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賦系統第934章【幻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物天賦系統 >>人物天賦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934章【幻想】

第934章【幻想】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8日  作者:簫輕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簫輕宇 | 人物天賦系統 
正文第934章幻想

正文第934章幻想

人在孩童的時候,往往充滿了幻想,司馬懿也不例外。⊥小說,在當他遇到林南之后,他的人生就已經生了轉變,在林南的熏陶下,思維也大大的打開了,比如當年他剛到薊城沒有多久,林南就讓他帶著一群童子軍玩泥巴,在泥巴上刻字,當那些泥巴字重新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卻能印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來,在他看來,那是神奇的。從那以后,他就總是在想一些問題,遇到不會的,就會問,常常把為什么掛在嘴邊,久而久之,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他的思想就越來越開闊。

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司馬懿看到了林南親手繪制的世界地圖,當他看到大漢的疆域不過才是一塊巴掌大的地方時,他整個人震驚了,也是從那一刻,他才知道世界有多大,他又是多么的渺小。

林南聽完司馬懿的話后,什么都沒說,他漸漸地感受到了,司馬懿這個孩子,已經在無形中受到了他的影響。現在的司馬懿,不過是一塊還未經雕琢的寶欲,至于是誰來雕琢他,又該怎么樣雕琢,必然會對他以后的人生產生很大不同的影響。

“那么,如果我可以幫助你實現你的兩個理想,你是否愿意從此以后,將你的人生交給我來做主呢?”林南沉思了片刻,輕聲地問道。

司馬懿想了一會兒,目光中露出了一絲交光,深邃的眸子里依然是古波不驚,讓你無法看透他到底在想些什么。良久,他將目光注視到了林南的身上,說道:“在皇上的有生之年,我愿意將我的人生交給皇上來做主。”

“那我辭世之后呢?”林南不禁皺起了眉頭,追問道。

“自然由我自己來做主。我只想知道,我現在所處的世界,到底有多大,而我又能否走遍整個世界……”

林南對于這個回答很滿意,司馬懿確實是一塊很不錯的寶欲,這樣的寶欲。需要交雕細琢,否則就會一文不值。他笑了,將司馬懿攬在了懷里,說道:“仲達,選拔的事情,你就暫且擱下吧,你的才智足以擔當一個地方大員了。但是,我要你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從明天起。你就去參軍吧,從一個小卒做起。你要想達成你的兩個理想,就要付出比別人十倍、百倍甚至是千倍的努力,你的人生軌跡,從此以后,也由我掌控,做我手中的一把利劍吧,去代替我刺穿敵人的小胸膛。”

“諾!”

外面朔風怒號。大帳內卻暖意融融,林南抱著司馬懿。像是在抱著自己的孩子一樣,如果他的兩個兒子也都如同司馬懿這樣聰明,他相信,華夏國的未來,必然會前途無量,華夏人。也必然會站在世界屋脊的最高點。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才停歇了,外面是白色的世界。

林南怕凍壞了那些文官選手,便讓人添加煤炭,以供取暖。另外。也正式將皇榜公布出來,蔣干當了狀元。

大選過后,林南沒有遣返任何一個人,而是讓這三萬多參見文官選拔的人全部留了下來,一起帶回薊城去,先讓管寧對其進行一下崗位培訓,等節過后才放任到地方。

司馬懿則按照林南的吩咐,更改姓名為馬一,正式參軍,成為了冠軍侯賈逵麾下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卒子,正式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天陰沉沉的,大塊大塊的烏云,把天空壓得很低很低,象要塌下來的破墻。

