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爺第六五二章 高麗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爺 >>大唐之逍遙王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五二章 高麗王

第六五二章 高麗王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15日  作者:120笑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120笑話 | 大唐之逍遙王爺 
交州城外三里處,宋缺所在的主帥大營之中。

“大哥,從我們把東西送入城內已經過了這么久,他們還沒有回應,看來他們是準備放棄這些家小了。”

宋智仔細的將軍情匯報給宋缺,等候宋缺接下來的應對方法。

宋缺高坐主位之上,宋智坐于左側,宋魯坐于右側,宋師道和其他宋家子弟則只能站在一邊,誰讓他們的輩分比較低”“。

“城內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哎!”

宋缺莫名奇妙的感慨了一句,搞的眾人錯愕不已。見到眾人不解的神色,宋缺淡淡的解釋道:“李代權這個人我了解,他跟他的老子李佛子一樣是有野心的人。而且,李代權比他的老子還更狠辣。所以,我如果預料的沒錯的話,那些地方勢力的首領并非是不顧他們的家小,很有可能是被李代權給控制住了,畢竟,這是在交州。”

“主帥大人,這不可能吧?李代權控制住這些人,他們的手下豈能甘心?”

宋師道本就不喜朝堂和軍事,在陰謀權術這上面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聽了宋缺的話當即表示不理解。

宋智端坐一旁若有所思,宋魯則是一副不爽的表情左右搖擺著身子。但是,從他不時閃現精光的雙眼可以看得出來,宋魯并非如他表現出來的那么粗俗無禮。好歹也是好幾十的人,見識和眼力還是有的。

宋缺無奈的看了宋師道一眼。宋師道就是太淳厚了,幸好宋玉華和宋玉致都李建成手上,以李建成的秉性必定不會讓宋師道這個大舅哥吃虧。

“此事還不簡單,李代權只要稍加施展一些手段,那些人還不會乖乖的聽話!”

說到這里,宋缺也有一點無奈。原本他是想靠著自己的威名,唬住南越這些自稱為王的首領,控制住他們了,就不怕南越的百姓怎么樣。所以,宋缺才有底氣只帶五萬大軍就敢踏上南越這片土地。只是。碰到李代權這么一個野心蓬勃的家伙。宋缺的威名是有效,至少把人家逼的不敢出城,只是對于橫掃南越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南越諸國勢力聯合起來三十萬大軍,就算不動彈讓宋缺五萬大軍砍殺。累都會把他們累趴下。更何況人家還會抵抗。

宋缺承認。這一次看來是他大意了。

“如今交州城門緊閉,李代權緊守不出。三十萬大軍加上城內數十萬百姓,本帥就不信他們的糧草撐得住。不過。我們也需謹防李代權率兵偷襲。眾將聽令,如今大軍只要加強防備,等到交州城內斷糧,到時一戰可下。”

“末將遵令!”

次日,交州王李代權帶領親兵站在交州城上,雙眼微微瞇起,緩緩的打量著城外宋缺的軍營。而在李代權的兩側,分別是其余二十三家勢力首領,至于少掉的兩個首領,自然是特州王泰猛和郁林王察爾泰。

“眾位將士、百姓們,我們在南越生活過著與世無爭,豐衣足食的日子。然而,大唐鎮南王宋缺卻是無辜興兵犯我南越。我等南越將士,被人如此欺凌又怎能不奮起反抗。特州王泰猛和郁林王察爾泰竟然甘為大唐的走狗,企圖充當內應將敵人放進來。幸好本王和各位大王及時發現,誅殺此二獠,毀去大唐的陰謀。今日我交州王李代權在此立誓,勢必與大唐決一死戰,決不后退半步。”

“我愛州王托塔在此立誓,勢必與大唐決一死戰,決不后退半步!”

“我驥州王壇旦在此立誓,勢必與大唐決一死戰,決不后退半步!”

