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第四十八節 融洽(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伐清 >>伐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八節 融洽(上)

第四十八節 融洽(上)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22日  作者:灰熊貓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灰熊貓 | 伐清 

共有1頁

回復貼:0

第六章忽聞岸上踏歌聲

《》縱橫作者灰熊貓

地址:

爪機地址:

第六章忽聞岸上踏歌聲

鄧名對銀行很重視,但他既不懂現代金融,還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具有很大的危險姓,無論是發行紙幣還是貸款都風險很大。.所以鄧名把銀行管得很死,不久前還直接下令給熊蘭的銀行,規定他們必須定期派人到接受四川銀行的商業銀行去查賬,每筆貸款都必須有抵押物,而且放貸的金額不得超過抵押物的七成——至于給軍人的那些優惠貸款,同樣需要抵押物,不過這個抵押就是官府的擔保。

因此熊蘭感到自己束手縛腳的,權利不大但是責任很大,無論是印刷紙幣、物價起落還是發放貸款給商業銀行并監督他們的工作,熊蘭都是第一責任人,那句“曹艸的糧官”也是他揮之不去的夢魘。

聽到鄧名的保證后,熊蘭喜不自禁地連忙道謝,出任行長以來,熊蘭也算是川西集團的中央高官,人脈積蓄了不少,對理財也有了不少經驗。如果能夠外放去做一任知府,熊蘭覺得自己的資歷就更完美了。這種職務目前都掌握在夔東軍頭的子侄手里,而熊蘭毫無出身,拿到一個知府就表明他正式進入鄧名的原從集團,起碼說明他在鄧名心目的地位和當初的東川衛隊成員差不太多了。再說現在川西的知府權利很大——從表面上看,鄧名把稅收、司法都從知府衙門剝離出去了,似乎導致知府衙門權利萎縮,但實際上則不然。與那些權不下鄉的傳統官府相比,川西的知府衙門直接管到每一個亭,傳統土豪、縉紳的權利空間盡數被川西的官府并吞,現在劉晉戈、袁象能夠直接動員的財力、物力都是傳統官員難以想象的。

在鄧名和熊蘭閑聊的時候,蒙正發和朱之瑜也來到了城樓上,鄧名一面繼續觀望著城內的動靜,一面請兩位士人到他身邊閑聊。琢磨了一下,鄧名又讓衛士去把其他成都的官員也都請上來,剛才他在城樓上講話,眾人就在下面等待,后來見鄧名沒有傳令,他們也就沒有擅自上來。

看著城內沸騰的人群,蒙正發和朱之瑜苦苦回憶他們以往的見聞、的看過的書籍,除了徹底沒有見識、抱負的土寇,他們實在想不起類似的先例來。各地都有土寇,到別的村子周圍綁票勒索,拿到贖金土寇們倒是會公然分贓,綁票屢屢得手后往往還會聚集在一起大吃一頓。但只要稍微上點檔次,有點追求的盜賊就不會停留在這個階段了。

可能也就是小說《水滸》里梁山伯的山大王們干得出這種事來,不過那也是一群山賊,雖然打著替天行道但是還吃人肉哪;現在竊據燕京的建州強盜集團,都知道要給自己豎起一個天命、替崇禎報仇的牌子來;哪怕是更早先的東北巨寇努爾哈赤,搶劫遼東的市集前都會扯個“七大恨”出來,表示他不是去搶劫而是去討還公道的。

因此看著滿面春分的鄧名,朱之瑜有些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也實在無法把眼前這位名震天下的青年統帥同同鄉下的土寇聯系起來。行禮過后,朱之瑜仍是猶豫不決,他有心勸誡一番,但首次見面就說不好聽的話有些唐突,而且朱之瑜也拿捏不好這個言語的輕重程度。

正在朱之瑜腦筋急轉,想著該如何暗示鄧名這種行為和他尊貴的身份,赫赫的聲名不符時,蒙正發已經搶先開口了:“國公與民同樂,與士卒同甘共苦,學生欽佩不已。”

“蒙先生過獎了。”鄧名覺得自己的辦法不錯,就是不知道這落入士大夫眼中后會給對方什么樣的觀感,剛才他察言觀色,見朱之瑜臉上表情變換,心里頓時也緊張起來——最初鄧名并不知道朱之瑜為何許人也,但后來得知朱先生號舜水后,鄧名頓時生出一片敬仰之情:他并不知道陳佐才,穿越前甚至連文安之也不曉得,但朱舜水的鼎鼎大名還是如雷貫耳。

因此鄧名也頗希望能給這些明末大儒留下些好印象,朱之瑜越是不說話,鄧名的心就提得越高,但蒙正發此言一出,頓時讓他暗暗長出了一口大氣,輕松地微笑起來。蒙正發的名氣此時也尚可,但鄧名同樣不知道,以前任堂好像說過此人的壞話,但既然他是朱之瑜的朋友,鄧名覺得他的看法應該和朱之瑜差不多。

“今天這些布置,都是為了讓眾人知道我軍確實在緬甸取勝,而且也是為了讓大家都能王師獲勝的好處。”鄧名當然不好意思說他采用這個辦法是因為這樣比較省錢,而且還能有轟動效應,就為他跡近土寇的行為涂脂抹粉:“正如蒙先生所說,這就是為了鼓舞士氣,團結人心,不知道其中有沒有什么不妥之處,還請兩位先生不吝賜教。”

