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賦系統第961章【用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物天賦系統 >>人物天賦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1章【用兵】

第961章【用兵】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5日  作者:簫輕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簫輕宇 | 人物天賦系統 
簫輕宇

正因為如此,司馬懿才能得以注釋那么多書籍。

幾天后,司馬懿抵達了京城洛陽,在皇宮侍衛的帶領下,再一次踏入了皇宮。距離上一次中了狀元,被任命為瑯琊知府離開皇宮去瑯琊府上任,已經間隔了足足兩年零四個月。

兩年多前,他還是一個驕狂和傲氣并存的無知小子。今天,他的身上已經看不出任何的驕狂和傲氣,有的只是一身書生之氣。

神州無極殿上,林南和群臣正在商討著對荊漢用兵的具體事宜,見殿前武士進來稟告司馬懿來了,林南的臉上立刻洋溢起了一團笑容。

“快傳司馬懿上殿!”林南歡喜地叫道。

“傳司馬懿上殿!”

隨著一聲令下,司馬懿便從殿外進入了大殿,一米八的大個子,瘦長的身形,飄逸的長發,加上新潮的服飾,都讓司馬懿賺足了文武大無錯小說3.quled臣的眼球。

再度踏上這座神州無極殿,司馬懿的心里很是平靜,古波不驚的臉膛、深邃的雙眸,都散發著一種成熟男人的魅力,讓人無法,眼前的這個人,就是幾年前的那個驕狂、自傲的司馬懿。

“臣司馬仲達,叩見皇上。”司馬懿剛進入大殿,便隨即跪在了地上,向著林南叩首道。

“愛卿起來,走到階梯這里來。”林南對司馬懿說道。

司馬懿“諾”了一聲,站起來之后,便在眾目睽睽之下邁開步子,向著林南那邊走了。快要走到階梯那里的時候,便急忙停下了腳步,躬身站在大殿中央。顯得很是謙卑。

林南打量了司馬懿一下,對司馬懿的這種謙卑很是滿意。這兩年來,他讓司馬懿去瑯琊做知府,而不是一下子便躍居高位,鍛煉了他的性子。如今兩年后再度歸來,確實達到了他的滿意程度。心中暗想道司馬懿終于長大了,已經完全脫去了稚嫩。”

“司馬仲達,你和朕一別也有兩年了吧?無錯不少字”林南隨口問道。

“啟稟圣上,已經有兩年四個月零七天了。”司馬懿記得很清楚。

林南笑道你倒是記得很清楚。司馬懿,前幾日荊漢的大軍攻擊了宛城,致使張遼損兵折將。我華夏國經過五年的休養生息,七十萬大軍枕戈待旦,朕準備發兵二十萬予以反擊,以攻略荊漢都城襄陽為目的。不你看?”

司馬懿想都沒想,當即說道啟稟圣上,荊漢和曹魏結盟已經好久了,五年中,此二國不斷的騷擾我國邊疆,弄得邊疆軍民十分痛惡。臣十分同意圣上出兵伐漢的建議,只是,我軍一旦發動國戰。曹魏必然會在西北騷擾,那么圣上就不能專一伐漢。滅國之戰。耗費甚具,一旦發動國戰,必須要一鼓作氣,不攻滅荊漢誓不罷休。最主要的是,圣上滅漢的心意絕對不能動搖,一旦動搖。那么就會前功盡棄。”

林南聽后,覺得司馬懿說的很有道理,看了看賈詡、荀攸、郭嘉、蓋勛以及眾多文武大臣,似乎都沒有異議。

“眾位愛卿,可有別的意見嗎?”無錯不跳字。

荀攸挺身而出。朗聲道臣以為,我華夏國和東吳世代交好,休戚相關,更兼荊漢和東吳有世仇,如果皇上要出兵滅漢的話,可派遣使節,先趕赴建鄴,邀請東吳一同對荊漢發動攻擊。這樣,我軍便又多了一份勝算。”