“我蒼郁州王…”

連同李代權在內,二十四人一個一個表示與大唐軍師放抗的決心。同時呼吁手下將士要有與大唐決一死戰的決心,宣誓了半天,弄得交州城內士兵和百姓皆是心情澎湃不已。當然,也有一些頭腦靈活之人在疑惑,特州王泰猛和郁林王察爾泰怎么會是叛徒呢?只是,在群情洶涌的情況下,他們也只能把疑惑埋在肚子里。

“大哥,看來你預料的沒錯,那些人真的是被李代權控制了。”

宋智站在宋缺身側感慨的說到,李代權宣誓就是為了做該交州城內的士兵、百姓還有大唐軍看的。宋缺他們自然不會錯過,從他們這邊位置往交州城上看去,能夠清晰的看到宣誓的二十三人背后,每個人的身后都站了一個士兵。不用說,這個士兵肯定是李代權的人,一旦他們說出不一樣的話,立馬就會被那名士兵所殺。因此,使得他們想要把實情說出來都很難。當然,除非他們抱著必死的決心,只是他們沒有那種決心。

“這李代權還懂得激勵士氣,只不過等到他們斷糧的時候,本帥看他們還有沒有這么有勇氣。”

宋缺雖然贊揚了李代權一句,不過對三十萬聯軍還是感到不屑。

三十萬聯軍雖然人很多,但是他們的裝備卻是跟宋缺這五萬大軍沒的比。

南越蠻荒、貧瘠之地,溫飽本來就是個問題了,哪還有閑錢去搞武器和鎧甲?因此,除了少數的將領級別的人物有著比較完整的鎖子甲、千葉甲等重甲,其他也就一些中層將領有資格穿上皮甲,普通士兵基本上都是披著破爛的獸皮當護甲,不過,這種護甲有也是相當于沒有。

至于說武器,那也是一樣的。

南越哪有什么厲害的鐵匠,或者說普通的制造武器的鐵匠都沒有。他們的武器基本上都一樣,一根木棒上面綁著一個鋒利一些的鐵疙瘩,就當做是長矛,都是平時他們拿來打獵用的。就這樣的武器不要說殺人,想要割傷宋缺五萬精銳的皮膚都很難。除卻少數將領級別的人物。有著運氣好從曾經與漢軍作戰的戰場上撿來的長刀、長槍,不過也都比較破舊,卻總比那統一的鐵疙瘩長矛好。

也正是基于武器和鎧甲這一點,宋缺才敢帶著五萬大軍橫掃南越。

當夜,李代權派出三萬大軍想要襲營,不過宋缺早就讓人加強防備,交州城的三萬大軍才出城沒多久,就已經被巡邏的士兵給發現上報給宋缺了。因此,宋缺直接將計就計,等三萬交州士兵撲進大營之后。卻是發現營中空無一人。立馬就知道被發現了。然而,此刻他們還想逃跑卻是已經來不及了,五萬大軍從四面包圍,砍殺他們這些武器和鎧甲都差得不能再差的士兵。不過是眨眼間的事情。

最后。三萬大軍死傷近萬。除卻跑掉的數百人,剩下的基本都投降了。

隨后,投降的士兵之中也不乏機智之人。宋缺也明白了一件事。這些人其實就是被李代權派出來送死的。

李代權將特州王泰猛和郁林王察爾泰定義為叛徒,李代權和其他二十三名頭領都已經證明。但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從眾,被殺兩個頭領的士兵中就有明白人,知道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可惜,李代權卻不給他們機會,當晚直接派這兩人的士兵出來襲營,其實就是要除去這些士兵。

“大哥,我們原本就養著那數千的家小,現在又有降兵接近二萬,恐怕對我們的糧草是個很大的負擔啊!”

宋缺出兵之前準備的是五萬大軍三月糧草,如今又添了兩萬多人,這些糧草怕是只能堅持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而如今李代權又擺出一副堅守不出的架勢,繼續耗下去可能對他們不利。因此,宋智顯得很是憂慮。

“就算是負擔我們也要養著他們!”

