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第十三章 到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青云路 >>青云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到達

第十三章 到達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9日  作者:Loeva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Loeva | 青云路 
書名:

雖然得出了讓人欣喜的結論,但眾人還是要把興奮的心情壓抑下來,不能把情況想得太過美妙了,因為青云提醒了他們一句:“如果連我們這些原本對內情一無所知的人,經過幾天的調查分析之后,都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那么別人要看穿這件事,就不會很困難。風云網”

周康不太樂意接受這個觀點,他覺得自己在皇帝身邊待了很多年,對皇上的性情、偏好、想法都比旁人更加了解,因此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旁人哪能跟他比?

青云假笑著吐嘈道:“可您甚至沒發現皇上已經病了這么多年!”

周康瞬間啞口無言了。

周楠忍不住為父親辯解:“那是皇上有意隱瞞,以免引起朝中動蕩。父親又怎會發現呢?”

青云轉向她:“朝廷里面熟悉皇上的人更多吧?那些老臣子里頭,就一定沒有偏向藩王那邊的嗎?比如那位古太傅,他也是受到皇帝信任的老臣子吧?他的孫子不就娶了姜家二房的女兒嗎?那可是楚王妃的親侄女兒!”

周康瞬間色變,周楠也不禁驚呼:“你的想法太可怕了!皇后娘娘也是姜家二房的女兒呢,難不成皇后娘娘還能讓娘家人把自己親生兒子的皇位搶走么?!”

青云擺擺手:“我說的是楚王妃,不是皇后娘娘。”就算是親姐妹,楚王妃自己有兒子,會生出私心也是正常的,問題是姜家二房其他人是怎么想罷了。

“這是有可能的。”曹i明插嘴道,“皇后娘娘入宮多年,與娘家人見面不多,她父母在世時,常住在河陽老家,不過是隔一兩年才入宮一趟,她的兄弟又不在京中為官,因此最常見的也就是楚王妃了。皇上因廢后羅氏之禍。對外戚極為防范,皇后娘娘賢德,很少在皇上面前為娘家人美言,反倒是楚王妃為姜家子弟謀官的次數多些。我雖說對個中內情并不算十分清楚,但冷眼瞧著,也覺得姜家人――尤其是姜家二房的人。更聽楚王妃的話,對皇后娘娘則純是敬重罷了。”

這么說來,姜家二房可能更愿意捧楚王世子上位?因為皇后為人如此,就算太子登基,姜家也未必能有實際上的好處。但楚王妃就不同了……不對。青云歪頭想了想:“這沒道理,就為了多一點好處,冒這么大的風險……姜家二房的人腦子壞掉了嗎?”

鐘淮小聲道:“事實上……姜家人完全不需要插手。不是么?無論是哪一位貴人坐上龍椅,他們都是穩穩當當的新帝外家,與其偏幫某一方,以至于對手勝出后讓自己落入尷尬處境,倒不如坐壁上觀好了。我想……姜家頂多就是給湘王那邊使使絆子吧?”

周楠忙道:“這不一定!湘王嫡次子娶的不也是姜家三房的嫡女么?姜家三房一向與二房親厚,若湘王世子最后入主東宮,這嫡次子就會接任世子之位,姜家女就是未來的湘王妃。姜家依然是穩穩當當的皇親國戚!”

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姻親關系?!青云心里再次吐嘈,她頭一次認識到,自己“出身”的姜家是個什么樣的家族。三方勢力爭奪皇位,姜家居然跟每一家都有密切關系?這根本就是不倒翁嘛,只要他們自己不攪和進去。無論哪一方勝出,他們都不會受到影響,還會有大大的好處。

劉謝問:“那姜家二房是怎么回事?若他們是偏向楚王妃那邊的,又跟姜家長房爭族長之位,是不是意味著姜家族中并不是鐵板一塊?”

青云想了想:“我記得姜家大老爺好象是比較支持皇后和太子的,不過現在太子被送出皇宮,他是否改變了想法,我就不知道了。”

而姜家三房又有個女兒嫁給了湘王的嫡子……

眾人彼此對視一眼,又看向青云,眼神很是復雜,尤其是周康,他說得近乎直白:“青姐兒,你其實并不是姜家的骨肉吧?你的性情為人跟他們就不象是一家子……”青云只能干笑以對。

最后,周康作出了結論:“這一切都只是猜想,是真是假,我們必須得找人確認。”

周楠問:“父親打算找誰呢?此事關系重大,若不是絕對信得過的,最好別泄露出去,否則一個不慎,便是死生大禍!”