“另外,我軍一旦出兵,與荊漢同盟的曹魏必然會在西北有所動作,皇上必須加強西北的防御才行,只要嚴防死守,西北便不足為慮。”郭嘉也建議道。

林南聽后,當即思慮了一番,朗聲說道陳琳,擬寫圣旨,詔右車騎將軍徐晃加強潼關防御,詔虎翼大將軍太史慈率領騎兵三萬,從靈州南下攻擊秦州,另外以馬超為征西將軍,率騎兵兩萬,攻擊武威,衛將軍龐德率軍兩萬攻擊安定,以攻為守,牽制曹魏大軍!若遇到曹魏大軍,便采取運動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以七日為限,不論取得如何戰果,全部退回靈州。”

聲音一落,坐在大殿上的陳琳便開筆寫下了圣旨。

“司馬懿!”林南又喊道。

司馬懿畢恭畢敬地道臣在!”

“朕封你為軍師將軍,即刻趕赴宛城,暫時歸屬到虎牙大將軍張遼的麾下,明日便去上任。”

“臣遵旨。”

林南又看了一眼戶部尚書鐘繇,朗聲問道鐘尚書,若要籌集一年軍用的糧草,大概需要多少?”

鐘繇走出班位,思量了一下,這才回答道請皇上給臣一個月,一個月后,臣將親自押運一百萬石糧草到宛城,以供軍需。”

“嗯,不光是糧草,還有兵餉。”林南又補充道。

“臣明白,一個月后,一百萬石糧草、五十萬枚銀幣,臣將全部運到宛城。”鐘繇說這話的時候,連眉頭走沒皺一下,要一石糧草可以供一個成年人吃二百天的,而一枚銀幣,可以供普通老百姓一個月的花銷。

打仗,打的就是國力,這是一成不變的道理。所以,擁有雄厚的國力,才是發動戰爭的資本。

經過五年的休養生息,華夏國形成了以東北、冀州、中原、西北四個巨大的產糧基地,尤其是河套地區的開發,前兩年還不凸顯,直到最近兩年,河套地區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全民皆兵的制度,雖然林南提出來了,但是真正實施的時候,卻有相當大的阻力,所以一直以來,民兵制度也只是在邊防重鎮周圍施行,而河套地區是實行民兵制度最成功的,當年就地裁撤的十萬東夷兵,成為民兵后,在拱衛邊防和開發荒地上貢獻巨大。所以,即使曹魏和鮮卑聯盟了,卻依然沒有對華夏國的北部造成威脅。

糧草、兵餉的問題一旦解決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出兵的問題了。于是,林南綜合了各方面的意見,最后做出決定,出兵三十萬滅漢,林南御駕親征,以虎牙大將軍張遼、虎烈大將軍黃忠分別為左右先鋒。讓其率領本部兵馬,兵分兩路,開始正式的反擊滅漢之戰。

另外一方面,林南從冀州征調了張郃、陳到這幾年訓練的十一萬新軍,讓這十一萬新軍從冀州趕赴洛陽附近集結,留下虎威大將軍趙云鎮守北方,并且任其為都督,總督幽州、遼東、東夷、并州、冀州、云州等地。

還有,林南讓甘寧的十萬海軍從上京港開拔到許州廣陵府的江都。在那里擴建港口,并修葺海軍基地,與東吳的曲阿港隔河相望。又讓左將軍臧霸開挖運河,準備在廣陵府內連通淮河和長江。

一系列的命令下達之后,由參議院、樞密院聯合簽發公文,并且加蓋傳國玉璽,準備在一個月后,正式開始對荊漢的自衛反擊戰。并且乘勝滅漢。

朝會散了以后,林南以密詔的形式。讓司馬懿帶著趕赴宛城見張遼。

司馬懿走后,林南又喚來盧橫,單獨接見了盧橫。

“前次你被漢軍所俘虜,可謂是你從軍生涯上的一個污點。想必,這次滅國之戰,你肯定會主動請命吧?無錯不少字”林南和盧橫從一開始關系就很微妙。既是主仆,又是,而且林南還曾經教過盧橫槍法,算是亦師亦友了。所以,兩個人一單獨坐下來的時候。就無話不談了。

