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袍第三百五十五章 窮極心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道術>> 殘袍 >>殘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五章 窮極心智

第三百五十五章 窮極心智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07日  作者:風御九秋  分類: 探險揭秘 | 道術 | 探險 | 愛情 | 歷史 | 民國 | 風御九秋 | 殘袍 
sodu,,返回首頁

sodu


古城內部已經被人挖過,左登峰現在在古城周圍挖掘尋找,他的目標不是金銀器物,而是可能殘留下來的其他線索,

古城周圍全是黃沙,但是這里的黃沙下面有實地,實地就是當年進出古城的道路,古城荒廢以后這些道路被黃沙掩埋掉了,左登峰就想搜尋一下這些被黃沙遮蓋了的道路上有什么,

左登峰沒有攜帶鐵鏟,他也無需鐵鏟,靈氣下探直接將黃沙成片外翻,城外的道路寬達兩丈,鋪有泥磚,泥磚被踩踏磨損的極為嚴重,這一點也佐證了這座城池在被攻破之前存在了好多年,

但是除此之外左登峰并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道路上很干凈,并無戰爭遺留下的事物,后來轉念一想,倘若古城被人攻破,陣亡士兵的尸首肯定不會擺在道路中央,于是左登峰將搜尋范圍擴大到了道路的兩側,這一次他很快就在道路兩側發現了大量的白骨和古代兵器,

這些骨頭受到了沙土的掩埋在干燥的環境下得以保存至今,兵器和士兵身上佩戴的護具也保存了下來,由于此處極為干燥,這些金屬器物并沒有泛綠,仍然保持著當年的青黃色,

左登峰對尸骨沒有興趣,他感興趣的是這些器物,這些護具是青黃色,純銅的顏色應該是黃中帶紅,黃中帶青就不是純銅,不過這些銅制護具的純度不夠并不是因為當時冶煉不出純銅,而是被人為的添加了其他的材質以增強銅的硬度,

除了銅質護具,道路兩側還有不少兵器,左側以銅戈和銅劍為多,也有大量箭頭,右側以刀為多,銅戈很少,在這里同樣也發現了大量的箭頭和弩頭,

在漢代時期,中原地區的士兵所使用的兵器大部分為銅戈和銅劍,只有個別的指揮官可能會用刀,普通士兵根本就不配備刀具,由此可見道路左側的那些尸骨應該是屬于漢朝士兵的,

道路右側的兵器以刀為多,銅戈很少,此外右側除了箭頭之外還有大量的弩頭,弩頭跟箭頭有很大的區別,弩頭是圓的,箭頭是扁平的,弩的攻擊距離沒有弓箭那么遠,這種武器并不適合在草原上使用,這些弩頭應該是漢朝軍隊當年射到彭國士兵身上的,而不是彭隊自身所有的,

目前能確定下來的有兩點,一是攻破彭國城池的是漢朝的軍隊,二是漢朝當時出兵不少,連并不常見的弩兵都帶上了,

換做他別人弄清這些就很知足了,但是左登峰并沒有停留在表面上,他想的更深更細,按照常理來說,戰爭獲勝的一方都會將己方士兵的尸體帶走,最不濟也會就地掩埋掉,不應該就這樣堆放在路旁,這里的漢代士兵尸體為什么沒有被帶走,

沉吟片刻,左登峰走到了道路左側,這一次他沒有使用靈氣一次性掀走沙子,而是緩慢的移走了上面的黃沙,黃沙移走之后他發現這些漢朝的士兵的尸骨擺放的很整齊,這表明當年他們是被人抬到道路左側的,

左登峰隨即又去了道路右側,同樣緩慢逐層的移走沙土,最終發現黃沙下面的尸骨擺放的很雜亂,顯然是被人胡亂扔到路旁的,這兩個細節說明了當年打掃戰場的是漢朝的軍隊,

在堆放漢朝士兵尸體的地方左登峰還發現了一個銅制的頭盔,這一發現令左登峰心中更加疑惑,頭盔屬于頭部護具,佩戴頭盔的優點是可以增加安全性,缺點是移動不靈活,在秦漢時期的軍隊中只有將軍校尉才能佩戴頭盔,普通士兵都是在頭上挽個發髻,這里發現了軍官佩戴的頭盔進一步表明了漢朝的軍隊撤退的很倉促,不但士兵的尸體沒有帶走,連陣亡軍官的尸體都沒帶走,

沙漠中很靜,清晨時分氣溫也很低,人在氣溫偏低且非常安靜的環境下頭腦是最靈活的,因此左登峰在片刻之后就想明了原因,事情的唯一解釋只有一種,當年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漢朝出動大軍攻破了彭國的城池,但是在他們打掃戰場的時候遭遇到了彭國援軍的攻擊,令得他們來不及帶走同伴的尸體就倉皇逃走,

彭國是個小國,人數不會比南方的樓蘭國和米蘭國人數更多,漢朝要攻擊彭國就跟玩兒似的,一旦攻破了彭國的城池,彭國不應該有大量的援軍,因為它本身就沒有多少人,如此一來問題又出現了,彭國哪兒來的援軍,

