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小農民第0046章 宅基地風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風流小農民 >>風流小農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46章 宅基地風波

第0046章 宅基地風波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17日  作者:凡凡一世  分類: 都市 | 官場 | 生活 | 種馬 | 爽文 | 凡凡一世 | 風流小農民 
(凡凡一世)



在王小兵的心里,總是會不自覺地比較起董莉莉與蘇惠芳,現在已把董莉莉的全部都看過了,心中暗忖不知班主任的玉身到底是怎么樣的,會不會與董莉莉的一樣滑膩可人。想到那次在老師課間休息室里看到班主任那誘人的股溝與乳溝,頓時打了個激靈,深深吸了一口早晨清新的空氣,才鎮定心神。

魚翅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誰說的?

王小兵有些不服氣,有些奢望地想道:“我要魚翅,也要熊掌。”

直到六點半,兩人才從樓頂下來,一起到飯堂吃早餐。接著再回教室里上課。雖是只睡了二三個小時,但精神特別好,容光煥發,戀愛的人充滿了精力,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幾天來,王小兵與董莉莉都是喜氣洋洋的,像是新婚的夫婦,彼此瞧一眼,也甜在心里。

杜云佳看到董莉莉對王小兵那么親密,心里頗為嫉妒,但又沒有法子戰勝王小兵,把美人奪過來,每日郁郁不樂,無精打采的。

忽忽便又到了周末,周五傍晚放學之后,王小兵與謝家化一起回東和村。

本來想在周六帶董莉莉去洪東妹的夜城卡拉OK廳里K歌的,但想到可能會在那里碰上看場的謝加文,覺得沒什么意思,于是也就捺下這樁心事,待看定局勢再去,反正有的是時間,來日方長,不怕沒有機會。

回到家里,已是七點左右。家里人都在看電視。王志文的傷情并不嚴重,在醫院住了一天,便出院了。花了幾十塊的醫藥費。而今只是眼睛還有些黑腫,身上其它瘀傷都漸漸散了。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溫馨融和,彌漫著天倫之樂。

“弟,沒事了吧?”在學校里,王小兵也去看過王志文,知道沒大礙。

“好多了!哥,你揍了謝加興,對不對?”王志文在校園里也見過傷痕累累的謝加興,便想到是誰干的了。

“教訓一下他。”王小兵笑道。

“以后不要跟那些人一起玩,都是些三流九教的崽子,整天沒事找事,怕天不塌下來。”許娟報了警,但這種少年打架事件,傷得又不重,派出所不立案的。

“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打架,像我們十六七歲那時候,餓得癟了,真是沒力氣打架,除了做工還是做工,沒一天閑的,不是在田地里種花生稻谷,就是給人做零工……”王叢樂又開始嘮叨起他的少年時代。一旦他說起來,不說個把小時,那休想住嘴。

不過,許娟有辦法堵他的嘴:“說了多少遍了,我都能背出來了。現在宅基地是分到了,不知去哪里弄幾萬塊建樓房。”

一說到經濟方面的事情,王叢樂也知道妻子待會要拿自己跟誰家男人比較,那是頗痛苦的事情,他便立刻兩眼緊盯電視機屏幕,佯裝聚精會神看連續劇,道:“沒錢就先擱著。片子好看,大家先別說話。”

星期二早上,以抽簽的方式分了宅基地。說是抽簽,其實也是暗箱操作,其中的貓膩頗多。在黃麗華與白秋群的相助之下,王小兵一家也分到了國道邊上的一塊宅基地。

有四五十戶村民不服,要求重新分配,他們聯名向鎮里反映分宅基地不公,除了宅基地的問題,還有村里引進的一間家私廠,廠名叫華美家私廠,是由支書柳大鐘與村長王家發一起招來的。占地十畝,沒有經過村民同意就劃了地出來給華美家私廠建廠房,租期十年,說是優惠政策,只區區收了每年一千元的地租。那四十多戶村民也把這件事一起反映到東方鎮紀委,要求嚴查。

不過,村長與支書都沒將這事放在心上,還放言出來,說誰不服,盡管去告。

周五的時候,東方鎮黨委、鎮政府派了工作組到東和村調查,以紀委副書記李樂為組長,司法所副所長戚連光為副組長,帶著幾人,深入到東和村了解情況,經過走訪,得出了結論:分宅基地的過程很公正;而以優惠地租給華美家私廠建廠房也不存在貪污腐敗問題。

雖有村民不服,但也無可奈何。

支書與村長都不是單獨作戰的,想將他們撂倒,并不容易。特別是支書柳大鐘,雖是條小蝦米,但還有大蝦米罩著,相當于背著一張護身符,幾乎成了不倒翁。

這樣,風波就暫告一段落。

還沒分宅基地的時候,王叢樂就對許娟說過:“我運氣好。”現在真的分到了國道邊上的好地段,他又開始得意起來,笑道:“很多人送禮給支書與村長還沒得到國道上的宅基地,看我,什么也沒送,就這樣得到了。你說這不是命數所定,那是什么?”他是問許娟。

許娟當然不知里面的齷齪交易,哪里能反駁丈夫的反問,農民骨子里就有封建思想,她心里也覺得這是王叢樂的命好,不用送禮,都得到了好地。

但王小兵就不同了,他一手炮制了“宅基地”事件,聽了父親的話,心里當然是嗤之以鼻,忖道:“不用送禮是不行的。只是我送的禮都是很特別的。營養價值很高,所以勝出了!嘿嘿。世事表面看起來都是那么美好簡單的,但背后卻是充滿了難以啟齒的骯臟交易。”

地是得到了,要建起鋪面,還需要鈔票。建三層樓房,要幾萬塊。一樓做鋪位,二三樓住人。理想狀態是這樣。那時的人家,建房子一般都是二層以下的居多,很少建三層以上的,一是沒那么多錢,二是不流行建那么高的。不像現在的私人住宅樓房,一般都是四層左右,如果是出租的,那就建到七八層。

九十年代初,萬元戶就是個富有人家了。像王小兵這種家庭,遠遠稱不上萬元戶,家底薄弱,要拿出幾萬塊,實在難以上青天,就如王叢樂說的“就是摘樹葉都要摘到手軟”。全家人都希望天上掉下金磚,撿幾塊去賣,估計也就夠鈔票建房子了。只是老天從來不會下金磚。

有了宅基地,沒錢建店鋪,空著地丟荒,那也是一種浪費。

如何弄一筆錢來建房子?

王志文沒戲唱,許娟與王叢樂也是沒法子可想。只有王小兵才有門路。

閱讀提示:

如果對小說列表作品內容有意見,建議發送郵件或站內消息告訴我們!


上一章  |  風流小農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