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之颶風偶像第二十一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韓國之颶風偶像 >>韓國之颶風偶像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15日  作者:左手金魚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左手金魚 | 韓國之颶風偶像 
當前位置:(作者:左手金魚)


安俊赫與他握了握手,待到落座,渡邊純一首先開口道:“安先生,根據我和您的經紀人權先生溝通……”說著,他向同樣坐下的權寶根點點頭,“……這次采訪不涉及任何政治言論,只談產業展望,鑒于您的行程,照片拍攝安排在下午,關于這些,您是否有異議?”

“沒有。”

“那么,我們現在開始?”

來自東京的渡邊純一,顯然感染到了那邊飛快的生活節奏,幾乎沒有寒暄,便直接進入主題。

事實上,渡邊純一……或者說《日本經濟新聞》對這次的采訪,報有很大期望,他們之所以第一時間被權寶根挑中,并不完全是因為立場中立,還在于他們一直努力試圖聯系上安俊赫,與這位近期的國際風云人物取得溝通。

是的,時間走到5月,安俊赫的名字在美國新聞界消失沒多久,再次成為人們追逐的焦點。

不過這次不再是因為iPhone或者Jmap,而是最初讓人們注意到他的那家公司——Facebook!

經過大約一年的全面開放,Facebook一直在以令人驚詫的速度飛快膨脹,全美網站排名,從開放之初的50名外,一路掀翻眾多先行者,到得今年5月,至少在社交網站方面,Facebook已經超越LinkedIn,獨立用戶訪問數量,正緊追在目前處于首位的MySpace后面。

如果用戶的快速增長只是讓人們對它側目的話。那么,5月初開始Facebook新聞官連續公布的幾項決定。則幾乎引爆了業界。

首先,Facebook向外公布,正在嘗試上線一個分類產品,它會在某些業務上,免費向Facebook用戶提供分類信息(比如汽車、房屋租賃),這引起了業內廣泛的興趣,一部分人認為,Facebook正在使用各種方式試圖把用戶留下。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這是Facebook準備向業進軍的試探,畢竟它擁有4000萬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用戶,潛在客戶源非常龐大。

大抵受到這個消息刺激,從年初開始就在IT業流傳,但并未得到證實的,關于微軟、谷歌或將收購Facebook的傳言。忽然又火爆了起來。

當然,對沉浮IT業多年的渡邊純一來說,這個傳言的再次火爆并不讓人意外,去年,社交網絡剛剛嶄露頭角的時候,為了爭奪業地位。谷歌就與雅虎進行過一次競標,當時的結局是谷歌以9億美元,買斷了MySpace三年零九個月的搜索和獨家授權。

也正在這個結局,將已在走下坡路的雅虎一擊幾乎致命,去年雅虎拼盡全力。不惜耗巨資也要收購Facebook,就在于這次挫敗。

如今。曾經的巨頭雅虎陷入困境無法自拔,力量收縮后的業務真空,正被后來居上的谷歌和雄心勃勃的微軟瓜分,而這兩位巨頭也在彼此攻伐,作為目前僅次于MySpace的第二大社交網站,Facebook正是他們爭奪的焦點。

如果說這個消息,Facebook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看似重要,實則可憐的話——在巨頭們戰爭的陰云下艱難求存,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那么,三天前,Facebook發布的另一則消息,卻直接觸及到了眾多IT從業者敏感的神經,也讓Facebook成為IT業近期最令人興奮的名詞。

美國東部時間,2007年5月14日,下午兩點,Facebook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進行一項名為“開放平臺”的計劃!

Facebook的開放理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了,但在這個消息傳出,以及之后更詳細的介紹登上各大門戶網站、報刊的時候,人們依然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是一項對此時的互聯網公司而言,相當激進的決策。

所謂“開放平臺”,并不只是喊個口號那么簡單,它最有價值的部分,也不是一個小小的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而是在開放的過程中,為了實現第三方應用與核心功能集成,必須要同步開放的網站用戶檔案和關系數據!

那是一筆令人垂涎的財富,近4000萬的用戶檔案,每月數以億計的頁面瀏覽量,活躍期達到2000多萬的獨立用戶所構成的應用市場。

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在Facebook這個巨大的網絡中,Facebook已經整理好了那4000萬人的興趣、愛好、社交環境,并為他們畫好了結構圖譜,如此前提下,只要你推出產品,只要產品能夠被用戶接受,它就可以迅速傳播開來,你甚至不需要產品推出必須的宣傳費用——這筆可怕的無形資產,讓整個硅谷都開始沸騰!

為什么?

因為人們從這個開放平臺中,看到了另一家巨頭曾經的影子——微軟!