朱之瑜暗暗觀察到現在,覺得鄧名的態度似乎相當誠懇,看向自己的眼神中也頗有討教的熱切之色,聽到鄧名語氣真摯地尋求建議時,他清了清喉嚨,就打算委婉地說上兩句,最起碼也要讓鄧名懂得,這么裸不絲毫掩飾自己強盜行為的做法是極不可取的,會成為千秋萬世的笑柄。

“國公大才,深知為了驅逐韃虜,必須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蒙正發再次搶在朱之瑜之前,大聲表達了他的看法:“手段更是返璞歸真,大巧不工……”

熊蘭聽到這里忍不住打量了蒙正發一眼,心里冒出一個念頭:“難道這是個勁敵?”蒙正發只是一個書生,沒有三次獻萬縣、理財等諸多功績,能讓熊蘭冒出這樣荒謬的念頭,雖然只是一瞬也很了不起了。

任堂等幾個軍方的官員都沒有被招去城門口,鄧名覺得沒有必要全部的文武官員都擠在自己身邊,而他們幾個也沒有在第一時間趕來湊熱鬧,而是呆在城內,若是有什么突發事件發生,他們也能立刻召集駐防成都的常備軍。

一直等到劉晉戈從熱鬧的春熙路返回知府衙門后,任堂、穆譚才得以把卸下責任,趕去城門口見鄧名,他們二人也有好久沒有看到鄧名了。

這兩個人登上城樓的時候,看到劉曜、楊有才等一大群人都圍在鄧名身邊,但和鄧名言談甚歡的卻是那個蒙正發——劉晉戈、周開荒公開支持鞏焴,但任堂、穆譚都對蒙正發和朱之瑜更有好感,對燒神主牌的鞏焴更是心有成見,看到鄧名和蒙正發如此談得來,任堂也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

見到任堂后,鄧名也笑著打了個招呼。

“國公說什么呢?說得這么高興?”任堂微笑著走上前去,他估計多半是和文教有關,因為劉曜和楊有才臉上都看得出滿是迷惑,顯然聽不太懂二人的話題,而熊蘭和周開荒也是眉毛微皺,大概一樣完全插不上嘴。

好不容易來了幾個士人,任堂覺得算是來了志同道合的人了,他雖然是軍人但卻不是大老粗,既然鄧名和蒙正發正在談論風雅的話題,那他絕對可以摻和一下——雖然任堂向鄧名打過小報告,但他和蒙正發之間的矛盾終究還是士人之間的矛盾,他們說到底也是同一陣營的。

“很有意思的話題……”鄧名微笑著答道。

這是任堂突然注意到朱之瑜正側頭看著城樓,好像在很認真地觀察成都的城防工事,人也躲得離鄧名和蒙正發遠遠的,這讓任堂頓時心生疑惑:“初次見面,朱先生怎么不和提督攀談,卻去看什么城樓?這城樓什么時候看不可以?”

這時鄧名已經轉回頭去,笑吟吟地問蒙正發道:“剛才蒙先生說,《金瓶梅》是誰寫的來著?”

“必定是王世貞無疑。”雖然是二月,但蒙正發和朱之瑜手里都有一把文士的折扇,現在蒙正發右手持著扇,向左掌輕輕拍擊了一下:“我敢斷言,蘭陵笑笑生必是王世貞的化名。”

“啥?”任堂驚叫一聲。

“國公觀敵料陣,一望就能把對方的主帥猜個不離十吧?”蒙正發一邊輕擺折扇,一邊從容說道:“對我們來說,這讀書也是一樣,一看遣詞造句,情景描繪,這到底是誰的化名也就昭然若揭了……”

蒙正發博引旁征,不時地把其中的段落拿出來,和王世貞的其他作品中的比喻、描述相比較:“國公請看,這些是不是似極?”

“果然似極,蒙先生果然博學多聞。”鄧名現在對蒙正發是發自內心地佩服出來,王化貞的文章那是信手拈來,回憶起來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國公過獎,王公乃先賢名儒,他的文章學生小時候那是反復背誦的。”蒙正發不但博學,而且還很謙虛,鄧名對他的印象是越來越好了。

這些論證讓鄧名聽得是津津有味,只可惜劉曜、周開荒、熊蘭他們都是武人,完全聽不懂鄧名和蒙正發他們在討論什么,而剛才朱之瑜也告了聲罪,說是自打來了成都后還沒有好好看過城樓,說完就急匆匆地往城樓那邊去了。

現在任堂來了,鄧名覺得很好,可以讓討論變得更加熱烈而不至于讓蒙正發一個人演獨角戲——在這個問題上,鄧名雖然能聽懂,但完全沒有討論的資格。

鄧名回頭想詢問任堂的意見,但卻撲了個空,失去了任中校的身影,他左顧右盼了一圈,才在遠處發現了目標:“嘿,任兄弟,你怎么也去看城樓了?你又不是沒見過。”

共有1頁

回復貼:0

還沒有百度帳號?后查看最近玩過的游戲吧友熱玩游戲排行

熱度:496948

熱度:449502

類型:休閑競技

熱度:378180

類型:模擬經營

熱度:291682

熱度:246998

熱度:72986

類型:模擬經營

熱度:51848

熱度:33822

熱度:33462

熱度:29596


上一章  |  伐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