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穿越者第524章 超時空1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冒牌穿越者 >>冒牌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4章 超時空1號

第524章 超時空1號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07日  作者:我要回火星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要回火星 | 冒牌穿越者 
十天后,即4月4日,超時空科技園迎來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耗資約150億的“超時空1號”通過了最后的檢測,可以正式投入試驗。

這臺“超時空1號”的本質也是一臺多元宇宙連接器,它的作用在于嘗試讓當前宇宙和其它宇宙進行信息的傳遞。從理論上說,只要掌握了多元宇宙的信息傳遞技術,并且技術足夠成熟,那么就等于是開發出穿越技術。

實際上,“超時空1號”相當于月光寶盒的雛形,月光寶盒之所以能夠讓靈魂進行穿越,就是將靈魂信息在多個宇宙之間進行傳遞而已。

當然,超時空科技園研發的“超時空1號”跟月光寶盒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兩者沒有任何可比性。如果把月光寶盒比做月球,那么“超時空1號”恐怕連一顆塵埃都還算不上,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盡管如此,“超時空1號”研發成功的消息傳出后,還引起國內乃至世界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畢竟,自從兩個月前美國國家科學院發表聯合聲明后,“超時空1號”是全球第二臺多元宇宙連接器。

更重要是,這臺“超時空1號”是在尹衛健的參與下研發的,而尹衛健作為當前全球最權威的、也是唯一的多元宇宙論專家,“超時空1號”自然更令人期待。

在兩個多月以前,美國國家科學院有關多元宇宙連接器的實驗是在秘密中進行的,直到實驗有結果后才向世界公開消息。因此,全世界其它國家都不知道多元宇宙連接器是什么樣的,如何進行實驗。如何接收其它宇宙的信號,接收到的信號是什么。

總之,對于多元宇宙連接器幾乎一無所知。

為了滿足世界人民的好奇心,經過一番商討,超時空科技園決定和京華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合作。對“超時空1號”接收多元宇宙信號的過程進行電視直播。

之所以進行電視直播,其實還有政治方面的考慮。

如今,全球各國都知道中國在進行有關多元宇宙的研究,如果中國對有關“超時空1號”的消息進行全面封鎖,不讓外界知曉,那么必然引來其它國家的猜疑和不良揣測。

為了避免全球各國引發不必要的騷亂或動蕩。中國政府決定將有關“超時空1號”的全部消息對世界各國公開。

當然,之所以選擇公開,也是因為“超時空1號”并不是什么國家機密,真正的國家機密是尹衛健(唐曉生)這個人。

尹衛健已經認定,在未來100年內不可能真正誕生成熟的穿越技術,“超時空1號”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而已。穿越技術的探索之路還任重道遠。將“超時空1號”向全球公開,不僅無害,反而十分有利,因為這能夠引來更多的合作者。

于是,在4月4日當天,數百名中外媒體記者都被允許進入超時空科技園的研發中心,一起親眼見證“超時空1號”的啟動儀式。

除了媒體記者外。出席“超時空1號”啟動儀式的人還有京華市委書記、京華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京華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韋小寶,超時空計劃總負責人歐陽克,超時空科技園首席科學家霍興院士,《尹氏多元宇宙論》創立者尹衛健等人。

早上9點,在韋小寶的主持下,“超時空1號”舉行了簡單地揭幕儀式,在這一刻,這臺舉世矚目的儀器終于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在世人面前露出它的廬山真面目。

當看到“超時空1號”的模樣時,現場的不少媒體記者都驚呆了。因為這臺儀器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大。

“超時空1號”的外形呈圓柱體,直徑達約7米,長約37米,整個儀器的體積近1500立方米,這相當于約30輛公交車疊在一起的總體積。而在“超時空1號”龐大的內部空間里。則有著根據《尹氏多元宇宙論》而設計出的極為錯亂復雜的結構。

這一臺龐然大物,耗資約150億元,歷時一年零六個月十一天,參與研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約9000人,企業1144家,大學和科研單位77所。

雖然“超時空1號”的外形看上去十分龐大,但是它的體積只是與美國科學院研發的多元宇宙連接器的五分之二,能夠做到這個程度,超時空科技園的近萬名研發人員可以說已經竭盡所能了。

當然,“超時空1號”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做嘗試接收其它宇宙的信號。

早上11點10分,“超時空1號”的啟動儀式進入最后的倒計時,整個啟動儀式由超時空科技園首席科學家霍興院士擔任總指揮,超時空科技園科研中心2000名專家和技術員已經準備就緒。

11點11分01秒時,在數百名媒體記者和電視機前無數的觀眾的熱切期待中,站在科研部指揮中心的霍興院士通過語音系統,向整個科研部的工作人員發令道:“各部門準備,‘超時空1號’啟動進入最后的倒計時,10……9……8……7……6……5……4……3……2……1……啟動!”

