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帶個聚寶盆052、侗寨鼓樓,人文風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隨身帶個聚寶盆 >>隨身帶個聚寶盆最新章節列表 >> 052、侗寨鼓樓,人文風貌

052、侗寨鼓樓,人文風貌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23日  作者:冢土  分類: 都市 | 鄉土 | 冢土 | 隨身帶個聚寶盆 

四江縣城距離龍城市區有203公里,屬于湘、桂、黔三省交界地,而袁本初的家鄉長樂鄉則屬于通水縣管轄,臨近湘城,距離四江不過個把小時的車程。雖然距離不是很遠,他還是有點踟躕,畢竟還沒什么大的作為,衣錦還鄉還需要點時rì啊!過年再說吧,正事要緊。

這個縣為農業大縣,有一千余年的歷史,文化以侗族文化為核心——全縣36萬人口中,侗族人口占了57。獲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與此同時,具有廣泛農民群眾基礎、充滿少數民族特色的農民畫、侗族大歌、侗族刺繡、“百家宴”等文化活動,也逐漸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有力載體。

建起四江鼓樓以及世界最長風雨橋——四江風雨橋、世界最大單體木構建筑——侗鄉鳥巢、民族風情街月亮街等,已經逐步成為湘、黔、桂三省區交界侗族文化旅游休閑中心。

袁本初在網上查閱著關于四江的人文風貌,向往之情更甚,的確是一個旅游勝地啊!并且有美女導游陪伴。

在石巖農場渡過的第一個夜,袁本初睡得很安穩、平靜,事業步入了正軌,一切都有了盼頭,努力付出終有回報,這是袁本初隨時告誡自己的話語。

清晨,陽光播撒在農場的屋檐上,金碧輝煌,猶如大雄寶殿,近了,卻只是紅磚黑瓦的破屋一座。[]

虛虛實實,夢幻泡影罷了。露珠洗滌著翠綠的枝葉,滋養著大地,鳥兒的啼叫聲,喚醒了睡夢中的袁本初。

只見他來到外面泥濘的過道,瞭望著下坡方向的景物,層層疊疊的丘陵,宛如青蛇飛舞,昨rì還落敗枯黃的板栗樹葉,隱約有些起色,這給袁本初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五千塊值了!不會打水漂,張虎要是知道的話,肯定腸子都悔青了。”袁本初深吸了一口大自然的氣息,精神勁一下子就恢復了,混合了植物的芬香、泥土的清香,讓他找到了鄉村故土的感覺。

抖擻精神的袁本初搗鼓著早餐,為了節約時間,袁本初充分利用電飯煲煮粥的功能,拎起昨晚小紫的獵物,一只田鼠。

老鼠的食用悠遠流長,不過都市生活下的老鼠骯臟不堪,細菌滋生,很少有人敢吃,生活在家庭的鼠輩,只有在遇到大的自然災害中,肉類、食物短缺的時候會選擇吃食。

小時候袁本初就吃過躲在家里的老鼠,并不是生長在田間、叢林、草原的田鼠。98年的洪水,南方波及嚴重,別說是肉了,飯都沒得吃!有一天,袁本初的老媽吳阿妹,抓了幾只家鼠,烘干后與剁辣子爆炒,做了一道偽兔子肉。

個把月沒吃肉的袁本初,哪里管真偽,吃得滿嘴流油,回味無窮,家鼠的制作方法很講究,首先的要點就是要把老鼠的病菌弄干凈。

烘、汆()、炒,吳阿妹雖然沒什么文化,卻也不敢亂給孩子吃有毒的東西,經過一系列的繁雜步驟,才端上桌來。[]

如同某個母親,用豆腐做成肉的味道一樣,天下間的母親都是最偉大的!

當長大后,袁本初提到了這一茬,吳阿妹笑了笑,說道:“那個時候會有兔子?是老鼠肉做的啊!”