盧橫點了點頭,說道臣想戴罪立功,上次臣被俘虜了,這次臣要將諸葛亮給皇上親自抓來。”

林南道我一猜你就是這樣想的。我可以派遣你去前線,但是你一定要記住,你此去不是抓諸葛亮的,而是去打仗,不要因小失大。諸葛亮雖然一定要抓,但是只能盡力而為,不能為了抓諸葛亮,害的我丟了一員大將。你善于防守,虎烈大將軍善于攻伐,我派你去給虎烈大將軍擔任副將,早晚你們相互商量,還要多聽聽參謀本部的意見,然后做出合理的行動,千萬別再被活抓了。”

“臣寧愿死,也再也不當俘虜了,請皇上放心。”盧橫在心里暗暗地發下了毒誓。

“這里有一封迷信,你攜帶著,轉交給虎烈大將軍,等幾天后,我會給你們派出一名軍師。”

“諾!”盧橫接過迷信,轉身便離去了。

兩日后,司馬懿終于抵達了宛城,一進入宛城,便直奔府衙,去見虎牙大將軍張遼。

張遼此時正在指導林麟練氣,聽說有密使來了,便讓林麟修煉,他去客廳會見。

客廳里,張遼和司馬懿兩下相見,相互寒暄了幾句,司馬懿便拿出了迷信,交給了張遼。

張遼匆匆看完之后,不禁大吃一驚,對司馬懿道我軍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敗,三萬大軍只剩下七千余人,皇上調遣的大軍暫時未到,此時就出兵,是不是太倉促了點?”

司馬懿心中的內容,在林南將信交給他的時候,就已經對他說明了。即使林南不說,以他的智慧,也絕對能夠猜到,這封密信,是催促張遼起兵攻打漢軍所占領的穰縣。

他的臉上沒有一絲的表情,蠕動了一下嘴唇說道皇上如此安排,必然有其妙義,大將軍只管照做便是。大將軍之前經過一次慘敗,趁著士兵們都在悲痛當中,應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漢軍展開攻擊,大將軍現為右路先鋒,就應該拿出先鋒的魄力和膽識。漢軍剛剛勝利,必然沒有防備,此時正是反擊的時刻。”

張遼聽后,將密信一合,便道好!哀兵必勝,我就以宛城三千兵馬,奪取穰縣。”

話音落后,張遼當即點起宛城內三千馬步,披掛上馬,帶上了司馬懿,便出了宛城。

就在司馬懿抵達宛城的同時,盧橫也只身一人趕到了汝南,二話不說,立刻要求見虎烈大將軍黃忠。

兩下相見,相互寒暄了兩句,盧橫便將密信拿出,交給了黃忠。

黃忠看后。哈哈笑了兩聲,開心的捋了一下花白的胡須,歡喜地說道某在汝南五年,還以為皇上將我忘卻了。”

“大將軍有功之人,皇上可能會將大將軍忘卻了呢。大將軍,密信上寫的?”盧橫問道。

黃忠道皇上讓某率領汝南所有兵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取新野。黃某總算可以有用武之地了。”

盧橫聽后,便道目前國內正在積極備戰,糧草、兵餉、器械、軍馬都在一一征調,國戰最遲也是一個月后發動,如今皇上讓大將軍先行,必然有其深遠用意。新野乃襄陽的北方門戶,一旦奪下新野,就可以作為南征的前線,為以后再立戰功。打下基礎。”

黃忠道事不宜遲,老夫手下五萬兵馬枕戈待旦,這就點齊五萬大軍趕赴新野。漢軍雖然在江夏留有重兵,卻是用來防守東吳的,況且田豫也不敢輕易調動江夏兵馬,一旦江夏兵馬有所調動,東吳在廬江的大軍便會對江夏發動進攻。”

盧橫覺得黃忠分析的極有道理,也同時覺得林南有先見之明。急忙道大將軍,五萬大軍一起前進。必然會引起敵軍的注意,不如分派小股兵力,同時向湖陽、新野、復陽、章陵、襄鄉、隨縣發起進攻,如此這般,便能讓敵軍分身乏術了。”