嗡!!!

發令聲剛落,“超時空1號”正式開啟,不多時,便傳來一陣輕微的嗡鳴聲。

“動力系統正常,報告完畢。”

“感應系統正常,報告完畢。”

“信息系統正常,報告完畢。”

“控制系統正常,報告完畢。”

“超時空1號啟動成功,完畢。”

當聽到指揮中心霍興院士宣布“超時空1號”成功啟動的消息時,數百名記者都安靜了下來,整個會場鴉雀無聲,一片安靜。所有人目光都紛紛注視著指控中心前方的一塊大屏幕上,心里滿懷期待。

“超時空1號”已經啟動,這意味著它已經正式在嘗試與其它宇宙連接,并接受來自宇宙之外的信息。

在兩個月前,美國科學院研發的多元宇宙連接器就曾經先后接收到19個來自其它宇宙的微弱信號。這19個微弱的信號在進行過慮后,總存儲容量約為0.013KB。

“嘀嘀嘀……嗒……嗒……嘀嘀……嗒嘀……”

就當所有人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盯著大屏幕時,這時,現場忽然響起一連串的電子聲,緊接著。屏幕上的畫面上忽然跳出一條波紋,起伏不定,上下跳動著。

看到這一幕時,不少記者不由露出欣喜之色,特別是中國的記者,都十分興奮。因為他們明白,這可能意味著“超時空1號”成功接收到異宇宙時空的信號了。

果然,在十五分鐘后,從信息技術中心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經上一百多名專家的鑒定,證實剛剛收到的一連串不明信息是來自當前宇宙之外的時空。

由于整個“超時空1號”的啟動儀式都進行了電視直播,很快地。這個消息便傳遍了全球。

在得到這一消息后,成千上萬圍坐在電視機或電腦前觀看直播的中國市民們歡呼雀躍,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與此同時,超時空科技園也馬上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發來的賀電,紛紛表示祝賀。

“超時空1號”在啟動后,始終保持著運作,并不斷試圖接收信號。從早上11點到下午17點,在短短六個小時的時間里,總共收到了108個微弱的信號,這108個信號的總存儲容量約為1.07KB。

在得到這一數據后。超時空科技園的2000多名科研人員也是激動不已,因為這不僅意味著“超時空1號”的研發取得了成功,而且“超時空1號”接收異宇宙時空信息的能力,比美國科學院的多元宇宙連接器大約要強十倍左右。

在參加完“超時空1號”的啟動儀式后,當天傍晚。歐陽克、尹衛健(唐曉生)、霍興院士三人代表超時空科技園,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超時空1號”的情況做一些解釋,并接受了世界各國媒體的提問。

“霍興院士,你好,我是美國《紐約時報》的記者。請問現在已經可以確定‘超時空1號’的研發成功了嗎?”

“是。截止一個小時以前,‘超時空1號’已經累積接收到108個信號,總容量為1.07KB。這些信號已經被確定是來自外宇宙。”霍興院士如實介紹道。

“那么,這108個信號代表什么呢?或者說,它是什么意思呢?來自哪里呢?”記者追問。

霍興院士解釋:“就目前來說,這108個信號所承載的信號并不是連續的,而是零碎的,并且總容量只有1.07KB,信息量太小,分析起來十分復雜,現在還看不出它有任何實質的意義或含義。至于它們是來自哪里的,同樣是個未知數,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來自當前的宇宙。”

“既然‘超時空1號’已經能夠與其它宇宙時空進行信息的傳遞,是否意味著人類在不遠的未來能夠進行時空穿越?”

“當然不是。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霍興院士頓了一下,指了指身旁的尹衛健,“還是讓小尹來回答吧!”

尹衛健(唐曉生)清咳一聲,繼續解釋道:“打個比方。如果把一個宇宙看成是一個手機,那么從一個宇宙時空穿越到另外一個宇宙時空,就相當于從一個手機向另外一個手機發了一條信息。目前,‘超時空1號’能夠做的事,只是相當于手機之間互相發送最為簡單的文字信息而已。而如果人類要進行時空穿越,就相當于要把人壓縮成文件信息,輸入手機里,然后再以信息的形式把人發送出去,讓另外一臺手機接收到。當然,實際的情況會復雜千百倍,這里只是打個比方。”

雖然唐曉生的這些話聽著有點玄乎,但是他說的并非危言聳聽,而是真實情況。

“超時空1號”要真正像月光寶盒那樣。能夠讓人的靈魂進行時空穿越,有兩大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信息傳輸的問題,另一個是時空定位的問題。

信息傳輸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目前。“超時空1號”的信息傳遞速度約為每天4KB,這個速度已經比美國科學院的儀器快了約十倍,但是用這個傳輸速率想要讓人的靈魂進行時空穿越,是不可能的。

在幾個月前,唐曉生曾經回到光明頂,向聶小倩了解有關“靈魂”研究的一些進展。據聶小倩介紹。一個正常人類的靈魂的容量大約為“10正”比特。

“10正”是什么概念呢?

