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第六十七章 燕郡問題(十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新秩序 >>大唐新秩序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燕郡問題(十二)

第六十七章 燕郡問題(十二)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06日  作者:八寶飯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八寶飯 | 大唐新秩序 
第六十七章燕郡問題十二

營州軍總部虞候司行人處是與總部各機構同時成立的,但短短三個月之間,在李誠中給予極大關注下,這個部門的發展卻遠超其余。//最快更新78小說//不僅其特殊的性質讓他成為不同其他部門的另類,就單單在人數上,明編和暗編相加,也已經超過了整個總部三司除后勤處外其他部門人員的總和。這也使得行人處逐漸擺脫了虞候司的控制,成為事實上直接向李誠中本人負責的特殊部門。

但是直到今日,行人處仍然沒有從事,因為這個部門太過關鍵,職責也太過重大,李誠中本人一直沒有想好應當由誰來擔任這個職位。放眼整個營州軍體系,那些最早跟隨李誠中起家的舊將們沒有一個人適合負責秘密事務,要么已經身居高位,對于行走在灰暗地帶不感興趣,要么就是對這一職位的敏感性有所顧忌,不愿涉入其中。所以李誠中只好在低階軍官和士兵中挖掘人選,一步一步從頭培養。

最開始的一個月,行人處這個衙門真應了那句話——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個部門的人員始終處于不停的篩選和更換之中,有的人是李誠中不滿意淘汰的,而有的人則是主動提請調出的。之后行人處的人員才逐漸開始穩定下來,內部的職責和機構才開始有所發展。

當然,在這幾個月里,也有一些人才逐漸顯露出來,他們在行人處的表現得到了李誠中的肯定,按照李誠中的話來說。這些人展現了“在秘密戰線上的天分”,成為李誠中將來進一步完善這個機構的構想中重要的人選。

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兩個人,一個是高明博,一個是劉巴。

高明博出身渤海國豪門權貴高氏。接受過大戶子弟的高等教育,本人又有過行商的經歷,還在營州軍新兵訓練營中進行過完整的新兵訓練,其素質和條件都非常優渥,很早就進入了李誠中的視野。他加入行人處后的一系列表現也證明了他本人的才能,令李誠中青眼有加。更為關鍵的是,高明博本人甫一接觸行人處的事務,便瘋狂的迷上了這種躲在暗處窺伺和操控的感覺。以極大的熱情將全副身心投入進去,在行人處的建立和發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和高明博相比,劉巴沒有接受過什么正規的教育,他在與張九生爭奪地盤的時候吃了大虧。繼而在一個偶然機會下投靠李誠中。十多年在幽州的地痞生涯早就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毒辣的眼光和豐厚的經驗本身就極為適合這項工作,他本來就行走在灰色地帶,如今投入到黑暗中后更是如魚得水、駕輕就熟。與高明博不同的是,劉巴更市井一些。也更擅長于具體行動,他沒有那么多思考和想法,卻對盯梢、刺探、斗毆乃至暗殺等等更加熟悉。

兩人現在都是行人處押衙,官階為陪戎副尉。但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卻已經成為了行人處中高于其他人員的負責人。高明博偏向于負責行人處的規劃、設置和發展。而劉巴則主管具體的實施和行動。兩人在配合上也不成問題,關系相處也還算融洽。

行人處當前最重要的事務當屬榮哥長老及燕郡問題。這項事務在行人處最開始的卷宗中是作為三項事務來處理的。相互之間并沒有關系,這三項事務分別是對品部長老、趙氏子弟及榮哥長老及其親信的秘密監控事務。

在其后的進程中,行人處發現,品部長老和趙氏子弟正在產生著越來越緊密的聯系,似乎有合流的趨勢,尤其是骨里渾、于賴、丹朱木和趙橫、崔成秘密聚會的消息得到證實之后,行人處決定將負責監控品部長老和趙氏子弟的兩組人員合并,統一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高明博嗅到了其中不同尋常的氣味,深思熟慮之后,他建議將負責監控榮哥長老及親信的小組也合并到其中,于是三項事務并為一項,成為行人處目前當之無愧的第一事務。

但是行人處成立的時間畢竟很短,擴張太速,大量的人手并不具備豐富的經驗,因此,在昨晚的盯梢中,就出現了盯梢人員被對方發覺并暴露的嚴重事件。高明博和劉巴連夜商議之后認為,這次暴露事件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一大早,兩人就來到中南海求見李誠中。

“將軍,昨天深夜,我們行人處負責盯梢的人員暴露了行蹤。”劉巴低著頭向李誠中承認錯誤,臉上閃過一陣火辣辣的慚愧。

李誠中對行人處的事務一直就非常關心,聽了之后連忙詢問:“怎么回事?”

