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新秩序 >>大唐新秩序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14日  作者:八寶飯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八寶飯 | 大唐新秩序 
八寶飯

李誠中只能苦笑。劉仁恭能夠登上盧龍節度使高位,得自河東方面鼎力支持,當年河東號召諸藩進京“清君側”之時,劉仁恭因為內部原因沒有隨同,當時就令李克用惱怒異常,雙方還狠狠打了一場。去年劉仁恭在危急存亡之際,又厚著臉皮向河東求援,李克用不計前嫌出兵相救,算是為穩定盧龍出了大力,如今李克用向劉仁恭求援,劉仁恭若是再次拒絕的話,李克用不知會不會被氣昏?所以張居翰的處境也相當不妙,難怪張居翰會讓張茂安先,這是要讓他最疼愛的義子避離險境。

張茂安求助的看向李誠中,他希望李誠中能夠想想辦法,救出義父。但李誠中哪里有辦法?他只能安慰道文毅莫慌,晉王不一定會遷怒張監軍。張監軍身份不同,他是朝廷派駐盧龍的監軍使,代表的是天子威儀。河東一向對天子忠心,殺張監軍既起不到作用,又平白惹來是非,所以張監軍暫時是安全的。”

張茂安長嘆道咱家干脆回轉晉陽,陪在父親身邊算了。”

李誠中道文毅也莫想著陪你父親,張監軍既然遣你,就是怕你冤死在晉陽,你身負繼承張家香火之重責,切不可意氣用事。”

張茂安也自家義父的用意,只能垂淚不語。

李誠中陪著他對坐良久,等他心情平復下來,又問文毅有打算沒有?”

張茂安搖頭咱家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咱家在幽州也沒有相熟之人,別人也瞧不起咱家,只有都督視咱家為,咱家只能投靠都督來了。說實話,看了那么多場廝殺,咱家也明白了,咱家以前想得太過簡單,戰場之上不是那么好相與的,咱家也不能干。”

李誠中想了想,忽然靈機一動文毅,你要是想留在營州,老李二話沒有,讓你吃好喝好是沒有問題的,但有第二條路不知你愿不愿意走?”

張茂安問都督明言就是。”

李誠中略一沉吟,干脆道這條路風險很大,說不定到時候連性命都無法保全,但是收益也很大,也許文毅從此青云直上,出人頭地也是易如反掌!”

張茂安一怔都督說的是……”

“去長安。”李誠中直視張茂安的雙眼,緩緩道。

“長安?”張茂安愣了,他無論如何想不到這條路。

“左神策軍中尉韓全誨你么?”

“韓中尉?韓將軍?”張茂安問。他當然韓全誨這么個人,但卻沒交情,甚至連認識都談不上,畢竟他隨張居翰往盧龍監軍已經很久了,朝中內侍省的宦官大半都沒交道。張居翰唯一深交的樞密使景務修也于去年被天子賜死,長安城的內侍省幾乎已經忘記了有張居翰這么一個監軍。他們也只是從朝廷邸報上韓全誨掌了左神策軍,官爵驃騎大將軍。

“不。韓中尉是今年正月授職的,此人與我老李交情不,他任職后專門來過書信,言道有需要幫忙的,可以向他明言。我想,舉薦你到他門下行走,將來或許可以出人頭地,直入中樞。只是如今朝堂上變復太快,在中樞之處容易發生意外,這就需要你好好考量了。我老李也跟你坦白,讓你去長安也有一層意思,幫咱老李密切關注天下局勢,有了消息可以及時知會咱老李一聲。當然,你若是不想去,老李也絕不勉強,自然會給你在營州安排一份優厚的差事。”

李誠中的光棍和坦白令張茂安很感動,而且他的提議對張茂安也很有誘惑力。說到底,宦官的最終出路還是在內廷,想要出人頭地就必須進入中樞,在這個年代,其實無論哪個年代,脫離了中樞支持的宦官永遠都屬于被人看不起的角色,只有在廟堂之上,背靠內廷,宦官才能實現所謂的“自我價值”。

如果李誠中遮遮掩掩,說的全是“為你張茂安好,所以考慮送你去長安”之類的虛話,那么張茂安可能還要多琢磨琢磨,但他直接把的目的坦誠相對,就令張茂安挑不出毛病來了。相反,能夠為李誠中盡一份力,張茂安覺得是的榮幸,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效果,其實李誠中并沒有付出多少,他所做的,只不過是去年在幽州和對方一起喝酒、一起談天,如今陪對方一起吃頓飯而已,但李誠中對待張茂安的態度非常尊重、非常平等,既不阿諛,也不鄙視,這種態度是極讓張茂安受用的。

所以張茂安追問了一句能對都督有用否?”在得到李誠中的肯定后,他毫不猶豫答允了。

當下,李誠中修書一封,讓張茂安貼身藏好,同時安排了四名調查統計局的行動人員作為張茂安的侍衛,準備一同前往長安。

臨行之時,李誠中準備了五個小箱子,分別掛在五匹馬的馬鞍一側。

“這個箱子是給韓中尉的禮物,文毅空手前往恐怕不妥,便算是文毅的見面之禮。這個箱子是文毅代我轉呈的禮物。剩下三個箱子文毅看著辦,需要打點人物都由文毅決定。我這個四個侍衛武藝很好,可護得文毅周詳,文毅若是有差遣,盡管吩咐他們就是,有需要傳來的信件,也交給他們,他們自會料理。”

張茂安點點頭,如此貴重的財物全部托付給他,足見李誠中對他的信任,他此刻已經不知該說好了。片刻后,他想起一件事情,道都督,有件事情還需要稟明都督。”張茂安也沒注意到,他用的是“稟明”二字,其實已經下意識中奉李誠中為主了。

“何事?”