匈奴雖然跟漢朝為敵,卻不會出兵幫助彭國,因為彭國跟樓蘭米蘭等小國都是些兩面三刀的墻頭草,不值得匈奴出手救援,

“陰屬火蛇,只有陰屬火蛇是彭國唯一的后援論奸妃的一百種死法。”左登峰自言自語,

“城池被人攻破,族人被殺,所以彭國人才會放出陰屬火蛇,他們也知道放出陰屬火蛇會導致嚴重的后果,但是為了殺掉仇人,他們不惜讓自己所在的區域成為一片荒漠軍警情緣(GL)。”左登峰再度自言自語并連連點頭,陰屬火蛇體形巨大,普通人要想殺它除非拿炮轟,可是漢朝連槍都沒有哪來的炮,所以陰屬火蛇是無敵的,除非有多名紫氣巔峰的修道中人出手圍捕,

想到修道中人,左登峰立刻想到了漢武帝劉徹跟秦始皇一樣窮極一生都在追求長生不老,思維的活躍令左登峰在瞬間就猜到了漢朝當年攻打彭國的動機,彭國跟其他那些諸侯不同,它一直延續到了漢朝還沒有滅亡,漢武帝在位期間崇信方士,滿世界的尋找長生不死的方法,肯定是聽到了什么風聲知道了彭國有“龍”存在,于是就派人來要,要不到那就只能搶,結果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條“龍”如此巨大,根本就抓不住,

根據殘存的線索可以推斷出當年發生過的事情,卻無法推斷事發的動機,只能根據表象來猜測,

太陽升起之后左登峰在陰涼處躺臥休息,先前的一通尋找大耗體力,長時間的細致思考也嚴重耗損腦力和精力,用腦過度就會導致精神萎靡,他必須休息,

下午兩點左右左登峰醒了,睜眼之后發現腦子并沒有徹底休息過來,于是閉眼再睡,一直到太陽下山天氣轉冷他才再度起身,

起身之后左登峰將線索再度歸攏了一下,兩千年的漢朝皇帝們都追求長生,他們攻打彭國為的就是搶奪彭國的陰屬火蛇,但是最終他們沒能得逞,

彭國的位置距離絲綢之路不遠,眾所周知漢武帝曾經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張騫走的就是絲綢之路,這個人名義上是使節,但是暗地里有沒有肩負尋找長生不老線索的任務誰也說不準,備不住就是這家伙回去告訴漢武帝,“老大,我在絲綢之路發現了龍,你快去抓吧”,

此外大宛國是西域的諸多小國之一,位于樓蘭古城西側,這個小國是以出產汗血寶馬聞名于世的,據史書記載漢武帝當年對汗血寶馬十分的鐘情,一開始是用了一匹純金的金馬去換,大宛國王不給,漢武帝一看對方給臉不要臉,直接派出了飛將軍李廣率領大軍過去搶,這個汗血寶馬備不住就是陽屬地支中的陽屬火馬的后代,左登峰的這個想法雖然極為大膽卻并非沒有根據,一來地理位置大致相符,二來地支都長有生殖器官,十三不在十二地支之中,它沒有代表性,十二地支之一的老大也是攜槍帶彈的,要是單純的撒尿,就沒必要有蛋了,由此可見地支并不是太監石女,應該都有生育能力,至于生不生得看它們樂不樂意了,

樓蘭古城位于大宛和漢朝中間,漢朝要出兵大宛,樓蘭就擋路了,這也是樓蘭滅亡的可能之一,此外有了歷史上李廣遠征大宛的事件為佐證,漢朝派兵攻打小小的彭國也就極有可能了,因為彭國和大宛這兩家離的并不遠,打草拾兔子稍帶著就把事兒辦了,

左登峰當了六個時辰的考古學家,還原了古代發生過的事情,也找到了對他有用的線索,他根據漢朝時期發生的事情推斷出了死樹林中那處三環陣法是囚禁陰屬火蛇的場所,三環陣法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將陰屬火蛇的火氣控制在那一區域,令火氣不能過度外散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可是最終這種平衡被漢朝軍隊打破了,彭國殘存的人跑到死樹林的三環陣法放出了陰屬火蛇,這個放出陰屬火蛇的人應該是平時負責給火蛇喂食的人,只有這個人才知道進陣的方法,也只有給陰屬火蛇喂食的人火蛇才不攻擊她,至于是“她”還是“他”目前還不能確定,不過這類工作一般是由巫師擔任的,而巫師一般以女人居多,

動物對于常年給它喂食的人是比較親近的,但是陰屬火蛇不是尋常的動物,蛇類是以陰冷狡詐出了名的,要想馴服它們非常困難,第一要素就是必須比它們厲害才行,一個巫師沒多大能耐,降服不了陰屬火蛇,但是她可能自認為陰屬火蛇會聽她的話,放出去之后還想再把它送回去,陰屬火蛇可能就是在這時候記住了出陣進陣的方法,

還原兩千年前的事情極為困難,即便左登峰以事實為依據,卻仍然有個人理解在內,至于事情是不是這樣他自己也不敢確定,不過他卻由此想到了一條可能行得通的路,

找到巫師當年居住的房子,或許會有所發現……

sodu


上一章  |  殘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