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寶金瞳第四百章 天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落寶金瞳 >>落寶金瞳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章 天書

第四百章 天書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02日  作者:庾樂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庾樂 | 落寶金瞳 

將鎏金獸形盒硯送出去之后,大家才將注意力轉回這似乎無窮無盡的機關石門上。

這一次,石門上刻滿了字體,密密麻麻,看得人有些累。主要分為七部分組成,長短不一。大家看向最開始的第一部分,一開始的“盛神法五龍”五個稍大的字體落入大家眼底。

接著就是一些小字:盛神中有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舍,德為之大;養神之所,歸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九竅、十二舍者,氣之門戶,心之總攝也。

“這是鬼谷子的《本經陰符七術》。前面一篇正是第一術:盛神法五龍。”方教授說道。

“對方將鬼谷子的《本經陰符七術》刻出來,有什么意圖?他要指示我們些什么?”李專家沉思道。

《本經陰符七術》洪天寶也知道一些,這部書在華國古代的哲學和兵學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也作為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經,歷代對它的注解都不在少數。它前三篇說明如何充實意志,涵養精神。后四篇討論如何將內在的精神運用于外,如何以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

“怎么跟鬼谷子扯上關系了?”方教授揉了揉腦門,國內考古學家最怕研究兩個人了,一個是傳奇的諸葛亮,另一個就是神秘莫測的鬼谷子。

鬼谷子是歷史上極富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云夢山采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他還是縱橫家之鼻祖,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兵家、教育家,名頭挺多的一個人。

先別說他,單單是他的幾個弟子就名垂千古,大家熟悉的蘇秦與張儀為其最杰出的兩個弟子。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

歷史上。很多關于他的傳說跟諸葛亮一樣,都是充滿著神奇色彩的。拿他的出生來說,就是一個神話。

相傳,鬼谷子是村夫慶隆和東海龍女的兒子。慶隆和龍女雖被東海龍王壓死在云夢山中,化作一道山嶺和龍泉,但陰魂不散,要借體繁衍。為后人造福。

也有傳說,鬼谷子的母親是天上彩霞星,托生在朝歌城南王家莊王員外家中,取名曰霞瑞。因食奇谷懷孕,被逐在云夢山中生子,取名鬼谷子。

“鬼谷子這個人太神秘,的確挺難搞的。而且史書上關于他的很多記載都有些神化的味道,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人云里霧里。”李專家說道。

“傳說中的鬼谷井也不知道存不存在?”一個比較年輕的挖掘人員說道,提起鬼谷子。他最記得的就是以前老師經常提及的鬼谷井。

傳說,鬼谷子晚年歸隱云夢山,一則聚徒講學,二則孝敬老母。

一日,王霞瑞把鬼谷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娘為你飽受人間疾苦,如今為娘兩鬢斑白,風燭殘年,娘無他求,我死后。只求你把我葬在九龍聚匯的地方。兒若想娘,就在我墓旁挖一口井,從井水中可以看到為娘的身影。”話剛說完,就謝世歸天了。

鬼谷子悲痛不已,眼含熱淚在九龍聚匯之處安葬了母親。為早日再見慈母的尊容,便率弟子在母親墓旁挖井不止。整整挖了九九八十一日。方才把井鑿成。果然井水中映出了他母親的容顏。朝看母親十,暮觀老母鬢如霜。

從此鬼谷子朝朝暮暮都跑到井邊瞻仰母親的遺容。星轉斗移,天長日久,鬼谷子又發現了此井的一個奧秘,根據井中的水位升降,可以洞察天氣陰晴變化。井水上升,天陰有雨,井水下降,則無雨天晴,因此這口井又被稱為“井中洞天”。

此井是鬼谷子為懷念其母而鑿,故曰“鬼谷井”。

“呵呵!那玩意怎么能當真?寫得比小說還夸張。”旁邊一個專家馬上搖頭道。

其實,后面的根據井水變化判斷天氣變化,是的確有那么一回事。只是前面就夸張了,除了一些整天幻想主義的人,誰會相信那玩意?