迎面的寒風,呼呼地吹著,掀起密集的碎雪,撕扯著行人衣服,掃打著凍紫的臉面。

雪野上最顯眼的是孤蝕的墳墓和各種高叢的枯草及蓬蒿,狂風把枯草大把大把地拔出來,夾著碎雪,無情地摔向空中,蓬蒿的苦味也跟著傳布開來。

古老的落葉樹,樹枝凍得酥脆,被風吹打得吭吱吭吱響,時而有枝干折落下地,而新楂上出現的綠汁,立刻又凍成了冰。

十一月的濃黑天氣,籠罩著整個華北平原,冷風依然在北國的疆土上號鳴,雪似乎驚悟到自己已過久未至,時稀時密,時稀時大的降著,從未停止過飄落。

地上是一道長長的車輪碾壓的輪印,以及雜亂無章的馬蹄印,沿著轅緊了的堅固雪層不斷的嘎嘎作響,走在最前面的騎兵臉上已經凍得鐵青,可他們依然盯著風雪,絲毫不為所動,繼續向前行走著。

林南坐在一輛十六匹戰馬拉著的巨大馬車里,車上鋪上了一層厚厚的被褥,他正躺在里面暖暖和和的睡覺,這大半個月以來,為了選拔文武官員,他著實累壞了,好不容易事情落下了帷幕,他才得意痛痛快快的睡上一個好覺。

長長的隊伍迎著風雪,因為地上的積雪容易打滑,所以隊伍的前進很慢,每天能走上一百里就不錯了,從渡過黃河以后,說風怒號,暴雪激加,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威力。

“喀喇!”

一聲巨響從林南的車架上向四處擴散開來,笨重的馬車的車轅突然斷裂,馬匹受驚車身忽然向道路旁的溝壑里側翻,緊接著便是“轟隆隆”的幾下翻滾所造成的巨響,整個華蓋被摔的四分五裂。

“皇上!”隨行的人員都始料未及,登時高聲呼喊了出來,近衛爭先恐后的跳下馬背,朝著道路邊上的溝壑里搶了過去,腳下一滑,眾人紛紛滾了下去。

隊伍停止了前進,百余名近衛紛紛用手扒開被摔得裂開的車架,尋找在車里睡覺的林南,一個個都顯得很是慌張。

樞密院太尉蓋勛騎著馬走在最前面,聽到后面傳來的一陣散亂,便急忙策馬奔跑了過來,當他看見林南的車架翻倒在道路下面的溝壑里時,登時翻身下馬,大聲呵斥道:“你們這些廢物,都是怎么辦事的,快救皇上!”

“轟!”

一聲巨響在百名近衛的耳邊想起。林南裹著被子從碎裂的木架中沖天而起,毫無損的他先是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攔腰,接著才注意到周圍的一切,環視了一圈,才知道自己竟然墜落在了道路旁邊的溝壑當中。

“皇上……”眾人看到林南沒事,這才全部松了一口氣。紛紛跪在地上,內心極為愧疚。

蓋勛這時跑到了林南的身邊,抱拳道:“皇上,臣罪該萬死,讓皇上受驚了……”

林南已然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當即笑道:“沒事,雪天路滑,加上這華蓋大車太過寬闊,一般情況下。路窄的話,就無法通行了,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理解……”

他看了一下周圍,白茫茫的一片,風雪在怒號,寒氣逼人,看到眾多的人都已經懂得嘴紫。在寒風中瑟瑟抖,便對蓋勛道:“這會兒到哪里了?”

“前面不遠便是癭陶城。臣已經通知了巨鹿知府劉放,今夜要在巨鹿休息。”蓋勛回答道。

林南從洛陽歸來,并未帶太多人,因為洛陽的建設需要,已經中原戰后的恢復問題,最后幾經商討。讓管寧、盧植、鐘繇以及所有文武選拔的官吏全部留在了中原,為復興中原提前做好準備。他自己也只帶了蓋勛和三百近衛隨行,畢竟冀州遠比中原穩定。

“嗯,暫且在癭陶城休息兩日吧,等風雪過了再走也不遲。不然這樣下去的話,不等我們回到薊城,將士們就已經凍死在歸途中了。”林南考慮了一下實情,當即說道。

“臣遵旨。”

