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爺第六五零章 征戰南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爺 >>大唐之逍遙王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五零章 征戰南越

第六五零章 征戰南越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14日  作者:120笑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120笑話 | 大唐之逍遙王爺 
攻下多瑪城的第二日,寇仲、徐子陵、跋鋒寒、陰顯鶴、虛行之和王玄恕六人,領兵五萬,跟隨滅七二抄小路出發,準備奇襲邏些城。風云網

吐蕃地勢較高,而且小路多是懸崖峭壁、連綿山脈,一些士兵體質較差,已經產生了高原反應。寇仲六人帶領的這五萬士兵,都是體質較好的,否則不用到邏些城,就會有一堆士兵因為高原反應而死亡。

至于李秀寧,在等了三天之后,蘭州府太守派來的的一萬人終于到達,將多瑪城七萬多的投降士兵交付之后,李秀寧便率領五萬大軍,繼續前行。至于那七萬多的吐蕃士兵,自然會有人處理,倒不用她來操心。

武德元年九月三十日,在經過五日的行軍之后,宋缺率領三萬大軍抵達諒州。至于另外的二萬大軍,宋缺交由宋家子弟行船出發,從海路進發南越等國。

諒州乃是南越其中一個獨立的城池,人口不過十數萬,兵馬也才上萬。

南越等國自古以來便是獨立的勢力存在,諒州也是如此。因為南越等地的人民都蠻橫不知禮儀,被稱之為南蠻也是有道理的。再加上南越之地實在太過于貧瘠落后,歷史上并沒有哪個王朝愿意在這上面浪費金錢和人力。直到北宋時,越南李朝太祖李公蘊不斷興兵北上,蠶食宋朝領土,大有盡收宋朝邕、欽二州之勢,并將其女嫁與土酋甲峒首領甲承貴。封他為諒州知州,李太宗又于天成二年,以平陽公主嫁給承貴之子甲紹泰為妻,諒州遂為越南領土至今。

不過,如今鎮南王宋缺開啟他的南越一統之行,諒州怕是從此歸屬于華夏了。

“父親…呃,啟稟主帥,諒州王甲斐茂邀請主帥入城商討歸降事宜。”

宋師道原本是要稱呼“父親”,卻被宋缺瞪了一眼之后,立馬改口。

對于宋師道不喜文武的德性。宋缺頗感無奈。宋師道的性格比較傾向于平淡。喜好游山玩水,識文弄墨。也正是基于這一點,再加上李家父子雄才大略,宋缺才絕了爭奪天下的念頭。

諒州本是無主之地。被南越土著甲斐茂占據。而這個諒州王的稱號自然也是他自己自稱的。一個只有十數萬人的城池。也敢自封為王,宋缺冷笑不已。

“嘿,小小諒州也敢自稱為王。聽到大哥…主帥大軍一到,還不是立馬嗝屁了。”

宋魯還是一副大大咧咧的表現,不過宋缺和宋智卻是明白,這不過是宋魯的表面現象,就是要讓人覺得他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家伙,等被坑過之后,才知道這丫的外表就是偽裝出來的。

“二弟你率大軍在外等候,為兄去去就來。”

宋缺向一邊的宋智吩咐了一番之后,帶著宋師道、宋魯,以及十幾名親衛便進入諒州城內。

“鎮南王蒞臨諒州城,讓甲某不勝榮幸。”

宋缺等人進入諒州城主府,一名身穿華衣,臉色蠟黃的中年男子向眾人迎來。當然,中年男子臉色蠟黃不是因為生病,而是南越之人皆是如此,大抵是因為地利、氣候等原因,才生的如此。

“有勞諒州王親自接待,宋某亦是感到榮幸之至。”

宋缺對著來人拱手行了一禮,卻是客氣的說到。而從宋缺話中意思可知,來人便是自稱為諒州王的甲斐茂。

“不敢當,不敢當!”甲斐茂躬身行了一禮,語氣極其諂媚。“今日之后便無甲某這個諒州王,甲某日后還要鎮南王照拂一二。甲某已命下人設宴,替鎮南王接風洗塵,等得吃飽喝足之后,再與鎮南王商討歸降事宜,鎮南王里面請。”

甲斐茂極其謙恭的將宋缺一行人迎入府中,低下頭之時,雙眼之中卻是一抹精光一閃而過。

在甲斐茂的吩咐下,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很快便擺上筵席。

“鎮南王到我諒州,甲某先干為敬!”

