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第二十六節 生意(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伐清 >>伐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節 生意(下)

第二十六節 生意(下)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20日  作者:灰熊貓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灰熊貓 | 伐清 

正文

聽說賀珍前來,鄧名親自走出營外迎接。(第三中文)川軍水營距離漢陽不遠,從營門口就能看到漢陽城頭上飄舞著的條幅,上面書寫著:“誓死保衛大漢陽”。在經過武昌的時候,那里的城頭上也有一幅一模一樣的條幅,只是把“漢陽”這兩個字換成了“武昌”而已。

張長庚派去鄧名軍中的使者在恭賀長江提督的高郵湖大捷之后,向他通報了賀珍和郝搖旗的行動計劃,因此鄧名對賀珍的造訪也早有準備。

“賀將軍。”

“鄧提督。”

兩人見禮之后,就一起走進川軍大營,聽賀珍又一次祝賀自己的勝利后,鄧名沒有謙遜而是反問道:“郝將軍大概什么時候會到?”

“大概也就是這兩天了,東安郡王也會一起來,郡王早就想和鄧提督一晤了。”賀珍初次聽說鄧名的時候,把他視作東安郡王朱盛蒗一般的人物,在昆明大火之后才意識到鄧名和一般的宗室不同,不過初次見面的時候賀珍也稱不上對鄧名有多大的敬畏。

湖北連番大戰之后,賀珍才意識到這是個能給明軍帶來勝利希望的宗室,至少能夠讓虁東軍聲勢大張,士兵擺脫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境地。而在高郵湖大捷后,在本來就對鄧名充滿敬意的賀珍軍中,更是掀起了一股崇拜的狂熱。不僅是手下的官兵,現在賀珍本人也不再把鄧名看作一個平起平坐的盟友,而是開始將其視為抗清同盟的領袖。

“提督急著要走嗎?再稍等兩天也沒有什么關系吧?”賀珍唯恐鄧名這就要離開武昌,焦急地問道。

“沒有關系,我不急著走。”本來鄧名就和東南督撫約定,如果八旗堅持南征,他還要返回東南參戰,鄧名計劃在武昌停留一段時rì,確認東南風平浪靜后才會返回四川,正好可以等郝搖旗到來。

“我從來沒有承認過自己是宗室,東安郡王到達后,想必這個就再也瞞不下去了。”鄧名在心里琢磨著,現在他已經意識到冒稱宗室不是小罪,不過他自問自己從來沒有承認過,再說現在還有斬殺滿清皇帝的蓋世功勛,就是被識破了也沒有什么可怕的。接著又想到:“就是文督師可能要傷心了,還有延平郡王也會失望。唉,但我實在沒有辦法冒稱啊,我對各系宗室的情況都一無所知,再說父母、履歷,這又怎么能編得圓?”

走進中軍帳后,鄧名就和賀珍聊起自己的征戰經過,不過賀珍的注意力似乎被邊上的明軍士兵吸引過去不少。

見賀珍不停地走神,目光一個勁地往自己的衛兵身上掃,鄧名就好奇地問道:“賀將軍可是覺得我軍的軍服不好嗎?”

“沒有什么不好,”賀珍口中答道,眼睛仍盯著一個明軍士兵:“不過這個軍服,是不是能讓末將看看呢?”

“當然可以。”鄧名讓人取出一套新的明軍軍服,交到賀珍手中,后者立刻低頭仔細地看起來。

賀珍不但自己看,還把衣服交給了他的貼身衛士,鄧名看到那個虁東軍官與賀珍一樣,抓到衣服后就去摸上面的扣子。

只不過這個軍官的城府顯然比賀珍差很多,他反反復復地把扣子摸了幾遍后,發出一聲驚呼:“果然是銅的!還是全銅的!”

“嗯,確實是銅的。”一路上鄧名用繳獲來的黃銅制造了一批銅紐扣,釘在了明軍的軍服上。隨著黃銅紐扣不斷被生產出來,現在有一半軍服上都換裝了這種扣子。在漢陽城旁建立水營后,不少川軍士兵就穿上了他們的新軍服,剛才賀珍在營門口就看到了川軍士兵身上明晃晃的黃銅扣子。

那個虁東軍官愛不釋手地把川軍的禮服反復撫摸,最后還是因為賀珍的催促,才戀戀不舍地還給了鄧名。這套軍服上的扣子和在營門、營地中普通士兵身上縫的扣子一模一樣;還有川軍士兵腿上的大皮靴,也是那么地惹人眼紅。

“這扣子很貴吧?”賀珍問道。

“不是花銀子買的,”鄧名老老實實地答道:“在銅陵我繳獲了一百萬斤的黃銅銅料,一時也沒有想起有什么用,就用來造了這些扣子。”說著鄧名還指了一下衛兵腰間的佩劍,這些都是三堵墻的騎士,他們的劍柄都換成了考究的黃銅手柄,不但美觀而且手感也很好,深受川軍的歡迎,只是因為生產不易、數量有限,所以暫時還沒有完成全面的換裝:“還造了些劍柄。”

