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本就看棗兒不順眼,一見張氏責罵她立時在一旁煽風點火:“娘,先把她綁起來再說23章節!我們家今后要是因為鬼娃出了甚么事,她必須給我們擔著!”
棗兒卻對張氏等人的言行舉止表示十分不,更是對周圍這些人的見死不救感到匪夷所思,試圖和他們講道理:“我是看到那個孩子快淹死了,才會砸破水缸救她,救人要緊、我一時也顧不了那么多……”
周氏不等棗兒把話說完就用力的推了棗兒一把,理直氣壯的質問道:“誰要你多管閑事救她?我們就是要把她淹死!”
周氏的話讓棗兒驚訝得瞪大雙眼,以為自己聽錯了:“那可是活生生的一條人命,怎么能就這樣把她淹死?”
周氏聞言撇嘴嗤了一聲:“你裝甚么大善人?沒見過人洗兒嗎?方圓百里多的是生子不舉的人家,真是少見多怪!”
“生子不舉”這四個字仿若平地驚雷,讓棗兒瞬間明白了一切———這是古代鄉間的一種習俗,即生了孩子不養育,把嬰孩溺死或扔掉。.(.)第v一v中v文\s
尤其是在閩地沿海一帶,許多貧困人家都把多生出來的子看作是沉重的負擔。兩男一是最好的,因此第四個孩子往往一出生就會被溺死,生而不養在當時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原來剛剛那個孩子是黃家不要的,他們果然一心要將她溺死……
就在這時,圍觀的人群里突然有人發出驚呼聲,那人隨即擠到最前面,指著棗兒大叫:“她不是白蒲村的夏三娘嗎?她可是白蒲村人人忌諱的鬼娃!聽說她很是晦氣,前后已經克了好幾個人了!那幾個人都被她克得很慘,你們家辦喜事怎么會請個鬼娃來幫忙?”
眾人一聽說棗兒也是鬼娃頓時臉巨變,周氏更是尖著嗓子大聲嚷嚷:“她也是鬼娃?!!那從鬼娃手里出來的鬼娃就是鬼煞了!鬼煞可比鬼娃可怕多了!早年隔壁村就曾出了個鬼煞,聽說把一家人都克得絕了戶,就連挨著他們家的幾乎鄰居也被克得夭折了好幾個孩子……”
周氏說著像是突然記起了甚么般猛一拍大,抖著手指著棗兒的鼻尖:“怪不得我先前無端端的見了血,沒能把肚子里的孩子給保住,一定是被她這個鬼娃給克了!我說怎么她一來地龍就翻身,我一摔她身上就肚子疼,敢情全是因為她是鬼娃、專替水鬼討命!”
周氏一提醒,張氏等人才把先前她小產一事和棗兒聯系在一起,同時意識到事情比想象中的還要嚴重,立時招呼自家幾個兒子:“你們幾個還不給我把這個鬼娃綁起來?”
黃家老大、老二立時上前按住棗兒,另一人則尋了草繩要捆棗兒,棗兒自是不從、拼盡全身力氣反抗,但因對方人多勢眾、最終只能被五大綁23章節。
這時得了消息的金氏跌跌撞撞的跑了過來,抱著棗兒怒問黃家眾人:“你們憑甚么綁我家閨?!別以為你們人多就可以仗勢欺人!”
張氏道:“真是對不住,你家閨害我家出了個鬼煞,我們得先把她綁住,等請了道士過來瞧瞧才知道能不能放了她。”
張氏說完便給幾個兒子使眼,幾個兒子立時半拖半拉的要把金氏攆了出去,金氏奮力反抗、一臉焦急的看著棗兒:“你們別碰我!棗兒你別怕,阿娘不會讓他們欺負你!”說著心一橫沖黃家老大手上咬了一口,故意嚇唬他們:“我身上可是有病,誰被我咬了就會跟著我一樣發癲發瘋!不信你們問那個認得我閨的人!”
先前認出棗兒那人果然連連點頭,說金氏經常發瘋咬人,黃家幾個兒子聽了果然后退了幾步,一旁的張氏也是臉一變,但她很快就給兒子支招:“拿麻袋套了她的頭,再用扁擔把她打出去,看她還怎么咬人!”
棗兒自是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金氏吃虧,立時大聲讓金氏快跑:“阿娘您別管我,趕緊回去把阿爹他們找來!”
金氏不愿意把棗兒一人丟在黃家,無奈黃家人真拿了麻袋和扁擔朝她近,讓她只能無奈的照著棗兒的話去做,出了黃石村匆忙往家里趕,打算叫了夏大海幾個再折回來救棗兒。
而棗兒卻是掙脫無果,講理這群村人又因信而不聽,最終被黃家人關到了后罩房的柴房里,一起被丟到柴房的還有那個哇哇的哭的孩子。那孩子不過離了娘胎三天,甚么都不懂,被關后只會張了嘴哭得撕心裂肺……
嬰孩特有的尖銳哭嚎聲回蕩在柴房里,攪得棗兒心煩意亂———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這孩子也成了鬼娃?!