于是,近衛們收拾了一下林南的東西,將東西全部移往其他馬車,又騰出了一輛馬車以供林南用。可是,林南拒絕了,要來了一匹馬,頂著寒風和眾人一起行走在風雪中。

快抵達癭陶城時,林南隱約看見了癭陶城東那矗立著的英雄紀念碑,想起了幾年前在這里戰死的兩萬多將士,想起了胡彧,心中不禁生出了一陣悲涼。巨鹿澤的一次大戰,讓他久久不能忘懷,也是他帶兵生涯中的第一次兵敗,可謂是慘敗。雖然最后以攻取鄴城滅掉袁紹勢力為代價替死去的將士們報了仇,但是卻已經無法挽回他們的生命了。

“太尉大人!”林南突然叫道。

蓋勛跟在林南的身后,聽到林南叫他,便急忙問道:“皇上有什么吩咐嗎?”

“明日準備一個儀式,我們去英雄紀念碑那里一趟,去祭奠一下曾經為國捐軀的將士們,華夏國的建立,他們功不可沒,沒有他們當時的浴血奮戰,就不會有我林南,更不會有如今的華夏國。”

那一場大戰蓋勛并未參加,但是他可以想象的出來那場大戰的慘烈。

他和林南相識也算是很早了,當年在涼州,為了抵御叛亂的羌胡,林南率領少數士兵可謂是百戰百勝,即使是在撤退中,還能殲滅前來追逐的敵人,這樣的將才,可謂確實難得。可是,巨鹿澤一戰,林南敗了,并且搭上了兩萬多將士的性命,他能夠理解林南心中的感受。

蓋勛比林南的年紀要大,但是他卻從未倚老賣老,因為林南身上有許多值得他學習的地方。他聽完林南的這句話后,也不禁皺起了眉頭,緩緩地說道:“臣遵旨,進城之后,這就讓人去準備。”

“嗯。”

癭陶城的城門邊,巨鹿知府劉放率領巨鹿府的大稀官員列隊等候在城門邊,隱隱地聽的風雪中傳來了馬匹的嘶鳴聲,眾人都開始變得興奮起來。

劉放整理了一下官帽和官服,轉身對身后的百余名巨鹿府的從屬說道:“陛下駕到,你們一定要表現的十分熱情,此地乃陛下的傷心之地,任何人都不能提及以往的半個字。”

“諾!”

劉放是漢廣陽順王的兒子西鄉侯劉宏的后代,是漢朝后裔,不過,他比較識時務,也認清了局勢,加上自己根本就沒有稱霸天下的野心,是以從未想過去拯救什么大漢,對于他來說,姓劉不是他的錯,但是讓他去做找死的事情,卻萬萬不能。

漢末紛爭,許多皇室后裔都蠢蠢欲動。起兵割據一方,然而,劉放是個例外,他家也算殷實,劉虞坐鎮幽州之時,他還曾經幫助過劉虞。并且前來投效。當時被劉虞推薦給了林南,結識林南之后,劉放便覺得林南的雄才大略遠遠勝過劉虞,所以此后便死心塌地的跟著林南。

在這樣紛爭的年代,能夠毫不猶豫的選好自己的主子,站好隊列,就足以說明此人的眼光獨到。

“子棄兄,一會兒陛下那里,還請你多多美言幾句啊……”一個身穿布衣的少年郎從劉放的背后走了出來。稀聲在劉放耳邊說道。

劉放點了點頭,說道:“彥龍兄請放心,一會兒陛下來了,我一定向陛下舉薦你,前朝司徒王允之侄王凌這么推崇你,而且你又和這次武官選拔的狀元冠軍侯賈逵是好友,憑借著這個關系,陛下肯定會給你一個知府當當的。”

少年郎嘆了一口氣。說道:“怪只怪我沒有來得及去參加選拔,否則的話。也能像賈梁道一樣奪個文官狀元。”

“呵呵,彥龍兄才華過人,及時不去參加什么選拔,也能當官。”

正說話間,林南、蓋勛等人便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劉放等人急忙跪在地上參拜道:“臣等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林南騎著馬走近眾人,抬起手,朗聲說道:“免禮,卿等都起來吧。”

眾人這才紛紛站了起來,同時叫道:“謝陛下。”

林南注意到了這群人中都是穿著官服的。唯獨有一個年紀和劉放相仿的人是一介布衣,便好奇地問道:“劉子棄,這人是誰?”

