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第六十六章 饒樂山巔(二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新秩序 >>大唐新秩序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六章 饒樂山巔(二十)

第六十六章 饒樂山巔(二十)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8日  作者:八寶飯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八寶飯 | 大唐新秩序 

曷魯派遣信使向饒樂山報告,說大牙口外了營州軍大隊軍馬,經過認真觀察,營州軍約有兵力四千余人,其中輔兵約為五百之數。這些營州軍分六部,每部均有標著將主姓氏的將旗,按照事前打探到的營州軍構成,確信其中包含五營戰兵。另有一千余人應為中軍,因為這支軍隊始終跟隨在主將帥纛之下,經過辨認,帥纛之上繡著的大字為“大唐營州都督李”,因此,曷魯確信,李誠中也在軍中,這支軍馬應該是營州軍主力之全部。

曷魯提醒饒樂山,與之前的判斷不符的是,營州軍在五營戰兵之外多出一千人的中軍,既然為中軍,所以曷魯認為其戰力當不容小覷。

等信使離開營地后,堂弟化葛向曷魯進言兄長距敵太近,不利于我軍脫身,是否天明后知會勇士們早些起來,咱們趕在營州軍之前拔營,與敵拉開距離?”

曷魯搖頭道一仗便即撤離,恐怕營州軍不會輕易尾隨。”

化葛疑惑兄長想與李誠中交戰?”

曷魯道正是。李誠中號稱百戰百勝,我想試試他的根底。他之前連勝品部、烏隗部,但你我都,這些部族戰力都不高,至于渤海人,更是不堪一擊,所以營州軍究竟如何,誰都不。”

頓了頓,曷魯充滿自信的笑道如今我有兩千勇士在手,咱們合馬步軍可是實打實打出來的威名,當年在廣邊軍一戰中,高家的山后子弟都奈何咱不得,我就不信營州軍能比得過山后子弟。這次他全軍而來。若是咱們能夠在這里一戰潰之,還用得著啜里只哥哥在后方苦心謀劃么?”

化葛道可是萬一不勝,咱們折損太過的話,對將來的戰事恐有不利之處。”

曷魯點頭道放心,試試手而已。咱們的兩千勇士我不會輕易派出的。有阿大何部在前,足以瞧出對方端倪了,再說了,那禮部戰士還剩不少。就算拼光了他們,咱們也不會傷筋動骨。”

曷魯此番作戰的最初目的是征服庫莫奚和阿大何部,但隨著大于越釋魯的忽然病逝,草原上形勢越發明顯了,一切的根本都指向了一點——饒樂山和營州軍的決戰時機已經到來。于是曷魯接到了阿保機的命令。讓他拖延戰事,吸引營州軍,以為將來的決勝尋找戰機。

轉過天來,曷魯催動大軍出陣,向營州軍邀戰。李誠中自然不會拒絕,也將大軍擺出,雙方盡遣主力列陣,擺出一副決戰的架勢。

兩軍會面,相隔三百步止。一見營州軍的軍陣,曷魯便被對方士兵身著的華麗甲胄耀花了眼!最前方的幾排長槍兵竟然是清一色的鐵甲,而且瞧模樣,似乎還是明光鎧!不僅身上著甲,連頭盔都是鐵鑄。每一個士兵的頭盔上還配有面甲。一幅幅冰冷毫無生氣的面孔,一尊尊閃著冷光的鐵像,矗立在軍陣之前,便如一道道鐵墻!

曷魯騎在高頭大馬上。仰著脖子使勁向營州軍后方望去,只見對方后陣之中似乎也是全副甲胄。雖然不是鐵甲,但一望其厚實程度,便可知曉其中大部分乃是重甲,就連那些持弓的弓手,身上也著甲!

全甲胄軍陣!

曷魯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又是震驚又是羨慕。

這樣的軍陣,曷魯不敢貿然沖擊,讓手下的合馬步軍去沖擊這樣的軍陣,天曉得會折損多少!但曷魯更有嘗試一番的興趣了,如果能夠將對方擊敗,這樣的繳獲,恐怕他會連續很多天都激動得睡不著吧?無不少字

阿大何部既然新降了曷魯,必然就有了成為炮灰的覺悟,不出意料之外,逐不魯俟斤接到了曷魯讓他率領本部先打頭陣的命令。逐不魯此刻實屬無奈,他的部族戰士在進攻庫莫奚人時折損甚大,如今能戰者不到一千之數,可他也只能躬身領命。且不提剛剛投降曷魯,再要帶兵投對方是否,單單是阿大何部部眾前些天就已經被轉移到了饒樂山,成為了阿保機、曷魯等人手上的人質這一條,就令逐不魯只能一心跟著曷魯干到底。

逐不魯接過命令之后,讓一名善戰的長老帶兵攻擊給你三百戰士,務必從敵人正面糾纏住,我會帶人隨后支援你。剛才曷魯大人提醒過,聽說營州軍箭矢很厲害,所以你要在意。你這次將所有盾牌都帶上,讓勇士們遮護住,也好盡量減少傷亡。記住,咱們沒有回頭路了,就算不能勝,也要打出咱們阿大何部的勇氣來。”

長老鄭重點頭,臨去之前,逐不魯忍不住再次叮囑我家那個孽畜已經讓阿大何部蒙羞,如果咱們再不盡力,恐怕整個部族都會不保!”