“我怎么發現上面的字好像多了。”洪天寶突然說道。

所有人疑惑地看向他,不大曉得這話中的意思,而方教授卻看向石門上的小字。

“這里一共七篇,好像每一篇都多了一個字,你們仔細看看。”洪天寶指出一個“之”字,然后說道:“這個字好像多出的吧?另外六篇也是這個字。”說完,又將其他的六個字指出來。

眾人一看,全都傻了眼,剛才就是方教授也沒有發覺這個問題,這個人也太恐怖了吧?細心得讓人心驚。

方教授點點頭,臉上滿是喜色。不但是因為關鍵被找出,而且還為自己弟子看實物、辦事情的認真仔細而感到高興。

“不錯!這里就是關鍵了。我們這么多人居然都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真是慚愧。”

洪天寶笑著搖了搖頭,方教授等人一時沒發現也是正常。這里字體密密麻麻,讓人一看就心煩。尤其是老人家,眼睛本來不好使,一看就眼花,多出一個字一時間沒發現正常。但等他們認真破解起來,便會仔細研讀上面的字體,希望找出破綻,那時候肯定瞞不過這些人。

方教授湊近一看,發現多出的那個“之”字居然是一塊活動方塊,就像活字印刷版上的字塊一樣。他心里暗想,這應該能里外活動,就像鍵盤上的按鍵一樣吧!

他伸出手去,輕輕一按,果然,那個之字就被按了進去。有了這一驗證,那就好辦了,將其他的六個之字也按進去。

這時候。前面的石門居然繞著中軸旋轉起來,就像酒店里面的旋轉玻璃門一樣。

“這到底誰設計的?那么先進?”一群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眼里均是難于想象。

“呵呵!這里雖然危險。但也挺有意思的,至少不會讓人感覺太悶,太單一!”李專家笑道。

眾人望進去,好像并沒有發現異樣,但就是沒有一個人敢立即踏進去。

洪天寶知道,這一關也不輕松,隨便踏進去只有死路一條。因為里面就是很出名的流沙。跟平常目的見過的流沙不一樣。平常墓地里面的流沙就是一經觸動,機關打開,大量砂子沖入掘丘者所在,將掘丘者活生生埋掉。

而這里的流沙可是按照大自然的流沙仿制的,威力恐怖多了。通道的地面其實一層薄薄的石面,人踩上去,走到中間的時候,石面就會向一邊縮進去。石面的下層就是沙子。

流沙是大自然所設計出的最巧妙機關,它可能藏在河濱海岸甚至鄰家后院,靜靜地等待人們靠近。讓人進退兩難。在公元1692年時,牙買加的羅伊爾港口就曾發生過因地震導致土壤液化而形成流沙,最后造成三分之一的城市消失、兩千人喪生的慘劇。

這種東西雖然有些神秘,但我們不陌生,經常在電影里面見過,流沙是一個能把人吸入無底洞的大怪物。一旦人們身陷其中,往往不能自拔,同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受困者頃刻間被沙子吞噬。

“發現什么沒有?”方教授看了一會,問洪天寶,他知道自己這個弟子一向都心細。說不定還能發現一些問題。

這一會,洪天寶沉思起來,不知道應該怎么說起好,總不能說前面的石面可以往兩邊伸縮,下面就是流沙吧?空口無憑,怎么說才能讓人信服的問題。

“好像沒發現。要不我們用其他東西代替人進去試探一番?”洪天寶建議道。

方教授點點頭,的確就這個方法最保險了。他吩咐人準備一個大箱子,重量跟人體差不多,然后在后面用之前用的機械伸長機臂,推進去。

大箱子就到中間的時候,通道地面的石板突然向右邊縮進去,下面就是流動的沙子,那個箱子落到沙面,那地方就出現一個漩渦,慢慢將大箱子吞沒。

大家看得喉嚨發干,頭皮發麻,他們不敢想象,要是自己剛才貿然闖進去,會是怎樣的下場。

等箱子吞沒之后,石板再次恢復過來,完全就是一個能重復害人的陷阱,比起之前的要可怕很多。

“恐怖,這里的流沙跟平常的大不相同,完全就是仿造流沙的自然現象搞出來的。要是一個個人進來闖,全部人都得神秘失蹤,讓人心寒呀!”一個專家說道。

其他人也是點頭,這里似乎都很喜歡標新立異,讓他們這些搞傳統的人有些不大適應。

“呵呵!不知道之前,這里的確是兇險無比,但既然知道了,那就好辦,還是老規矩,架設‘懸空橋’過去。”方教授笑著說道。

等“懸空橋”搭過去之后,方教授跟洪天寶兩人走在前面,到了對面的方形石臺,才放下心來。根據前面的經驗,只要到達這個方形石臺,就不會有危險。

這里只有一個盒子,跟前面的木盒子不同,這是一個玉盒子,二十厘米長,十厘米寬,五厘米高。盒子的表面雕刻著天地萬物,日月星辰,似乎包羅萬象。

方教授打開盒子,里面是一卷竹簡。大家十分疑惑,暗道難道是漢代之前的物件?要知道,東漢時候,古人就發明了紙。方教授將竹簡拿起來,詫異一聲:“咦!這不是竹簡,是玉制的。”

大家湊過去一看,果然,細一看才能發現。

方教授打開那卷玉簡,上面除了“天書”兩個字外,什么都沒有。

滿懷希望的大家頓時不知道說什么好了,暗道還真是天書呀!空白如紙,叫人怎么看?大家又不是神仙,怎么看天書?