劉放故意讓那少年郎站在自己的身上,就是為了吸引林南的注意,此時見事情達成了,便急忙說道:“啟稟陛下,此人乃臣好友,姓孫名資,字彥龍,太原中都人士,自幼博學多才,聽聞臣在巨鹿為官,所以前來拜會,又仰慕陛下威名,所以前來一睹陛下圣容。臣驚擾了陛下,還請陛下降罪。”

“哦,原來如此。”林南自然知道孫資這個人,歷史上和劉放齊名,同樣是曹魏的大臣,司馬懿能夠最后掌握曹魏大權,這兩個人也算是功不可沒。不過,是人才他就要,他也明白劉放的意思,卻沒有表現出來。

劉放見林南沒有啥反應,便不再多說什么了,怕引起反感,拜道:“陛下,行轅已經準備妥當,外面風雪大,請陛下進城吧。”

“嗯。”林南雙腿一夾馬肚,馬匹立刻便向前走去。

百官一分為二,紛紛俯不敢仰視,直到林南從他們讓出來的道路中走進城才敢抬頭。

蓋勛經過劉放身邊時,對劉放說道:“明日安排下一個祭壇,皇上要在英雄紀念碑下祭奠那些為國捐軀的英烈之士,這件事務必要做到盡善盡美。明白了嗎?”

劉放點了點頭,心道:“陛下還是想起了這個傷心地,如此心情,只怕無法推薦孫資了,唉!”

夜里的時候,雪就停止了,不過嚴寒并未遠去,屋外朔風怒號,屋內暖融融的,行走了一天的人們在吃過晚飯后,開始美美的睡上一覺。

第二天辰時的時候,巨鹿知府劉放已經帶著人開始清掃積雪,從林南所在的行轅一直清掃到癭陶城東的英雄紀念碑,官府的衙役們列隊在道路的兩邊,維持著秩序,而道路兩邊則圍滿了當地的百姓,他們聽說自己的皇帝昨日駕臨了這里,今天一早就開始自地聚集在了一起,都想一睹皇帝的尊容。

辰時三刻,林南騎著高頭大馬,前面衙役開道,左右近衛護身,雖然只身穿一身勁裝,卻也能彰顯出極大的威武。

樞密院太尉蓋勛走在最前面,騎著一匹栗色戰馬,朗聲喊道:“皇上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道路兩邊的所有人都盡皆跪在地上,全部低著頭,不敢抬頭直視,倒也有許多人忍俊不住,非要看上皇帝一眼,便不自覺的瞅了瞅。

林南在電視上看到過不少皇帝出行的樣子,平民百姓是不得隨便抬頭直視皇帝的,皇帝出行,各州府的官員要提前安排下一條暢通無阻的御道,講究的是排場,所有人都要回避。

不過。這種事情真的生在了林南的身上,那種感覺卻很是別扭,于是,他下令所有的人都起來,隨他一起去英雄紀念碑,祭奠那些死去的英烈。

百姓們紛紛歡呼雀躍。隨著林南便朝英雄紀念碑而去。

一行人在萬眾矚目下浩浩蕩蕩的開往了英雄紀念碑,隨后林南跳下馬背,看到所需祭奠的東西全部準備齊全了,便從劉放的手中接過已經點燃的檀香,朗聲道:“蒼天在上,厚土在下,朕華夏神州皇帝林子南,特來祭拜為了華夏國而壯烈犧牲的英雄們……”