10的4次方為萬,10的8次方為億,10的12次方為兆,10的16次方為京,10的24次方為秭,10的32次方為溝。10的40次方為正。

10正,則等于10的41次方。

一個普通人類的靈魂容量約為10正比特,以“超時空1號”每天4KB的傳輸速度來算,它要將一個人類的靈魂傳送到其它宇宙,需要耗時2.5億億億億億年!

傳遞一個人類靈魂就需要2.5億億億億億年,這顯然沒有任何可行性。要知道,月光寶盒是在一瞬間讓人的靈魂實現穿越的。

因此。信息傳遞的速率和技術是“超時空1號”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而“超時空1號”面臨的更大的一個難題,則是有關時空定位的問題,而這才是最致命的,也是最復雜的。

整個世界到底有多少宇宙,多少時空,目前根本無從知曉。但是從紫霞的穿越經歷來看,存在的宇宙數量恐怕比天上的星星還多,數都數不清。

在這么多宇宙之中,要進行準確的時空定位,其難度可想而知。以人類的角度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實際上,“超時空1號”目前只與一個宇宙產生了感應,它接收到的108個信號也中來自同一個外宇宙。至于這個外宇宙是什么,就暫時不得而知。

而要與更多甚至所有的宇宙產生連接。甚至進行準確定位,其困難程度是無法想象的。如果把“超時空計劃”這一龐大的工程比喻成一片大海,那么“超時空1號”目前實現的任務大約就是海中的一個水分子,可能連水分子都算不上。

正是因為如此,唐曉生才知道要開發穿越技術,還是無窮無盡的路要走。

不過,話說回來。

盡管“超時空1號”在月光寶盒這樣的神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但是“超時空1號”已經代表了中國甚至全世界最高科研水平了。

以目前地球文明的科技水平,想要制作出比“超時空1號”更先進的多元宇宙連接器,已經十分困難。

如果想要再更進一步,唯一的辦法,只能是提高人類的科學水平,簡單地說,就是對全球頂尖的科學家再進行培訓,讓他們更上一層樓。

過去幾年里,唐曉生平均每天就會增加大約十本書的知識量,加上他潛心鉆研“月光寶盒的內部結構圖”,他目前的知識水平已經遠遠領先了眼前的這個時代。可能領先50年,可能領先100年,也可能領先更長的時間。

如果以唐曉生腦子里最前沿的知識來制造新的儀器,肯定能夠研發出比“超時空1號”先進百倍的多元宇宙連接器。

只是,唐曉生這些遠遠越出這個時代的知識和理論,地球上的其它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根本都不懂,唐曉生完全無法跟他們進行溝通交流,他們自然無法用唐曉生的想法去研發新的儀器。

這樣一來,唐曉生空有一腦子的先進知識,卻因找不到合作伙伴,于是無法將想法付之行動。

為了解決這一尷尬的處境,唐曉生決定對地球上的頂尖科學家進行培訓,將自己的知識先教給這些要權威專家教授,再考慮合作的事。

要而傳授知識,自然得有相應的教材。

過去這些年,唐曉生一直不斷在完善他的《尹氏多元宇宙論》,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積累和推敲,這套理論的整體框架已經出來了。

因此,他決定花點時間將《尹氏多元宇宙論》寫出來,編訂成教材,然后供全國甚至世界的頂尖科學家來學習。只有讓他們學會這些理論,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唐曉生的想法才有人聽得懂。

唐曉生的《尹氏多元宇宙論》是領先眼前這個時代至少幾十年的宇宙學理論,逼迫全球頂尖科學家來學習這么超前的知識,確實有點為難他們,甚至有點“拔苗助長”的意思。

只是,眼下的情勢,唐曉生如果不這么做,他根本找不到合作伙伴,人類有關時空穿越的探索也會停滯不前。

經過再三考慮,唐曉生覺得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于是,在4月4日之后,唐曉生把自己關在超時空科技園的屋子里,開始潛心創作《尹氏多元宇宙論》,為全球的頂尖科學家編寫教材。(。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


上一章  |  冒牌穿越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