“方教授,你猜出這物件的來歷沒有?”一個專家問道。

方教授搖頭苦笑:“我就知道傳說諸葛亮有一本天書,能預知天地,通曉古今!記載著無數的布兵點將之法,以及治民治國之術等等,后來司馬懿帶兵挖定軍山得到。不過世人都認為那是諸葛亮留下來的假貨。”

“諸葛亮的天書?”洪天寶有些詫異,諸葛亮有天書的故事他沒有聽過,反而鬼谷子的無字天書卻在一本偏門古籍上無意間看過。

方教授見弟子感興趣,也就娓娓道來。

公元234年的中秋。司馬懿與六出祁山的諸葛亮,在渭水一帶又交起手來。就在這時,傳來了諸葛亮在五丈原軍中病重的消息,司馬懿滿有把握地乘機出兵,可被端坐在木輪車上的諸葛亮打得是丟盔卸曱,狼狽逃竄。

他驚魂未定地逃回渭北大帳內,一頭倒在床上。心中七上八下地亂翻:想我司馬懿兵多將廣,糧草充足,自己的計謀又可謂不能不算是不強,可為什么總是勝少負多,讓諸葛亮占盡了先機?看來是諸葛亮的那部玄妙無窮的天書幫了他的大忙!心想要是他有這部天書的話,不但能戰勝諸葛亮,而且還能平定天下!

就在司馬懿胡思亂想之際,忽有探馬來報。說是諸葛亮確已病逝,那天的諸葛亮是預先刻好的木雕像,并且蜀軍已經撤退兩天了。

他聽后一骨碌跳下床來。不相信地連聲問:“什什什,什么?木雕像?”接著又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諸葛亮啊諸葛亮,你死就死了唄,可為什么你死了又把我打敗了一回?來人,馬上給我追!”

他話剛出口又轉念一想,然后對著眾將擺了擺手說:“諸葛亮已死,我等憂慮已去,不用追了。準備撤兵吧!”

司馬懿帶著人馬,饑餐渴飲,馬不停蹄。不幾日便趕到了定軍山。他們趕走了守墓的蜀軍士兵,司馬懿帶頭翻身下馬,來到了諸葛亮的墓前。此時此刻,司馬懿只覺心中一陣酸楚,不由得生出一番感慨來:孔明啊孔明,你英雄當年。壯志未酬身先去,實在是可泣可嘆!我們倆今世有緣相爭,那是我的造化。現在如同下棋沒了對手,叫我這心中還真是沒了著落。

爾后叫手下擺上祭奠供品,開始祭奠起來。他一邊祭奠一邊喃喃自語:“先生,今天還有一事相求,你那部天書埋在地下實在是可惜了,就讓我借來一用,也好步你后塵,再有一番作為!”說罷納頭便拜。

誰知道他這一拜,司馬懿只覺得頭離地還有半尺高時,就被“啪”地一下吸在了地上,然后怎么抬也抬不起來了。他一想壞了,可能又中諸葛亮的計了,立刻驚出了一身冷汗。

幾名部下一看都督大人怎么頭磕起來沒個完,就上前去拉,可一拉沒拉動。他們又一塊兒使勁兒猛地一拉,可身子被拉起來了,頭還粘在地上。

司馬懿大喊一聲:“都給我住手,快把我的頭盔解下來!”幾個人輕輕地放下司馬懿的身子,手忙腳亂地把頭盔扣解開了。司馬懿試著把頭一轉,覺得能活動,就慢慢地把頭從頭盔里抽了出來。

他光著頭站起身來,心有余悸地埋怨說:“孔明啊孔明,我可是誠心誠意地來叩拜你,你為什么又嚇我一跳呢?你放心吧,我今天只為取書,并無它意,等取出后再為你重修陵墓。”說完吩咐部下先挖一挖頭盔之處,看看下面到底有什么。

幾名士兵拿著鐵器上前就挖,可一下又被吸住了。司馬懿見狀眼珠一轉,連忙說:“換用石片木器!”幾名士兵換了工具后又挖了起來。挖著挖著,下面露出了一塊少說也有幾百斤重的大黑石頭,地上的頭盔隔著一層土,還被吸在那里。