黃忠思慮了一番,覺得盧橫的建議十分中肯。便道很好,湖陽、復陽、章陵、襄鄉、隨縣等地本來兵馬就不是很多,如果派遣偏軍進行攻擊,我軍驟然攻到,敵軍毫無防備。必然會棄城而逃。盧將軍,你隨我一起去攻新野,其余四地,暫時交給我的部將去攻。”

“樂意效勞。”盧橫爽快地答應了。

兩人商議一定,黃忠便將帳下五校尉叫了,指派五個校尉分別去攻取湖陽、復陽、章陵、襄鄉、隨縣五地,每個校尉帶五千馬步軍。其后,盧橫要求為黃忠前鋒,黃忠經不住盧橫的再三要求,勉強答應,撥給了盧橫五千騎兵,徑取新野,他則帶來兩萬大軍緊隨其后。

汝南五萬正規軍傾巢而出,汝南知府王凌便隨即調集當地民兵填補了空缺,只征發了兩萬民兵,嚴守邊鎮諸縣,以防止有任何不測。

華夏神州五年,公元196年,華夏國國慶剛過不到半個月,華夏軍便隨即對荊漢展開了自衛反擊,虎牙大將軍張遼率軍三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克安眾、穰縣、陰縣、筑陽等縣,漢軍猝不及防,毫無防備,連連丟失了拱衛新野的四個縣,新野的西部防線頓時崩潰。

與此同時,華夏軍虎烈大將軍黃忠所部,也取得了優異的戰果,部下五校尉以絕對的優勢分別攻克了湖陽、復陽、章陵、襄鄉、隨縣,切斷了新野的東部防線。

短短的兩日內,漢軍連失九縣,使得駐守在新野的關羽為之震驚。

兩日來,敗軍不斷退回新野,當關羽得知張遼只以三千輕騎連克四縣時,不為何,他突然后悔了放走了張遼。

當年,他和趙云單打獨斗,最后輸給了趙云一招。后來越想越不服氣,只因他的“萬軍煞”在當時未能使出,所以,從那以后,他苦練“萬軍煞”終于做到了收發自如的狀態,所以,他也很期待和趙云再戰一次。而那次他被林南故意放走,為了答謝林南的恩情,這才放走了張遼。只是沒有想到,放走了張遼,居然會給留了那么大的麻煩。

據敗軍回報,張遼首先夜襲了安眾縣城,守兵還不是回事,張遼的兵馬就已經殺入了城中,而且外面喊殺聲震天,火光沖天,守兵黑夜里無法辨認來了多少兵馬,所以棄城而逃。

結果,張遼占領安眾縣后,并未停留,而是馬不停蹄的連夜趕往了穰縣,當從安眾的敗軍逃到穰縣時,張遼的大軍也如影而至。穰縣守將以為是安眾的守將和張遼串通的,不由分說,便將安眾的守將斬殺。可是,穰縣的守將面臨張遼的大軍,根本還沒有來得及防守,便帶著守兵棄城而逃。

這之后,張遼如法泡制,又陸續攻克了兩座縣城。

關羽聽完從筑陽退下來的守將稟告完之后,便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諸葛亮在側。聽后,也是一陣感慨,說道張遼文武雙全,前次失敗,這次勝利,完全掌握住了騎兵的快速機動力。將指揮的藝術發揮的如此高超,確實是一員響當當的人物。”

關羽聽后,更加后悔放走了張遼,當即叫道點齊兵馬,某親自帶兵,去斬殺張遼,收復失地。”

諸葛亮急忙勸阻道張遼劍走偏鋒,一路攻城略地,雖然說很是勇猛。但是以張遼的個性,絕對不會如此冒險。前次一戰,張遼損兵折將,三萬宛城駐軍只剩下七千多人,文聘駐守育陽,也不過才四千多人,張遼竟然敢如此冒險的攻城略地,必然有人和他相互配合。如果我沒料錯的話。華夏國的虎烈大將軍黃忠此時已經率領大軍在來新野的路上,而且湖陽、復陽、章陵、襄鄉、隨縣等地也已然丟失。”