甲斐茂拿起桌上的瓷碗,一大碗酒水便倒進了口中。南越諸國沒有中原那么富庶,大多數地方也僅勉強維持溫飽,哪還有閑錢去弄什么精致的玉杯之類的奢侈物。

酒過三巡,眾人都喝的面紅耳赤,就連宋師道也是如此。

“鎮南王,甲某有一事不明,還請鎮南王解惑。”甲斐茂端著瓷碗,一大碗酒水入肚之后,臉上盡是疑惑之色望向宋缺。

“諒州王有何不解盡可問來,宋某知道的,必定給諒州王解答。”

宋缺一臉平淡,讓人根本看不出他此刻心中在想些什么。

“如此有勞鎮南王了。”甲斐茂向宋缺抱拳行了一禮,一臉疑惑的問到:“諒州地處蠻荒,百姓蠻橫不知禮儀,并無絲毫可取之處,鎮南王為何要出兵于此呢?”

“正是因為諒州地處蠻荒,百姓蠻橫不知禮儀,我大唐天子為了讓諒州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人人都知曉孔孟之道,故此讓宋某攜仁義之師將我大唐文明傳播到諒州。大唐天子一片苦心,多虧了諒州王能夠理解,讓諒州百姓免于兵戈之禍,宋某代諒州百姓敬諒州王一杯。”

說著,宋缺第一次主動的端起桌上的瓷碗遙遙向甲斐茂敬了一杯。

“呵呵,鎮南王過譽了,甲某素知鎮南王大名,敬服鎮南王的為人,這才向鎮南王歸降。”甲斐茂臉上掛著笑容,但見他眼珠子一轉,似乎漫不經心的說到:“鎮南王的威名南越等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鎮南王為何要屈于大唐天子之下?鎮南王振臂一揮,南越各國必定云從而響應,到時鎮南王就可自立為帝。隔江與大唐帝國分庭抗禮,無須看人臉色,豈不妙哉?”

“啪!”宋魯一拍桌子,怒目圓睜,瞪著甲斐茂大罵到:“放你娘的狗屁!我大哥自小通讀孔孟,豈是你說的這種不忠不義之輩。你諒州不過小小的一個城池,兵馬不過萬余,既然還敢說此大逆不道之言,簡直是找死!”

宋魯在那破口大罵,宋缺倒是喝著酒。一點反應都沒有。

“宋三爺。鎮南王都沒發話,你急什么。”甲斐茂看到宋缺的反應,心中一喜,嘲諷了宋魯一句之后。繼續誘惑到:“鎮南王莫非是還有什么顧慮?大唐帝國雖強。我南越各國卻是不懼他。且大唐若要出兵。我等只需在長江南岸駐扎精兵十萬,到時任他大唐百萬雄獅,亦無可奈何。到時鎮南王為帝。我等分封為王,各得所需,何樂而不為?鎮南王以為如何?”

“諒州王這一番話怕是準備良久,既然如此為何又要跟宋某說歸降大唐呢?莫不是覺得宋某好愚弄?”

宋缺淡淡的瞄了甲斐茂一眼,后者是心驚膽戰。不過想想自己的準備,又稍稍的安定了些許。

“既然鎮南王這么說了,那甲某也就直說了!”

甲斐茂攏了攏袖子,從桌位上長身而起,朗聲說到:“大家都是明白人,到手的權利不可能白白的交出去,會那么做的絕對是傻瓜。諒州雖小,卻是五臟俱全,甲某自封為王,樂得安逸,平白沒了王位,換了誰也不肯。就說鎮南王,如今歸降大唐,卻是鎮南王的王位不變,否則鎮南王想必也是不肯的。甲某為諒州王,頭上莫名的多出許多上司,卻也覺得不舒服。正因敬服鎮南王威名,甲某愿聯合南越諸國推舉鎮南王為帝,甲某依然是諒州王,你我互不侵犯,鎮南王覺得是否可行!”

