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第十八節 登陸(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伐清 >>伐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節 登陸(上)

第十八節 登陸(上)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22日  作者:灰熊貓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灰熊貓 | 伐清 
正文

九月二十八日,濟南。

現任山東總督乃是祖澤溥,他的父親就是統帥關寧鐵騎的名將祖大壽。曾經的大明左都督祖澤溥跟隨父親在錦州吃光了滿城百姓后,義無反顧地投降了皇太極,成為了一名旗人。崇禎十七年跟隨多爾袞入關與闖軍作戰,被任命為一等御前侍衛,成為了滿清皇家的近臣,去年上任山東總督。

抵達山東后,祖澤溥就一門心思從事禁海,渤海內側的登州、萊州府的百姓也不能幸免。祖澤溥張貼告示,稱皇上愛護百姓,為了防止他們被賊人洗劫,所以要他們遷入內地安全的地區。并定下了三日的期限,但凡逾期者官兵格殺勿論。到于七起義的時候,山東沿海二十里內已經沒有活人。

在起義軍乍起的時候,祖澤溥對于七等心存幻想的首領采用懷柔政策,集中力量打擊圍攻縣城的各股義軍,然后又跟著康親王一起全力圍攻棲霞。眼看用不了多久就能消滅于七了,但江南突然遇到川軍的攻擊,清軍主力南移,祖澤溥也回到濟南坐鎮,負責供應南下大軍的糧秣。

雖然朝廷主力都去了南面,但山東綠營還是留下了不少兵丁,繼續圍困于七等逃入山寨的起義軍,而且李國英的六百標營也留下了三成,交給祖澤溥指揮。在之前的戰斗中,川陜騎兵表現得相當出色,游弋在官道上見人就殺,徹底切斷了義軍的通訊聯絡,讓分布在膠東的各路義軍變成互不相連的孤軍。不過祖澤溥最近惦記著把這二百騎兵還給李國英,因為山東義軍已經基失去抵抗能力,他不愿意李國英的人繼續在山東分他的功勞了。

作為一省總督,而且是比李國英還要讓滿洲太君放心的干兒子,祖澤溥也有一千甲騎的標營編制。祖總督的標營軍官職位大部分用來安置他的故舊了,山東這里遠離前線,沒有太大的軍事壓力,正好大伙都是關寧鐵騎出身,統帥騎兵也算是熟門熟路。

山東提標的軍官也和總督衙門一個鼻孔出氣,極力主張趕快把川陜綠營轟走。川陜綠營不但戰斗力強勁,讓山東綠營有些顏面無光,而且軍紀也比山東綠營要好得多,開始的時候竟然不屠殺百姓、奸淫擄掠,簡直就是不給山東綠營面子。

對于川陜綠營的軍紀,不光是祖澤溥感到驚奇,就是康親王和遏必隆也都刮目相看,認為李國英治軍甚嚴,麾下騎士不會因為貪圖民財而忘記自己肩負的軍事任務。李國英對此也自吹自擂了一番,他不能說這是被鄧名給扳過來的。其實他標營里的軍官好多都是用牛贖回來的,后來補充進標營的不少人也都是在鄧名的戰俘營呆過的,甚至有進去過兩次的。經過在戰俘營里明軍的宣傳教育,川陜綠營都知道如果留下惡名,以后就是得到釋放券或優惠券也難逃活命。這些人與川軍打了兩年交道,形成了心理負擔,到了山東也沒變過來,所以對百姓和義軍戰俘都相對比較好。

很久以后川陜綠營才回過味來,這是山東不是四川,碰不上鄧名那個魔頭,不過這個時候李國英已經吹完法螺了,只好繼續裝下去。再者道路周圍的百姓都被山東綠營和中央軍搶光了,川陜綠營也沒有了劫掠目標,不等他們攻破于七的山寨進去大殺大搶,就又接到了南下的命令,就此遠離了山東居民。

這次祖澤溥的表現得到了清廷的贊賞,認為他當差得力,應對得很不錯,有風聲說等他在山東總督的職務上再歷練幾年后,會放他去江南當差。

江南肯定比山東富庶,而且天高皇帝遠,中飽私囊也要容易得多,祖澤溥對此自然是充滿了期待。不過祖澤溥同樣知道,朝廷動這個心思的另一個原因乃是因為他是堅定的鷹派,主張對四川、閩浙和云南采用不妥協的強硬態度,比起那些已經被鄧名嚇得腿軟的東南督撫,祖澤溥這種硬漢顯然更受朝廷青睞。