沒挖多久,就被司馬懿挖到一個錦緞方盒。他叫士兵取出盒子,打開盒蓋,天書二字立刻跳入眼中,他連忙拿起書來翻了翻,看到都是深奧的排兵布陣之法,好象還有治國方略的內容,確是那部天書不假。

司馬懿一路上與部下聊天侃地,談笑風生,不幾日便回到了渭北大營。他不顧鞍馬勞頓,急忙拿出天書,挑燈夜讀起來。他翻開第一頁,幾句話首先進入雙眼:此書有毒,觸水而發,欲生不能,欲死不罷。

司馬懿看后一楞,但忽爾冷笑一聲:“這又是死諸葛搗的鬼,笑我多疑善猜,這回我就偏不聽你的,非看不行!”說完就把手指尖伸到舌尖上舔了一下,開始一頁一頁地讀了起來。他每讀完一頁翻下一頁時,就先把手指尖放在舌尖上舔一下。

不過他也真有點嚇怕了,就想觸水而發,我不碰水不就沒事了?當他讀到八卦陣的八八六十四種變化時,感到真是鬼斧神工,精妙絕倫,還情不自禁地喊了一聲好。

司馬懿恍迷迷糊糊地看到天色已亮,就想站起身來活動活動筋骨,可兩腿一軟又“撲通”坐下了,兩只手還不由自主地哆嗦起來,怎么用勁控制也控制不住。他一想壞事了,忙叫衛士喊來醫官。

醫官察看了一番,開口說:“大都督,您身上中了一種怪毒。這種毒會使您的身體不停地抖動,雖無生命之憂,卻也無藥可治!當時要不接觸水就好了。”司馬懿語調低沉地說了一句:“我沒觸水呀?就蘸著唾沬翻書來著!”醫官搖了搖頭說:“大人,唾沬也是水呀!”司馬懿聽了后悔不已,真是又中了孔明之計了。

這個十分長的故事下來,大家卻聽得津津有味。末了,洪天寶笑道:“那本所謂的天書,應該是諸葛亮自己寫的吧?故意捉弄司馬懿,卻也幫他平定了天下。”

方教授笑著說道:“我猜也是這樣?”

“諸葛孔明還真是神鬼莫測呀!可惜沒能投一個明君。”一個年輕的考古人員為諸葛亮嘆息。

而事實上,這天書一事就是諸葛亮生前設下的又一條計策,是專門用來對付司馬懿的。

因為從北伐中原與司馬懿一對陣,諸葛亮就知道自己碰到了真正的對手,并預感到這個司馬懿是日后平定天下的梟雄。

當時的諸葛亮已經參透了天機,那就是自己幫助劉備建立起來的蜀國,地偏人稀,兵少將寡,是不能與雄踞中原的魏國相抗衡的,更有聯吳抗曹的強大保證叫劉備毀于一旦,而占據彈丸之地的吳國,也沒能力平定中原。

雖說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這分好分,合起來就難了。自己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投了一代明主,盡管具備了經天緯地之才,也是力不能及的了,只是為了劉皇叔的三顧之恩,自己在獨木支天,苦苦掙扎而已。

諸葛亮思來想去,用個什么辦法既能拖延司馬懿的滅蜀時間,又能讓天下盡快平定呢?一般的招數,足智多謀的司馬懿是不會上當的,看來用天書一招是會奏效的。

因為司馬懿雖是非常之器,卻屢屢敗在自己手下,對自己是既敬且怕,并胡思亂想自己有什么利器相助,并且他看書時有個習慣,就是愛用手指蘸唾沬翻書。他就把自己畢生用兵治國的精方要略編成了所謂的天書,并放出風去傳給司馬懿,司馬懿果然相信了。

而說來也奇怪,后來發生的事情就象天書中說的那樣,一件一件地應驗了。司馬懿祖孫三代前仆后繼,經過幾十年的拼爭,從高平陵之變殺曹爽實際奪取魏國大權,到平息淮南王陵、毋丘儉和諸葛誕三將軍反司馬氏的叛亂,再到先滅蜀后吞吳,終于統一三國,最后建立了由司馬炎稱帝的晉王朝。

直到最后,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發現自己也被孔明耍了,一氣之下,將這本孔明著作的天書燒毀,天書從此就失傳了。

當然,這也只是一個民間的傳說,沒有任何的依據。

“所以說這世上那有什么天書?分明就是放出來嚇人的。”李專家說道。

(看章節,請看書窩,或直接輸入)

(看精品小說請上看書窩,地址為)


上一章  |  落寶金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