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第五十一章 盧龍節度(二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新秩序 >>大唐新秩序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盧龍節度(二十)

第五十一章 盧龍節度(二十)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01日  作者:八寶飯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八寶飯 | 大唐新秩序 
·第二卷胡騎細柳折

天復二年正月二十五日下午,陰沉沉的天空開始向石城飄灑雪花。鵝毛大雪紛紛揚揚落下來,將整個天地籠罩在白茫茫之中,轉眼就將大地鋪裹上一層瑩白的雪毯。

白茫茫的天空下,是凌亂破碎的戰場,義兒軍早已潰不成形,無數軍士拋下兵刃和盔甲,不辨東西南北的四處狂奔。

一隊隊敗兵卷向義兒軍中軍本陣,口中大叫著“敗了!敗了!”,將中軍沖散,繼而卷起更多的潰兵,穿過一面面將旗,繼續茫然逃竄。

劉守光拔劍將跑過身邊的幾名敗軍砍翻在地,口中狂喝:“不許逃!不許逃!都給老子殺回去!”但他的聲嘶力竭卻沒有起到絲毫作用,腦子靈光一些的改變方向,繞開劉守光繼續奔逃,不開眼的則從他身邊穿過,視劉守光手中的寶劍如無物。

周圍護衛中軍的橫班都親衛個個臉色慘然,焦急的望向劉守光,只希望這位大帥能夠發出撤退的軍令,好逃過一劫。劉守光卻絲毫沒有下令的意思,仍舊提劍追趕身邊竄過的敗兵。

劉知溫惶然不已,上前拽住劉守光,喊道:“大帥,撤吧!局勢無法挽回,咱們回幽州再說,到了幽州。還有數千軍士,還有滿城百姓,咱們還可力圖振作!不要在此停留了,營州軍快殺到了!”

劉守光奮力掙開劉知溫的拉扯,血紅的雙眼瞪著劉知溫狂呼:“不許跑。誰敢臨陣后撤,老子就砍了誰!”

劉知溫氣急,扭臉就向一旁的戰馬大步邁去,邊走邊向統領橫班親衛的胡令珪道:“胡將軍,將大帥綁上馬,集合橫班軍士。隨某家……”話沒說完,背心一涼,胸前劇痛傳來。他腳步停滯,低頭看了看,卻見一抹劍刃自胸口處穿了出來,刃頭上滴著的鮮血轉眼間落在地上。將雪地化為殷紅的血泥。

劉知溫想要轉身,卻渾身無力,怎么也轉不過去,眼前的天地霎時一暗,雙膝癱軟,尸身仆于地上。

劉守光將寶劍從劉知溫身上奮力拔出,咬牙切齒沖地上的尸首道:“趙敬背叛本帥。趙霸背叛本帥,張景韶背叛本帥,連你也想背叛本帥,你們去死,都去死!”

見到這一幕,周圍的橫班親衛們心驚膽戰,不由自主向后退開,全都在想:大帥瘋了!大帥瘋了!

狂嚎片刻,劉守光扭頭瞪視呆傻在一旁的胡令珪,惡狠狠道:“胡令珪。你是不是也想跑?”

胡令珪頭皮發炸,望著兇狠的劉守光,忍不住后退兩步,連連擺手:“大帥勿疑,末將不敢!末將不敢!”

劉守光叫道:“速速集合橫班各都。隨本帥沖陣!”他轉身持劍斜指西北方混亂的戰場:“姓周的就在那邊,只要隨本帥沖過去,拿下周知裕,就可反敗為勝!胡令珪……”

下面的幾個字沒有從口中說出來,雜亂的吐氣聲順著咽喉直接沖出體外。劉守光頭顱飛起,在空中旋轉了數圈,然后重重砸在雪地上,濺起一蓬雪花。

胡令珪舉刀高呼:“元兇授首,橫班眾軍士,隨某向營州都督歸降!”隨著胡令珪的呼喊,一桿桿義兒軍將旗被直接砍斷,數百名橫班軍士拋下兵刃,面朝營州軍攻殺而來的方向跪了下去。

過不多時,一隊隊營州軍士兵終于殺進了土崩瓦解的義兒軍中軍本陣,他們毫不停留的越過跪伏請降的義兒軍士兵,繼續追擊那些還在逃竄的敗兵。

十幾名教化司的軍官們則留了下來,他們將降兵粗粗整隊后,帶向石城外的那座城下營待命,滿地的旗幟、兵刃和甲胄則由依次出城的民夫收集,裝上大車予以回收。

說一千道一萬,這是盧龍體系內的一場內斗。營州軍崛起于原平州系,最早來源于健卒營酉都北撤的二十四人,其中十八人跟隨李誠中到榆關戍邊,這些人如今都是營州軍高層人員,如張興重、姜苗、周小郎、孟徐興、焦成橋、王義簿等等,都出自盧龍各州;再說底層官兵,雖說大量兵員征召自關外營州,但仍然有不少是關內青壯、游俠兒等身份,他們當年出關投效營州,成為了營州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此刻在石城交戰的雙方,很多都有親朋好友、鄉黨故舊在對面,雖說各擁主帥爭奪權位,但真要到了面對面廝殺的時候,卻都不會真的去下什么狠手。

這種心態也是藩鎮內部存在的普遍心態,兵變內斗的時候,真正放開手廝殺的只有主帥豢養的親衛,普通士兵們大多是隨大流、看風向,因為無論輸贏,跟他們其實關系都不大,不管誰最終獲勝,當兵的一樣吃糧應差,甚至連軍旗都不用換,不管怎么打,最后不一樣要打盧龍軍的旗號不是?

