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趙子龍,終于甘愿歸降,完美之將,終將為我顏良所用。大主宰
驚嘆敬佩的大楚將士,揮舞著手中的兵器,放聲山呼著,以抒發對顏良的崇敬
“走,子龍,本王要與你痛飲千杯,不醉不休,哈哈~~”顏良春風得意,翻身上馬,與趙云并騎歸陣。
震天動地的山呼聲,響徹雪野。
當天,顏良在軍中設下大宴,為歸降的趙云接風。
楚國的這些眾將們,因是白馬一役,對趙云的實力已頗為敬佩,而趙云能與顏良交手五百余招而不敗,眾將對他的武藝,更是十分的欽佩。
酒宴之間,眾將皆也不計前嫌,與趙云輪番吃酒,氣氛何其之融洽。
而在這場接風宴上,顏良當即便封趙云為平北將軍,相比他原先在燕國中的官職,顏良給趙云已連拔數級。
趙云未曾想顏良對他是如此的器重,自是受寵若驚,萬分的感激。
當顏良這邊為趙云的歸降而設宴慶祝時,一騎細作卻已悄然北去,偷悄悄的渡往了黃河北岸。
幾天后,趙云降顏的情報。便被送往了黎陽,放在了劉備的案頭。
王帳中,劉備猛然拍案。憤慨罵道:“趙云這狗賊,枉本王那么信任他,他竟然能做出背叛本王之事,無恥,可恨~~”
詛罵時,劉備的肺幾乎都要氣炸,一怒之下。將案上的帛書撕了個粉碎。
此時的劉備,已是被趙云的叛國,氣得有些失去了理智。
“沒想到啊沒想到。臣原想以子龍的忠義,雖身陷重圍,寧可戰死殉國,也不會做出降敵這般無恥之事。看來臣真是高看子龍的節操了。”諸葛亮搖著羽扇。萬般的嘆惜。
諸葛亮這般煽風點火,劉備對趙云是愈恨,咬牙切齒道:“這個無恥之徒,想當初他不受公孫瓚重用,卻才投奔本王,若無本王的提拔,他如何能有今日的聲名,這個畜生卻不知感恩。反而背叛于本王,本王真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以泄心頭之恨。”
劉備恨得是兩眼噴火,一副要殺人之狀。
左右如諸葛亮這班文武,皆是附合劉備,對趙云是一番的痛斥。
大罵半晌后,劉備一屁股坐了下氣,氣喘吁吁,這憤怒之情才稍稍緩和。大主宰
這時,諸葛亮勸道:“為了一個無恥的叛徒,大王不值得這般動怒,小心氣壞了身子。”
“軍師說得是,顏良收降了趙云,就想激怒本王,本王豈能上他的當。”劉備自我安慰著,很快將平伏下激怒的心情。
如今中原初下,后方還有諸事要處理,顏良便決定留龐統來鎮守洛陽,替他打理后言。大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