關羽聽后。并不,正要反駁,卻見斥候匯報,說湖陽、復陽、章陵、襄鄉、隨縣五地盡皆被華夏軍攻克,而黃忠率領兩萬五千名大軍距離新野不足五十里。

聽到這個消息,關羽大吃一驚。扭臉看了諸葛亮一眼,果如諸葛亮所說。只是他很納悶,為湖陽、復陽、章陵、襄鄉、隨縣五地的敗軍不稟告。

諸葛亮看出了關羽的疑惑,緩緩地說道黃忠和張遼不同,張遼沒有兵馬。只能采取快攻,而黃忠在汝南有五萬大軍,兵馬強壯,他必然是向五縣同時發起進攻,五縣兵少,肯定會被黃忠一網成擒,如何稟告?”

關羽又問道黃忠兩萬五千名大軍逼近新野,為何斥候沒有?他們都是干吃的?”

諸葛亮笑道大將軍休要動怒,只能說華夏軍用計十分巧妙,先以張遼展開快攻,吸引我軍視線,讓我軍將所有視線都集中在張遼身上,以為是張遼對上次戰役失敗后的瘋狂報復,從而讓我們忽略了東線的黃忠。好一個雙管齊下,這場戰爭,越來越有意思了。”

關羽道兵臨城下,我軍前次戰爭也有所損傷,今日面臨黃忠五萬大軍來犯,該當如何退敵?”

諸葛亮道棄城!”

“棄城?”關羽驚詫地道,“關某手握重兵,正想與黃忠決一死戰,你卻讓關某棄城?”

“大將軍,黃忠虎視眈眈,前鋒兩萬五千名大軍即將抵達新野城下,后續部隊也都在進發當中。五年來,華夏國均采取守勢,今日突然轉而攻勢,必然是調集大軍南征,新野城小,不宜堅守,不如暫時退到鄧縣,背靠都城,不僅補給線短,而且將士們也會為保家衛國奮勇抵抗。”

關羽聽后,瞥了諸葛亮一眼,說道容關某再想想!”

“敵軍近在咫尺,此時棄城,尚能全身而退,若再拖延下去,只怕就會被圍城了。大將軍放心,在下已經做好了安排,即使退卻,也要再給華夏軍一個沉痛的打擊,讓敵軍不敢追逐我軍。”諸葛亮急忙說道。

關羽看諸葛亮一臉的自信,單從上次的戰役來說,諸葛亮表現的就很出色,關羽對諸葛亮的智謀也是另眼相看。今日見諸葛亮自信滿滿,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說道好吧,傳令三軍,暫時撤往鄧縣。”

諸葛亮又道且慢!大將軍,新野百姓十余萬,要一并帶走,只給敵軍留下一座空城即可。”

關羽狐疑了一下,問道帶著百姓走,那豈不是給找麻煩嗎?”無錯不跳字。

“新野之民,乃是皇上的根基,當年皇上為新野令時,新野的百姓對皇上很是擁戴,得民心者得天下,理應帶到襄陽安置。大將軍只需給在下三千兵馬,在下便能拖住黃忠的大軍,給大將軍全城百姓贏得撤退的。”

關羽道杜襲,你率領三千輕騎留下,其余人全部退走,立刻去通知全城百姓,就說華夏軍來了,動員百姓全部撤離,將所有能帶走的全帶走,糧食一粒也不留給敵軍。”

一聲令下,新野城里頓時如同炸開了鍋,城中數萬百姓頓時拖家帶口的,全部退出了。漢軍又動員新野城附近的十幾個村落,十余萬新野的百姓在漢軍的保護下向南退卻。

關羽對諸葛亮并不放心,讓董和、王甫帶領百姓先走,他點齊兩千輕騎領著霍峻、呂常斷后,以防止不測。

諸葛亮和杜襲則領著三千兵馬去迎擊黃忠了,新的戰斗。即將拉開了序幕。

華夏軍在黃忠的帶領下,離新野越來越近了,黃忠身披連環鎧,頭戴鋼盔,手中拿著九鳳朝陽刀,胯下是一匹青栗色的獅子驄,顯得格外威武。

盧橫跟在黃忠的身邊,問道大將軍,再過四十五里就是新野縣城了。想必漢軍已經了我軍的蹤跡,此時應該加速前進才對。”