因此,在藩鎮內斗之中,往往死傷并不嚴重,包括之前的大安山之變,失敗的劉仁恭一方,無論是衙內軍也好、后軍也罷,或是山后子弟、銀葫蘆都、鹽池兵等等,絕大多數都在形勢不妙的情況下拋下兵刃請降,真正拼死廝殺的只有那些大將和大將們身邊親衛而已。

而此刻,劉守光在戰場上的瘋狂殺戮,終于令他身邊最后一支忠心的橫班親衛也臨陣倒戈了。

義兒軍戰兵萬人,真正死于戰陣之上的不過寥寥百余,數千名士兵當場請降。大部分義兒軍遠遠跑到了戰場外圍,等戰局平定之后,便又繞了回來,紛紛向獲勝的營州軍請降。說到底,他們還要當兵吃糧,既然劉守光戰敗身死了,他們不投營州軍,又能去哪里呢?

眼見戰局已定,李誠中親自出城迎接周知裕。

“周”字將旗下,周知裕更顯滄桑。

“指揮,你老人家……白發多了……”李誠中仍舊以當年健卒營指揮的軍職稱呼周知裕,以示自己并不忘本,而周知裕額頭鬢角忽然冒出來的大片白發,則讓李誠中鼻頭微酸。

“唔,某在幽州大牢里長的,恍惚白發生啊,呵呵……自成,一別經年,你如今……出息了!”周知裕感慨的望向這個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年輕都督,不由生出時光倥傯之感。

李誠中拉著身邊諸將一一介紹。

“指揮,這是老張,現在身居營州都督府都虞候使之職,為昭武校尉。”

“嗯,如今也是六品官了,好啊。”

“指揮,這是苗子,當年跟某一個伙的,現在是都教化使,負責軍中軍法、宣教,也是昭武校尉。”

“唔,姜苗,某記得你,軍法干系重大,你身居要津,要好好輔佐自成。”周知裕是知道營州軍軍制中那些不同之處的,實際上當年擅改軍制的時候,也是周知裕一力為營州遮掩。

“指揮,老周——就是周砍刀那渾小子,這會兒在平州,和張刺史一道護衛地方,下面還有兩場仗要打,他現在還過不來。等戰事平息后,讓他來拜見指揮。”

“無妨,戰事要緊,拜見某作甚?呵呵,某已不是諸位的將主了……”

“指揮說哪里話來,某等都是指揮提攜起來的,無論什么時候,營州軍都是指揮的營州軍,弟兄們仍然是指揮手下的弟兄。”

“自成,不是某謙讓,這些年連番大戰,某也對自家根底了然于胸了。某或許是個合格的指揮,要為大軍籌措糧草也或能勝任,但戰陣征伐,卻實非某之干才。自貝州領兵時起,某就不曾率兵打過一場勝仗,貝州、魏州、滄州、范陽,某一直在敗,嘿嘿,說出來都愧煞得慌……某的所有勝績,說起來還都是得自成之功……今日一戰,自成必然問鼎幽燕,若是自成看得起某,某便為自成再多操持操持,助自成一臂之力,然后某就要退居園下,做個富家翁了。”

“指揮正當壯年,何來退居一說?某意擁指揮為留后……”

“自成且住!此話不可再說!”周知裕猛然喝道:“那么多弟兄為自成拋頭顱灑熱血,事成之日卻被某竊據其功,自成要令諸多弟兄如何自處?自成欲置某家于何地?”

李誠中一呆,喃喃不知該說什么。擁立周知裕為留后,實屬他過不去的心里那道坎,周知裕待他極厚,李誠中始終覺得無法回報。但其實他自己也明白,此時形勢不同,手下弟兄們也不樂意,如果執意孤行,很可能發生嚴重后果。但,越過周知裕而自家上位,他又是在過意不去。

周知裕厲聲止住李誠中的念頭,見他仍舊猶豫,于是婉言道:“自成,不要想那么多,你為幽州之主,此乃大勢所趨,誰也無法阻止。盧龍頹勢已久,只有你能令其振作,若是真讓某去干這個差事,某必然干不來的。就如此吧,不要再說了,否則某便攜家眷離開幽州!”

“指揮……”

“自成,不說此事了,某累了,自成且與某一個歇息之處,某要好好睡上一覺。還有很多軍務要處理,自成就不要陪著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


上一章  |  大唐新秩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