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第四十七節 獎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伐清 >>伐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節 獎勵

第四十七節 獎勵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13日  作者:灰熊貓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灰熊貓 | 伐清 

舟山軍吃飽了飯之后,鄧名就讓他們進行訓練。

一個體力勞動者每日消耗的熱量大約是三千大卡左右,這大約是兩斤米能夠提供的能量,如果要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就需要讓士兵吃飽飯。以前張煌言和馬逢知無法讓士兵敞開肚子管夠吃,所以也無法理直氣壯的要求士兵操練,再說那樣也不是訓練部隊而是謀殺士兵。

鄧名帶來的一千常備軍都學習過如何訓練新兵,這些常備軍也以以前的浙軍為主,用他們來訓練舟山兵正是再恰當不過。明軍進行操練的時候,張煌言和馬逢知二人也在鄧名邊上陪同,因為鄧名聲名在外,所以馬逢知也想趁機偷學一些練兵的技巧——他并不知道鄧名是在穿越來以后才接觸到的軍隊。

相比未來的熱兵器軍隊,現在的軍隊對隊形的要求更高,而川軍中早已經普及了左右旋轉訓練,第一天的操練內容就從這個開始。

以前在四川訓練部隊的時候,鄧名就發現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左右不分,至少無法對命令做出迅速的反應。一開始鄧名煞費苦心地首先幫助士兵辨識左右,可進度很慢,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讓常備軍的士兵都能熟練掌握這一口令。

等常備軍在訓練日深入各亭,對成都府的同秀才進行軍訓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在實踐中,川軍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這種方法見效很快,不需要在進行隊形訓練前花費大量的時間先幫受訓的士兵辨識左右。

“向左——光腳——轉。”

“向右——穿鞋——轉。”

川軍派出的教官大聲喊著口令,指揮著他們負責的舟山兵變換著隊形,這些受訓的士兵都只在右腳上穿了一只鞋,另外一只腳則是光著的。這就是四川常備軍使用的方法,明顯士兵很容易感覺到自己那一只腳上穿著鞋,也就不必費腦筋去琢磨到底哪一邊是左、哪一邊是右。

“鄧提督的辦法果然很好。”看到這種新穎的練兵方式后,馬逢知臉上不禁露出敬佩之色,作為一個老軍務,他當然明白迅速完成隊形變換在戰場上的作用。其實馬逢知對此的認識之深還在鄧名之上,不過他當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誤以為這是鄧名的奇思妙想。

“這是改進版的,將來‘光腳’和‘穿鞋’這兩個字要去掉,單純用左右來給將士們下令。”鄧名不打算對張煌言和馬逢知藏私,在清強明弱的大勢之下,鄧名不但要設法和清廷官員達成協議,也要盡全力加強同盟,若是群雄覆滅,那四川也無法獨存。這次鄧名訓練舟山軍使用的方法,都是最先進的版本:“一開始我們沒有在‘光腳’和‘穿鞋’前面加上左右二字,結果訓練完畢后,士兵雖然轉向非常熟練了,但依舊無法辨識不清左右。”

以前的訓練版本給鄧名留下不少痛苦的回憶,最早訓練出來的一批同秀才能對“光腳”和“穿鞋”做出反應——即使他們雙腳都穿著鞋,也能迅速執行命令——因此甚至引起一些呼聲,打算把這兩個詞變成川軍特有的軍事用語。但不同的教官有不同的習慣,有人讓受訓的士兵左腳穿鞋、而有些人則相反,結果就是同樣的命令造成不同的條件反射。趙天霸指出若是在戰場上發生這種誤會那會造成可怕的后果,而且糟糕的是,這還加重了軍官的負擔,因為軍官除了觀察敵軍、下定隊形變換的方向,還需要在心里把左右翻譯成“川軍特有的軍事用語”,如果情急之下翻譯錯了,那就是開玩笑了。

而現在這種訓練方法,最終可以淘汰中間的那種“過渡性軍事用語”,達成了鄧名的訓練目的。

常備軍基本都有在舟山當兵的經歷,而帶出來的征召兵也有相當數量是原先的浙軍,因此張煌言所到之處,都能享有士兵們的注目禮,而軍官也爭先恐后地上來向兵部尚書問好。除了以前的感情外,還有重逢的喜悅。當初這些浙軍在跟隨鄧名入川之前,張煌言就曾親自做過他們的工作,但是不少人都以為這就是和張尚書分手了。在這個時代,四川和浙江的距離差不多也就意味著永別,當時無論是張煌言還是這些浙江戰士都沒有想到他們這么快就可以在此見面,常備軍的軍官們一個個都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張煌言自然也很感慨,訓練的間隙他對鄧名說道:“來投奔舟山的都是忠勇之士,讓他們跟著鄧提督入川真是太對了。張某無能,不能為他們提供足夠的飲食、武器,白白浪費了這些義士的報國之志,到了鄧提督身邊,這么快就成為強軍了。”

聞言鄧名自然也要謙虛一番,同時還安慰張煌言道:“等長江航道暢通無阻后,張尚書也就不缺糧餉和武器了,到時候舟山軍也會成為天下強軍的。”

張煌言微微點頭,不過他心中還有

最新推薦

如果本文涉嫌色情、暴力等違法內容,或者是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上一章  |  伐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