“提議不錯,換了早些年宋某會同意,如今宋某心思平淡,沒有太多想法。若是諒州王不愿歸降,你我也只有刀兵相見了。”

宋缺放下瓷碗長身而起,望著甲斐茂平靜的說到。

“既是如此…”

甲斐茂望著宋缺話音一頓,猛然將手中瓷碗砸向地面,“啪”的一聲,瓷碗四分五裂,隨后但見府外無數士兵手持槍矛,將整個府院團團圍住。再外圍,則是一圈早已搭弓上箭的弓箭手。如此情形,宋缺等人卻是陷入危境之中。

“諒州王此是何意?”

宋缺面色不變,掃了甲斐茂一眼,依然語氣平淡的說到。

“鎮南王實力卓絕,甲某顧惜身家性命,也唯有出此下策。若是鎮南王同意甲某的提議,之前的話依然有效,甲某還是會聯合南越諸國推舉鎮南王為帝。若是鎮南王不肯,那甲某只有冒犯了。”

甲斐茂一臉森然,宋缺天刀威名赫赫,他豈能不懼。如今逼迫宋缺同意自己的提議,以宋缺的聲名在外,想來也不怕他反悔。若是不同意,那甲斐茂也只有下殺手了,否則一個宗師級的高手吊在頭頂之上,睡覺也不安穩。

“諒州王既知宋某實力,覺得憑借這些人能抵擋的住宋某?”

“甲某自然知曉,因此在美酒之中,甲某加了些佐料,是生是死,就憑鎮南王一念之間了。”

面對宋缺的話,甲斐茂卻是一點都不擔心。他早在美酒之中做了手腳,今天宋缺插翅也難飛了。

“也罷,既然諒州王執迷不悟,也不怪宋某不留情面了!”

宋缺對甲斐茂說的話一點也不在意,在甲斐茂驚異的眼神之中,從口中噴出了一口酒霧。

“些許伎倆,宋某早已不屑為之。”

言畢,宋缺伸手摸向腰間跟隨多年的寶刀,在甲斐茂驚駭莫名的眼神之中,緩緩的抽出寶刀,只見刀光一閃而過。站在正中間主位的甲斐茂猛然間掐住自己的脖子,點點殷紅的血水從他指縫間流下。

“我不甘才…”

“撲通!”

最后一個“心”字還未落下,人已是面朝天倒下。布置了許久的局,在宋缺絕對的實力面前卻是如此不堪一擊,讓甲斐茂怎能甘心。可惜,即使他再不甘心也無可奈何,在歷史的車輪面前。他也只有被碾壓的份。

“放下手中武器,否則,別怪宋某手中寶刀無情!”

“放下武器投降,否則格殺勿論!”

“放下武器投降,否則格殺勿論!”

十幾名宋缺的親衛大聲呼喝,原本那些士兵就驚懼于宋缺的威名。此刻見甲斐茂倒下,哪還敢出手,在聽得宋缺的話之后,全都老實的扔掉手中武器,抱頭蹲在一邊。

宋缺多少年的老江湖了。豈會那么容易就中招。入城之前就已經吩咐好了。所以根本沒有一個人把酒吞入腹中,皆是卡在喉間,當宋缺動手的時候,老早也吐出來。甲斐茂一個沒讀過多少計策的家伙。竟然想在宋缺面前耍計謀。真的是不知死活。

“傳令二弟率兵入城!”

次日。甲斐茂家中男子盡數斬殺,女子賣給他人充作仆人。只是斬殺帶頭之人,便使得諒州城歸降。可見天刀威名到了何等地步。

“傳本帥令,大軍明日繼續前行,出兵峰州!”