“咱家這次在河東的時候,聽說饒樂山來了幾個契丹人,他們拜見過晉王,具體談了些,咱家卻不太知情。都督一直和契丹人不對付,所以預先知會都督一聲。”

“嗯,謝過文毅。此事我有分寸了。文毅此去何止千里之遙,路上在意,到了長安后若是事機不順,便。這些錢箱都是身外之物,沒了便沒了,只要人能安全就好。”李誠中叮囑道。

張茂安深吸了一口氣,重重點頭,隨即上馬,帶領四名侍衛離開了柳城,向長安進發。

一行五人是六月十五離開的柳城,先下榆關,進入平州,然后沿平州至薊州,中途不作停留,悄悄折向滄州。避過盧龍軍和魏博軍對峙的戰場,進入宣武軍控制的河南道。六月二十五日抵達齊州,七月三日抵達濮州,經滑州而入衛州,沿太行山南麓饒過洛陽進入陜州,一路曉行夜宿,終于在七月底到達長安。

張茂安是朝廷派駐盧龍建軍院的人,屬于內侍省管轄,雖說內侍省顧不上外鎮監軍,但好歹是記名在冊的宦官。他先到內侍省遞了牌子,然后指名道姓要見左神策軍中尉、驃騎大將軍韓全誨。

內侍省傳令小黃門得了張茂安遞上去的一塊金錁子,立時眉開眼笑,趕到玄武門外神策軍署向韓全誨稟報。韓全誨如今是內廷中紅得發紫的人物,手握禁軍大權,等閑人哪里見得到。但他一聽說是盧龍來的人,指名道姓要求見,便立刻吩咐傳見。

“小郎張茂安,忝為盧龍監軍院左監,拜見大將軍!”張茂安上前便依著內廷的規矩叩首見禮,極為恭敬。

韓全誨端坐不動,問道盧龍監軍院?唔,張監軍……”

“張監軍是小郎的父親。”張茂安連忙回答。

“嗯……聽說你要求見咱家?”

“是,特為轉呈李都督書信。”

“哦?快呈上來。”韓全誨一聽說是李誠中的來信,立刻由端坐而起身,上前兩步來到張茂安跟前,溫言道起來吧。信呢?”

張茂安從懷中取出書信,雙手呈上,韓全誨接后,等待不及,立刻打開,就在堂上看了起來。他前個月給李誠中去了一封信,信中不乏炫耀之意,告訴對方如今有了身份,可以幫助李誠中做些事情了,這種炫耀其實并無惡意,純粹是為了讓心安,等于告訴李誠中,我韓全誨不是那個不得勢的韓全誨了,如今我是掌握中樞的大人物,你當年對待我的極高禮遇是毫無問題的,我是有資格和你交往的。

韓全誨讀罷書信,暗自感慨,李都督真是好人啊!

李誠中在信中恭賀了韓全誨的高升,同時隱晦的提醒他朝堂中的爭斗,尤其是幾位宰相們對宦官的成見,當然這些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李誠中的刻意提醒也顯示了對韓全誨的關心。最讓韓全誨感動的是,李誠中告訴他,如果朝堂爭斗失敗,一定要保全性命,到時候飛馬趕到營州,李誠中可以為他安排一個體面的差事,比如去新羅國監國!

讀著這份書信,韓全誨可以從字里行間中體會到李誠中對他的友情,這種友情并不因為他的職位升遷而有所轉變,說白了,關心的是他的個人安危,而非他的權勢職位。

愛屋及烏,韓全誨很是慈愛的看著眼前的年輕宦官,和顏悅色的問想來長安效力?”

張茂安再次低頭是。全憑大將軍栽培。”

韓全誨又仔細詢問了張茂安的情況,張茂安都一一作答。韓全誨見這年輕宦官很是沉穩,心下越來越喜歡。

“嗯,如今印信監有個空缺,你先去那里如何?待將來有機會,再轉為印監令。印信監是個緊要的所在,今后或入禁軍,或入樞密,都好安排。只是一切需要,咱們這位大家,很是不好伺候。”

“來時李都督說,全聽大將軍的吩咐,小郎一定為大將軍效死。對了,都督讓小郎帶了禮物,就在門外等候,都督說是征伐渤海所得的一點特產,請大將軍笑納。”(。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是由無錯會員,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無錯隆重推薦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上一章  |  大唐新秩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