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第三百五十五章 平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國醫大師 >>國醫大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平衡

第三百五十五章 平衡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1日  作者:九鼎八簋  分類: 都市 | 鄉土 | 九鼎八簋 | 國醫大師 

我們如果能明白陰陽的道理,會使我們變得通達圓融,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修養,有的人遇到順境時什么都好,但一遇到逆境就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其實逆境和順境是一對陰陽,兩者的存在更有助于我們成長,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心態一轉,變為動力,這個人一定會成就,人往往逆境越大,成就也大,這就是陰陽對立的作用結果,以佛家而言這是因果,但人們總喜歡負陰而抱陽,拼命追求事物好的一面,不接受對立的另一面,這就違反了陰陽規律,當出現對立的另一面時煩惱叢生,這是不明白事物運行的自然規律而產生心隨境轉的結果,因此陰陽學是智慧學、修養學、大佛法。比如人們都想健康,人們追求健康沒什么不對,但關鍵是沒有一個人能做到絕對健康,因為健康和疾病是一對陰陽,兩者需要并存,如果想把疾病絕對清除,那健康也不復存在了。有些人一心執著追求健康,結果使自己總在病態中,感覺身體各個部位都有病,如果能明白陰陽這個道理,那就把疾病和健康統統“扔掉”,你的身體也就“和諧”了,但人們往往放不下健康,生活條件越好就越看重自己的身體,現在人們迷信西醫,特別迷信醫院那些儀器,把身體偶爾出現的正常生理現象當疾病治,這真是“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以到醫院體檢越頻繁的人疾病就越多。

陰陽對立始終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因對立才能取得雙方的統一。才能維持陰陽的動態平衡,事物才能不斷發展變化,生生不息。如果陰陽的對立關系失衡,一方過強,就會對另一方過度抑制而導致對方不足;一方過弱,則對另一方抑制不足,從而導致對方的相對偏亢,兩者都不利于事物發展。”

陰陽互根,如同身影,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相互包含。任何一方不可能單獨存在。“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這句話說明了陰陽互根的道理,佛經《心經》里面有句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很多人不易理解,這是外國人的文字表述,我們很難理解,實際這句話可理解為陰陽互根。很多學佛之人不明白色空不二的道理。視名利、情愛如虎狼,走向執著空的極端。那不是真空,成了頑空,作為一個人追求正常的名利和情愛是要贊揚的,人就是要走人道,不走人道就是歪門邪道。不管是學佛學道都不是學外在形式上的東西,釋迦牟尼成就了釋迦牟尼佛,張三成就了張三佛,李四成就了李四佛,他們所得到的人生真理是一樣的。但走的路絕對不同,因為他們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際遇和環境。《老子》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合,前后相隨。這句話也在講陰陽互根。陰陽本為一氣。是人為劃分開的,這種劃分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例如美與丑是相互比較出來的,沒有丑哪來的美啊。兩者互根。互根說明越是好的事物,其負面影響就越大,當前有些人喜歡買大量補品、保健品來吃,在這些人的觀念里,身體要健康就得大量地補,結果補出一身病來,什么腫瘤、血瘀、栓塞都有了,因為他們不明白陰陽的道理,所以這些煩惱和痛苦都是自找的。在我們傳統文化里面陰陽互根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如《老子》中“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這句話就是說明陰陽是互根的,任何事沒有全吉也沒有全兇,看似很好的事情里面可能隱藏禍根。通過陰陽互根的道理,我們在生活中會發現有些人性格剛烈,行為有些粗魯,外在展示的是一種陽剛之氣,但這種人的內心往往非常脆弱,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軟”,正所謂“俠骨柔情”。而有些人性格內向柔和,但這種人的內心卻非常剛強,做起事來有時會六親不認。因此越陽性的事物,其陰性的一面就越強。《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老子看來,水是至陰至柔之物,但滴水可以穿石,水可以熄滅火焰,可見它有其至陽至剛的一面。

大家平時見到的太極圖就是一個陰陽圖,黑影部份里面有個白色圓,而白影部份里面有個黑色圓,那個黑影部份代表陰,白色圓就是真陽;白影部份代表陽,里面的黑色圓就是真陰。因此陽為陰根,陰為陽根。太極圖實際也是一個后天坎離相交圖,學中醫的要注意了,中醫的奧秘全在于此圖,把太極圖套在人體上,黑影部份是坎卦主腎,里面白色圓就是腎陽,白影部份是離卦主心,黑色圓就是心陰,人體全靠那個白色圓,即腎陽來帶動,因為陽根一動,陰便相隨!”