第三日,宋缺率領三萬大軍從諒州出發,經過二日跋涉,跨國南越紅河與西道江交匯處到達峰州。

然而,卻發現峰州無人抵抗,入城詢問后方知,原本占據峰州的戛家,在聽聞宋缺出兵峰州之后,早已是收拾錢財帶領家人前往交州。峰州城墻高不過三丈,極其容易攻破,戛家自知無法抵抗宋缺,這才棄了城池。

隨后,戛家聯合交州李家、愛州托家、驥州壇家、道州茶家,南越十八州共計二十六家勢力,聚攏兵馬三十萬,共抗宋缺。

宋缺不過三萬兵馬,南越卻是聚攏三十萬兵馬抵抗,又一次證明了宋缺的威名赫赫。

西漢武帝時掃平南越國,并且在南越國交趾設州,共有九郡十八州;東漢初改交趾為交州,治所為龍編。其后交州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不斷反叛、歸附,原本十八州的地域也漸漸縮小,及至前隋的時候,交州僅余一州,其余十七州各自獨立。

因此,經過這數百年的建設,如今交州城高墻厚,就如同吐蕃的多瑪城一樣。僅憑宋缺的三萬大軍根本難以攻下,十八州聯軍三十萬兵馬,就算十個士兵換宋缺一個士兵,也足夠了!可見,交州這一戰極其艱難。當然,若是宋缺勝利,十八州的勢力盡皆覆滅,一舉平定南越,正所謂有弊有利,就看宋缺手段如何了!

隨后,宋缺三萬大軍駐扎于交州城外,逼的城內三十萬大軍不敢動彈,宋缺的大名也足以載入史冊了。

宋缺這邊什么舉動也沒有,但是,別忘了宋缺還有二萬從海路出發的大軍,如今卻正是派上了用場。

愛州、驥州、南海州、蒼梧州、郁林州、合浦州、九真州、日南州、珠崖州、儋耳州,共計十州臨近海邊。這十州十五家勢力全都集中到了交州,可是,他們的家底以及一些家小全都還在當地,根本就沒有帶走。然后,這十州十五家勢力的家小奴仆全都落入宋缺二萬大軍手上。

接下來很簡單,宋缺直接把這個消息傳入交州城中。再然后宋缺什么也不用干,只需要等候結果就可以了。

“如今宋缺抓了我們的家小,我們該如何是好?”

交州州府大廳之中,一名脖子掛著珠鏈,頭發蓬松的就跟鳥窩一樣的中年男子臉色布滿了焦慮。

“是啊,我等家小在宋缺手上,若是不投降,怕是性命不保!”

另外一名皮膚干皺且黑的中年男子同樣焦慮。

“托家主,壇家主此事無須擔心。宋缺怎么說也是漢人出身,他們漢人自詡仁義,絕對不會動各位的家小。”

正中央的主位之上,一名精練的中年男子緩聲的安慰著眾人。

之前兩個說話之人,正是愛州托家家主托拉,以及驥州壇家家主壇旦。而中間主位上的男子則是交州李家家主李代權。

“啟稟交州王,漢軍有東西送入城中,囑咐我等務必要讓眾位大王觀看。”

正當二十六家勢力討論不休的時候,一名士兵抱著一個精致的木盒跑進了府院之中。主位之上的李代權眼中精光一閃,好似有些明白了。

這十八州的二十六家勢力各自為王,有的一州有兩家勢力共同治御,這才出現了十八州二十六家勢力的情形。

“快快打開看看,這里面裝的什么!”

見宋缺有東西送來,眾人皆是著急不已,紛紛叫嚷著打開木盒。于是,士兵在征得李代權的同意之后,緩緩的打開了木盒。

“啊,這是…”

“里面還有一張紙,看看寫著什么!”

“宋某敬上,小小薄禮不成敬意。明日開始,宋某就不是獻上一截拇指,而是一顆大好人頭,再一日宋某獻上兩顆人頭,隨后四顆人頭,直至將各位大王的家小殺光。何去何從,相信各位大王能夠作出明智的選擇。”

原來,這木盒里面裝的是這些家小俘虜的一截拇指。而且,宋缺的話也很明確了,不投降那么就殺人。

“交州王,我看我們還是投降算了,不就是去長安當一個閑散官員,這樣也不錯啊!”

“是啊,是啊!漢人的待遇也不差,總比我們這樣朝不保夕的好多了。”

“還是降了吧!”

那些家小被抓住的家族,紛紛叫嚷著向宋缺投降。而其余的十一家,也有人露出意動之色,畢竟宋缺的威名太盛,讓他們感到驚懼。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