周康微微一笑:“有個人應該是信得過的,喬致和喬大人,他也是被皇上調出京城的少壯派官員,而且一向受皇上信重。說來也巧,他的新職位正是錦城知府,與我們即將要去的錦東,相隔不到百里。”

眾人在海城經過數日休整,已經沒了閑逛的心思,第二日便起程北上了。他們換坐大海船,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北,經過十天行程之后,便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錦東城。

錦東城乃錦東府首府,建在海灣里,是一個新建的城市,城墻沿海邊山崖建起,全用大塊的方石筑成,城高墻厚,延綿數十里,幾乎布滿了整個海灣的海岸線,而在正城頭的下方有三個極大的入口可供船只進出。若有外敵自海上入侵,只要放下厚厚的城門,關閉閘口,只靠這堅固的城墻,便能堅守很久。

此時正值傍晚,錦東城外的海灣風平浪靜,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漁船紛紛返航,夕陽照在海面上,映起粼粼金光,無數的海鷗迎著海風劃過天際,翅膀早被夕照映成了金色。有幾只從青云他們船上的桅桿間飛過,發出陣陣鳴叫,驚得頭一次見這小生靈的周家丫頭們大呼小叫地四躥,然后在船工水手們的嘲笑聲中躲回船倉中去。

青云在現代時,也曾到海邊玩過,但事隔數年,幾乎已經想不起來了。這夕陽下的海景引起了她過去的記憶,她忍不住跑到甲板上,吹著海風,吸一口帶著腥味的空氣,再看看遠處的夕陽媧簧焓鄭隳艽サ僥欠曬暮傅納硤濉揮傻寐凍雋絲牡男θ蕁

回過頭,周楠就站在倉口,帶著幾分羨色看著她。她沖對方招招手:“過來呀,你總說想痛痛快快地欣賞一下海景,又顧著規矩不敢出來,現在我們馬上就要進城了。你還不來嗎?”

周楠有些心動,但旁邊的婆子就勸她了:“姑娘,您如今不是小姑娘了。外頭有船工呢,那些都是粗人,怎能讓他們看到姑娘的模樣?姜姑娘是野慣了的。您跟她可不一樣。”

周楠猶豫了一下:“媽媽替我布置一下行么?青姐兒說得也有道理,眼看著就要進城了,我在海上坐了這么多天的船。還沒好好看過大海是什么模樣的,叫人知道了也要笑話死。”

那婆子無法,只得答應了,便招呼著眾人將那匹用做帷幛的藍布又拿出來,嚴嚴實實地在甲板上圍出一個兩平米見方的小空間,周楠就站在其中,只能看到頭上的景色,至于什么海呀。漁船呀,那就免談了,她看到海鷗在頭上飛過。想要伸手夠一夠,也被身邊的勸住了,只能站在那里傻看。

青云在旁瞧著。只覺得周楠可憐,隨著年紀增長,自由是越來越少了。看來她決定不回姜家是正確的,她實在無法想象自己也過上周楠這樣的生活,會是什么情形,一定會發瘋吧?

青云轉頭再看向大海,雖然可以察覺到船工們偷偷望過來的視線,但她并不在乎。這樣寬廣無際的海,這樣無拘無束的天空,這么美麗的夕陽,這么舒服的海風,她置身其間,仿佛心都變得寬廣了,這樣的快樂,她如何能放棄?

鄰船的甲板上也傳來了人聲,她轉頭望去,原來是劉謝與曹i明也出來看海景了,劉謝自打頭一次見到大海開始,每日都要贊上幾回,今日也不例外,還吟起了前人的名詩,曹i明附和了他兩句,便轉頭來望青云。

兩船之間相隔二三十丈,明明很遠,但不知怎的,青云只覺得自己可以清楚地看到曹i明臉上的神色,他的雙眼中,似乎有粼粼波光,就這樣一直看著自己。她移開了視線,直視前方的海面,心里想:這個男人,自己是不是該試探一下?爭取一下?