宋缺神情不變,顯然他也早就知道這個狀況,只聽他解釋到:“南越之地自古以來便是蠻荒之地,所居住的百姓也多是蠻橫不知禮儀。想要讓他們服從我們中原人的教化肯定很難,但是,如果有人帶頭的話,那不就簡單很多了?”

“大哥你的意思是?”

宋智眼睛一亮,顯然有些明白了宋缺的意思。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他們是被李代權脅迫的,等攻下交州城之后,讓他們和自己的家小見面,到時我們大唐的仁義之名就打出去了。還有這兩萬的降兵,也可以好好的利用起來,有了他們的宣傳,想要治理南越還不是簡單的事。”

宋缺神色平靜,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大哥果然就是大哥!”

對于宋智的稱贊宋缺并沒有什么反應,他做這一切不過是為了增加宋家在大唐這邊的功勞。宋師道的為人,以后就算接手了鎮南王的爵位,肯定也沒有多少出彩的地方。既然如此,宋缺就多做一些,也算是保證宋家幾代之內的繁榮。至于說更后面,那他宋缺也顧慮不了那么多了。

武德元年十月二日,也就是宋缺大軍從諒州出發開往峰州的這一天。李建成率領的十萬大軍終于通過鴨綠水也就是后來的鴨綠江,至此算是踏上了高麗的領土。

“尊敬的大唐太子殿下,這是我們高麗王讓小人獻上的降書。”

經過十多天的行軍,十萬大軍也有些疲勞了,李建成也終于下達休整一天之后再繼續的命令。如今他們所處的地方乃是高麗國內城的范圍,距離高麗都城平壤城也不遠,若是急行軍的話一天半就能到達。

當然,李建成不用那么著急。

李建成記得楊廣三次征討高麗,其中第一次就是因為沒把高麗放在眼中,連日不停的急行軍導致軍士太過勞累,當夜被高麗數萬大軍偷襲,幾十萬的大軍就此潰敗,死傷不計其數。

才剛安營扎寨完畢,高麗的使者就出現在李建成的大營之中。

飛快的掃過高麗王獻上來的投降書,李建成冷哼一聲扔到下方跪著的高麗使者邊上,不屑的說到:“小小一個高麗竟然還敢跟本太子提要求,繼續駐留在平壤城?笑話。本太子的要求就是一旦歸降我大唐,所有勢力的王室都要到我大唐接受安排。滾回去告訴高麗王,他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按照本太子的要求;要么,就準備開戰,到時候可就沒那么多的選擇了。滾!”

“滾!”

站在一邊的瓦崗眾將也都是兇神惡煞的向高麗使者怒吼到,這高麗使者當下被嚇得差點就沒大小便失禁,此刻哪還敢繼續留在大營之中,連滾帶爬的從大營之中跑了出去。

“太子殿下,如今大軍尚未疲憊。為何要在這休整一天再出發呢?”

秦叔寶是瓦崗眾將中與李建成最為熟恁的一個。因此將自己心中的疑惑以及眾人的疑惑給問了出來。

“呵呵,大家也都是自己人,告訴你們也無妨。”

李建成淡淡笑了笑,一臉平靜的說到:“傅采林大師說給他一天的時間去勸說高麗王向我大唐投降。接受我們大唐的要求。正好借著這一天的時間讓士兵們都休息一下。準備好之后的大戰。”

“太子殿下。之后還有大戰,傅采林大師不是去勸降高麗王了嗎?”

程咬金睜著他那銅鈴般大小的兩個眼睛,一臉的迷惑不解。但是。李建成可是很明白,程咬金這廝其實鬼精鬼精的,很多東西都知道,就是喜歡揣著明白裝糊涂。天下間能夠放棄到手權利的沒有幾個,高麗王也絕非是這樣的人。

在傅采林出發的那一刻,李建成就已經知道結果。但是,傅采林怎么說也是傅君婥三女的師傅,李建成也就滿足他的心思。

“太子殿下,若是開戰,末將愿為先鋒!”