說完,林南干脆利落地跪在了地上。直起腰板,向著英雄紀念碑便鞠躬了三下。

與此同時,圍繞在英雄紀念碑周圍的所有人,全部跪在了地上,為死去的英烈默哀。

之后,太尉蓋勛宣讀了一篇長長的祭文,感動的周圍的老百姓都潸然淚下。

祭奠儀式過后,林南又讓蓋勛宣讀了圣旨。追封了文丑、許攸、管亥、李鐵、胡彧、蘇飛、蹋頓等一批壯烈犧牲的文武。

儀式過后,林南將劉放叫到了身邊。問道:“你的那位朋友孫資,現在何處?”

劉放一聽這話,當下心中產生了一陣莫名的歡喜,問道:“啟稟陛下,孫彥龍現在正在府衙收拾行裝。”

“收拾行裝?怎么?他要走?”林南好奇地問道。

劉放道:“如果陛下不想讓他走,那臣這就去把他留下來。”

“不必了。既然都已經收拾好了,那就讓他走吧。”林南面無表情地回答道。

劉放此時恨不得狠狠地操自己一個大嘴巴子,說什么不好,非說他在收拾行裝。他正無言以對時,卻忽然間林南的嘴角邊浮現出來了一抹淡淡的笑容。只是,他猜不透那是什么意思,一瞥之下,便不敢再看。

“子棄,你跟在我身邊也有幾年了吧?”

“啟稟陛下,臣跟隨陛下已經差不多四年了……”

“嗯,四年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這四年來,你從最基層的縣令做起,如今做到知府,也算是朝廷的二品大員了。”

“門g陛下隆恩,子棄才有今日。”劉放稀心翼翼的回答著,他始終不明白林南為什么會和自己說這些事情。

“你既然那么推崇孫資,就說明他的確有才。如果讓一個有才的人離我而去,確實怪可惜的。我記得上次從冀州調了一批知縣趕赴中原,其中你的巨鹿府里就有三位,到現在位置,好像廣宗的知縣還在缺著吧?”

“陛下真是好記性,廣宗知縣確實一直在缺著,臣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去接替,所以便由臣出任廣宗知縣一職,暫時管理者廣宗縣。”

“既然如此,那就讓孫資去廣宗當知縣吧,知縣雖稀,卻也是正七品的官,他初來乍到,有沒有參加文官選拔,如果貿然給他一個大官做,只怕別人會議論。這是圣旨,你派人帶給他,讓他即刻赴任,別耽誤了正常的政務。”林南隨手從懷里掏出了一道圣旨,遞給了劉放。

劉放接過這道圣旨,驚詫不已,沒想到林南早已經做好了安排。他和孫資雖然也只這幾天才認識,但是兩個人一見如故,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所以他才這么極力的把孫資推薦給林南,讓孫資在華夏國為官。

“臣待孫彥龍謝過陛下。”

“如果真的要謝我,就讓我看到政績,巨鹿府是冀州之中,土地肥沃,良田不少,我希望你能夠好好的治理這里,他日若有所成就,我便升你為冀州的知州。”

“多謝陛下厚愛,臣定當竭盡全力,讓百姓豐衣足食。”劉放心花怒放地說道。

祭奠英烈的儀式結束之后,林南等人便回了癭陶城,又在癭陶城中歇息了三日,備足了一路上所需要的糧草和御寒的衣物,這才重新踏上了歸途。

隨后,一行人經過信都、河間、范陽、涿郡,這才抵達了薊城,雪地難行,只這么遠的距離,卻讓他們足足用了半個月,回到薊城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初八了。