鬼娃到底是甚么?
莫非……
心間一閃過那個匪夷所思的猜測,棗兒的目光不由落在同樣被稱作鬼娃的新生嬰孩身上———也許她能幫自己開鬼娃之謎。
棗兒正自個兒理著思緒,忽聽得柴房的木“吱嘎”一聲被推開,一個頭頂綰圓髻、身穿棕黃道袍的老道了進來,跟在他身后的周氏正繪聲繪的講著前頭發生的事:“老道長,這個鬼娃一到我們家,我們家就先后遇上幾樁倒霉的事兒———先是無端端的遇到地龍翻身,家里屋子塌了幾角;”
“后來我不過是和她見了一面、說了幾句話,就被她害得小產沒了一個孩子;緊接著她還把我們家原本要溺死的小娃子變成了鬼煞!真真是倒霉透頂了!”
那老道面沉如水、目金光,將棗兒打量了一番后再掐指一算,立時搖頭晃腦的說道:“這只鬼娃非同凡響,須得做法鎮壓,方能保家宅安寧!”
說完便從腰間扯出一個巴掌大的銅鈴,一手搖拂塵、一手搖銅鈴,微微瞇著眼、嘴里念念有詞:“太上臺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凈,心神安寧。三永久,魄無喪傾。急急如律令!”
那老道神神叨叨的圍著棗兒做了一陣法后,忽然睜眼大喝了一聲:“徒兒上狗血,讓鬼娃現形!”話音才落便有兩個道童端著兩大盆狗血沖了進來,猛地朝棗兒和孩子身上潑去。
棗兒只覺得迎面撲來一陣刺鼻的血腥味,隨后臉上、脖子上便掛滿粘稠熱乎的液體,讓棗兒頓時惡心得直干嘔,嘔了好一陣子才緩過勁來,怒視那招搖撞騙的老道:“我沒中邪,快放了我!你就是潑我十盆狗血也無濟于事,我不可能現甚么形!”
棗兒的話讓老道眉頭緊皺,捋著下巴那撮山羊胡半響,故玄虛的誣陷棗兒:“這鬼娃竟厲害得出乎本道長的意料,被她帶出來的鬼煞怕是也不簡單,得另行想法子鎮壓才行!否則你們黃家三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到時可就不僅僅是沒了一個未成形的孩子那么簡單,你家剛出世的小子怕是也不能幸免!”
張氏一連得了六個孫兒、好不容易才得了個孫子,一家人都對這個小子緊張得緊,因此一聽老道這話、張氏便一個勁的往他手里塞錢,求老道無論如何一定要救救他們黃家,一行人擁著老道出了柴房,聲音逐漸遠去讓棗兒聽不清楚那老道打算如何對付她,只聽得有人“咔嚓”一聲重新在木上落了鎖。
且先不提棗兒這頭如何,卻說金氏趕回家把事情一說,夏大海立時帶了人往黃石村趕,一行人才剛剛進村就被堵在村頭的祠堂里,黃石村的村長代表全村村民和夏大海談話:“黃家剛剛已經請道士來做過法了,那道士說必須按照他的法子處置鬼娃和鬼煞,否則我們全村的人都要跟著遭殃!”
“既然如此,那這就是我們整個黃石村的大事,為了我們整個村人的安危,我不能讓你們把鬼娃帶回去,我們要按照村里的規矩處置鬼娃,”村長先把丑話說在了前頭,說完方才緩了緩語氣勸了夏大海幾句:“我聽說你們家那個鬼娃都把你渾家給克瘋了,你就不該再護著她,不如就趁這個機會把她交給我們處置。”
夏大海等人自是不肯點頭,態度強硬的要求村長把棗兒交出來,但村長卻一步都不肯退讓,堅持要按照道長的吩咐處置棗兒……夏大海等人無法和整個黃石村的人抗衡,只能折回去求自己村的村長出面相幫。
不曾想村長卻因為棗兒鬼娃的身份不肯出面,把夏大海一家得投無路,和棗兒一起出做活、但卻沒能護好棗兒的金氏更是滿心自責:“說甚么也不能讓黃石村的人處置棗兒!我再去找他們要人,他們要是不給我就和他們拼命!”
夏大海使勁的把煙桿子抽得“吧嗒、吧嗒”直響,抽了好一會子才重重的吐了口氣:“你去了也不管用,黃石村的村長派了人攔在村口,我們連村子都進不去,怎么去黃家救棗兒?我們還是再想想別的法子。”
第一溫馨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