“太子殿下,若是開戰,末將愿為先鋒!”

見還是有開戰的可能,瓦崗眾將紛紛站出來請命擔當先鋒之職。瓦崗眾將無一不是好戰之人,哪有戰事,他們就跟蜜蜂見到花一樣湊上去。

高麗跟中原之地并不一樣,高麗的人好似沒有建城的習慣。整個高麗也只有三座城池,一座便是他們前方的國內城,一座便是高麗都城平壤城,另外一座則是距離平壤很近的城池,名為安東城。

安東城原本并不存在,只是楊廣三次出征高麗,高麗王才特意弄出一個安東城,以此護衛掎角之勢。

城池這么少,他們肯定擔心被別人給拿去,到時候不就沒他們的事了。

“秦叔寶聽命!”

“末將在!”

“本帥留給你二萬人馬,務必拿下國內城,隨后引大軍前往平壤城與本帥匯合。”李建成肅容大聲說到,李建成隨意的時候,自然是怎么稱呼都行。但是,他一旦嚴肅起來,就按照軍中的稱呼了。

“末將遵命!”

“李績聽命!”

“末將在!”

“本帥給你三萬人馬,先行出兵安東城。等本帥攻打平壤城的時候,不希望看到安東城有一個援兵到平壤城,能否做到!”

“末將誓死完成命令!”

李建成選擇秦叔寶和李績自然是有他的考慮,秦叔寶行事穩重,行軍布陣的能力自是不弱,原本歷史上秦叔寶跟隨李世民大小戰役二百多場,那不是蓋的。而李績的能力也不弱,帶兵能力在瓦崗眾將中絕對是排名前三的。

“好了,大家都去干各自該做的事,養足精shén,一戰拿下高麗!”

“喏!”

夜色之下,傅采林單騎快馬駛向平壤城,他此行自然是去勸諫高麗王向大唐帝國歸降。其實,傅采林也知道這個可能性很低,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那樣對權力沒有太多感覺。雖然他知道這樣,可是他還是要盡一點力,高麗王的死活他并不是很在意,他不希望因為高麗王對權利的迷戀,而讓高麗的百姓也跟著受苦受累。

“駕!”

傅采林一揮馬鞭,載著傅采林的寶馬轉眼間絕塵在道路之上。

經過一日一夜的趕路,在第二天中午,傅采林終于趕到了平壤城下。傅采林乃是高麗的精shén領袖,高麗境內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城門的士兵看到傅采林,當即露出一副敬佩的神色。直到傅采林不見了,還依然望著那個方向久久沒有回神。

傅采林不知士兵的想法,趕了一日一夜路的他卻是顧不上疲勞,一路徑直向著皇宮走去。

傅采林原本也是皇子,守護宮門的侍衛自然也是認識他。傅采林從小就跟隨高人習武,對皇位一點想法都沒有,不然按理如今的高麗王是他傅采林,而不是現在這個坐在皇宮里的人。

“草民傅采林拜見大王!”

傅采林雖然是宗師高手,但是對于身為大王的高麗王高建武依然很是恭敬。論輩分,高建武還是傅采林的子侄輩。

“二叔,您出現的正是時候,如今我高麗正是垂危之時,二叔您出現了,本王也安心了許多。”

高建武一臉激動的望向傅采林,自打他登上高麗王的寶座之后,聽聞傅采林和高麗王室的關系,每次看到傅采林都是這般稱呼。這樣做自然是在打親情牌,從而拉近和傅采林的關系。

對于高建武怎么稱呼自己,傅采林并不在意。

“大王,草民此次前來,正是想要和大王商討關于大唐攻打我高麗的事。”(……)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