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第三十一章 營州經略(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新秩序 >>大唐新秩序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營州經略(三)

第三十一章 營州經略(三)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06日  作者:八寶飯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八寶飯 | 大唐新秩序 
書名:

這書終于有了第一個執事,謝謝豬豬的厚愛!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劉仁恭為兒子劉守文討要義昌軍節度使官職的時候,朝廷不是很爽快,當時劉仁恭為此曾經謾罵過天子,因此兩邊關系比較緊張。所以劉仁恭向長安討要官職的公文都會被拖延很長時間,到了后來,不是特別需要的官職,盧龍方面就不會去觸政事堂的霉頭,這也直接導致盧龍轄下各官的官階不是很高,絕大部分只能在節度使本職范圍內解決,一般不會超過五品。(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李誠中付出重大代價,他答允每年上繳平州刺史府錢三萬貫、牛二百頭、羊兩千只。

當然,李誠中也不是沒有所得,契丹人不重農耕,這一年里整個營州的田畝都處于需要重新復耕的境地,所以他和張在吉達成了協議,即以錢兩萬貫、牛兩百頭、羊三千只的代價,購買了一萬多石糧食,其中包含一千石種糧。按照每人每月半石的耗糧數,這些糧食可以養活一萬耕農兩個月,若是佐以羊肉混合,可以讓一萬耕農四個月不用為吃飯發愁,為營州的復耕打下重要的基礎。

此外,李誠中又花了一萬貫,購買了大批鋤頭、斧子、鐮刀、犁具等,這些都是馮道指定購買的物資,李誠中現在有錢,買起來毫不吝嗇。為了滿足李誠中的采購,張在吉組織大批工匠開始打造,預計將在兩個月內分批送往柳城。

馮道對自己獲得營州刺史府長史一職十分歡喜。長史本為幕僚官,即掾屬之長,秦漢之際,丞相、三公等大員府中所置長史權勢極重。唐制,上州或中州均設有長史一職,位在別駕之下,卻已經沒有了實權。但與刺史府中的長史所不同的是,邊境大都護府中的長史,卻又掌有大權,地位很高,有時甚至能得到舉薦,直接出任節度使。天寶之后,大唐各都護府逐漸消亡,長史一職才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可以說,長史之權可輕可重,視所屬機構而定,營州本為都督軍府,李誠中為馮道討來的長史一職,實則是著眼未來。馮道現在是營州刺史府長史,名義刺史在平州,他就是大唐在營州的最高文官,實際代行刺史事。李誠中在白狼山時曾經答允過馮道,將來幫他登上營州刺史之位,如今也算完成了大半。

李誠中一回柳城,立刻和馮道商議起了營州刺史府屬下架構和管理的設置。

對于李誠中從平州刺史府空手而回,馮道有些詫異。所謂空手而回,不是說他沒按照與馮道的約定,購買糧食和農具,而是說他沒有帶回相應的空白告身。

“沒有告身,就沒有辦法任命正職屬官,難道將軍打算讓他們都在刺史府中為幕僚佐二?”

“不是,該任命就任命,如果我要回來一堆空白告身,亂糟糟的也沒什么意思。”李誠中笑道。

“沒意思?將軍以為沒意思,可別人不這么看。有官身和沒有官身是兩回事!”馮道有些不滿意李誠中無所謂的態度。

“誰說沒有官身?咱們當然要給他們官身。”

“沒有告身,何來官身?”馮道問。話題又繞了回來。

“咱們自己來任命,自己來制作告身,何必非要從平州討要?不就是一頁帛紙么?到時候束手束腳,很多事情沒辦法處理。”

馮道氣急反笑:“沒有平州方面認可,咱們的告身就是違制的!莫非將軍打算造反?”

對于馮道扣過來的大帽子,李誠中不是很在意,這年頭,天下藩鎮幾乎都等同于造反了,只不過大家誰都不明說罷了。

“不是造反,我的意思,是在長史之下設立官職,這些官員掛名于長史府,而非刺史府,這樣的話,一應任命和設置就不用跑去平州討要了。”李誠中終于露出了狐貍尾巴,他的用意是想尋求一種體制外的體制。

“長史是無權任命有品階的官員的,說到底,就算掛名在長史府下,還是幕僚佐二,沒有品階,沒有出路,誰能踏實任事?”馮道耐心解釋。

李誠中搖頭,道:“可道還是沒聽明白。這么說吧,當官必備兩個要素,一為權,二為職。現在營州咱們哥倆說了算,雖說是掛靠在長史府名下,但權力肯定能夠滿足。至于職位,也就是你說的品階,這個好辦,走軍職便可。我是柳城軍使,我有權任命軍職,凡是我的任命,平州方面不可能不同意,走的只是一個備查的過場。無論文職還是軍職,只要給他一個正式品階,他就是朝廷承認官員,這就是他的出路。”

馮道呆愣了好半天,終于回過味來了:“權由長史府出,職由軍中任免?”

李誠中點頭:“就是這個意思。既然是長史府的幕僚,咱們就不必依照朝廷成例,因為長史府幕僚并不在朝廷官職體系內,為了避諱,咱們可以將這些官職和機構換個名字,這樣的話,誰都說不出個不是來。”

馮道笑了:“你說的那個什么‘宣傳科’和‘法律科’,是不是早就想好的?”

李誠中笑道:“正是。我的打算是,在長史府下設立幕僚機構,初步打算設立九個科室。即辦公室、人事科、度支科、法律科、宣傳科、農業科、工業科、商貿科、催稅科。”

馮道悟性很強,想了想,問:“人事科就是司功和司士兩曹?度支科和催稅科是司戶和司倉兩曹?法律科是司法曹?工業、農業和商貿科又對應六曹中的哪一曹?辦公室又是什么功效?”

李誠中道:“咱們不要去對應刺史府各曹,咱們就自己搞。”

馮道又問:“不作對應,節度府和平州的公文流轉和執行怎么做?”

李誠中道:“一年內不用考慮這個問題,節度府的錢糧催繳不會直接落到營州頭上,至于上繳平州的那一份,我已經和張刺史談妥,每年錢三萬貫、牛二百頭、羊兩千只。”


上一章  |  大唐新秩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