夕陽漸漸落下了,在城門天黑關閉之前,青云等人坐的幾艘大船總算進入了錦東城。

城門后面的景象似乎讓人有些吃驚。他們見到的并不是繁華的城鎮,反而是幾條寬窄不一的水道,通向四面八方,岸上只有士兵,少見路人,連站在水路分岔口的堤岸上做指路工作的,也是身著差役服飾的官差。周康與劉謝因是前來上任的官員,自有管家送了名帖給引路者,便有人坐著一條小船駛在他們前方,引領著他們轉入一條寬敞的水道。

這條水道顯然是通向官署的。他們在一處開闊的碼頭邊停了船,沿著臺階走上岸去,就能看見一處占地極廣的官衙建筑。這建筑樣式簡單,看起來用料也平平,更沒什么裝飾,卻透著一種北方獨有的大氣。引路人向他們介紹:“這里就是知府衙門了。知府大人就在里頭辦公,兩位大人請進去吧,自有人會領路。”

周康點了點頭,他身邊的隨從便上前打賞了引路人,那人接下后笑了笑,作了個揖便跳回小船沿原路回去了。周康打量了一下這知府衙門的大門,似乎很是贊賞,撫著胡子點了點頭,便要走上前去。

但才走出幾步,他就停了下來,眼睛盯著衙門前方停著的一輛馬車看。那馬車旁還有仆從侍立,瞧那穿戴言行,大概是哪位官員家里的。周康盯了那幾個隨從兩眼,便回轉身走到劉謝等人身邊,小聲道:“那車邊等候的人是喬致和的親隨,我沒有認錯吧?”

劉謝原本正在囑咐剛下船的青云話,猛一聽到他這么說,忙轉頭望去,認了半日,有些遲疑:“瞧著眼熟。當年喬大人身邊的人,我見得最多的除了姜七爺與林小哥,就只有他那兩個親隨了,但也就是見過幾面罷了。這人瞧著象,不過看起來似乎穿得不如當年體面。”

鐘淮也上前道:“喬大人乃是國公府出身,在淮城時衣食住行都極講究,這馬車也太過簡陋了些,不象是他會用的吧?”

周康心里卻有數了。說來喬致和與錦東知府龔樂林來往不多,但都是皇帝得用的人,會有交情也不出奇。但奇就奇在喬致和身為錦城知府,居然會輕車簡從到錦東城來找龔樂林,定有緣故。他既然同時遇上了兩人,正好此時心頭最大的困惑,可以向他們確認。當然,在那之前,他需得試探一下兩人。

于是他道:“一會兒鐘老弟帶著我們的家眷先在后衙安置下來,懷德兄與我一同去拜訪龔知府,若是走運,說不定還能見到喬大人呢!”

劉謝臉上一喜:“若真能遇見他就太好了,我要再次向他致謝呢!”鐘淮的臉色卻有些蒼白,周康的提議正中他下懷:“好……大人若要向他們打聽什么消息,還是謹慎些的好,最好等安頓下來后,慢慢試探他們對朝中的變故有什么想法,再透露大人猜到的事。”

周康點點頭,與劉謝一起率先進了官衙大門,對守門的人說明身份后,便有人來引領他們的家眷進后宅了。無論是通判宅還是經歷宅,都早已準備好,他們直接搬行李入住就行了。

兩個宅子是分開的,不過前后相鄰,來往倒也方便。周楠跟青云打了聲招呼,便帶著家人往后頭大些的通判宅去了,青云自領著雇來的仆人去經歷宅安頓。但在那之前,她要先跟曹i明告別。

曹i明來錦東,是打著采購藥材的名號來的,自然不方便住在府衙里,方才進來前,麥冬已經先一步到外頭打聽客棧去了。曹i明看著人將自己的行李從劉家的馬車上卸下,回頭對著青云,欲言又止。

青云方才已經想通了一些事,態度倒是落落大方:“曹大哥,找到住的地方后,千萬要告訴我一聲呀?”

曹i明愣了愣,笑著點點頭:“這是自然。”又囑咐她說:“你們初來乍到,要收拾的東西多了,千萬別累著自己,先將廚房與休息的房間整理好,對付過今晚上,其他的慢慢來就行。”

青云笑著點頭,曹i明猶豫了一下,又有些不舍,正要再找幾件事囑咐一下,卻忽然看到周康的親隨找了過來:“小曹大夫,我們老爺在前頭見知府大人,說起了你,知府龔大人請你一并過去說話呢。”

曹i明與青云雙雙一怔,彼此交換了一個眼色。


上一章  |  青云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