此時有學生開始提問了,而接這個空檔王明也點頭示意對方可以提問:“老師,如何理解君火、相火、雷龍火、命門火?”

王明微笑,示意對方先坐下,然后在開始回答:“呵呵,哪里那么多火啊,君火相火實為一火,就是腎中那點陽而已,所以要想學好中醫必定要在陰陽上下功夫,否則會誤入歧途,如中藥附子,它是大辛大熱之物,有人視其如虎狼,以為多服會耗散人體陰液,附子專補腎陽之氣,陽為陰根,陽動陰隨,因此服用附子不是耗干陰液,而是增加陰液,何謂天一生水?很多人不明白,先天乾卦元陽之氣落入后天就是坎卦中腎陽之氣,即太極圖黑影中的白色圓,就是因為有這點陽氣才產生了坎卦之水,附子就是專補這點陽氣,人體陽氣生,津液就增加,由此可悟中醫之理、用藥之道。”

“老師,那陰陽平衡怎么理解?”王明示意一位明顯不是學中醫的臺下之人起身問題。

聽到后,王明先示意坐下,然后笑著掃視臺下,發現不少人對著理解都有不同,說道:

“我們傳統文化所講的陰陽平衡,不是靜態的平衡,很多人誤解了,甚至有人批判陰陽五行這些古老文化,認為是機械的,其實提出批判的這些人根本就不懂陰陽五行,我們傳統所講陰陽平衡是動態的相對平衡,是事物在不斷運動變化中保持的一種相對平衡,這種運動變化就是陰陽的消長特性,消是消減,長即增長,這邊陰消減了,那邊陽就增長,雙方始終處于一種彼消此長的運動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一種動態平衡。目前有很多人關注股票、期貨,股票期貨行情實際就是一種典型的陰陽消長運動,國外一些股市預測理論,如螺旋歷法、波浪原理、江恩法則等這些理論都是在研究行情的陰陽消長規律,其實國外這些理論都吸取了我們華夏易經一些理論,事實上我們的古圣前賢已經把宇宙萬物研究透了,如宋朝的邵康節先生能把宇宙萬物成住壞滅規律演于卦中,所以希望那些熱衷研究股市行情的人應該認真研究易經,再配合華夏天文歷法,是完全可以超越這些國外理論的。陰陽消長特性最好理解的是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春天氣候逐漸變暖,至夏天變成炎熱,一到秋天轉涼再到冬天變寒冷,這個過程就是陰陽消長過程。

人的生命過程也是一個陰陽消長的過程,女子七年一個周期,男子八年一個周期,當兒童到了七、八歲時,人們會常說:“七歲、八歲狗也煩。”說明小孩在這個時期特別調皮,非常好動,這是體內陽氣作用的結果,家長不要太抑制孩子這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要讓他把陽氣生發起來,才能更好地進入下一輪的陰陽消長運動周期。女子大約到了十四歲左右會來例假,而男子大約到十六歲左右會精熟,這時開始一陰生。因此兒童在十四、五、六歲之前,是純陽之體,生長發育并不是完全依賴后天營養,如果添加過多的營養,會導致肥胖,影響智力,孩子在這個時期應順其自然,要加強孩子身體的鍛煉,到十四、五、六歲之后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精神情操,加強心理素質教育,在這段時期,孩子的性格、生理變化最大,教育的好壞關乎他的一生。隨著人的陰陽消長運動不斷變化,人最終陽竭陰盡而消亡,人來的時候緊握雙拳欲將世間萬物據為己有,最后還是撒手而去,未見一物隨身帶。人的消亡是陰陽消長達到了一個極限,使一方太過,而另一方不及,造成陰陽失衡,迫使其重新組合,進入下一輪的陰陽消長運動,對人這一生來講,人體消亡是陰陽消長運動不平衡造成的,但對于一個生命的輪回而言是相對平衡的。

(在線書吧)


上一章  |  國醫大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