阿大何部兩百戰士集中了部族里的所有盾牌,騎上戰馬,向營州軍陣列發起了沖鋒。千百年來,缺乏重甲騎兵的草原民族沖陣的戰術從來沒有改變過,都是騎馬加速到對方軍陣前,然后下馬步戰,輕甲騎兵在布陣之前是無法做到有效沖擊的,嚴密的步軍陣型從來不怕輕甲騎兵的沖鋒。

所以逐不魯的戰法依舊不變,他打算以一部分勇士率先沖陣,忍受著箭矢的洗禮后與敵陣糾纏在一起,隨后再率主力加入,依靠戰士們的勇武以爭取打開一個缺口。只要能在敵陣中打開缺口,他以身后曷魯大人的眼光,必定該做。只是他希望曷魯大人能夠早一點下達全軍攻擊的命令,不要令阿大何部戰士消耗太多。

經過曷魯的提醒,逐不魯已經眼前的營州軍箭矢厲害,這也不出他的意料之外,數百年以來,唐軍出征關外,其箭陣便極具威力,那是祖輩便世代相傳的警訊,所以他將全部盾牌都交給了第一批戰士,同時心中也預估了一個可以接受的傷亡數字。他預計在對方的箭矢下,可能損失五十名到八十名戰士。

但是,當營州軍的箭矢真正發出之后,逐不魯才,營州軍的箭矢究竟厲害到程度!除了射程遠超想象之外,殺傷力也達到了極為驚人的效果。不僅他沒想到,就連后方的曷魯也沒想到,曷魯瞪大眼睛,盯著那一排排大箭自對方軍陣中飛出,將阿大何部戰士們高舉的盾牌擊碎、捅穿,然后自戰士們的身上扎進去,連同胯下的戰馬一起釘在地上!

阿大何部戰士的騎馬沖陣隊形十分密集,因此遭受的大箭打擊十分嚴厲,導致營州軍陣前兩百步至一百五十步的距離上一片人仰馬翻——真正的人仰——馬翻!

沖陣的阿大何部戰士事前已經抱上了必死的決心,他們部族的命運都在這一刻就將決定,所以人人義無反顧,繼續向營州軍陣列沖了。

第二波大箭又至,如巨浪一般再次掀倒一片。剩下的人終于醒悟,他們在帶隊長老的呼喝下分散了開來,希圖躲避大箭的再次覆蓋。

營州軍的作戰程序如同一架機器般緊密,這種作戰方法是反復操演過無數次才形成的,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臨戰之時,統帥不需要發出過多指令,高級軍官們只關注于戰場調整,而具體的戰術細節,則全部將權力下放到都、隊一級的基層軍官手中。基層軍官們在練兵之時就已經制定出臨陣時的各種應對預案,根據不同的情況下達不同的命令,士兵們按照基層軍官的指令選擇不同的戰法,這些戰法早就操演過無數次,人人嫻熟無比。

這個時代的練兵方法并不系統,訓練時只是簡單的以士兵個人武勇為主,有些軍將在練兵時還注重大陣的操演,要求士兵們陣型嚴密、緊湊,在作戰時要抱成一團,不能輕易被打散,這就已經有良將之風了。少數治兵嚴格的軍將還會在練兵時關注士卒的勇氣,注重令行禁止,以各種方法讓士兵們作戰時只能向前、不能后退,這就算得上真正的名將了。因為在絕大多數將領的眼中,真正的精兵是在沙場上打出來的,只有那些百戰余生的士兵,才是一支軍隊的精華所在,這樣的士兵通常會被將領收納在身邊,成為將領們的親衛部隊,在最關鍵的時刻投入戰場。

至于每伙十名士兵之間的配合、每隊各伙之間的協同、每營各都之間的支援,很少有人觸及其中。所以當后世戚少保將訓練科目細化至每伙之中,在每一名士兵之間尋求戰法上的配合時,戚家軍鴛鴦陣一出,立刻冠絕天下!

按照常例,當阿大何部戰士在大箭的打擊下隊形疏散之后,素質高一點的軍隊會嚴格按照之前發布的命令繼續射箭,第三波大箭會如期而至,哪怕效果不佳,也不會有絲毫變化;而素質低一點的軍隊,則會在突然的變化之下顯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士兵們在明知無的放矢的情況下會忍不住停下來,等待將主的命令。

而在營州軍中,因為訓練量大、訓練預案多,更因為作戰時的權力下放,各級基層軍官立刻就直接命令中止了大箭的射擊。幾乎就在大箭停止的同時,后排弓箭營普通弓手隊中立刻響起了一片命令聲:

“目標,三號區域,三指,射!”

“目標,二號區域,一指,射!”

“目標,三號區域,兩指,射!”


是由會員,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大唐新秩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