“暴露的是負責盯梢品部長老于賴一組的經歷張小花,他當時跟著于賴進入西角的時候被對方猝然襲擊,砸傷頭部。小花說,于賴將他砸倒在地后,翻看他的衣服,在他腰間發現了行人處的腰牌,然后于賴就跑了。小花是某從幽州招來的,是某以前的兄弟,出了這么個簍子,主要責任在某,某教導無方。還請將軍息怒,饒他一次,所有過錯某來承擔。”劉巴滿臉慚色,說完后深深俯下身子,向李誠中請罪。

李誠中一皺眉:“該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該你承擔的你跑不了,不該你承擔的你也擔不起。”

高明博在一旁道:“這里也有某的責任,行人處發展太速,擴張過快,某一直忽視了行動人員的訓練。張經歷在行人處素來也是很得力的,卻不知這次怎生被發現了,某會盡快查清原因。還請將軍能夠寬恕他。”

李誠中道:“現在不是談誰的責任問題,是誰的責任查明之后再行處理。先講講昨夜是怎么回事。于賴有什么異常舉動么?”

劉巴道:“昨夜骨里渾、于賴、丹朱木和趙橫、崔成等人在崔成的貨棧中相聚了一個多時辰,其后分頭各自離開,小花負責盯梢于賴,誰知被發現了……他頭部受了傷,緩過來后連夜趕回行人處,將情況稟告了某和高押衙,某等又將昨夜負責盯梢的諸位經歷全數召回,據諸位經歷所言,昨夜情況似乎有異。骨里渾和丹朱木宅中一夜亮燈,兩人都未休息,趙橫和崔成在崔記貨棧中耽擱至卯時三刻后才出來,趙橫于早間總部衙門開啟時返回,崔成則自東門而出,向河岸碼頭去了。于賴整夜未歸,不知去向。某等商議后,覺得情況很緊急,所以便過來稟告將軍。

李誠中凝神思索片刻后,問:“榮哥那邊如何?”

劉巴道:“沒有任何動靜,與之前無異。”

李誠中又問:“你們是怎么考慮的?”

高明博躬身道:“將軍。咱們昨日讓骨里渾等人去見榮哥,本身就是為了給他一個相互勾連的機會,當時榮哥只見了骨里渾,兩人密探了一盞茶時分。之后骨里渾回來便連夜召集上述幾人密議,根據剛才劉押衙所言,某等判定榮哥等人將于今日動手,因為將軍定于明日啟程趕赴和龍山北麓,榮哥也要隨同前往,錯過今日,他便沒有機會了。”

李誠中想了想,又道:“說來說去,并無鐵證。若是一切都是咱們自己在這里胡亂猜測,貿然動手,恐引起人心不穩。”

高明博道:“雖無鐵證,但骨里渾等人平日便對營州軍和長史府不滿,四處散布分裂言論,聚眾妄議軍政,理應捉拿控制。”

李誠中搖頭道:“因言罪人,我所不為。”

高明博急道:“時局緊急,某意立即抓捕于賴,罪名為當街行兇。抓到此人后立刻提審,一切必然真想大白。將軍若是不愿因言罪人,那就等有了實證之后再行搜捕余下人等,只是從即刻起,便需將上述人等監管控制住。同時,立刻向北方指揮部下令,調張都虞秘密率軍南下,以防不測。”

李誠中道:“調老張回來的事情暫時不著急,大軍一回,榮哥就算不想反,也肯定反了。這樣,劉巴,你立刻布置人手抓捕于賴,罪名就是剛才說的‘當街行兇’,骨里渾、丹朱木兩人及其家人、宅院要派人控制住,但不要露了痕跡,以免打草驚蛇。同時盯住崔成和趙橫的一舉一動。速去!”

劉巴得了命令,匆匆離開。李誠中又對高明博道:“你去將周坎和劉金厚、王小郎傳來,咱們在這里抓緊商議。”

周坎和劉金厚就在附近的總部三司,一喚便至,王小狼則常駐中南海,一叫便到,不多時,幾人便聚齊后一起來見李誠中。

高明博將情況簡要講述一遍后,李誠中道:“現在情況并不完全明朗,但關鍵在于榮哥,其余都是跳梁之輩,折騰不出什么花樣。諸位有什么想法,都說說。”

榮哥是否造反,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憑實據,所以李誠中很為難。這個長老是十分敏感的人物,對他的處理牽一發而動全身,若是在沒有憑據的情況下除掉榮哥,很容易引起整個柳城內契丹人的強烈反彈,可若是坐等下去,萬一榮哥真的反了,那后果就不可收拾了。畢竟他手頭上可是有四百兵力的。

眾人默默思索,高明博和王小郎都沒想出太好的辦法,反而是周坎這個大老粗出了個主意,令李誠中不由感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看章節,請看書窩,或直接輸入。)

(看精品小說請上看書窩,地址為://。。)


上一章  |  大唐新秩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