黃忠點了點頭,道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前進。”

盧橫隨即將命令下達了下去,他本來率領五千名騎兵為黃忠前鋒,可惜道路崎嶇,不適合騎兵前進,以至于行程竟然和黃忠的步軍同步。最后便不得不合兵一處了。

命令下達之后,盧橫依然帶著騎兵奔馳在最前面。此時已經過了崎嶇的山路,進入了稍微平坦的地段,他率領的前鋒五千騎兵,便迅速和黃忠拉開了距離。

盧橫率領五千騎兵一路狂奔,很快便奔出了十五里,和黃忠相距的越來越遠。

正行軍間。突然聽見一聲綁子響,盧橫心中一驚,急忙叫道有埋伏!”

華夏軍頓時一片慌亂,人馬俱驚。

可是,慌亂過后。卻沒有一個人出現,也沒有一支箭矢射出,綁子聲一停止,剩下的只有華夏軍的人喊馬嘶。

盧橫見一陣虛驚,頓時將兵馬重新聚集在一起,吩咐道漢軍已經早有防備,前進需加,每個人都將連弩拿出來,遇到不測,便朝道路兩邊射擊。”

“諾!”

于是,盧橫帶著大軍繼續前行,剛走了不到兩里,便又聽到了一通梆子響,梆子聲剛剛響起,盧橫所部便紛紛朝著道路兩邊射擊,胡亂射了一通,結果都沒有,又是一陣虛驚。

之后,每走兩里,幾乎都會遇到此類情況,全部都是一陣虛驚。

到了第六次,梆子聲響起時,華夏軍已經不再有任何動作了,這一次,還是一如既往的平安無事。

隱藏在樹林中的斥候看到這種情形后,便飛快地奔馳到了諸葛亮的身邊,稟告道監軍,果然如同監軍所預料的一樣,經過六次的虛張聲勢,敵軍已經麻木了。剛才聽到梆子聲響的時候,敵軍沒有任何的動作。”

諸葛亮笑了笑,問道領軍的是誰?”

“還是那個衛尉盧橫。”

“是他啊……上一次我放了你,這一次可沒有那么好命了。吩咐下去,一會兒將所有箭矢全部集中在盧橫一個人身上。”諸葛亮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陰笑。

“諾!”

這邊漢軍是嚴陣以待,那邊盧橫帶著兵馬迅速前進,當又前進了兩里,再次聽到梆子聲響起時,盧橫所部根本不予理睬,也不停下腳步,一個勁的朝前面沖。

可是,當梆子聲一落,只見道路兩邊成百上千的箭矢全部射了出來,朝著領頭的盧橫便射了。一通箭矢下去,走在最前面的盧橫登時人馬雙亡。

可是,華夏軍并沒有因為盧橫的死而變得慌亂,反而用手中的連弩,開始對道路兩邊的漢軍開始反擊,登時射死射傷了不少人。如此短的距離,華夏軍的連弩算是發揮到了極致,鋒利的箭矢直接穿透了漢軍士兵的身體,在華夏軍的弩箭之下,漢軍身上的盔甲全部被忽視了,有的是鐵甲,有的是皮甲,不管是甲,都無法阻擋鋼制的箭頭。

“殺!給我殺!”突然,在軍隊的最后面,一個士兵模樣打扮的人大聲叫了出來,所有的騎兵竟然都聽那個士兵的指揮,當那個士兵快馬奔馳到樹林里舉槍刺死了三個人后,漢軍將士才看清那個士兵的臉膛,竟然是已經死去的盧橫。

不對,應該說,死去的只是盧橫的替身。

這一千名埋伏好的漢軍頓時作鳥獸散,有幾名士兵被盧橫生擒。盧橫當即將活口踩在了腳下,一臉怒意的喝問道諸葛亮何在?不說的話,我閹了你!”

