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回:名留青史的潤筆費
第444回:名留青史的潤筆費
“這是潤筆費,你辛苦,應該的應該的!”李承乾笑著說。
這樣可以名留青史的事情,花點錢是值得的。
許敬宗呵呵一笑,然后把小金條給收了下來:“好好,這筆墨確實是貴,臣就用這錢去買點兒好的紙和筆墨來寫!”
看著許敬宗收下了小金條,李承乾感覺和這個許敬宗的關系一下子近了,親熱地和他喝了幾杯茶,才從這里離開。
這人情嘛,就應該這樣來經營的才覺得可靠,不然對方無緣無故的要幫你,誰信啊!
過了兩天,李承乾被老李叫了去,一進門,咦,許敬宗怎么在這里?
許敬宗不敢和李承乾使眼色,上面的老李正在翻著一本青色書皮的書,過了一會兒,他才抬起頭來,質問李承乾:“這小小事情,你也好意思給寫進史記里,多丟人,也不怕那些大臣們笑話?”
“呃,父皇,這是我們的一次外交事件,自然要寫進史書里,以便我們以后在與其他國家的外交上更加成熟,更加為我大唐外交事業服務!”李承乾找到了一個大理由,錚錚有聲地說道。
老李覺得他這樣說有道理,但是卻很不屑,這里面怎么關于老李自己沒幾筆呢,所以老李能高興嗎?
“如此也好。許愛卿,朕覺得這里有幾個不圓潤,你可以改一改……”老李和許敬宗說完后,才轉過話題重新和李承乾說:“你說的外交史?嗯,是有點好處,你研究研究,然后弄出個外交史出來。”
李承乾沒想到就這樣就得了一個任務,真是運氣差。
“那個祿東贊最近傷養得差不多了,那吐蕃新使也快要到達了,你就準備一下!”老李給李承乾透露了一個消息。
李承乾一聽,哦。這快一個多月過去了,也快要到了。
這祿東贊的體質還真好啊,被李承乾一百多人踩過后,只是養了一個多月,就恢復得八八九九了。而那些殘了的球員。雖然殘了沒法治好過來,但是身體卻恢復得很快,這從河馬大姐的嘴里知道的。
嗯,吐蕃人還算有點識趣。沒有傷害到去給他們治病的河馬大姐。
這也許是祿東贊的鎮定效果!
走出了甘露殿,許敬宗小聲地對李承乾說道:“殿下,你可知這史書,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沒有自己來查閱的。”
李承乾腦子一轉,這許敬宗想說的是。這老李就違反了職業操守,查了別的皇帝不會查的史書了。
這許敬宗是想和他掏心掏肺了,但是李承乾可不能接他的話,于是笑了笑,說道:“許侍中,這陳舊的東西,可不能太盲目地遵守,這史書怎么就不能看了?那些以前的皇帝,是沒心沒肺。才懶得看許侍中你們辛苦寫的史書,而我父皇查看史書,是在肯定你們的勞動成果!”
許敬宗一聽,露出了笑臉,說道:“是。是,臣以后一定每隔幾個月都把我們的勞動成果送于陛下閱讀!”
送別了笑臉的許敬宗,李承乾去找孔穎達和于志寧夫子了。
他們的字典印刷被李承乾給否定了,因為李承乾覺得他們的紙并不奈用。而且太貴了。
更重要的是,印刷的預計數量太少了。也才印刷出五六百本,這還叫字典嗎,當成限量版的還差不多。
而為什么要推廣的字典,卻成了限量版的,問題就出在了紙上了。
紙造價太貴了!
李承乾前兩天去造紙作坊看了一眼,雖然被造紙作坊里面的嗆人臭味給趕出來了,但是李承乾當時還是大氣地大手一揮,說道:“我來發明一種紙!”
現在養傷養好了,或者說是李承乾懶在西池院里懶得骨頭都要僵了,才出來走動走動,這就去找孔穎達,把他的蔡倫紙給發明出來!
很快到了崇文殿,與孔夫子于夫子會合,然后向下馬陵莊園而去。
“殿下,為何不去工部的造紙作坊?”孔穎達奇怪地問道。
前兩天李承乾就是去工部造紙作坊看了而產生了發明新紙的,怎么現在不去工作造紙作坊了呢?
“這是我新發明的紙,不好到工部那里去弄,要是發明不成功了,那不是丟臉了嗎,這下馬陵是我的莊園,那里也有一個造紙作坊,雖然小,但是正好人少,不怕丟臉。”李承乾如是說道。
孔穎達雖然不理解李承乾這樣的話,但是還是哦了一聲,然后點了點頭,上了馬車。
而后面上馬車的于志寧微微一笑,明顯是知道了李承乾的歪歪心思,也只有孔穎達這樣的正直的人才不會聽出來。
到了下馬陵,朱杰胖管家正在等著李承乾,連陳秋明這個花露水老板都等著。
李承乾下來后,接受了他們的行禮,然后揮手讓陳秋明回自己的工作崗位去,不用講這么多規矩。
讓朱杰帶著他們去了造紙作坊,李承乾把自己腦海中有關蔡倫紙的知識告訴了兩個造紙師傅,兩個造紙師傅一愣一愣的,明顯李承乾說的和他們傳統的造紙工藝有些出入。
但是李承乾是太子,太子就算是要胡鬧,他們也要照著做,所以他們只好照著李承乾的辦法做了。
孔穎達和于志寧對于李承乾說的造紙法并不了解,而且他們也不懂造紙工藝,只是聽到李承乾所提到的原料是非常廉價的東西,看來若是李承乾能造出紙來,那這紙一定是非常便宜的!
他們站在一邊沒有插嘴李承乾的。
他們站了一會兒就受不了這造紙作坊的臭味,孔穎達不由嘆道:“怎么也沒想到,我們這幫斯斯文文的讀書人每天寫字的紙,竟然是這幫大字不識的人在這樣差的環境里造出來的!‘
本來正準備閃到作坊外面呼吸一口新鮮空氣的于志寧聽到這句話,邁出去的腳又給縮了回來了。
他應和道:“是啊!”
李承乾用濕毛巾捂著嘴巴和鼻子走了過來,說:“不能讓讀書人用紙用得理所當然了,應該帶他們到這里來,看一看紙是怎么造的,這樣會讓他們珍惜用紙,更加認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