“我看到了。”賀珍點了點頭,又要求看看三堵墻的佩劍。

一個衛士走上前去,把佩劍解下來遞給賀珍,賀珍撫摸了那黃銅手柄一會兒,把它還給鄧名的衛士時,臉上露出了不加掩飾的嫉妒:“提督這次下江南,可是發大財了啊,嘖嘖,百萬斤的黃銅都想不好該用來干什么了。”

“確實是發了筆小財,所以給將士們穿點好衣服。”鄧名笑道。他認為軍人的服裝很重要,不能僅僅出于實用的考慮。用昂貴的黃銅做裝飾,這是一般的小財主也舍不得去做的事,除了銅扣子外,鄧名還給軍服設計了肩飾,效果類似墊肩,讓士兵看上去更加威武雄壯。如果單純從實用的角度看,這無疑都是浪費,但是鄧名痛感這個時代軍人的地位實在太低了,體面的軍服有助于增強軍人的自豪感,就是對他們的社會地位也有一定的提升效果。比如在江西的時候,川軍士兵給百姓留下的印象就和其他的軍隊完全不同。

“提督所言甚是,”賀珍急忙表示他很贊同鄧名的觀點,也認為軍人的地位有待提高:“這些軍服提督是不是能給末將撥一批呢?還有這些銅劍柄,提督若是有富裕的也給末將一些吧。”

“真對不起賀將軍,這些我們也不太夠用,您看現在我軍還沒有全部換裝呢。”黃銅并不是什么容易獲得的物資,除非收集銅錢然后把它們熔化。鄧名知道賀珍和郝搖旗既然來了,就一定想從自己這里打秋風,他也愿意給這兩位盟友一些幫助,但這種稀缺的銅料顯然不在其中:“我這次帶回了很多糧食,賀將軍既然來了我當然不能讓你白來一趟,就帶一些糧食回去吧。”

不過賀珍仍不肯放棄:“提督,末將也是您手下的兵啊,要是末將的人馬穿得太寒酸,對提督也不太好不是嗎?”上次李來亨跟著鄧名去了一趟江南,回來之后就變成了虁東的首富,這次鄧名獨自下江南,回來后川軍都用黃銅做扣子了,賀珍對此當然極為羨慕:“不知道提督下次什么時候還去江南,帶上末將一起去吧。”

鄧名聞言笑了笑,在心里斟酌了一番,最后還是決定把話挑明:“賀將軍,其實你我之間應該算是盟友吧?”

“提督這話怎講?”

“遇到了韃子,賀將軍和我同氣連枝,并肩御敵,這沒有什么可說的;但賀將軍的地盤我從來不插手,軍隊當然更是賀將軍說了算,我也絕不想干涉。”說著鄧名向南方隨手拱了拱手:“我們都是皇上的臣子,手下的兵馬都是皇上他老人家的兵,賀將軍的軍隊,我實在不敢替皇上養啊。”

“唔。”賀珍默然不語。鄧名的意思很明白,幫助賀珍一些糧食什么的都好說,但與川軍一視同仁那是絕不可能的。之前在湖廣征戰的時候,鄧名對夔東軍的戰利品也不過問,誰出的力就是誰的,至于分給其他人多少那都是情面而不是義務。這次鄧名下江南也是一樣,他取得的戰利品愿意分給盟友多少完全是他的事,至于肯不肯用川軍的艦隊帶著賀珍一起去發財,更是無法強求的。

“實話實說,我就是養這上萬的士兵都很費勁,等回到成都后多半還要裁員。”鄧名苦笑一聲,把手一攤:“賀將軍征戰多年,這養軍的難處,想必賀將軍也很明白,我也是有心無力啊。”

不過鄧名當然不會一點表示都沒有,加強虁東軍各路諸侯不但有利于大局,而且也有助于增加自己的影響:“既然賀將軍糧餉緊張,我贈給賀將軍白銀五萬兩、糧食十萬石,怎么樣?”

賀珍在此戰中并沒有出力,鄧名覺得這已經不少了,他又不是散財童子,再說比起從來不給軍餉的南明朝廷,這也是一大筆財物了。

帶著鄧名給的東西,賀珍一行返回了自己的軍營。

“爹,這些東西不少了。”見父親悶悶不樂,賀道寧寬慰道:“五萬兩銀子、十萬石糧食,這夠我們養一萬兵了。”

“胸無大志。”賀珍罵了一聲。這些東西確實不少,但川軍連小兵都有牛皮靴了,幾萬兩銀子怎么能讓賀珍心里平衡?

“我怎么忘記了,鄧提督本質上是個生意人,小老虎就是他教壞的。”賀珍在營帳內轉了幾個圈,自言自語道。鄧名顯然不會為了幾句奉承話就把賀珍所部當作嫡系看待,賀珍也不可能把軍權、治權拱手交出去。停下腳步后,賀珍盯著兒子看了半響,突然說道:“劉體純、袁宗第都做得,憑什么老子做不得?我決定了,你要去成都給提督做事。”

(第三中文)♂


上一章  |  伐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