一行人走了這么久,才抵達了薊城。遙見薊城巍峨的城墻,眾人都松了一口氣,終于到家了。

眾人還未靠近城門,便見城門里面一撥騎兵奔馳而出,馬背上的騎士正是林南許久未曾見過的賈詡。

賈詡本來在兗州駐防,以鐵腕治理兗州。一夜之間,誅殺兗州有二心的鄉紳、富戶多達上萬名,自此以后,兗州全境肅然。他的釜底操薪之計,雖然說殺戮的人有些多了,不過卻很奏效,自此賈詡的毒士之名在兗州流傳開來,逐漸散布到中原各個州府,人送綽號“賈扒皮”。

其他州府原先支持曹魏的家族、鄉紳都轉向支持林南。積極的配合當地的知縣、知府的管理,加上當地知縣、知府紛紛開倉放糧,將糧食放給百姓的手中,保證了當地百姓的耕作,是以百姓對官府只有感激,富紳們卻是害怕,所以短短月余的時間,中原各州府盡皆安定了下來。

由于華夏國半數以上的軍隊都駐扎在中原。成為了穩定中原的基石,加上又進入了嚴冬。所以賈詡、郭嘉、荀攸、荀諶四個人全部受詔在半個月前回到了薊城,也一并卸去了兗州、青州、許州、豫州四州的知州,分別由辛毗、崔琰、陳震、王修四人接替。

中原的軍機林南也做了合理的安排,以虎威大將軍趙云總攬洛陽軍務;以虎牙大將軍張遼總攬宛城軍務;以虎烈大將軍黃忠總攬兗州、豫州兩州軍務;以左將軍臧霸總攬青州、許州軍務;以右車騎將軍徐晃總攬弘農一帶的軍務,并且任命王文君為弘農知府。

林南遠遠地看到賈詡奔馳而來,略微有些興奮。畢竟賈詡在穩定中原的時候功不可沒,雖然說中原并未真正的達到穩定的局勢,但是“賈扒皮”的血腥殺戮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震懾了中原各地的富紳們。

兩下相迎,眾人紛紛下馬,賈詡先跪拜道:“臣樞密院太尉賈詡。叩見陛下!”

林南急忙將賈詡給扶了起來,對于他來說,賈詡是亦師亦友的人,對他的幫助真的是非常的大。

“愛卿怎知我今日歸來?”林南一把抓住了賈詡的手,緊緊地拽著,和賈詡并肩向城中走去。

“臣并未接到通知,只是今日登上城墻向外遠眺,透過望遠鏡看到了陛下等人,這才點齊親隨,出城迎接。陛下歸來,為何不提前通知一聲?臣也好聚集滿朝文武共同迎接陛下歸來啊。”

“沒那個必要。愛卿可曾收到管丞相書寫的信件?”

賈詡陰郁著臉,隨即皺起了眉頭,當即停下了腳步,抱拳說道:“陛下,是何人出了這限制皇權的餿主意?此人雖千刀萬剮也不足為過……”

“咳咳咳……”蓋勛聽了,差點被口水噎死了,連聲咳嗽了好幾下,將賈詡的話音給遮蓋住了,不等賈詡再張嘴,便急忙操話道,“太尉大人……事情是……”

“莫非是蓋大人提出來的餿主意?”賈詡冷眼看著蓋勛,目光中夾雜著一絲憤怒和殺機,給人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哈哈哈……賈扒皮果然名不虛傳!”林南聽后,在一旁笑道,“愛卿不必猜測了,這個主意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陛下想出來的?”賈詡一陣驚詫,不敢相信地望著林南,急忙問道,“陛下為什么要提出這種……這種建議?”

“我只是擔心自己以后會犯下什么錯誤,而且我做的也未必是對的。”

“臣不敢茍同,請陛下收回成命,此時萬萬不可限制皇權,相反,應該更加集中的加強皇權,讓天下之人,對皇上敬而畏之,這才是皇帝應有的尊嚴。”賈詡極力反駁道。

林南不是很明白,為什么管寧、盧植、鐘繇、蓋勛四個人都沒有反對,可賈詡卻如此強烈的反對,在他看來,限制皇權,以減少自己出錯的目的,這是正常的一件事,在現代,任何國家大事,都不是一個人說的算,出來說話的,只不過是國家的代表人,無論是總統也好,相也罷,他們每做一個決定,都是背后一群人的集思廣益,他認為,這樣做并沒有錯。

于是,帶著疑問,林南問道:“愛卿何出此言?讓參議院、樞密院和皇帝共同集思廣益。有什么錯嗎?”

