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第三十節 成長(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伐清 >>伐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節 成長(上)

第三十節 成長(上)


更新時間:2013年12月05日  作者:灰熊貓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灰熊貓 | 伐清 
吧內搜索

搜標簽

共有1頁

回復貼:1

第七章還君明珠雙淚垂

《》縱橫作者灰熊貓

地址:

爪機地址:

第七章還君明珠雙淚垂2013120512:00:003179

因為扶清滅明軍占領了萊州府,接著又馬不停蹄地攻入登州府界,登州方面就不顧一起地把包圍在牙山四周的清軍調回去了。如果被扶清滅明軍斷了登州清軍的老巢,那牙山前線的兩萬清軍也就成了喪家之犬了,游弋在渤海上的福建明軍也可以直接利用登州的港口和扶清滅明軍取得聯系。

一直到包圍牙山的清軍撤離后,于七等人還被蒙在鼓里,他們并不知道包圍圈外發生了什么事。由于糧食耗盡而且屢戰屢敗,義軍就連突圍求援的行動也早已停止,完全是在包圍圈中困守。得知清軍居然退走后,張定南一邊派心腹子弟去核實,一邊急忙向山寨里的各位頭領們報告。

很快,于七等眾首領就聞詢趕來,這時張定南還謹慎地在山區的外圍探查,生怕突然遭到綠營部隊的偷襲。其他首領也都有類似的擔憂。大家整整折騰了一天,不斷地試探著前進,擴大搜索范圍,但發現清軍的封鎖線上已經空無一人,各個路口上都無人防守。

當天太陽下山后,牙山派出敢死隊摸黑潛入以前的清軍軍營,證明確實沒有什么埋伏,清軍是實實在在地撤退了。根據敢死隊對清軍營地的偵查,他們發現營地里的灶已經有好幾天沒用了,看起來清軍主力可能在三天前就離開了,這幾天守在營里的不過是些故布疑陣的斷后部隊。今天最后一批斷后部隊撤退時,有部分綠營士兵縱火焚燒了一些哨所,濃煙冒起,這才被巡山的張定南大俠的手下看出破綻。

雖然急迫地想知道清軍到底為什么離開,不過由于義軍事先不知道清軍撤退,也多日沒有嘗試出去抓俘虜了解敵情,所以大家商量了半天還是沒有得出任何結論。有些人甚至懷疑這是登州部隊回府城過年去了。這種猜測雖然很多人覺得不太可能,不過其他人的猜測同樣是毫無根據,就是那些懷疑明軍發生影響的人,也說不清這到底是江南的戰局吃緊,還是山東的周邊又出什么亂子了。

“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出去收集糧食。”張定南大俠依舊擔心清軍去而復返,對于和綠營在野外打正規戰他是完全沒有信心,眼看山寨里就要斷糧了,那不管清軍到底因為什么原因退兵,抓住這個機會儲備糧草才是當務之急。大家紛紛給張大俠的主意叫好,于七也拍板定下來,全軍出動,到周圍去收集糧食——經過這幾個月的圍困后,于七的威望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上。因為大家都看出來他既無戰勝清軍的手段,也沒有帶領大家取得赦免和招安的方案,簡而言之,現在牙山包圍圈里的各位首領都明白,要是清軍又回來了,大家繼續跟著于七多半還是死路一條。

趁著收集糧草的機會,有幾個首領不辭而別,帶著手下逃出了牙山這個看起來很好、但其實卻是死地的根據地。其他人也私下嘀嘀咕咕,商議若是清軍真的又回來了,大家就這么呆在山里被包圍著,就能拖延時間獲得寬大處理么?

不過于七沒有辦法,不代表其他人有辦法,對于如何打敗山東的綠營,大伙兒都一點兒主意也沒有。這些日子來交鋒多次,別說甘陜綠營和中央軍,就是山東綠營,他們也一次都沒有打贏過。哪怕只打贏一仗,也能給大家一點鼓舞,但總打總輸,最勇敢、武藝最高強的好漢們也都喋血沙場,這讓活著的人們實在看不到希望。

“如果朝廷要招安我們,我們的條件應該是什么?”全軍出去搬糧的同時,于七又把首領們找來議事。當初造反的時候大家心氣挺高,紛紛表示領頭的于七爺說什么也得拿個總兵當當,其他德高望重的江湖前輩也都得分個副將、參將的,最起碼也得撈個將軍當當。

不過被包圍在牙山多日,大伙兒已經沒有什么要求了。康親王大軍進入山東以來,清軍的戰事異乎尋常地順利,所以清軍就不打算寬恕任何一路江湖好漢。在牙山遭到圍困后,義軍中也有意志不堅定的人出去投降,但清軍卻不肯接受,而是盡數屠戮,并驅趕進來更多的百姓。這讓大家都知道一旦山寨被攻破,無論男女老幼,這牙山周圍的好漢、山賊或是百姓都肯定會慘遭屠殺,所以才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現在清軍突然退兵了,手下也紛紛出去給山寨補充糧秣,大家的信心又恢復了一些,無論清軍是想回府城過年,還是需要增援其他戰場,那都說明清軍沒辦法長久地在牙山周圍耗下去。既然清軍耗不起,那義軍就又有了談判的余地。于七認為,至少可以說服清廷赦免牙山里所有的人——看到清軍把更多的鄉親趕進山后,于七就意識到清軍打算徹底屠滅棲霞周圍的居民,而于七認為這是他給鄉親們招惹來的禍害。