士兵急忙護住了襠部。回答道在……在前面的十里坡。”

盧橫得到答案后,當即拔出了手中長劍,將三名俘虜全部斬首,然后將頭顱拴在了馬項上,帶著部下便快速地朝前面的十里坡而去。

其實,盧橫從第三次梆子響起的時候就覺得這事有蹊蹺了。心想諸葛亮詭計多端,以前上了他的當,現在絕對不能再上當了,便找了一個不怕死的勇士,和他換了衣甲,這才得以騙過了斥候的眼睛。不然的話,他早就命喪此地了。

漢軍斥候急忙回報諸葛亮,說盧橫并未中計。

諸葛亮聽后,也是感到一陣驚詫。隨即笑道沒想到我低估了他的能力,有意思,實在太有意思了。”

杜襲在諸葛亮身邊,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忙問道監軍,此計不成,我軍該當奈何?敵軍軍勢浩大,不如暫退……”

“誰敢退后一步。就是違抗軍令,當斬首示眾。”諸葛亮怒道。

“可是……監軍的計策并不奏效……”杜襲嘴里嘟囔道。

“別忘記了。我可是留下了雙保險,此計不成,便進行第二步。本來我以為盧橫必死,沒想到他僥幸逃過了一劫,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無情了。”

諸葛亮轉身又對斥候道新野動向如何?”

“所有百姓軍隊已經全部撤出。新野城已經是一座空城,大將軍在城外留有一支兩千人的騎兵,以防止不測。”

諸葛亮點了點頭,一扭身,對杜襲說道杜將軍。此次再給你一次大功勞,只要你做得好,盧橫和他的騎兵隊伍,就會全部被你燒死。我已經讓人在新野安排下了易燃的物體,你將盧橫引到新野縣城里,然后一把火將新野城給燒了,我喝大將軍先行退到鄧縣,靜候你的佳音。”

杜襲聽后,當即歡喜無限,大喝一聲,帶著部下兩千騎兵便去迎擊盧橫去了。

之前伏擊盧橫敗下陣來的七百多騎兵也都一一歸來,聚集在諸葛亮的身邊,連同諸葛亮一起離開了。

杜襲率領兩千騎兵迎擊盧橫,邊戰邊退。盧橫經過此前一戰,變得格外,此時對杜襲的追擊,也是一番謹慎。

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杜襲成功將盧橫引到了新野城,便飛奔似的進了城,盧橫在后面緊追,杜襲不敢逗留,直接率軍而逃。

盧橫見杜襲敗走,恐有埋伏,便不再追逐,派人向黃忠報信,則讓士兵在城里開始埋鍋造飯。

時近黃昏,盧橫等人又累又餓,四下尋找全城,結果一粒糧食都沒有找到,后來一名士兵了埋藏在地窖里的糧食,這才打撈上來,開始生火造飯。

酒足飯飽之后,月上梢頭,忽然傳聞漢軍驟至,盧橫急忙帶兵登上城頭,剛策馬來到城門口,便見漢軍放出了許多火矢,奇怪的是,火矢不射人,偏偏朝著角落旮旯里射,原先堆積在角落旮旯里的易燃物一經接觸了火矢,頓時便燃燒了起來。

諸葛亮讓人在易燃物中灑上了猛火油,又有水進行了一番稀釋,揮發了其中的氣味,饒是如此,火勢還是迅速蔓延開來,整個新野城一下子便變成了火的海洋。

大火燒起,火勢迅速封住了城門,盧橫帶著騎兵來到城門口時,杜襲等人已經退卻,全城都陷入了火海當中,盧橫才又中計了。

“撤!快撤出新野!”盧橫挺槍縱馬,率先沖出了城門,身后十余騎剛沖出來,城門的門梁便倒了下來,一下子切斷了出口,將剩余的兵馬全部堵在了城里。新野城一共南北二門,北門被堵,華夏軍士兵便全部朝南門奔馳,一路上闖過火堆,結果抵達南門時,卻意外地,南門也被阻斷了,馬匹不敢靠近大火,城中熊熊烈火更是連接成了一條火龍,困住了四千八百多華夏軍的騎兵,最后全部被活生生地燒死在了新野城里。