賈詡環視了一下周圍的人,怒喝道:“統統退下!五丈之內,不得有人散擾!”

一聲怒喝,其余的人全部不敢違抗,包括蓋勛在內。

雖然說,樞密院里的五個人都是太尉。但是總要有個頭兒,賈詡就是五太尉之,加上林南對他敬重有加,賈詡也自然而然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所以,其余人都很識趣的走開了,退自動退到了五丈之外。

林南對賈詡的忠心從未懷疑過,他看到賈詡斥退眾人。便問道:“愛卿有話盡管說就是了,不要藏著掖著。”

賈詡畢恭畢敬地向著林南行禮,撩開長袍的前襟,撲通一聲跪在了雪地上,抱拳道:“臣賈詡,冒死進言,懇請陛下收回成命,內閣更改為參議院。臣沒有任何意見,可是參議院、樞密院絕對不能夠擁有限制皇權的權力。否則,長此下去,華夏國將猶如曇花一現!”

林南皺起了眉頭,見賈詡將事情說的如此嚴重,便問道:“愛卿何出此言?”

“陛下制定的國策,必然是準備長久行駛下去的。一旦參議院、樞密院擁有了限制皇帝的權力,那皇帝的威嚴何在?在陛下的有生之年,以陛下的雄才大略,或許沒有人敢做出悖逆的事情來,一旦這種體制深入人心。在陛下百年之后,太子即位,新登基的皇帝,怎么可能威懾全國?老臣們估計都已經垂垂老矣,新的一代成長起來的時候,誰敢保證他們沒有野心?一旦有人掌控了樞密院和參議院,那皇帝只不過是個擺設,和挾天子以令天下又有什么不同?”賈詡垂淚泣告,所說之言盡皆之肺腑。

林南聽后,也覺得賈詡所言句句在理。他能夠做到的,他兒子未必能做到,如果按照這種形式下去,皇帝確實是個擺設,可是他也不敢保證他的兒子就真的如同他一樣,如果可以的話,他甚至愿意活他個五百多年,利用五百多年的時間,致力于繁榮國內,必然能夠成就一個大大的帝國。

可惜,誰能不死,誰又能長生不老呢?

“陛下,臣知道陛下的心意,是害怕自己會犯下錯誤,但是如果因為害怕而故意削弱皇權,那陛下何苦又要登基為帝呢?既然當了皇帝,可陛下這皇帝當了還不到兩個月,就要去削弱皇權了,陛下現在的子嗣還稀,又怎么知道兩位稀王爺不能成為越陛下的人物呢?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只要陛下注重培養,必然能夠培養出來一位比陛下還雄才大略的人來。陛下,你若是不答應臣,臣就跪死在這里!”

賈詡認真了,非常的認真,而且認真起來比繡花針還真。

林南想了想,覺得賈詡說的也對,自己才剛剛登基為帝,這又忙著來限制自己的權力,這樣做,未免有點自相矛盾了,當即將賈詡扶起,說道:“太尉大人用心良苦啊,我收回成命便是。不過你說的也對,我的那兩個兒子還稀,我又怎么知道他們不會越我們呢。走,這外面天寒地凍的,你死了倒是沒有什么關系,總不能拉著我一起死在這里吧?你個賈扒皮,還真想連我的皮也扒了啊?”

賈詡聽林南給他開起了玩笑,自己也笑了,兩個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手挽著手,甚是親密地回到了薊城,倒是讓圍觀的人都不求甚解。

一行人回到皇宮之后,荀攸、郭嘉、田豐、荀諶、蔡邕、邴原、司馬防、囯淵、王烈、王文君、崔琰等人全部匯聚在大殿之上,見到林南來了,群臣一起參拜道:“臣等叩見陛下。”

林南徑直走上了大殿,坐在了龍椅上,朗聲說道:“卿等平身!”