漕運被劫后,祖澤溥就力主殺掉林啟龍以謝天下,更質問那些為林啟龍說情的人究竟把朝廷視為何物?最近聽到朝廷有與鄧名議和或者說招撫他的風聲后,祖硬漢逆風而上,堅決表示反對。和漕運被劫后的表態一樣,朝廷雖然沒有聽從祖澤溥的意見,但是批復中表現出了明顯的贊賞之意。見山東總督如此激動,泣血上奏表示與川賊不共戴天,清廷還專程派人來安撫他,表示祖澤溥的忠心朝廷是知道的,他父子兩代和朝廷的交情也不會被遺忘,不過現在就算招撫鄧名,也是朝廷的大戰略,山東總督就是不理解也要服從。

就在這次安撫中,來使透露出了可能會讓祖澤溥去江南某個省出任總督的意思。如果到了南方,勢必要肩負起和川軍、閩軍或者浙軍交戰的責任來,祖澤溥明白這是機遇也是挑戰,所以打算利用于七的亂事把他的標營好好鍛煉一下。

山東總督如果南下,標營的人當然不可能都帶走,但祖澤溥從中選拔一批人朝廷也不會反對,聽說幾年后有跟著總督大人去江南發財的機會,山東總督標營的軍官一個個也都摩拳擦掌,表示會全力練兵,重現關寧鐵騎的雄風——所有人都知道,要想獲得一個伴隨祖總督南下的名額,就要讓總督大人覺得有用。

“總督大人,”一個幕僚臉上帶著迷惑進門報告:“萊州府的塘報,已經遲了兩天了。”

“有這等事?”祖澤溥聽說后皺起了眉頭。山東的驛站系統主要是為了南北貫通和運河上的漕運服務,而通向膠東半島的驛道只有一條,就是從濟南向東經過青州府、萊州府到登州府。幾個月前膠東大亂的時候,驛道的通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也只是影響而已,義軍一直沒有把驛道當做主要攻擊目標。所以,即使是在最緊張的時候,祖澤溥也能通過驛站了解最東段的登州府的情況,并指導地方官哄騙猶豫不決的起義軍領袖。

自從起義軍逃進山中后,通往登州的驛道就一直暢通無阻,現在這個季節也不可能出現大雨封路的情況,這就由不得山東總督衙門感到奇怪。

“難道是那些賊人膽子又大了,居然敢下山了?”祖澤溥琢磨了一會兒,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小,而且于七等人都被困在山寨中,既然沒有包圍圈被突破的消息,那也就不存在沖出來切斷驛道的可能。

不過若不是有人搗亂,驛站的人怎么敢耽擱消息?不用說遲兩天,就是晚一天都會有人為此人頭落地的;如果說是登州府忘記發塘報更是不可能,這是拿自己的烏紗帽開玩笑,何況就算登州有事忘記了,難道萊州也會跟著一起忘嗎?

派了兩隊人去催問之后,山東總督滿腹狐疑地睡覺去了。

第二天早上塘報依舊沒有到,但卻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青州府報告有人攻擊了驛道,而且通過清軍的通訊系統散發檄,稱大明保國公鄧名已經統帥十萬大軍在萊州府登陸,號召山東義士響應,合兵一處先取濟南,然后直搗北京。

“哈哈,哈哈哈。”聽說了檄的內容后,祖總督不驚反喜,大笑道:“果然是亂賊余黨在作怪,不過他們這是在虛張聲勢,垂死掙扎罷了。”

年輕的時候,祖澤溥曾經在寧遠、覺華見過船只裝卸,雖然有港口設施,但米豆都要通過小船一點點運上岸,幾萬人一個月的糧秣要搬運好幾天。要想運到前線,還需要大量地的牲畜和輔兵擔任主力。這封檄上稱鄧名帶著十萬大軍登陸,祖澤溥認為,沒有個十天半個月,這十萬人都登不上山東的海岸。而且荒郊野外也沒有任何港口設施,沒有人力、畜力供明軍所用,就算明軍能把糧食搬上岸,也沒法跟隨部隊前進,除非明軍能夠自帶十萬大軍所需的牲口、車輛。可是等這些東西都運下船,蓋好存儲的倉庫,然后開辟出能供大軍和車輛通行的道路連接到山東的道路系統,一、兩個月都算是快的。

“就是一些漏網的黨羽,想攪亂視聽,制造恐慌。”這么荒謬的檄,祖澤溥當然不會上報,也不會分發給治下的府縣擾亂人心。他命令青州府立刻派出一隊綠營,把攻擊驛站系統的賊人消滅,恢復驛站的交通。

祖澤溥估計,現在落入起義軍的驛站大概也就是一、兩座,而盤踞其中的頂多也就是幾百個江湖賊子,讓青州府派出三百批甲就能把他們統統打垮。

對祖澤溥來說,這不過是小事一樁,他有很多更重要的工作需要關注。比如供應徐州的大軍,還有沿著運河調動的援軍也需要補給和控制軍紀的督戰隊。發出了給青州府的命令后,祖澤溥沒過一會兒就把這件事拋在了腦后。當天傍晚,他已經把這封檄忘得一干二凈了。


上一章  |  伐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