“日前,《華爾街日報》曾經撰文稱,Facebook的開放平臺計劃,非常大膽,但也非常鼓舞人心,該文作者認為,這是您接手Facebook以來做出的最重要的決策,其對互聯網產業的影響甚至超過全面開放注冊,以及Jmap的推出,他認為這是Facebook發展的重要節點……”

咖啡廳安靜的燈火,安靜的琴聲,光可鑒人的桌面上,渡邊純一放在手邊的錄音機輕輕運轉,他注視著對面的安俊赫。

安俊赫抿了口咖啡,聞言一笑。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他也看了。文章作者貌似對“開放平臺”頗為推崇,對方在文章中說:當Facebook公布這段消息的時候。它的戰略地位就已大幅度抬高,從此以后,人們不應該再把它看作是MySpace的競爭對手,而是雅虎、微軟、谷歌的競爭對手。

因為當“開放”的決策公布的剎那,Facebook就已從一家創業公司,向一家創業平臺過度。

“……但也有人認為這個決策非常冒失,根據統計,Facebook目前已擁有近4000萬用戶。每天還在數以萬計的增長,Facebook是否已經考慮成熟,將這4000萬用戶,以及未來更多用戶的檔案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會對Facebook自由業務形成多大的沖擊?還是說,Facebook會確定一部分核心業務,避免與第三方開發者形成競爭關系?”

放下杯子。安俊赫考慮片刻,緩緩說道:“開放平臺計劃的推出,并不是我個人的意見,實際上,這個計劃最初的構思來自于我上任后,在Facebook公司內部創立的工程師集會——每月一次。任何人都可以參加,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只要你有點子,大可以在會上暢所欲言,如果你的點子能得到別人的認同。愿意陪你一起做,我也會提供后勤。甚至成立一個獨立的部門。”

“開放平臺計劃,就是集會的產物,當時有個工程師自己編寫了一段接口程序,他在會上向我和馬克敘述了他的構想,你知道,這種想法即使現在都很瘋狂……”說著,安俊赫聳肩笑笑,“用戶數據是我們的核心價值,Facebook能有今天,就是因為這些寶貴的數據,開放它?難道我瘋了嗎?”

渡邊純一會心地扯扯嘴角,事實上,日本IT業最近就對Facebook的“開放平臺”大加抨擊,他私下結交的不少從業人士,在談起這件事的時候,多半會嘲笑“那個韓國人瘋了”。

他不是安俊赫的忠實擁躉,也不是安俊赫的無腦黑,他只是從一個記者的角度,公正地觀察這個暫時還無法得到結果的決策——是成是敗,只能交由時間去檢驗,但他覺得,既然安俊赫最后同意這個計劃,那么肯定有著深度、成熟的思考。

聯系采訪前,他仔細研究過安俊赫的履歷,包括當初作為白衣騎士干涉"--"收購案,也被他順藤摸瓜挖了出來,在他的理解中,這個年輕的韓國明星,頭腦并沒有因為相貌而被上帝削弱,反而時常會表現出完全不同于他年齡的縝密與謹慎。

不久前,《時代》封面刊登喬布斯專訪,被問及與Jmap的結緣,談到安俊赫時,喬布斯沒有掩飾自己的欣賞:“……我很喜歡他的激情和大膽,那讓他的視野與很多人不同,能看到很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但作為一個合作伙伴,我更喜歡他的細致和踏實,Jmap和Apple的融合,在一些人看來是個迅速攀登的機會,但他并沒有那么做,事實上,私下聊天中他從沒向我提起過任何關于Facebook植入iPhone.OS的要求……我曾經問過他,他說,因為Facebook的技術條件還達不到……”

渡邊純一相信,這樣一個人,做出的決策必然有足夠說服他的理由。

果然,隨后他就聽到了那句“但是”。

“但是……”

安俊赫靠坐在沙發上,咖啡冒起裊裊煙氣之中,他沉思一會兒,似乎在組織語言,相抵的大拇指輕輕摩擦著,片刻,說道:“……我考慮了很久,最后還是決定上馬這個項目,就像《華爾街日報》那位文章作者說的,Facebook在此之前,一直是家創業公司,我們的技術力量有限,資金有限,最終帶來的問題,就是產品有限。”

“如果只滿足于創建一個社交網站,我們當然可以停下腳步,Facebook發展的越來越快,人們越來越傾向接受它,接受它與眾不同的開放觀念,我們的用戶在增長,盈利模式也在有條不紊地探索,不遠的未來,實現盈利并非奢望,如果只滿足于此,我和馬克大可以在3年后,或者5年后,當Facebook發展到足夠的程度時,對其進行籌劃上市,它肯定會帶來豐厚的回報……可是Facebook僅止于此么?”

安俊赫搖搖頭,緊蹙的眉心下,落在渡邊純一眼中的,是那雙明亮的眼眸,儼然在反射著窗外的陽光。

“馬克不只一次說過,他有個理想,他要建造一座傳說中的城市。三年前,這個理想說出來只會被人當做夢囈,但在三年后的現在,那座城市的雛形已經在虛擬的世界勾畫了出來,有時我會想,馬克的理想已經成功了第一步,那么,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

小提示:按回車[Enter]鍵返回書目,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韓國之颶風偶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