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爺第七零三章 學府行(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爺 >>大唐之逍遙王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零三章 學府行(五)

第七零三章 學府行(五)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19日  作者:120笑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120笑話 | 大唐之逍遙王爺 
本章節來自于

“陛下,各位大人,我等且先看看這亭子之中,太子殿下又留下何等名垂千古之言。()高品質更新”

那工部侍郎倒是機靈,適時的替李淵和唐儉幾人排憂解難,同時又不輕不重的拍了李建成一記馬屁。頓時,幾人的目光都掃過來,覺得這家伙忒有前途啊!

“博尚所言正是,陛下、太子殿下先看這亭子中的名言才是正理。”

段綸也緊跟著說了一句,李建成本就不過是存心惡一惡李淵和唐儉幾人,看他們拿自己說事。此刻段綸和工部侍郎孫博尚都這么賣力的替李淵他們解圍,李建成自然也不會抓著不放。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妙,端的是妙不可言!”

這座亭子中的名言,再次讓李淵和唐儉幾人心中激蕩。不過,已經有了之前的經歷,眾人也沒有太過激動。

“太子殿下收服龍泉、吐谷渾、渤遼等番邦小國,將我華夏禮儀仁德傳播四方,揚我華夏之威。且太子殿下無如漢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是吸收各類文學流派,使得我大唐各種思想流傳,重現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之昌盛現象。()這一切,都可用這八個字來體現。高品質更新微臣對太子殿下的敬仰之情,已經無法用語言表達了。”

唐儉朗聲說著李建成以往的所作所為,言辭甚是激昂。從他的眼神之中可以看出,他對李建成的敬仰確實如他所說。

人生在世,無論從哪一方面都能做到李建成這般。真的是已經不能用天才來描述,只有妖孽才能詮釋。心中已經把李建成當妖孽看待,他自然是不會說出口。心里想著,跟說出來那意義可是不一樣。

“儒家思想盛行數百年,然則仁義的思想卻是讓大多百姓失去了該有的血性。或許,也正是因為自漢以來正統的地位,使得他們不曾想過與時俱進,拿著孔孟之道說事,卻是讓人的思想固化。所以,新的思想就必須誕生。百家爭鳴之事也勢在必行。官員之中多是儒家子弟出身。雖然他們不敢明著反對太子殿下的政策,暗中卻是會打壓那些非是儒家出身的官員。”

唐儉、裴寂和竇威三人雖然亦是學的儒家思想,然而他們卻并非是那等頑固不化之輩。跟隨李淵起事的他們也是明白,儒家思想確實有很大的迂腐性。

就如李淵當時攻入長安。♀卻不能直接稱帝。而是要扶持楊廣的孫子楊侑為帝。高品質更新若是不這樣做。那李淵的行為在百姓們的眼中就是謀朝篡位,名聲決然不會有多好。其后,經過一年的發展。楊侑在擔憂自己隨時都有丟掉性命的情況下,才不情不愿的把自己的皇位傳給李淵。李淵在推辭了三次之后,才勉強的接受。只要是稍微有一點見識的讀書人都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天下百姓多是目不識丁之輩,他們根本就不明白這些事。只知道李淵的皇位是楊侑傳來的,那就沒什么好詬病的。

“哼,這些人還真的以為若是沒有他們儒家子弟便無法治理天下。若是惹火了本太子,便讓他們見識、見識本太子的手段。”

李建成冷哼一聲,表情冷酷的說到。

百家爭鳴的存在,才能激起思想碰撞的火花,那么當百姓的思想開化之后,許多東西才能更好的接受。若是有人想要阻攔他的規劃,那么李建成不介意用狠辣的手段讓他們知道,擋在百家爭鳴道路前方的,只有死路一條。

唐儉等人聞言俱是身子一寒,他們自是能夠聽出李建成口中的殺氣。他們相信,李建成絕對做得出來這種事。

今天這一趟學府之行,他們明白李建成是真正有大智慧、大毅力,極端開明的一個人物。他的所作所為,絕對都是惠及百姓,或許現在看不出來。但是,百年之后,抑或是千年之后,李建成的一系列政策,便能體現出他的深意。

就如對待龍泉、吐谷渾、渤遼等番邦國的政策,在許多年之后,這些番邦的子民,也將會成為漢人,而忘卻他們曾經的故國。

“成兒,今日我等是來觀賞這華夏學府,而不是來這討論殺人的事。那些事,等放到之后再說。”

李淵不滿的瞪了一眼李建成,李建成身上散發出來的殺氣,端的是凜冽無比。

“孩兒孟浪了,還望父皇和幾位叔伯見諒。”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儒家子弟在朝中根深蒂固。想要讓他們真正的放下圣人子弟的身段,沒有狠厲的手段怕是難以讓他們信服。若是太子殿下有用得著微臣的地方,盡管吩咐。為了我大唐昌盛,儉愿做這劊子手!”

“茂約做得,寂亦做的!”

“威亦愿為太子殿下沖鋒陷陣!”

“俺老劉乃是一介武將出身,殺人更是不在話下。”

唐儉、裴寂、竇威和劉弘基四人皆是一臉正色的擺出自己的立場。或許,李建成現在的殺戮會讓人詬病,但是歷史會給他們公正的評價。

李建成一臉無奈,他們四個的話怎么感覺自己就像是殺人魔王,不殺人還不開心了。而且,碰到這種事大多數人都是唯恐避之不及,他們卻是巴巴的湊上來。當然,不能說他們蠢,相反他們其實心中明亮的很。能夠與李淵干出起義這種事,可見他們的心志也非比尋常,故此他們的眼光看得也很遠。他們知道李建成做的事乃是造福于后的事,他們現在跟著搏一回,可能會損失些許聲名,日后總歸會還回來,而且更甚于今!

他們的地位已經達到極致,想要再前進一步,顯然是沒有可能的事。所以,他們能追求的也就聲名,以及為子孫謀福。

跟著如此英明的太子殿下的步伐,他們相信只要李建成在的時候,他們的子孫就不會有什么問題。當然,前提是他們的子孫沒有干出謀反叛逆這樣的大罪。

“幾位叔伯一番好意,建成已是明白,若有需要,建成自是不會客氣。”

有這幾個大佬跟自己統一戰線,事情顯然會順利許多。所以,李建成也就不客氣的接納幾人。(。。)

(九頭鳥書院)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地址/1/1083/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