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時空走私帝國一百四十六章 軍功,軍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一個人的時空走私帝國 >>一個人的時空走私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四十六章 軍功,軍制

一百四十六章 軍功,軍制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06日  作者:gfan001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gfan001 | 一個人的時空走私帝國 
正文

青州徐州的兵事即將爆發,同時朝廷之內的第146章體生活以及半現代化的隊列訓練之后,才會轉入正兵。

進入正兵,就意味著進入了國家的正式軍隊體系,有了正式待遇,對普通士兵們而言,最實打實的就是有了軍功軍餉了。李哲治下的軍隊,所有的軍功賞罰、軍官任免和士兵軍餉發放的權力都掌握在朝廷手中,也就是如今的兵部和樞密院手中,不由部隊主官決定,每月定時由后勤部門發放。在這些事情上,部隊主官只具有建議權,而沒有決斷權,這一點和此時傳統的軍隊完全不同。

那些大大小小的軍痞們,進了李哲的軍隊體系之后,立刻感到處處受限,極為不便,但是此時在李哲鋪天蓋地而來的威勢之下,也只能選擇暫時蟄伏。誰知適應了一段時間以后才發現,這樣的不便其實也有它的好處,那就是從今之后,將領們在軍隊中平日里原本有的大部分困難就根本不需要考慮了,各種頭疼之極的事情:鼓舞士氣、操練新兵、指揮軍隊,都變得極其簡單。就連平日里最難以平衡的軍功搶奪之事。都從此和將官無關。作為一個將領,只需要維持軍隊,指揮戰斗就可以了,打仗,立功,封賞,將官們的軍事生涯也變得越來專業化和理想化。

事實上。李哲治下軍隊復雜的的軍功計算體系,也不是那些普通只懂得帶兵打仗的將軍所能夠了解和駕馭得了的,它是直接脫胎于早先的積分計算體系。有大量專業的數學人才才能完成,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傳統軍隊的那種軍官們將軍隊視為私產直接營私舞弊的現象,也加強了朝廷對于軍權的直接控制。而軍餉的發放方式也有多種。最直接的就是發放軍票了。

軍票是在李哲軍隊體系中流行的類似于現代時空某一個歷史階段上出現的糧票一樣的流通物,類似于貨幣一樣的職能,由李哲的現代時空印刷廠生產,雖然其上應用的只是很普通的防偽手段,但在三國時空已經是無法偽造了,它可以拿來直接在李哲治下新成立的機構——供銷社里買賣東西。

糧食、布匹、肉、食鹽、鐵質農具、神火神鏡等現代小商品等等,在如今的供銷社中,應有盡有,其歸屬于目前的戶部直接管轄,主管就是糜竺。

然后。另外一種發放方式就是現在即將施行的軍功授田。

軍功授田,可是實打實的封賞,從士兵們開始,哪怕是最基礎的功勛,也就是只要參加了這次戰役的李哲軍士兵。什么功勞都沒有,都可以因功得到三十畝的良田。

而立有功勞的就更多,簡單計算的話,有戰場上擊殺一個人的軍功相當于十畝田的賞賜,而一個俘虜則相當于二十畝田。另外還有其他的軍功,統一換算成積分。再用積分來換算成賞賜。士兵們可以在糧食和良田中自由選擇。當然,從具體的實行情況上來看,絕大多數的士兵們都選擇了良田,畢竟,華夏民族的農民們對土地的追求始終是根深蒂固的。

除了普通的軍功,還有真正的功勛貴族的封賞,就更是讓人咋舌,永業田,這種封建社會的特色產品終于出現了。

勛爵,是華夏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貴族名稱,是李哲所設定的功勛貴族的最末一等,將封賜象征性的一百畝永業田。這永業田,將成為該勛爵的私有土地,世世代代流傳下去,在李哲朝廷的朝代中免收賦稅,著為永制!

這個才真的是震驚了天下人心!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種田交稅,歷來是農業社會中所有人的常識,不然國庫哪里來的錢糧,怎么管理國家,怎么打得起仗?這永業田賞賜下去,難道李哲不怕未來勛貴們越來越多,永業田越來越多,終有一日,未來的朝廷收不上賦稅,就此坍塌了么?

泥腿子終歸是泥腿子,做事情只求爽快,混不顧子孫們的未來,真是目光短淺之極!很多人在心底里這樣想著。

只是這些人雖然這樣鄙視,但是對于這樣的永業田,卻也都是暗自窺視不已的,眼看著李哲政權越見擴大,頗有席卷天下的威勢,若是真正的能得了天下,這李哲親口承諾的永業田,豈不是最好的傳給子孫們的東西?這永業田,能夠傳承子孫萬代,無論是任何時代,可都是比什么樣的金貴東西都要實在啊!

也因此,李哲的爵位封賜異常的謹慎,到如今為之,也只有真正跟著起家的老人們,才得到了封賞。勛爵只有蘇咎、孫乾、糜竺、糜芳、龔都、廖化、韓仲和張燕八個。

而更上一層的男爵則更是了不得,第三等的男爵有蘇散、徐庶、黃忠、蘇武、華佗和陳到等六個,每一個人都獲得了一千畝永業田的賞賜。

二等男爵只有趙云和魏延兩人,各自獲得一千兩百畝的永業田封賜。

這次的封賞一經宣布實行,立刻引得天下大嘩!

這良田的賞賜,特別是永業田的封賜,不僅意味著李哲政權有無比的自信將自己的政權傳承千秋萬代,更意味著,將有一群利益和李哲政權牢牢的綁在一起的軍隊武人階層在迅速的形成,不然,沒有了李哲朝廷,誰來保證他們的良田的利益。

人。有恒產者方能有恒心,有了這一群家庭和未來子孫的利益都和新的朝廷綁在一起的官兵們,得到其的衷心擁護那是想也不用想,從此之后,環繞著李哲政權,新的勛貴形成,新的食利階層的崛起。這個朝廷的根基已經是夯的無比的堅實,再也無法撼動。

李哲大勢已成!

這時候,人們才有點理解。為什么李哲敢于全面接收曹操的體系。

和此時所有的政權們不同,李哲從一開始,打得就是全面改朝換代的注意。不僅僅是制度和上層建筑的改變,而是整個社會的主體,都在全面更新換血。舊式的士族們,在這個體系中,已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只有改弦易轍,才有存續下去的可能。

科舉制度,剛開始看起來有些釜底抽薪的架勢,如今看起來,倒像是詩書傳家的士族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緊接著。李哲宣布的隨軍牧師即將大規模入軍,鞏固傳播天師道信仰的消息就變得有些杳無聲息了。


上一章  |  一個人的時空走私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