“原來我還有個把總的差遣,現在我也不要了。”以前于七能夠讓山東布政使忌憚,也不是因為他的把總身份,而是他密布山東的江湖朋友,操控在于氏手中的大筆黑道買賣,以及于七多年來積累下的巨額財富。而現在于七幾乎失去了他所有的一切,他在城中的買賣都干不下去了,江湖好漢死傷慘重,剩下的人也對他感到失望,而于七的財富也在這次起兵中花去了七、八成。

雖然很多人都感到咽不下這口氣,但事實擺在眼前,這就讓很多好漢失去了斗志——爭富貴失敗,自己人頭落地也就算了,還讓宗族跟著一起覆滅,還要送家鄉父老一起去死。

只有極個別的好漢表示既然起兵了,那就和清廷不共戴天,他們向于七告別,帶著他們的手下離開,返回各自的山寨。

在牙山周圍的義軍正忙著搜集糧草搬運回山時,鄧名已經帶領軍隊與登州綠營發生了好幾次交戰。

扶清滅明軍成立以后,組織結構和原先的義軍有了很大的不同,縉紳們送來了子弟和佃戶,而且還說服了不少綠營軍官加入到軍隊中。除了萊州的綠營以外,甚至連青州府派來的楊秋及其部分手下也搖身一變成了扶清滅明軍的軍官。

鄧名一開始并不打算過多干涉扶清滅明軍的建設,只打算提供必要的軍事訓練。不過看到大批綠營軍官加入后,鄧名忍不住開始介入,把這些人抽出來組建了一個教導營,凡是青州府、萊州府的軍官,都被放在這個營中負責訓練新兵。

今天扶清滅明軍繼續向府城方向開進時,遇到了兵力高達數千的一大股綠營部隊。

“好多的人馬。”看到這支綠營出現后,高云軒的臉色鄭重起來。

他在鄧名的提議下,被縉紳議院任命為扶清滅明軍的總兵。不過這支軍隊與其說是高云軒在指揮,還不如說是鄧名在控制,從分隊行軍,安排路線,到扎營形成掎角之勢,以及糧草運輸和人員機動的道路分配,基本都是鄧名和他的部下在負責,高云軒等人就在邊上看著。

隨著鄧名一聲令下,扶清滅明軍就急忙擺開陣型準備迎戰。現在帶隊的軍官除了高云軒這樣的江湖好漢,還有不少是縉紳家的秀才。這些軍官也習慣了從鄧名的手中接過命令,在登州就是這樣,每次都是保國公在戰前發號施令,在戰后把大家聚集起來講解戰術安排的理由,而高總兵則和其他人一樣只有在邊上聽著的份。

“國公再考慮一下,提督我軍的軍務吧。”在大家亂哄哄地布陣的時候,高云軒又一次說道。縉紳議院里一直有很高的呼聲,那就是讓鄧名出任扶清滅明軍的提督,不過被鄧名婉言謝絕了。

現在鄧名依舊搖頭,身為大明的保國公,鞏焴還到處煽風點火想要坐實鄧名的大明宗室身份,他要是當了扶清滅明軍的提督,似乎有些太說不過去了……好吧,其實鄧名倒不太在乎張煌言他們會怎么腹謗,反正他們也不會拿棍敲他,但奉節的文督師是個檻。鄧名從鞏焴那里知道,由于他想讓燒神主牌的鞏焴擔任大明巡撫的職務,文安之就已經很不滿了,若是知道鄧名不但親手拉出一支扶清滅明軍,而且供給他們兵器,還赤膊上陣出任該軍的提督,說不定文安之又會生氣了。

兩軍列陣完畢,很快對面就開始敲鑼打鼓,一起向扶清滅明軍發出怒吼聲,而扶清滅明軍這邊也不甘示弱,朝著對面的清軍喊打喊殺。

“這些清軍有點意思。”鄧名看了一會兒,不由得對這支綠營刮目相看。扶清滅明軍這邊人數過萬,而且后面還不斷有人陸續到達,清軍那邊明顯人要少。以鄧名在登州攻伐的經驗,看到扶清滅明軍人這么多,還有盔甲、盾牌,被喊上一會兒后,清軍就會出現逃兵了。

而對面的清軍士氣不墮,也沒有看到有大批士兵開小差從陣后逃走,說明這不是一支由縣城兵丁組成的普通營兵。

“讓三眼銃大隊出擊!”鄧名用力地一揮手,身邊高云軒的傳令兵急忙發出旗號。前面的軍官看了一會兒,大部分人都正確地理解了鄧名的命令,很快,數百名步兵就走到陣前,手持從祖澤溥那里繳獲來的三眼銃,向著敵軍露出了黑洞洞的槍口。

收起回復:擠201312516:23

共有1頁

回復貼:1

還沒有百度帳號?吧友熱玩游戲排行

熱度:585770

熱度:446126

類型:模擬經營

熱度:321414

熱度:244072

熱度:177932

熱度:66758

熱度:55066

熱度:53824

類型:模擬經營

熱度:44662

熱度:33052


上一章  |  伐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