于是,賈詡、蓋勛和大殿中的眾位臣子一起分別站在兩邊。

林南看了一眼兵部尚書王文君以及吏部尚書崔琰,急忙問道:“詔書你們兩個人都接到了嗎?”

王文君和崔琰一起站了出來,抱拳道:“啟稟陛下,詔書臣等今日方才接到,還未曾動身。”

林南道:“嗯,最近天寒地凍,雪天路滑,行走不便,你們以九部尚書的名義去地方充任知州和知府,確實有點難為你們了,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如今華夏國人才缺少,一旦有合適的人才,我定然會讓他們補上。”

王文君道:“啟稟陛下,臣以為,鎮南將軍廖化文武兼備,持重老成,足可以擔任弘農知府一職,而且他人現在就在弘農,只需陛下一聲令下便可上任。”

林南想了想,扭頭看了一眼田豐、荀諶、蔡邕三人,問道:“三位丞相以為如何?”

田豐道:“臣等附議。”

林南當即問道:“崔尚書,青州知州,你可有什么人選嗎?”

崔琰想了想,回答道:“啟稟陛下,臣以為,軍議校尉逄紀足可以勝任。”

“逄紀?那個賈老道?”林南好奇地說道。

崔琰道:“逄紀確實有大才,只不過,先前在袁紹那里,一直不太如意,所以索事從不關心,整天追求道家學說,其實只不過是懷才不遇罷了。臣以為,陛下這次洛陽選拔人才,唯才是舉,真正有大才的人就在這里,足可以擔任知州,而且游刃有余,辛毗、陳震、王修盡皆出任知州,唯獨逄紀卻列在其外,逄紀也自感愧疚,沒能給陛下出謀劃策過,于是寫了一封‘罪己書’激到了吏部,祈求能夠得到陛下的原諒。”

說著,崔琰便獻上了一封書信,近衛接過去之后,便呈現給了林南,林南看后,見信中所寫十分的慚愧,也有悔改之心,便抬起頭問道:“崔尚書,逄紀何在?”

“正在偏殿候著。”

“傳逄紀上殿!”

“遵旨!”

“傳逄紀上殿——”殿前武士高聲呼喊道。

不久,逄紀戴著官帽,穿著官服,從殿外走了進來,一進大殿,便跪在了地上,朗聲喊道:“罪臣逄紀,叩見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

“平身!”林南打量了一下逄紀,見逄紀此時一改往日的氣息,精神頭十足,便滿意地點了點頭。

自從林南擊敗袁紹,接受袁紹舊部開始,以韓猛為的這一批袁紹的舊部,一直倍受排擠,若非中原大戰中韓猛獨自率領一支軍隊所向披靡,橫掃了半個兗州,立下了輝煌的戰績,只怕還不會得到林南舊部的認同。

自從華夏建國以后,林南廢除奴隸制,拋棄太監制,改善后宮,一切從簡,還鄭重聲明四海之內皆兄弟,胡漢一家親等理念,并且正式寫進了國策,不停的融合華夏國所統治境內的一切力量,用法律作為約束,這才使得國中各種矛盾日益緩和。

在用人上,林南大膽啟用投降過來的將領,劉虞舊部、公孫瓚舊部,袁紹舊部,呂布舊部,曹操舊部,只要是投降過來的,并且忠心的,都委以重任,或出任知州,或者出任知府,又或是出任知縣,更有許多在軍中擔任要職,這種做法,也進一步消除了嫌隙,使得大家抱成一團,也使得華夏國龐大的官僚體系中漸漸的得到了緩和,改善了許多人的人際關系。(未完待續。。)u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人物天賦系統目錄  |  下一章