黃忠大軍因為攜帶著糧草輜重,還有攻城武器,所以行進甚慢,快到新野時,突然看到新野方向火光沖天,便大吃一驚,急忙帶著五百騎兵撇下大軍朝新野方向快速趕去。

抵達新野時,黃忠看到盧橫帶著殘余的百余名騎兵站在城外,個個面黑如碳,有的更是被火燒的衣衫破爛。

“回事?剛剛接到你占領新野的捷報,又突然變成了一片火海?其余人呢?”黃忠厲聲問道。

盧橫滾鞍下馬,跪在地上,向黃忠哭泣道大將軍,其他人都被困在了新野城里,只怕兇多吉少……”

“你啊你……某一路上催促你不要輕易冒進,你就是不聽,新野已經變成了一片焦土,四千多將士全部因你而喪命,你要某如何向皇上交待,向四千多將士的家屬交待?”黃忠也是一陣后悔,當初如果不讓盧橫當這個前鋒,就事情都沒有了。

盧橫一抹眼淚,當即叫道一人做事一人當,是我的錯,我不會連累任何人,四千多將士的性命,我盧橫無以為報,只能用這顆頭顱來向他們謝罪!”

話音一落,盧橫當即抽出手中佩劍,便要揮劍自刎。

只見寒光一閃,黃忠揮舞著九鳳朝陽刀將盧橫手中長劍擊落,怒道此戰雖然說皆因你而起,,可老夫是主將,也難辭其咎,此事我會如實上奏皇上,請皇上做出裁決。現在,暫時免去你軍中一切職務,到伙頭軍聽用。”

盧橫也不反駁,只是一臉的羞愧,加上滿腔的怨恨。

黃忠收拾殘局,將大軍駐扎在城外,第二天等火勢滅后,這才清理出來四千多具被燒焦的尸體,全部埋在了新野城外。之后,大軍便駐扎在了新野,不再向前進,靜候朝廷的圣旨。

新野之戰結束后,張遼、黃忠會師于新野,之后大軍向前挺進,開拔到朝陽縣城駐防,正式和漢軍的鄧縣形成了對峙,并按照林南的旨意,故意放出兩個月后率領全國之師七十萬下滅漢的消息。

另外,盧橫被林南革職,黃忠也受到牽連,扣除一個月的俸祿,但盧橫扔留在黃忠軍中聽用,整個先鋒軍全權交給黃忠負責,張遼副之。

關羽、諸葛亮將大軍退到了鄧縣一帶,數十萬從前線拖家帶口的民眾全部被漢軍送到了襄陽一帶安置。當聽到華夏軍放出的消息時,諸葛亮和關羽商議之后,決定暫不上報,以免引起荊州百姓的恐慌。

但是,沒有不透風的墻,要防民之口簡直是難上加難,所以,很快,華夏軍進攻的事情傳至襄陽,朝堂內一片嘩然,群臣皆驚,一些大臣更是主動央求遷都南郡。

劉備坐在大殿上,耳邊響起群臣瑣碎的話語,聽得他的心里極為的不耐煩。

突然,他站了起來,犀利的目光掃視過群臣,怒道我漢軍有水陸大軍三十萬,又兼有漢水之險,只要謹守漢水,就絕對不會有失。諸位都是我大漢的開國功臣,華夏國尚未發一兵一卒,你們就在這里叫嚷著要遷都,是何道理?如今不過才丟失了新野郡十縣之地而已,你們都已經害怕成了這個樣子,一旦等到華夏大軍滾滾而來,你們是不是準備把朕殺了,舉國投降?”

說完,劉備拂袖而去,盛怒之極。(未完待續……)

是由無*錯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

(→)

是由無錯會員手打上傳,請書友們宣傳時別忘加上本站標識。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上一章  |  人物天賦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