方案最優,價格最合適的商賈。

這相當于現代的“招標”,只是沒有明說罷了。

經過激烈的競爭,清夫人得到咸陽到九原的直道,猗頓氏得到九原到長沙的直道,田氏得到臨淄到九原的直道,白氏和卓氏聯合起來得到咸陽到臨淄的直道。當然,只憑他們的財力難以勝任,他們都聯合了不少商賈,至于如何分成,那是他們自己的事兒,秦異人沒不管。

沒能參與四條直道的商賈大為失落,如此賺大錢的機會就此失去,誰能不失落?秦異人再告訴他們,不用失落,因為秦朝還要興修水利。有不少水利工程,他們也可以參與,于是乎,這些商賈大為歡喜。

可以說,這次的事務,皆大歡喜。

商賈們與官府簽好協議后,歡天喜地趕回去,準備修直道了。

隨著各地官員從咸陽趕回,一場轟轟烈烈的革除積弊運動開始了。

楚國上蔡。一個偏僻的小村擠滿了人,有這村的村民,還有別村趕來的國人庶民,亦有縣府來的官吏。

他們之所以齊聚這里,是因為他們今日要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兒。摧毀這個村子的關隘。

這個村子的關隘讓人印象深刻,因為這個口眾不過兩百的村莊竟然有五道關隘之多。

這個村子是楚國一個世家的五個家臣所有,每人有一定的封地,有一定的口眾。原本是一個村的,即使分封給五個家臣,也用不著筑起關隘吧?

問題是,這五個家臣之間明爭暗斗。為了在主子面前邀功,斗得你死我活,誰也不讓誰。最后,一下子鬧翻了。干脆筑起關隘,把這個村子給分成五部分,彼此之間的聯系很不方便。

這與老子主張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頗有些相近。卻是沒有老子主張的那種和諧。反而多了不少辛酸與血淚。

這個村子里的村民一家人竟然分屬不同的家臣。丈夫是一個家臣所有,妻子是另一個家臣所有。他們的孩子又該是哪個家臣的呢?

多一個人就多一分收入,家臣就誰也不讓誰,爭斗起來。他們這一斗,倒霉的就是這些無辜的村民,今天這個家臣來收賦稅,明日那個家臣又來收,后天兩人一起找上來,他收多了,我收少了,你得把少掉的部分補上。

就這般折騰,這個村子里的村民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有村民不堪其苦,自我了斷。

“依秦法,廢關隘!”縣吏扯起嗓子大吼一聲。

“廢關隘!”村民爆發出歡呼聲,人人揮著工具上前,使命的摧毀這些關隘。

這些年來,他們沒少吃這些關隘的苦頭,無不是使出吃奶的力氣施為,沒過幾多時間,這些關隘就被推倒了。

“大秦萬歲!”村民們揮著胳臂,晃著拳頭,大聲吶喊,渲泄著他們的興奮之情。

“嗚嗚!”更有村民激動得嗚嗚的哭了。

江東之地,項氏子弟個個垂頭喪氣,在秦軍銳士的押解下,離開故鄉,趕赴關中。

秦異人決定鏟除六國舊貴族遺老,要把這些人遷到關中看管起來,作為楚國大世家的項氏當然不能例外,非去關中不可。

項氏作為楚國的大世家,在江東根深蒂固,作威作福慣了,象今天這般垂頭喪氣,如同斗敗的公雞般,還是頭一遭,引來江東的國人庶民陣陣稱奇。

“快瞧,快瞧,項氏也有今日!”

“項氏是江東一霸,他們作威作福,掠人田產,奪人妻女,因他們而家破人亡者不知幾多,他們早就該鏟除了。可憐楚王無能,不僅不能鏟除他們,反而還得安撫他們,仿佛他們作的惡不夠多似的。”

“還是大秦厲害,大秦銳士一到,項氏還不是俯首帖耳?大秦要他們東,他們不敢西!”

“你們這些賤民,就不知思上將軍恩德。上將軍為了大楚與秦國死戰,命殞沙場,你們應該感恩戴德。”一個項氏子弟實在是聽不下去了,沖圍觀的國人庶民吼道。

“我呸!”

“這話你也好意思說出口。上將軍是個人物,可他真的全心全意為了大楚嗎?他那是想升官發財,想讓項氏擁有更多的土地城池口眾,想讓你們項氏盤剝更加狠辣。他死得好!”

然而,一句頂撞的話卻是惹來一片喝斥聲。

“打死他!打死他!”更有激動的國人庶民,撿起地上的石塊,劈頭蓋腦的砸過去。

項燕是個人物,可是,若是他成功了的話,項氏的勢力就會更大,項氏作威作福就會變本加厲,國人庶民奴隸的日子就更加難過了。

這是楚國的國情,誰能不恨項燕?

閱讀提示:

如果對小說列表作品內容有意見,建議發送郵件或站內消息告訴我們!


上一章  |  秦皇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