袁本初并沒有想象著的做嘔吐狀,暗自記下了這一切,母親的慈愛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里。

田鼠沒家鼠這么多病菌,袁本初剝皮,切成丁,準備了些姜、蒜、蔥,等電飯煲里的粥半熟的時候,倒入田鼠肉丁、姜、蒜去腥,鹽、雞精調味。

全熟之后,加蔥即可,一鍋香噴噴地田鼠粥就完成了。在嶺南等地區有句諺語“吃一鼠,當三雞”。

由此看出田鼠的營養價值比雞高出不少,中醫指田鼠肉可入藥,有補虛扶正、補益氣血的功效。

有些人還相信田鼠肉有滋陰壯陽及生發的功效,事實到底怎樣,不得而知。總體來說田鼠在南方的農村餐桌上是一道頗受好評的菜式。

相比南方喜食田鼠,北方人則避猶不及,損失了品嘗美味的機會。(田鼠值得一吃噢)

作為資深吃貨,袁本初習慣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理念,廚藝平平,卻頗有天賦,rì積月累之下,烹飪的技法會逐步熟練。

田鼠粥的肉香與米香融為一體,入口清甜,咀嚼著田鼠肉丁混合了米粒,不油不膩,嚼勁十足,舌頭差點都吞進去……

“好吃啊!比家鼠好吃多了。”干掉一鍋田鼠粥,袁本初心滿意足,要自己抓田鼠的話,不僅要有運氣,而且可遇不可求啊!

小紫的好處顯而易見,近距離查看了板栗樹的情況,枝葉枯黃的狀況好轉,釘子蟲還掛在上面,有了起色就行。

再去看了菜圃的情況,經過一夜的生長,芹菜、西紅柿的肉芽出來了,沒以前這么夸張,催熟的效率明顯降低。

估計只是3-5倍左右吧!不過以這個面積,一次收獲的數量估計能有萬把斤左右。(1畝地,芹菜、西紅柿相加的重量)

時間長點就長點唄,至少合理性是站穩了,他不擔心嚴寬、蔣雯吃不下,以蔬菜的保質期來看,多進點無關緊要,何況供求關系上,“求”占據主動,多多益善,估計是這兩人的共同想法。

繼續撒了一層神土在菜圃園、板栗園,袁本初來到山墩上呼喊道:“紫氣東來!紫氣東來!”

不一會小紫就跑了過來,喂食神土的時間到了,小紫還不乖乖來領取一天的“津貼”?

摸著它的頭顱,袁本初寵溺地道:“小紫啊!這幾天我要出趟遠門,農場的安全就交給你了,神土我已經放在里面的過道上鋁盆里,注意別一次吃完了哦。”

小紫一邊吃土,一邊點頭應承,看它滑稽的模樣,袁本初會心一笑。石巖農場交給小紫,他放一萬個心!而且這里又沒什么貴重的東西,蟊賊哪里會選擇這里?只是循例交代而已。

袁本初收拾行囊,帶了超級本、五萬大洋、兩套換洗的衣服、背了個旅行包離開了農場。

大門、后門、庭院的門都換了鎖,有條件了話,袁本初還打算加設幾個攝像頭,現在倒沒什么必要。

步行至附近的公交站牌,等待了15分鐘,乘車往民族高中而去,他還打算親自和嚴寬、蔣雯說明情況。

交貨期方面,要延遲段時間,作為一個有交代的人,他認為很有必要。

9點多,食堂已經忙完了早餐的供給,嚴寬閑著沒事在后門轉悠,突然看到了袁本初背著行囊,上前遞了支香煙,說道:“小袁,你要出遠門?蔬菜的供給怎么辦?”

“是啊,嚴老板,我這幾天要去趟四江考察下黑豬,蔬菜方面,農場的那批蔬菜還要段時間才能收獲呢!”袁本初據實回答,前些rì子因為沒地盤種植,不好說明自己的菜的途徑。

如今了租賃了農場,正好解決嚴寬一直的疑惑。

“噢?四江的黑豬肉質不錯啊,小袁你有眼光哦,以前都沒聽說你有個農場,是和人合伙開辦的?”嚴寬來了興致,詢問道。

袁本初半真半假地道:“是我自己開的,不過大部分錢是家里的,你看我這么年輕不啃老,現實不允許啊。”

“也是。”嚴寬能夠理解,剛創業的年輕人,啟動資金來自父母在情理之中,農場的經營狀況的好壞,取決于袁本初的努力,他估摸著袁本初一定會有一番大作為。


上一章  |  隨身帶個聚寶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